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林詩話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另起,今據原文移正。
古語所謂“但解閉門留我住,主人不問是誰家”者,此語東坡《題藏春》兩絕之一。
全篇雲:“莫尋群玉峰頭路,休看玄都觀裡花,但解閉門留我住,主人莫問是誰家。
”蓋無己托為古語耳。
曾逢[C190]老於仕宦,所至以嚴憚稱。
近有客舉一聯雲:“他日詩侯不敢客,如今到處欲為家。
”曰:“此逢[C190]詩也。
”二十五年來,仕於州縣者鮮有能詩,乃知此老風力外,别有深處。
杜牧之雲:“杜若芳州翠,嚴光釣濑喧。
”此以杜與嚴為人姓相對也。
又有“當時物議硃雲小,後代聲名白日懸”,此乃以硃雲對白日,皆為假對,雖以人姓名偶物,不為偏枯,反為工也。
如涪翁“世上豈無千裡馬,人中難待九方臯”,尤為工緻。
嘗見東坡手寫《會獵》詩雲:“向不如臯閑射雉,人間何以得卿卿。
”世所傳本乃作“不向如臯”,遂以為東坡誤用如臯為地名,特未嘗見寫本耳。
半山雲:“不知太乙遊何處,定把青藜獨照公。
”乃《上元夜戲劉貢父》詩。
貢父時在館中,适與王嘉所載劉向上元夜天祿閣遇太乙降事相契,事見《拾遺記》。
原本嘉訛家,今正。
故有此句。
然此事前人引用已多,特半山用得着題耳。
前輩作桃花、菊詩雖多,而未見拔俗者。
楊元素雲:“清香舊已親陶令,紅豔新能惑阮郎。
”張敏叔雲:“但令陶令長為主,莫遺靈芰錯認伊。
”然世複盛傳一聯雲:“陶令歸來驚色變,劉郎去後笑開遲。
”亦未為勝。
但陶令歸來,劉郎去後,乃切對也。
唐人夏日詩,有“炎風生白羽,畏日隔青油”,想見歊煩之景,不在林越之下也。
孟郊集有《四婵娟》篇,謂花、竹、人、月也。
誤見顧況集。
程文若在官,喜抄書,嘗雲:“古人以是為風流罪過,予以李義山‘舉白弈棋兼把釣,不離至教事颠狂’之語作對雲:‘舉白颠狂,不離至教;抄書罪過,抄書當是殺青之訛。
要是風流。
’” 東坡詩有雲:“絕勝倉公飲上池。
”誤以長桑君為倉公。
王武子多四言詩,間有五字句,餘最愛“抱甕拙勝”。
此下當有脫文。
揚州僧坊有谷林堂,乃東坡命名。
必至其所,然後知其名之當。
棗據詩雲:“下窺幽谷底,窈窕一何深。
魚動起重淵,鳥驚奮高林。
”谷林之名,蓋出此耳。
楊元素《勸酒》詩雲:“何必口辭山簡醉,但教心似屈原醒。
”此語殊可味也。
秦太虛用樂天《木藤謠》“吾獨一身,賴爾為二”。
作六言雲:“身與杖藜為二,影将明月為三。
”真奇對也。
樂天雲:“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窕娘堤。
”涪翁用此意作《漁父詞》雲:“新婦矶邊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
”然新婦矶、女兒浦,顧況六言已作對矣。
杜荀鶴詩句鄙惡,世所傳《唐風集》首篇“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者,餘甚疑不類荀鶴語。
他日觀唐小人說,見此詩乃周樸所作,而歐陽文忠公亦雲耳。
蓋借此引編,已行於世矣。
“九原”,《檀弓》一作“九京”,涪翁兩用之雲:“九京喚起杜陵翁。
”又雲:“百不試,埋九京。
” 東坡名賈耘老之妾為雙荷葉,初不曉所謂。
他日,傳趙德麟家所收泉南老人《雜記》,記此事雲:“兩髻并前如雙荷葉,故以名之。
”如荷葉髻,見溫飛卿詞:“裙拖安石榴,髻亸偏荷葉。
” 五大夫,秦爵名也。
封松為五大夫,非特為五株松也。
近有題範文正所植鄱陽驿中六《松》雲:“青青六大夫。
”此殊可笑。
都下舊無紅梅,一貴人家始移植,盛開,召士大夫燕賞,皆有詩,号《紅梅集》,傳於世。
