盧武陽集
關燈
小
中
大
賦
孤鴻賦(有序)
餘志學之歲,自鄉裡遊京,便見識知音,厯受羣公之眷。
年登弱冠,甫就朝列,談者過誤,遂竊虛名。
通人楊令君、邢特進已下,皆分庭緻禮,倒屣相接,翦拂吹噓,長其光價。
而才本駑拙,性實疏嬾,勢利貨殖,淡然不營。
雖籠絆朝市,且三十載,而獨徃之心,未始去懷抱也。
攝生舛和,有少氣疾。
分符坐嘯,作守東原。
洪河之湄,沃野彌望。
囂務既屏,魚鳥為鄰。
有離羣之鴻,為羅者所獲,野人馴養,貢之於餘。
置諸池庭,朝夕賞翫,既用銷憂,兼以輕疾。
大《易》稱:『鴻漸于陸,羽儀盛也。
』《揚子》曰:『鴻飛冥冥,騫翥高也。
』《淮南》雲:『東歸碣石,違溽暑也。
』平子《賦》曰:『南寓衡陽,避祁寒也。
』若其雅步清音,遠心高韻,鵷鸞以降,罕見其儔,而鍛翮牆陰,偶影獨立,唼喋粃粺,鷄鶩為伍,不亦傷乎?餘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多緒,乃為之賦,聊以自慰雲。
其詞曰: 惟此孤鴻,擅奇羽蟲,實稟清高之氣,遠生遼碣之東。
氄毛將落,和鳴順風,壯冰雲厚,矯翅排空。
出島嶼之緜邈,犯霜露之溟濛,驚絓魚之密網,畏落鴈之虛弓。
若其鬥柄東指,女夷司月,乃遙集于寒門,遂輕舉于元闕。
至如天高氣肅,搖落在時,既嘯儔于淮浦,亦弄吭於江湄。
摩赤霄以淩厲,乘丹氣之威夷,溯商飈之嫋嫋,翫陽景之遲遲。
彭蠡方春,洞庭初綠,理翮整翰,羣浮侶浴。
振雪羽而臨風,掩霜毛而候旭,饜江湖之菁藻,飫原野之菽粟。
行離離而高逝,響噰噰而相續,潔齊國之氷紈,皓密山之華玉。
若乃晨沐清露,安趾徐步;夕息芳洲,延頸乘流;違寒競逐,浮沈水宿;避暑言歸,絕漠雲飛。
望玄鵠而為侶,比朱鷺而相依,倦天衢之溟漠,降河渚之芳菲。
忽值羅人設網,虞者懸機,永辭寥廓,蹈迹重圍。
始則窘朿籠樊,憂憚刀俎,靡軀絕命,恨失其所。
終乃馴狎園庭,栖託池籞,稻梁為惠,恣其容與。
于是翕羽宛頸,屏氣銷聲,滅煙霞之高想,閟江海之幽情。
何時驤首奮翼,上淩太清,騫翥鼓舞,遠薄層城。
惡禽視而不貴,小鳥顧而相輕,安控地而無恥,豈沖天之復榮。
若夫圖南之羽,偉而去羨,栖睫之蟲,微而不賤,各遂性于天壤,弗企懷以交戰。
不聽鹹池之樂,不饗太牢之薦,匹晨雞而共飲,偶野鳧以同膳。
匪揚聲以顯聞,寗校體而求見,聊寓形乎沼沚,且夷心于溏澱。
齊榮辱以晏如,承君子之餘眄。
納涼賦 祝融司方,朱明屆序。
氣乃初伏,節惟徂暑。
積歊蒸於簾櫳,流煩溽於園籞。
陽風淟其長扇,火雲張而四舉。
爾乃警六禦,按三條,擊鼉鼓,吹鳳簫。
雲車錯轂,麟馬齊鑣。
入雲宮之?嵼,煮仙觀之岧嶢。
引雄風于洞穴,承清露于丹霄。
動颼飀于翠帳,散霏微于綺寮。
檄 為隋檄陳文 告三江之表,偽署君臣、將帥州郡、邑落士民等:蓋聞上玄垂象,列宿拱辰極之中;厚載成形,百谷指滄溟之大。
是以三五以降,哲王古後,遠覃聲教,大燀威靈。
日月之所照臨,俱荷亭育;舟車之所通泊,鹹附象鞮。
我大隋積德累功,開物成務。
光宅寰海,覆幬蒸民。
虞夏受終,顧有慙德。
湯武革命,未雲盡善。
滄波已東,九譯請吏。
玉門之右,萬裡無塵。
諸華冠帶之俗,肆勤南畝。
皮服引弓之渠,頓顙北關。
