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堂詩話 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氣象。
務觀雲:「韓子蒼嘗見魯直真迹,第三聯改雲:『屬舉左官律,不通宗室侯。
』以此為勝。
」而曾吉甫獨取前作。
南北聲音 四方聲音不同,形于詩歌,往往多礙,其來久矣。
如北方以「行」為「形」,故《列子》直以太行山為「太形」。
又如「居姬」、「與以」、「高俄」等音,古今土文,皆作協韻,雖《釋文》亦然。
《禮記》「何居」注雲「居音姬」,《列子》「何姬」卻注歹「音居」。
其它詩文「與以」、「呂累」之類尤多。
近世士大夫,頗笑閩人作賦協韻雲:「天道如何,仰之彌高。
」殊不知蘇子由蜀人也,文集第一卷〈嚴碑〉長韻「磨訛」、「高豪」、「何曹」、「荷戈」,亦相間而用雲。
記夢 餘少時嘗夢至人家,其書室為叢竹所敝,殊不開爽,堂下皆古柳,鴉噪不止。
夢中作詩雲:「竹多翻障月,木老隻啼烏。
」意謂竹本清虛,廷貯風月,今反窒塞如此。
種木不栖鸾鳳,徒能集烏以聒耳,似譏其主人也。
後數年,為金陵教官,初入廨舍,則廳下及門外,古柳參天,鴉鳴竟日,廳傍小書室,叢竹蔽虧,恍如所夢。
皇甫湜詩 劉貢父《詩話錄》雲:皇甫湜詩無聞,韓退之有讀公〈安園池詩〉,譏其掎摭糞壤間。
又《韓集》雖有〈次韻湜陸渾山火〉之篇,而湜詩俱不傳。
餘嘗得湜永州祁陽〈元次山唐亭詩碑〉,題雲「侍禦史内供奉皇甫湜」,其詩雲:「次山有文章,可惋隻在碎。
然長于指叙,約潔多餘态。
心語适相應,出句多分外。
于諸作者間,拔戟成一隊。
中行蘇預。
雖富劇,粹美君可蓋。
子昂感遇佳,未若君雅裁。
退之全而神,上與千年對。
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
文于一氣間,為物莫與大。
先王路不荒,豈不仰吾輩。
石屏立衙衙,溪口啼素濑。
我思何人知,徙倚如有賴。
」後見洪邁《容齋随筆》,亦載此詩,謂「風格無可采」,非也。
老人十拗 朱新中《鄞川志》載:郭功父老人十拗,謂「不記近事記得遠事,不能近視能遠視,哭無淚笑有淚,夜不睡日睡,不肯坐多好行,不肯食軟要食硬,兒子不惜惜孫子,大事不問碎事絮,少飲酒多飲茶,暖不出寒即出。
」丁巳歲,餘年七十二,目視昏花,耳中無時作風雨聲,而實雨卻不甚聞。
因補一聯雲:「夜雨稀聞聞耳雨,春花微見見空華。
」是亦兩拗也。
嘗錄寄朱元晦,朱大以為然,請餘足成之。
遂貼兩句雲:「自矜□□盲宰相,今複癡聾作富家。
」 記趙夢得事 廣西有趙夢得,處于海上,東坡谪儋耳時,為緻中州家問。
坡嘗題其澄邁所居二亭:曰清斯,曰舞琴。
仍錄陶淵明、杜子美詩,及舊作數十紙與之。
夢得以绫絹求,東坡答雲:「币帛不為服章,而以書字,上帝所禁。
」又有帖雲:「舊藏龍焙,請來共嘗,蓋飲非其人茶有語,閉門獨啜心有愧。
」真佳句也。
後趙君子婦将産,夢有題開國男來谒者,生子名之曰荊,而字夢授。
紹興末登科,豐厚夷雅,所至榜書室曰見坡。
幹道中,以左奉議郎知吉州龍泉縣,餘因得盡觀坡之翰墨。
荊去,調欽倅,未上而卒,夢開國男者,殆縣宰耶? 記東坡烏台詩案 元豐己未,東坡坐作詩謗讪,追赴禦史獄。
當時所供詩案,今已印行,所謂《烏台詩案》是也。