以半山“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為冠。
後東坡見雲:“何待北人太薄。
” 半山雲:“窗明兩不借,榻淨一籧篨。
”揚雄《方言》“絲作曰履,麻作曰不借”。
崔豹《古今注》:“草履曰不借。
”許慎《說文》雲:“綥或作綦,帛蒼艾色。
”《詩》:“缟衣綥巾。
”未嫁女所服。
一曰不借,常所服禦,而人皆易有者,皆可謂之不借,不獨履也。
然半山所指,乃草履耳。
半山詩有用蔡澤事雲:“安排壽考無三甲。
”又用退之語對雲:“收拾文章有六丁。
”東坡詩有用屈原事雲:“豈意日斜庚子後。
”又用鄭康成夢對曰:“忽驚歲在己辰年。
”皆天設對也。
秦太虛《與花光老求墨梅書》雲:“仆方此憂患,無以自娛,願師為我作兩枝見寄,令我得展玩,洗去煩惱。
幸甚。
”涪翁和昊字韻《梅詩》雲:“夢蝶真人貌黃槁,籬落逢花曾絕倒。
雅聞花光能畫梅,更乞一枝洗煩惱。
”謂此也。
太虛又雲:“仆有《梅花》一詩,東坡為和。
王荊公嘗書之於扇。
”有見荊公扇上所書者,乃“月落參橫畫角哀,暗香消盡令人老”兩句。
涪翁又愛其四句雲:“清淚斑斑和在有恨,恨春相從苦不早。
甘心結子待君來,洗雨梳風為誰好。
”曰:“《玉台》詩中,氣格高者乃能及此耳。
” 涪翁雲:“江南野中,有一種小白花。
木高數尺,春開,極香,野人号為鄭花。
王荊公嘗求此花栽,欲作詩而隔其名,予請名曰山樊。
野人采鄭花葉以染黃,不借樊而成色,故曰山樊。
‘海岸孤絕處,補佗落伽山。
’譯者謂小白山,餘疑即此花是也。
不然,何以觀音老人端坐而不去也。
”此題花光《補題二絕句跋》。
翁作《水仙花》詩有“山樊是弟梅是兄”,亦謂此也。
太虛《梅》詩末雲:“安得健步遠移歸,亂插繁花向晴昊。
”乃用《蘇端薛複筵簡薛華醉歌》兩句。
豫章諸洪作詩,有外家法律,然不多見於世。
舊傳龜父《遊烏遮塔示師川》詩雲:“華鲸喚起曲肱夢,行徑幽
古語所謂“但解閉門留我住,主人不問是誰家”者,此語東坡《題藏春》兩絕之一。
全篇雲:“莫尋群玉峰頭路,休看玄都觀裡花,但解閉門留我住,主人莫問是誰家。
”蓋無己托為古語耳。
曾逢[C190]老於仕宦,所至以嚴憚稱。
近有客舉一聯雲:“他日詩侯不敢客,如今到處欲為家。
”曰:“此逢[C190]詩也。
”二十五年來,仕於州縣者鮮有能詩,乃知此老風力外,别有深處。
杜牧之雲:“杜若芳州翠,嚴光釣濑喧。
”此以杜與嚴為人姓相對也。
又有“當時物議硃雲小,後代聲名白日懸”,此乃以硃雲對白日,皆為假對,雖以人姓名偶物,不為偏枯,反為工也。
如涪翁“世上豈無千裡馬,人中難待九方臯”,尤為工緻。
嘗見東坡手寫《會獵》詩雲:“向不如臯閑射雉,人間何以得卿卿。
”世所傳本乃作“不向如臯”,遂以為東坡誤用如臯為地名,特未嘗見寫本耳。
半山雲:“不知太乙遊何處,定把青藜獨照公。
”乃《上元夜戲劉貢父》詩。
貢父時在館中,适與王嘉所載劉向上元夜天祿閣遇太乙降事相契,事見《拾遺記》。
原本嘉訛家,今正。
故有此句。
然此事前人引用已多,特半山用得着題耳。
前輩作桃花、菊詩雖多,而未見拔俗者。
楊元素雲:“清香舊已親陶令,紅豔新能惑阮郎。
”張敏叔雲:“但令陶令長為主,莫遺靈芰錯認伊。
”然世複盛傳一聯雲:“陶令歸來驚色變,劉郎去後笑開遲。
”亦未為勝。
但陶令歸來,劉郎去後,乃切對也。
唐人夏日詩,有“炎風生白羽,畏日隔青油”,想見歊煩之景,不在林越之下也。
孟郊集有《四婵娟》篇,謂花、竹、人、月也。
誤見顧況集。
程文若在官,喜抄書,嘗雲:“古人以是為風流罪過,予以李義山‘舉白弈棋兼把釣,不離至教事颠狂’之語作對雲:‘舉白颠狂,不離至教;抄書罪過,抄書當是殺青之訛。
要是風流。
’” 東坡詩有雲:“絕勝倉公飲上池。