內外禔福,區宇懾然。
皇上垂拱,巖廊司契而已。
惟夫太伯之後,實號勾吳;少康之裔,是為于越。
江界湫湄,如掌之陋,塗泥所集,瘴癘自興。
自昔皇王,列壤班瑞。
《春秋》之義,爵不過子,在晉永嘉,運北數極。
司馬氏眾無一旅,播越江濱。
劉蕭已還,多厯世祀。
魏氏奄一神州,置之度外。
且西吞巴蜀,北據淮淝。
善人君子,可以為國。
陳霸先下愚小醜,品極輿隸。
屬揚部淪胥之日,幸梁人殲敗之秋。
騁其姦回,妄自尊大。
等蠻觸之戰爭,似鯂魽之跳躍。
曇頊昏頑賊忍,不義不慈,剿厥猶子,竊其偽位,蜂蠆非毒,谿壑易滿。
事甚楚圍之纓,理切吳光之劔。
國小地狹,虐用其民。
坑戮侔于屠伯,芟夷過於薙氏。
加以沈迷麴蘗,酣酗終朝,澆灌取盡,夜以繼晝,貨賄公行,政刑不立,疎棄良士,狎近小人。
守宰蠶漁,子弟荒暴,頭會箕歛,杼軸其空,災異相仍,稻蟹不熟。
江左黎獻,戴目而視。
齊之季世,實多涼德。
江淮之間,蹔為頊有。
便謂三春易求,百年可緻。
違蔔愎諫,黷武窮兵。
吳明徹程,文秀之徒,並早經行陣,粗有風力,彼朝上下,繫以存立,呂梁之役,貫盈惡稔,曾未交綏,雲卷霧徹,組練塞垣,艅艎噎水,顧眄之頃,隻輪不歸。
及周宣馭厯,將一淮海,荊舒之民,奢侈為怨。
聊命偏裨,拯其荼毒。
長江已北,若火焚毛。
是則,揚越之地,為陳孤立。
卒弊壤蹙,邦羸政塞。
乘奔無轡,譬茲非險。
坐薪待燃,方此為泰。
司馬消難,切荷特私,任居連率,猜狂使酒,竊地外奔。
曇頊背恩棄德,是信是使,引盜納姦,無媿無畏,天奪其魄,頻犯不悛,緣邊諸城,兇頑薦食。
聖主以軒開萬國,屬盡九州。
一隅不庭,宜置天討。
爰詔六軍,分閫授鉞。
西徵秦隴之銳,北引燕代之英。
五校雄兒,超乘俱起。
三河猛士,援距爭奮。
虎夫萬隊,豹騎千群。
並骨勇肉飛,風驤霧合。
憬彼江黃之眾,逷矣彭濮之民。
巨艦高艫,順流東指。
江都壽春之域,扼喉撫背之兵。
飛龍赤馬,絕水南越。
漢後昆明,未足方其訓旅。
魏王玄武,不能比其隸師。
陳以江湖之泥,短衣祝髮,輕舠利舸,便習者多,上迷天意,下憑地險。
所以舉尾支山,怒臂當轅。
今荊門銳卒,緻命前驅。
淮南義師,賈勇競入。
揚舲振楫,兔走鳧飛。
然則彼之所長,我亦兼有。
我利涉大川,匪旦伊夕,江郢運艚,吳會裔旅,東西遏絕,通緻無由。
偽朝軍旅,或陳誠款。
密使相尋,蕞爾危邦。
表裏攜貳,兼弱攻昧。
今也其時,扛鼎蒙輪之卒,事均驅兕;三禮四義之將,俛視韓白。
正正之旗,百道俱進。
並雲移雷動,大會金陵。
牙旂暗山原,金鼓沸天地。
呼吸則江漢廻流,叱咤則衡疑可拔。
運岱山而壓春卵,引渤海而濯秋螢。
當不足等其銷滅,譬其虀粉。
猥以不武,謬總戎律。
上稟廟堂之謀,下資素飽之氣。
使張悌之魂,先遊北鬥;呂嘉之級,遠至新鄉。
漂櫓溺驂,孱然已至。
亂麻積莽,可為寒心。
偽主若天誘其誠,去危轉禍。
審青葢之欲歸,知蔣山之應渡。
銜璧輿襯,拜手轅門。
則上比吳蜀之君,不失公侯之寵。
陳之百辟,卿士編戶。
黔庶有能,深識逆順。
因事立功,亦當服冕乘軒,紆青佩紫,疏爵酬庸。
待以不次,王者之師,全救為本,萬姓毫釐,靡所侵軼,勉求多福,無待噬臍。
檄之所到,鹹共申省。
(《文苑英華》作「北齊檄陳文」。