靖康丁未歲,台吏随駕挈真案至維揚。
張全真參政時為中丞,南渡取而藏之。
後張丞相德遠為全真作墓志,諸子以其半遺德遠充潤筆,其半猶存全真家。
餘嘗借觀,皆坡親筆,凡有塗改,即押字于下,而用台印。
蘇子容丞相元豐戊午歲尹開封,治陳世儒獄,言者誣以寬縱請求。
是秋亦自濠州攝赴台獄,嘗賦詩十四篇,今在集中,序雲:「子瞻先已被系,予晝居三院東閣,而子瞻在知雜南庑,才隔一垣。
」其詩雲:「遙憐北戶吳興守,诟辱通宵不忍聞。
」注謂「所劾歌詩有非所宜言,頗聞鎷诘之語。
」 辨歐陽公用金帶事 杜工部詩屢及銀章,歐陽文忠公詩數言金帶,此亦常事。
後來士大夫多以不仕為曠達,又因前輩偶謂「老覺腰金重,慵便枕玉涼」,為未是富貴。
小說遂雲「永叔這條金帶,幾道着。
」餘謂近世邁往淩雲,視官職如缰鎖,誰如東坡。
然〈送陳睦詩〉雲「君亦老嫌金帶重」,〈望湖海詞〉雲「不堪金帶垂腰」,豈害其為達耶? 李石霜月詩 唐李義山〈霜月〉絕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婵娟。
」本朝石曼卿雲:「素娥青女元無匹,霜月亭亭各自愁。
」意相反而句皆工。
陶杜酒詩 陶淵明詩:「酒能消百慮。
」杜子美雲:「一酌散千憂。
」皆得趣之句也。
韓杜自比稷契 子美詩:「自比稷與契。
」退之詩雲:「事業窺稷、契。
」子美未免儒者大言,退之實欲踐之也。
蘇颋九日侍宴應制詩 餘編校《文苑英華》,如詩中數字異同,固不足怪。
至蘇颋〈九日侍宴應制得時字韻詩〉,《颋集》與《英華》略同,首句「嘉會宜長日」,而《歲時雜詠》作「并數登高日」。
第二句「高遊順動時」,《雜詠》作「廷齡命賞時」。
第三句「曉光雲半洗」,《雜詠》作「宸遊天上轉」。
第
務觀雲:「韓子蒼嘗見魯直真迹,第三聯改雲:『屬舉左官律,不通宗室侯。
』以此為勝。
」而曾吉甫獨取前作。
南北聲音 四方聲音不同,形于詩歌,往往多礙,其來久矣。
如北方以「行」為「形」,故《列子》直以太行山為「太形」。
又如「居姬」、「與以」、「高俄」等音,古今土文,皆作協韻,雖《釋文》亦然。
《禮記》「何居」注雲「居音姬」,《列子》「何姬」卻注歹「音居」。
其它詩文「與以」、「呂累」之類尤多。
近世士大夫,頗笑閩人作賦協韻雲:「天道如何,仰之彌高。
」殊不知蘇子由蜀人也,文集第一卷〈嚴碑〉長韻「磨訛」、「高豪」、「何曹」、「荷戈」,亦相間而用雲。
記夢 餘少時嘗夢至人家,其書室為叢竹所敝,殊不開爽,堂下皆古柳,鴉噪不止。
夢中作詩雲:「竹多翻障月,木老隻啼烏。
」意謂竹本清虛,廷貯風月,今反窒塞如此。
種木不栖鸾鳳,徒能集烏以聒耳,似譏其主人也。
後數年,為金陵教官,初入廨舍,則廳下及門外,古柳參天,鴉鳴竟日,廳傍小書室,叢竹蔽虧,恍如所夢。
皇甫湜詩 劉貢父《詩話錄》雲:皇甫湜詩無聞,韓退之有讀公〈安園池詩〉,譏其掎摭糞壤間。
又《韓集》雖有〈次韻湜陸渾山火〉之篇,而湜詩俱不傳。
餘嘗得湜永州祁陽〈元次山唐亭詩碑〉,題雲「侍禦史内供奉皇甫湜」,其詩雲:「次山有文章,可惋隻在碎。
然長于指叙,約潔多餘态。
心語适相應,出句多分外。
于諸作者間,拔戟成一隊。
中行蘇預。
雖富劇,粹美君可蓋。
子昂感遇佳,未若君雅裁。
退之全而神,上與千年對。
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
