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林詩話全文

關燈
漢武《析梁台》,群臣皆聯七言,或述其職,或謙叙不能,至左馮翊曰:“三輔盜賊天下尤。

    ”右扶風曰:“盜阻南山為民災。

    ”京兆尹曰:‘外家公主不可治。

    “則又有規警之風。

    及宋孝武《華林都亭》,梁元帝《清言殿》,皆效此體。

    雖無規儆之風,亦無佞谀之辭,獨叙叨冒愧慚而已。

    近世應制,争獻谀辭,褒日月而谀天地,恐不至。

    古者赓載相戒之風,於是掃地矣。

     謝靈運有“蘋蘋泛沈深,菰蒲冒清淺”,上句雙聲疊韻,下句疊韻雙聲。

    後人如杜少陵“卑枝低結子,接葉暗巢莺”,杜荀鶴“胡盧杓酌春濃酒,舴艋舟流夜漲灘”,溫庭筠“廢砌翳薜荔,枯湖無菰蒲”,“老媪寶藁草,愚夫輸逋租”,皆出於疊韻,不若靈運之工也。

     陸龜蒙《鄴宮詞》雲:“魏武平生不好香,楓膠蕙米潔宮房。

    可知遺令非前事,卻有馀薰在繡囊。

    ”或疑蕙不可焚,然事見《廣志》,雲:“蕙草,綠葉紫花。

    魏武帝以為香焚之。

    ” 華亭船子和尚詩,少見於世,呂益柔刻三十九首於楓泾寺,雲得其父遺編中。

    一詩雲:“歐冶銛鋒價最高,海中收得用吹毛。

    龍鳳繞,鬼神号,不見全年可下刀。

    ”涪翁屢用其語。

     語言拘忌,莫如近世淺俗之甚。

    王仲宣《贈蔡子笃》詩雲:“我友雲徂。

    ”今人以為語之大病矣。

    餘嘗誦《飯牛歌》“長夜漫漫何時旦”,謂人曰:“此豈亦甯戚谶語耶?” 嘗見尉遲樞《南楚新聞》雲:“薛昭緯避巢賊亂,遇舊識銀工,邀食,有‘一碟膻根數十皴’之語。

    乃知王中令所遇食蒸豚僧詩所謂‘若把膻根來比并,膻根隻合吃藤條’,亦自有來處耶。

    ” 李義山雲:“小亭閑眠微酒銷,山榴海柏枝相交。

    ”韓緻光雲:“深院下簾人晝寝,紅薔薇架對芭蕉。

    ”皆微辭也。

     庾信《鴛鴦賦》雲:“昔有一雙鳳,飛來入魏宮。

    今成兩株樹,若個是韓馮。

    ”蓋符中切。

    半山《蝶》詩雲:“豈能投死為韓馮。

    ”乃皮冰切。

     鮑當有《清風集》行於世,時号鮑清風。

    嘗以《孤雁》詩上一钜公,亟稱之,故又号鮑孤雁。

    又有《貧女吟》雲:“貧女臨水妝,徘徊波不定。

    豈敢怨春風,自無台上鏡。

    ”深有古意。

    幸不遇賞音,使有所遇,又将為鮑貧女耶。

     《陳平傳》言:“解衣裸而佐刺船。

    ”涪翁與洪覺範詩雲:“脫卻衲衣着蓑笠,來佐涪翁刺釣船。

    ”似惱之太酷,而覺範自以為“我欲收斂加冠巾”之意,所謂欲蓋而彰也。

     錢昭度詩雲:“伯禹無端教鮮食,水中魚盡不知休。

    ”陳無己雲:“誰初教鮮食,竭澤未能休。

    ”便覺語勝。

     東坡和辛字韻,至“搗殘椒桂有馀辛”,用意愈工,出人意外。

    然陳無已“十裡塵沉不受辛”,亦自然也。

     陸韓卿《中山王孺子妾歌》雲:“安陵泣前魚。

    ”本龍陽君事,誤以為安陵君。

