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堂詩話 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陶淵明山海經詩
江洲《陶靖節集》末載,宣和六年,臨溪曾弦謂靖節〈讀山海經詩〉,其一篇雲:「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
」疑上下文義不貫,遂按《山海經》有雲:「刑天,獸名,口銜幹戚而舞。
」以此句為:「刑天舞幹戚。
」因筆畫相近,五字皆訛。
岑穰晁詠之撫掌稱善。
餘謂纮說固善,然靖節此題十三篇,大概篇指一事。
如前篇終始記誇父,則此篇恐專說精衛銜木填海,無千歲之壽,而猛志常在,化去不悔。
若并指刑天,似不相續。
又況末句雲:「徒設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何預幹戚之猛耶?後見周紫芝《竹坡詩話》第一卷,複襲纮意以為己說,皆誤矣。
東坡立名 白樂天為忠州刺史,有〈東坡種花〉二詩。
又有〈步東坡〉詩雲:「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
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
」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
蓋其文章皆主辭達,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于物無着,大略相似。
谪居黃州,始号東坡,其原必起于樂天忠州之作也。
王禹偁不知頂舉 小說多妄,其來久矣。
《玉壺清話》雲:「王禹偁自知制诰出知黃州,蘇易簡榜下放孫、何等進士三百餘人。
奏曰:『禹偁禁林宿儒,累為遷客,臣欲令榜下諸生郊送。
』奏可。
禹偁作詩謝之雲﹕『綴行相送我何榮,老鶴乘軒愧谷莺。
三入承明不知舉,看人門下放諸生。
』」餘年十六七時,嘗以歲月推之,孫、何榜乃淳化三年,歲在壬辰,明年癸巳,易簡遷參政,是時禹偁谪外任未歸,又明年甲午,方再為知制诰。
至道乙未遷内翰,五月出知滁州,非放進士時。
三年丁酉,複召知制诰,鹹平元年戊戌十二月罷,知黃州。
二年己亥,放進士孫暨等七十一人,非三百也。
且易簡已為執政而死,其妄甚明。
然餘頗自疑此詩或為他日之谶。
并後隆興癸末,餘為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值省試,本拟周知貢舉,屬壽皇銳意幸金陵,便欲進發,留餘從駕,不果差。
幹道壬辰,為禮部侍郎兼直學士院,适當貢舉,在朝阙出身從官。
而虞彬甫為相,雅不欲用餘,時方遣泛使,奏留餘撰國書,命翰林王曮知舉,中書舍人趙雄同知,此外惟沈夏有出身。
以予侍兼臨安,既不可差,乃趣召李衡為侍禦史,雲:「試院無言事官,不肅。
」鎖院終旬日。
趙雄丁母憂,亦不複補差。
淳熙戊戌春,餘為翰林學士,上已點定,而趙溫叔為相,密奏雲:「殿試臨軒,當用天子私人主文,今省試是禮部事。
」乃就下差權禮部尚書範成大。
雖一時各有意,其實三入不知舉也。
劉禹錫淮陰行 「簇簇淮陰市,竹樓緣岸上。
好日起樯竿,烏飛驚五兩。
今日轉船頭,金烏指西北。
煙波與春草,千裡同一色。
船頭大銅镮,摩挲光陣陣。
早晚便風來,沙頭一眼認。
何物令侬羨,羨郎船尾燕。
銜尾趁樯竿,宿食長相見。
隔浦望郎船,頭昂尾幰幰。
無奈脫萊時,清淮春浪軟。
」黃魯直雲:「〈淮陰行〉情調殊麗,語氣尤穩切。
白樂天、元微之為之,皆不入律也。
惟『無奈脫萊時』不可解,當待博物洽聞者說也。
」餘嘗見古本作「挑菜時」,東坡惠州〈新年詩〉「水生挑菜渚」,恐用此字。
唐酒價 昔人應急,謂唐之酒價,每鬥三百,引杜詩:「速宜相就飲一鬥,恰有三百青銅錢」為證。
然白樂天為河南尹〈自勸〉絕句雲:「憶昔羁貧應舉年,脫衣典酒曲江邊。
十千一鬥猶賒飲,何況官供不着錢。
」又古詩亦有:「金尊美酒鬥十千。
」大抵詩人一時用事,未必實價也。
白樂天詩 《白樂天集》第十五卷〈宴散詩〉雲:「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載來。
将何迎睡興,臨睡舉殘杯。
」此詩殊未睹富貴氣象,第二聯偶經晏元獻公拈出,乃迥然不同。
杜荀鶴事 《池陽集》載:杜牧之守郡時,有妾懷娠而出之,以嫁州人杜筠,後生子,即荀鶴也。
此事人罕知。
餘過池嘗有詩雲:「千古風流杜牧之,詩材猶及杜筠兒。
向來稍喜《唐風集》,荀鶴詩集名《唐風》。
今悟樊川是父師。
」 光武廟左衽 錢塘陳益字仲理,進士入官。
淳熙間,常為奉使金國屬官,過滹沱光武廟,見塑像左衽,有詩雲:「早知為左衽,悔不聽臧宮。
」意亦可取。
康與之重九詞 慶元丙辰重九,風雨中,七兄約登高于神岡西,喜,因記康與之在高宗時谑詞雲:「重陽日,四面雨垂垂。
戲馬台前泥拍肚,龍山路上水平臍,淹浸到東籬。