按:檄中有「齊之季世,實多涼德,」及「周宣馭厯」等語,明是隋檄,今正之。
) 表 北齊為百官賀甘露表 竊以河榮洛變,授祉於勳華;玄玉素鱗,降靈于湯武。
其間微禽弱草,改狀移形,夜宿朝雲,星光動色,皆以照臨下土,發揮帝載,千祀一至,隔代同符。
伏惟陛下,上總天維,傍握河紀,持欽翼之小心,纂升平之大業。
萬靈翹首,應三台以西巡;兩儀貞觀,乘六氣而東指。
雲卿旣出,還聞百辟之歌;河清可俟,實得萬人之歎。
而上玄乃顧,神物薦委,飛甘灑潤,玉散珠連。
昔魏明仙掌,竟無靈液;漢武金盤,空望雲表,豈若神漿可挹,流珠九戶之前。
天酒自零,凝照三階之下,斯實曠代祥符。
前王罕遇,休矣美矣,皇哉唐哉。
臣等並邀昌運,俱沐玄造,驟聞秘祉,亟覩冥貺。
振鱗撫翼,空馳魚鳥之心;瘞玉編金,方待雲亭之石。
書 為高僕射與司馬消難書 (消難,妻齊神武女,為北豫州刺史。
文宣末,歸周,厯交州總管。
隋文帝輔政,消難舉兵應尉遲廻,復歸于陳,為車騎將軍。
及陳平,免死,卒于家。
按:此書乃隋髙熲伐陳時也。
熲為尚書左僕射。
) 名白,一成雲雨,再厯炎涼。
引領南望,勞眷無已。
嵗暮寒重,想比勝宜。
羇泊水鄉,無乃勤悴。
公居齊室,家實元勲,後入周朝,爵窮上等,富貴榮名,時無與二。
西征南逝,葢不獲已。
且聖主敬于恩舊,情期欵到,背冰之始,曲憲申恩。
公之妻孥,一無所問,行李徃來,想宜知悉。
陳氏背盟負約,事非一緒,所以爰詔大將軍龔行天罰,靈旗電掃,師次江陽,延首金陵,但增翹注。
昔龎萌重獲,漢主宥其深辜;魏洽再歸,曹王棄其大眚。
惜
年登弱冠,甫就朝列,談者過誤,遂竊虛名。
通人楊令君、邢特進已下,皆分庭緻禮,倒屣相接,翦拂吹噓,長其光價。
而才本駑拙,性實疏嬾,勢利貨殖,淡然不營。
雖籠絆朝市,且三十載,而獨徃之心,未始去懷抱也。
攝生舛和,有少氣疾。
分符坐嘯,作守東原。
洪河之湄,沃野彌望。
囂務既屏,魚鳥為鄰。
有離羣之鴻,為羅者所獲,野人馴養,貢之於餘。
置諸池庭,朝夕賞翫,既用銷憂,兼以輕疾。
大《易》稱:『鴻漸于陸,羽儀盛也。
』《揚子》曰:『鴻飛冥冥,騫翥高也。
』《淮南》雲:『東歸碣石,違溽暑也。
』平子《賦》曰:『南寓衡陽,避祁寒也。
』若其雅步清音,遠心高韻,鵷鸞以降,罕見其儔,而鍛翮牆陰,偶影獨立,唼喋粃粺,鷄鶩為伍,不亦傷乎?餘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多緒,乃為之賦,聊以自慰雲。
其詞曰: 惟此孤鴻,擅奇羽蟲,實稟清高之氣,遠生遼碣之東。
氄毛將落,和鳴順風,壯冰雲厚,矯翅排空。
出島嶼之緜邈,犯霜露之溟濛,驚絓魚之密網,畏落鴈之虛弓。
若其鬥柄東指,女夷司月,乃遙集于寒門,遂輕舉于元闕。
至如天高氣肅,搖落在時,既嘯儔于淮浦,亦弄吭於江湄。
摩赤霄以淩厲,乘丹氣之威夷,溯商飈之嫋嫋,翫陽景之遲遲。
彭蠡方春,洞庭初綠,理翮整翰,羣浮侶浴。
振雪羽而臨風,掩霜毛而候旭,饜江湖之菁藻,飫原野之菽粟。
行離離而高逝,響噰噰而相續,潔齊國之氷紈,皓密山之華玉。
若乃晨沐清露,安趾徐步;夕息芳洲,延頸乘流;違寒競逐,浮沈水宿;避暑言歸,絕漠雲飛。
