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林詩話全文

關燈
列蟲},蔡邕《月令章句》以為蟋蟀。

    馬融《長笛賦》:“有洛客舍逆旅,吹笛為《氣出精列》、《相和》。

    ”李善雲:“《歌錄》曰:‘古相和歌十八曲,《氣出》一,《蜻{列蟲}》二,古曲。

    ’”據《文選》,當注作《氣出》一,《精列》二。

    魏武帝有《氣出》《精列》二古曲。

    此似有脫字。

    則殷芸所載,不唯謬甚,亦可笑也。

     丁晉公《築球》詩,世稱曲盡形容之妙。

    如半山《觀棋》詩雲:“旁觀各技癢,竊議兒女嗫。

    諱輪甯斷頭,悔悟乃搏頰。

    ”亦曲寫人情之妙也。

     東坡《王平父哀詞》雲:“已知毅豹為均死,未識荊凡定孰存。

    ”雖拘詩律,易楚為荊。

    然古人多以荊楚二字互用,如後漢《臧洪論》雲:“可謂懷哭秦之節,存荊則未也。

    ”亦不雲楚而雲荊也。

     陸龜蒙《謝人詩卷》雲:“談仙忽似朝金母,說豔渾如見玉兒。

    ”杜牧之雲:“粉毫唯畫月,瓊尺隻裁雲。

    ”“美似狂酲初啖蔗,快如衰病得觀濤。

    ”涪翁:“清似釣船聞夜雨,壯如軍壘動秋鼙。

    ”論用事之工,半山為勝也。

     諸晁酬和柳字韻詩,至三四反不困,蓋篇篇可觀。

    “世已乏知音,何勞問疊柳。

    ”尤為工也。

     孫興公《天台山賦》有“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飛流而界道”之語,為當時所推。

    後庚信數用其語,作《玮禅師碑》雲:“遊極箕張,建标霞起。

    ”又《襄州鳳林寺碑》雲:“幹霄秀出,建霞起□。

    ”至徐凝作《廬山瀑布》詩雲:“一條界破青山色。

    ”蓋亦用瀑布界道之語,乃爾鄙惡。

     鳳之九苞,一曰口包命,二曰心合度,三曰耳聰達,四曰舌屈伸,五曰色光采,六曰冠矩硃。

    七曰矩銳鈎,八曰音激揚,九曰腹文戶。

    涪翁《和蕭元禮》詩雲:“歸鳳求凰振九苞。

    ”自注乃雲:“苞,尾聲也。

    ”未詳。

     鮑照雲:“傷禽惡弦驚,倦客惡離聲。

    ”“斷腸聲裡無形影,畫出無聲亦斷腸”,蓋以此也。

     樂天雲:“近世韋蘇州歌行,才麗之外,頗近興諷。

    其五言詩文,又高雅閑淡,自成一家之體,今之秉筆者,誰能及之。

    ”故東坡有“樂天長短三千首,卻愛韋郎五字詩”之句。

    然樂天既知韋應物之詩,而乃自甘心于淺俗,何耶?豈才有所限乎? 顔魯公雲:“夕照明村樹。

    ”僧清塞雲:“夕照顯重山。

    ”顧非熊雲:“斜日曬林桑。

    ”杜牧雲:“落日羨樓台。

    ”半山雲:“返照媚林塘。

    ”皆不若嚴維“花塢夕陽遲”也。

     杜牧詩喜用“纟恆”字:“半月纟恆雙臉”,“如日月纟恆升”,“日痕絙翠獻”,“孤直纟恆月定。

    ” 牧又多以竹雨比羽林,《栽竹》詩雲:“曆曆羽林影。

    ”又:“竹岡森羽林。

    ”《大雨行》:“萬裡橫亘羽林槍。

    ”又:“雲林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腳長。

    曾奉郊官近為侍,分明羽林槍。

    ” 一日,琏公與餘書,紙尾聲批雲:“比雨過,庵前後竹萌戢戢,取以充庖,頗覺有味。

    因誦東坡‘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之語。

    時敏聞同槃,亦雲:‘白湯澆飯肥腯腯,吃肉一把骨。

    ’相與大笑,噴飯滿案。

    ”因書及此,庶知庵中亦不寂寥也。

     樂府有風人詩,如“圍棋燒敗絮,著子故衣然”之類是也。

    然或一句托一物耳。

    獨楊元素《荷花》借字詩四韻,全托一物,尤為工也。

    詩雲:“香豔憐渠好,無端雜芰窠。

    向來因藕斷,特地見絲多。

    實有終成的,露搖争奈何。

    深房蓮底味,心裡苦相和。

    ” 文忠公詩有“春深桃李作絪缊”,又“欲晴花氣漸絪缊”,一作氤氲。

    皆麗句也。

    絪缊,厚貌。

    今四聲韻。

    缊,烏昆切,赤之間色。

     錢伯瞻有侍兒,妙麗為一時衣冠家桃李之冠,故時人号花王,即東坡涪翁赓和蓬字韻詩所謂“安得春筍手,為我剝蓮蓬”者也。

    名倩奴。

    坡與涪翁詩,皆曰《青人詠》雲。

     《西京雜記》雲:“以酒為書滴,取其不冰。

    以玉為研,亦取其不冰。

    ”賀方回詞雲:“羅帷映月,玉研生冰。

    ”似失契勘。

     李觏泰伯,江西人。

    作《非孟子》書。

    有高世之論。

    無盡讀其所作《新成院記》詩雲:“昔讀《盱川集》,嘗聞泰伯賢。

    新成文刻在,往事野僧傳。

    氣格終驚俗,光冷貫天。

    田翁不知價,祇得十千錢。

    ”蓋僧雲時以十千潤筆耳。

     予家有聽雨軒,嘗集古今人句。

    杜牧之雲:“可惜和風夜來雨,醉中虛度打窗聲。

    ”賈島雲:“宿客不來過半夜,獨聞山雨到來時。

    ”歐陽文忠公:“芳叢綠葉聊須種,猶得蕭蕭聽雨聲。

    ”王荊公:“深炷爐香閉齋閣,卧聞檐雨瀉高秋。

    ”東坡:“一聽南堂新瓦響,似聞東塢少荷香。

    ”陳無己雲:“一枕雨窗深閉閣,卧聽叢竹雨來時。

    ”趙德麟雲:“卧聽檐雨作宮商。

    ”尤為工也。

     東坡詩有“厭小人羹”者,蓋用颍考叔之語:“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然初不雲小人羹也。

     反語,其來遠矣,晉宋間尤尚。

    今都下有三番四番語,亦此類。

    往過宛丘道中,逆旅壁間見畫一婦人鞋樣,下題雲:“不信但看羊子解,便須信道菊兒姜。

    ”雖是鄙語,亦殊精絕。

     餘在都下,嘗對客語古人詩集中,可采而不見傳記者甚多。

    如杜牧之一絕句,題下注雲:“李鄂州愛酒,性地閑雅。

    ”一作“情地閑雅”,此亦可用。

    坐有新第者,問予“情地閑雅”可對甚,予答雲:“可對‘性天高明’。

    ”旁坐有解其意者,為之絕倒。

     《南史》載謝朓長五言詩,沈約常雲:“二百年來無此作。

    ” 又顔黃門記劉孝綽當時既有重名,無所與讓,唯服謝朓。

    常以謝朓詩置幾案間,動靜辄諷詠。

     又《談薮》載梁高祖重陳郡謝朓詩,曰:“不讀謝朓詩三日,口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