文于一氣間,為物莫與大。
先王路不荒,豈不仰吾輩。
石屏立衙衙,溪口啼素濑。
我思何人知,徙倚如有賴。
」後見洪邁《容齋随筆》,亦載此詩,謂「風格無可采」,非也。
老人十拗 朱新中《鄞川志》載:郭功父老人十拗,謂「不記近事記得遠事,不能近視能遠視,哭無淚笑有淚,夜不睡日睡,不肯坐多好行,不肯食軟要食硬,兒子不惜惜孫子,大事不問碎事絮,少飲酒多飲茶,暖不出寒即出。
」丁巳歲,餘年七十二,目視昏花,耳中無時作風雨聲,而實雨卻不甚聞。
因補一聯雲:「夜雨稀聞聞耳雨,春花微見見空華。
」是亦兩拗也。
嘗錄寄朱元晦,朱大以為然,請餘足成之。
遂貼兩句雲:「自矜□□盲宰相,今複癡聾作富家。
」 記趙夢得事 廣西有趙夢得,處于海上,東坡谪儋耳時,為緻中州家問。
坡嘗題其澄邁所居二亭:曰清斯,曰舞琴。
仍錄陶淵明、杜子美詩,及舊作數十紙與之。
夢得以绫絹求,東坡答雲:「币帛不為服章,而以書字,上帝所禁。
」又有帖雲:「舊藏龍焙,請來共嘗,蓋飲非其人茶有語,閉門獨啜心有愧。
」真佳句也。
後趙君子婦将産,夢有題開國男來谒者,生子名之曰荊,而字夢授。
紹興末登科,豐厚夷雅,所至榜書室曰見坡。
幹道中,以左奉議郎知吉州龍泉縣,餘因得盡觀坡之翰墨。
荊去,調欽倅,未上而卒,夢開國男者,殆縣宰耶? 記東坡烏台詩案 元豐己未,東坡坐作詩謗讪,追赴禦史獄。
當時所供詩案,今已印行,所謂《烏台詩案》是也。
靖康丁未歲,台吏随駕挈真案至維揚。
張全真參政時為中丞,南渡取而藏之。
後張丞相德遠為全真作墓志,諸子以其半遺德遠充潤筆,其半猶存全真家。
餘嘗借觀,皆坡親筆,凡有塗改,即押字于下,而用台印。
蘇子容丞相元豐戊午歲尹開封,治陳世儒獄,言者誣以寬縱請求。
是秋亦自濠州攝赴台獄,嘗賦詩十四篇,今在集中,序雲:「子瞻先已被系,予晝居三院東閣,而子瞻在知雜南庑,才隔一垣。
」其詩雲:「遙憐北戶吳興守,诟辱通宵不忍聞。
」注謂「所劾歌詩有非所宜言,頗聞鎷诘之語。
」 辨歐陽公用金帶事 杜工部詩屢及銀章,歐陽文忠公詩數言金帶,此亦常事。
後來士大夫多以不仕為曠達,又因前輩偶謂「老覺腰金重,慵便枕玉涼」,為未是富貴。
小說遂雲「永叔這條金帶,幾道着。
」餘謂近世邁往淩雲,視官職如缰鎖,誰如東坡。
然〈送陳睦詩〉雲「君亦老嫌金帶重」,〈望湖海詞〉雲「不堪金帶垂腰」,豈害其為達耶? 李石霜月詩 唐李義山〈霜月〉絕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婵娟。
」本朝石曼卿雲:「素娥青女元無匹,霜月亭亭各自愁。
」意相反而句皆工。
陶杜酒詩 陶淵明詩:「酒能消百慮。
」杜子美雲:「一酌散千憂。
」皆得趣之句也。
韓杜自比稷契 子美詩:「自比稷與契。
」退之詩雲:「事業窺稷、契。
」子美未免儒者大言,退之實欲踐之也。
蘇颋九日侍宴應制詩 餘編校《文苑英華》,如詩中數字異同,固不足怪。
至蘇颋〈九日侍宴應制得時字韻詩〉,《颋集》與《英華》略同,首句「嘉會宜長日」,而《歲時雜詠》作「并數登高日」。
第二句「高遊順動時」,《雜詠》作「廷齡命賞時」。
第三句「曉光雲半洗」,《雜詠》作「宸遊天上轉」。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