    涪翁論“黃獨為土芋”,而雲或以為黃精,非也。

    蓋謂東坡雲:“詩人空腹待黃精,生事隻看長柄械。

    ”不欲顯名之耳。

     東坡:“幾思壓茅柴,禁網日夜急。

    ”蓋世号市沽為茅柴,以其易着易過。

    周美成詩雲:“冬曦如村釀,奇溫止須臾。

    行行正須此,戀戀忽已無。

    ”非慣飲茅柴,不能為此語也。

     華亭并海有金山,潮至則在海中,潮退乃可遊山。

    有寒穴泉,甘冽與惠山相埒。

    穴在山麓,泉锺其間,适與海平。

    而半山和華亭令唐詢十詠寒穴泉詩乃雲:“高穴與雲平。

    ”蓋未嘗至其處也。

    毛澤民作《泉銘》叙半山詩雲:“泉當因此詩以名世。

    ”然餘以為因半山詩以增重於世,則此泉之幸。

    若後世好事者,欲憑此詩以考寒穴所在,則失之遠矣,非泉之不幸欤? 涪翁《讀中興碑》詩雲:“凍雨為灑前朝碑。

    ”《楚詞》雲:“使凍雨兮灑途。

    ”故張平子賦:“凍雨沛其灑途。

    ”舊注雲:“凍雨,暴雨也。

    ”巴郡暴雨為凍雨。

     《譚賓錄》載唐率府兵曹參軍馮光震入集賢院校《文選》,注“蹲鸱”雲:“今之芋子,即着毛蘿蔔。

    ”又溫庭筠《乾巽子》所載不同,雲:“蕭嵩以《文選》是先代舊書,欲注‘蹲鸱’雲‘今芋子,乃着毛蘿蔔’。

    ”未知孰是。

     沆瀣,王逸《楚詞注》雲:“北方半夜之氣。

    ”唐劉商《白角樽歌》雲:“或謂輕冰盛沆瀣。

    ”注雲:“海氣也。

    ” 婪尾聲酒,出《佛圖澄傳》。

    婪尾聲者,最後飲酒也。

    東坡《除夜》詩雲:“不辭最後飲屠蘇。

    ”是以樂天詩以“婪”作“藍”雲:“三杯藍尾聲酒,一碟膠牙饧。

    ”皆更歲之事。

    而東坡詩有“藍尾聲忽驚新火後,遨頭及要浣花前”之語,自注雲:樂天《寒食》詩雲:“三杯藍尾聲。

    ”當是誤記。

     梅聖俞詩“莫打鴨,打鴨驚鴛鴦”之語,譏定量守笞官奴也。

    陳無己《戲楊理曹》詩雲:“從來相戒莫打鴨,可打鴛鴦最後孫。

    ”疊民宣守詩雲;“一為文俗事,打鴨起鴛鴦。

    ”皆用此也。

    然“起鴛鴦”三字亦有來處,杜牧之雲:“織篷眠舴艋,驚夢起鴛鴦。

    ” 《本陽雜俎》稱庾信作詩用《西京雜記》事,旋自改曰:“此吳均語耳,恐不足用。

    ”今本作《葛稚川集》,劉子駿文。

     每疑《古樂府》有“長跪問故夫”之語,一日讀《隋志》,至冊後之禮,皇後先拜後起,皇帝後拜先起,乃知古婦人亦伏拜也。

     陳無己跋舊詞雲:“晁無咎雲:‘眉山宮詞,蓋不更此境也。

    ’餘謂不然,宋玉初不識巫山神女,而能賦之,豈待更而後知也。

    予他文未能及人,獨於詞,自謂不減秦七黃九。

    而為鄉掾三年,去而複還,又三年矣,而鄉妓無欲餘之詞者,獨杜氏子勤懇不已,且雲:‘所得詩詞滿箧,家多蓄紙筆墨,有暇則學書。

    ’使不如言,其志亦可喜也,乃寫以遺之。

    ”○此下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