望玄鵠而為侶,比朱鷺而相依,倦天衢之溟漠,降河渚之芳菲。
忽值羅人設網,虞者懸機,永辭寥廓,蹈迹重圍。
始則窘朿籠樊,憂憚刀俎,靡軀絕命,恨失其所。
終乃馴狎園庭,栖託池籞,稻梁為惠,恣其容與。
于是翕羽宛頸,屏氣銷聲,滅煙霞之高想,閟江海之幽情。
何時驤首奮翼,上淩太清,騫翥鼓舞,遠薄層城。
惡禽視而不貴,小鳥顧而相輕,安控地而無恥,豈沖天之復榮。
若夫圖南之羽,偉而去羨,栖睫之蟲,微而不賤,各遂性于天壤,弗企懷以交戰。
不聽鹹池之樂,不饗太牢之薦,匹晨雞而共飲,偶野鳧以同膳。
匪揚聲以顯聞,寗校體而求見,聊寓形乎沼沚,且夷心于溏澱。
齊榮辱以晏如,承君子之餘眄。
納涼賦 祝融司方,朱明屆序。
氣乃初伏,節惟徂暑。
積歊蒸於簾櫳,流煩溽於園籞。
陽風淟其長扇,火雲張而四舉。
爾乃警六禦,按三條,擊鼉鼓,吹鳳簫。
雲車錯轂,麟馬齊鑣。
入雲宮之?嵼,煮仙觀之岧嶢。
引雄風于洞穴,承清露于丹霄。
動颼飀于翠帳,散霏微于綺寮。
檄 為隋檄陳文 告三江之表,偽署君臣、將帥州郡、邑落士民等:蓋聞上玄垂象,列宿拱辰極之中;厚載成形,百谷指滄溟之大。
是以三五以降,哲王古後,遠覃聲教,大燀威靈。
日月之所照臨,俱荷亭育;舟車之所通泊,鹹附象鞮。
我大隋積德累功,開物成務。
光宅寰海,覆幬蒸民。
虞夏受終,顧有慙德。
湯武革命,未雲盡善。
滄波已東,九譯請吏。
玉門之右,萬裡無塵。
諸華冠帶之俗,肆勤南畝。
皮服引弓之渠,頓顙北關。
內外禔福,區宇懾然。
皇上垂拱,巖廊司契而已。
惟夫太伯之後,實號勾吳;少康之裔,是為于越。
江界湫湄,如掌之陋,塗泥所集,瘴癘自興。
自昔皇王,列壤班瑞。
《春秋》之義,爵不過子,在晉永嘉,運北數極。
司馬氏眾無一旅,播越江濱。
劉蕭已還,多厯世祀。
魏氏奄一神州,置之度外。
且西吞巴蜀,北據淮淝。
善人君子,可以為國。
陳霸先下愚小醜,品極輿隸。
屬揚部淪胥之日,幸梁人殲敗之秋。
騁其姦回,妄自尊大。
等蠻觸之戰爭,似鯂魽之跳躍。
曇頊昏頑賊忍,不義不慈,剿厥猶子,竊其偽位,蜂蠆非毒,谿壑易滿。
事甚楚圍之纓,理切吳光之劔。
國小地狹,虐用其民。
坑戮侔于屠伯,芟夷過於薙氏。
加以沈迷麴蘗,酣酗終朝,澆灌取盡,夜以繼晝,貨賄公行,政刑不立,疎棄良士,狎近小人。
守宰蠶漁,子弟荒暴,頭會箕歛,杼軸其空,災異相仍,稻蟹不熟。
江左黎獻,戴目而視。
齊之季世,實多涼德。
江淮之間,蹔為頊有。
便謂三春易求,百年可緻。
違蔔愎諫,黷武窮兵。
吳明徹程,文秀之徒,並早經行陣,粗有風力,彼朝上下,繫以存立,呂梁之役,貫盈惡稔,曾未交綏,雲卷霧徹,組練塞垣,艅艎噎水,顧眄之頃,隻輪不歸。
及周宣馭厯,將一淮海,荊舒之民,奢侈為怨。
聊命偏裨,拯其荼毒。
長江已北,若火焚毛。
是則,揚越之地,為陳孤立。
卒弊壤蹙,邦羸政塞。
乘奔無轡,譬茲非險。
坐薪待燃,方此為泰。
司馬消難,切荷特私,任居連率,猜狂使酒,竊地外奔。
曇頊背恩棄德,是信是使,引盜納姦,無媿無畏,天奪其魄,頻犯不悛,緣邊諸城,兇頑薦食。
聖主以軒開萬國,屬盡九州。
一隅不庭,宜置天討。
爰詔六軍,分閫授鉞。
西徵秦隴之銳,北引燕代之英。