”誤以長桑君為倉公。
王武子多四言詩,間有五字句,餘最愛“抱甕拙勝”。
此下當有脫文。
揚州僧坊有谷林堂,乃東坡命名。
必至其所,然後知其名之當。
棗據詩雲:“下窺幽谷底,窈窕一何深。
魚動起重淵,鳥驚奮高林。
”谷林之名,蓋出此耳。
楊元素《勸酒》詩雲:“何必口辭山簡醉,但教心似屈原醒。
”此語殊可味也。
秦太虛用樂天《木藤謠》“吾獨一身,賴爾為二”。
作六言雲:“身與杖藜為二,影将明月為三。
”真奇對也。
樂天雲:“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窕娘堤。
”涪翁用此意作《漁父詞》雲:“新婦矶邊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
”然新婦矶、女兒浦,顧況六言已作對矣。
杜荀鶴詩句鄙惡,世所傳《唐風集》首篇“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者,餘甚疑不類荀鶴語。
他日觀唐小人說,見此詩乃周樸所作,而歐陽文忠公亦雲耳。
蓋借此引編,已行於世矣。
“九原”,《檀弓》一作“九京”,涪翁兩用之雲:“九京喚起杜陵翁。
”又雲:“百不試,埋九京。
” 東坡名賈耘老之妾為雙荷葉,初不曉所謂。
他日,傳趙德麟家所收泉南老人《雜記》,記此事雲:“兩髻并前如雙荷葉,故以名之。
”如荷葉髻,見溫飛卿詞:“裙拖安石榴,髻亸偏荷葉。
” 五大夫,秦爵名也。
封松為五大夫,非特為五株松也。
近有題範文正所植鄱陽驿中六《松》雲:“青青六大夫。
”此殊可笑。
都下舊無紅梅,一貴人家始移植,盛開,召士大夫燕賞,皆有詩,号《紅梅集》,傳於世。
以半山“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為冠。
後東坡見雲:“何待北人太薄。
” 半山雲:“窗明兩不借,榻淨一籧篨。
”揚雄《方言》“絲作曰履,麻作曰不借”。
崔豹《古今注》:“草履曰不借。
”許慎《說文》雲:“綥或作綦,帛蒼艾色。
”《詩》:“缟衣綥巾。
”未嫁女所服。
一曰不借,常所服禦,而人皆易有者,皆可謂之不借,不獨履也。
然半山所指,乃草履耳。
半山詩有用蔡澤事雲:“安排壽考無三甲。
”又用退之語對雲:“收拾文章有六丁。
”東坡詩有用屈原事雲:“豈意日斜庚子後。
”又用鄭康成夢對曰:“忽驚歲在己辰年。
”皆天設對也。
秦太虛《與花光老求墨梅書》雲:“仆方此憂患,無以自娛,願師為我作兩枝見寄,令我得展玩,洗去煩惱。
幸甚。
”涪翁和昊字韻《梅詩》雲:“夢蝶真人貌黃槁,籬落逢花曾絕倒。
雅聞花光能畫梅,更乞一枝洗煩惱。
”謂此也。
太虛又雲:“仆有《梅花》一詩,東坡為和。
王荊公嘗書之於扇。
”有見荊公扇上所書者,乃“月落參橫畫角哀,暗香消盡令人老”兩句。
涪翁又愛其四句雲:“清淚斑斑和在有恨,恨春相從苦不早。
甘心結子待君來,洗雨梳風為誰好。
”曰:“《玉台》詩中,氣格高者乃能及此耳。
” 涪翁雲:“江南野中,有一種小白花。
木高數尺,春開,極香,野人号為鄭花。
王荊公嘗求此花栽,欲作詩而隔其名,予請名曰山樊。
野人采鄭花葉以染黃,不借樊而成色,故曰山樊。
‘海岸孤絕處,補佗落伽山。
’譯者謂小白山,餘疑即此花是也。
不然,何以觀音老人端坐而不去也。
”此題花光《補題二絕句跋》。
翁作《水仙花》詩有“山樊是弟梅是兄”,亦謂此也。
太虛《梅》詩末雲:“安得健步遠移歸,亂插繁花向晴昊。
”乃用《蘇端薛複筵簡薛華醉歌》兩句。
豫章諸洪作詩,有外家法律,然不多見於世。
舊傳龜父《遊烏遮塔示師川》詩雲:“華鲸喚起曲肱夢,行徑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