五校雄兒,超乘俱起。
三河猛士,援距爭奮。
虎夫萬隊,豹騎千群。
並骨勇肉飛,風驤霧合。
憬彼江黃之眾,逷矣彭濮之民。
巨艦高艫,順流東指。
江都壽春之域,扼喉撫背之兵。
飛龍赤馬,絕水南越。
漢後昆明,未足方其訓旅。
魏王玄武,不能比其隸師。
陳以江湖之泥,短衣祝髮,輕舠利舸,便習者多,上迷天意,下憑地險。
所以舉尾支山,怒臂當轅。
今荊門銳卒,緻命前驅。
淮南義師,賈勇競入。
揚舲振楫,兔走鳧飛。
然則彼之所長,我亦兼有。
我利涉大川,匪旦伊夕,江郢運艚,吳會裔旅,東西遏絕,通緻無由。
偽朝軍旅,或陳誠款。
密使相尋,蕞爾危邦。
表裏攜貳,兼弱攻昧。
今也其時,扛鼎蒙輪之卒,事均驅兕;三禮四義之將,俛視韓白。
正正之旗,百道俱進。
並雲移雷動,大會金陵。
牙旂暗山原,金鼓沸天地。
呼吸則江漢廻流,叱咤則衡疑可拔。
運岱山而壓春卵,引渤海而濯秋螢。
當不足等其銷滅,譬其虀粉。
猥以不武,謬總戎律。
上稟廟堂之謀,下資素飽之氣。
使張悌之魂,先遊北鬥;呂嘉之級,遠至新鄉。
漂櫓溺驂,孱然已至。
亂麻積莽,可為寒心。
偽主若天誘其誠,去危轉禍。
審青葢之欲歸,知蔣山之應渡。
銜璧輿襯,拜手轅門。
則上比吳蜀之君,不失公侯之寵。
陳之百辟,卿士編戶。
黔庶有能,深識逆順。
因事立功,亦當服冕乘軒,紆青佩紫,疏爵酬庸。
待以不次,王者之師,全救為本,萬姓毫釐,靡所侵軼,勉求多福,無待噬臍。
檄之所到,鹹共申省。
(《文苑英華》作「北齊檄陳文」。
按:檄中有「齊之季世,實多涼德,」及「周宣馭厯」等語,明是隋檄,今正之。
) 表 北齊為百官賀甘露表 竊以河榮洛變,授祉於勳華;玄玉素鱗,降靈于湯武。
其間微禽弱草,改狀移形,夜宿朝雲,星光動色,皆以照臨下土,發揮帝載,千祀一至,隔代同符。
伏惟陛下,上總天維,傍握河紀,持欽翼之小心,纂升平之大業。
萬靈翹首,應三台以西巡;兩儀貞觀,乘六氣而東指。
雲卿旣出,還聞百辟之歌;河清可俟,實得萬人之歎。
而上玄乃顧,神物薦委,飛甘灑潤,玉散珠連。
昔魏明仙掌,竟無靈液;漢武金盤,空望雲表,豈若神漿可挹,流珠九戶之前。
天酒自零,凝照三階之下,斯實曠代祥符。
前王罕遇,休矣美矣,皇哉唐哉。
臣等並邀昌運,俱沐玄造,驟聞秘祉,亟覩冥貺。
振鱗撫翼,空馳魚鳥之心;瘞玉編金,方待雲亭之石。
書 為高僕射與司馬消難書 (消難,妻齊神武女,為北豫州刺史。
文宣末,歸周,厯交州總管。
隋文帝輔政,消難舉兵應尉遲廻,復歸于陳,為車騎將軍。
及陳平,免死,卒于家。
按:此書乃隋髙熲伐陳時也。
熲為尚書左僕射。
) 名白,一成雲雨,再厯炎涼。
引領南望,勞眷無已。
嵗暮寒重,想比勝宜。
羇泊水鄉,無乃勤悴。
公居齊室,家實元勲,後入周朝,爵窮上等,富貴榮名,時無與二。
西征南逝,葢不獲已。
且聖主敬于恩舊,情期欵到,背冰之始,曲憲申恩。
公之妻孥,一無所問,行李徃來,想宜知悉。
陳氏背盟負約,事非一緒,所以爰詔大將軍龔行天罰,靈旗電掃,師次江陽,延首金陵,但增翹注。
昔龎萌重獲,漢主宥其深辜;魏洽再歸,曹王棄其大眚。
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