」「茱萸胖,黃菊濕虀虀。
落帽孟嘉尋箬笠,漉巾陶令買蓑衣,都道不如歸。
」為之一笑。
與之自語人雲:「末句或傳『兩個一身泥』,非也。
」 杜詩元日至人日 杜詩雲:「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
」蓋此七日之間,須有三兩日陰,不必皆晴,疑子美紀實耳。
洪興祖引東方朔《占書》謂歲後八日,一雞、二犬、三豕、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
其日晴則所主物育,陰則災。
天寶之亂,人物俱災,故子美雲爾。
信如此說,谷乃一歲之本,何略之也。
木芙蓉詩 唐人裒劉禹錫《嘉話》雲
」疑上下文義不貫,遂按《山海經》有雲:「刑天,獸名,口銜幹戚而舞。
」以此句為:「刑天舞幹戚。
」因筆畫相近,五字皆訛。
岑穰晁詠之撫掌稱善。
餘謂纮說固善,然靖節此題十三篇,大概篇指一事。
如前篇終始記誇父,則此篇恐專說精衛銜木填海,無千歲之壽,而猛志常在,化去不悔。
若并指刑天,似不相續。
又況末句雲:「徒設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何預幹戚之猛耶?後見周紫芝《竹坡詩話》第一卷,複襲纮意以為己說,皆誤矣。
東坡立名 白樂天為忠州刺史,有〈東坡種花〉二詩。
又有〈步東坡〉詩雲:「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
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
」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
蓋其文章皆主辭達,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于物無着,大略相似。
谪居黃州,始号東坡,其原必起于樂天忠州之作也。
王禹偁不知頂舉 小說多妄,其來久矣。
《玉壺清話》雲:「王禹偁自知制诰出知黃州,蘇易簡榜下放孫、何等進士三百餘人。
奏曰:『禹偁禁林宿儒,累為遷客,臣欲令榜下諸生郊送。
』奏可。
禹偁作詩謝之雲﹕『綴行相送我何榮,老鶴乘軒愧谷莺。
三入承明不知舉,看人門下放諸生。
』」餘年十六七時,嘗以歲月推之,孫、何榜乃淳化三年,歲在壬辰,明年癸巳,易簡遷參政,是時禹偁谪外任未歸,又明年甲午,方再為知制诰。
至道乙未遷内翰,五月出知滁州,非放進士時。
三年丁酉,複召知制诰,鹹平元年戊戌十二月罷,知黃州。
二年己亥,放進士孫暨等七十一人,非三百也。
且易簡已為執政而死,其妄甚明。
然餘頗自疑此詩或為他日之谶。
并後隆興癸末,餘為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值省試,本拟周知貢舉,屬壽皇銳意幸金陵,便欲進發,留餘從駕,不果差。
幹道壬辰,為禮部侍郎兼直學士院,适當貢舉,在朝阙出身從官。
而虞彬甫為相,雅不欲用餘,時方遣泛使,奏留餘撰國書,命翰林王曮知舉,中書舍人趙雄同知,此外惟沈夏有出身。
以予侍兼臨安,既不可差,乃趣召李衡為侍禦史,雲:「試院無言事官,不肅。
」鎖院終旬日。
趙雄丁母憂,亦不複補差。
淳熙戊戌春,餘為翰林學士,上已點定,而趙溫叔為相,密奏雲:「殿試臨軒,當用天子私人主文,今省試是禮部事。
」乃就下差權禮部尚書範成大。
雖一時各有意,其實三入不知舉也。
劉禹錫淮陰行 「簇簇淮陰市,竹樓緣岸上。
好日起樯竿,烏飛驚五兩。
今日轉船頭,金烏指西北。
煙波與春草,千裡同一色。
船頭大銅镮,摩挲光陣陣。
早晚便風來,沙頭一眼認。
何物令侬羨,羨郎船尾燕。
銜尾趁樯竿,宿食長相見。
隔浦望郎船,頭昂尾幰幰。
無奈脫萊時,清淮春浪軟。
」黃魯直雲:「〈淮陰行〉情調殊麗,語氣尤穩切。
白樂天、元微之為之,皆不入律也。
惟『無奈脫萊時』不可解,當待博物洽聞者說也。
」餘嘗見古本作「挑菜時」,東坡惠州〈新年詩〉「水生挑菜渚」,恐用此字。
唐酒價 昔人應急,謂唐之酒價,每鬥三百,引杜詩:「速宜相就飲一鬥,恰有三百青銅錢」為證。
然白樂天為河南尹〈自勸〉絕句雲:「憶昔羁貧應舉年,脫衣典酒曲江邊。
十千一鬥猶賒飲,何況官供不着錢。
」又古詩亦有:「金尊美酒鬥十千。
」大抵詩人一時用事,未必實價也。
白樂天詩 《白樂天集》第十五卷〈宴散詩〉雲:「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載來。
将何迎睡興,臨睡舉殘杯。
」此詩殊未睹富貴氣象,第二聯偶經晏元獻公拈出,乃迥然不同。
杜荀鶴事 《池陽集》載:杜牧之守郡時,有妾懷娠而出之,以嫁州人杜筠,後生子,即荀鶴也。
此事人罕知。
餘過池嘗有詩雲:「千古風流杜牧之,詩材猶及杜筠兒。
向來稍喜《唐風集》,荀鶴詩集名《唐風》。
今悟樊川是父師。
」 光武廟左衽 錢塘陳益字仲理,進士入官。
淳熙間,常為奉使金國屬官,過滹沱光武廟,見塑像左衽,有詩雲:「早知為左衽,悔不聽臧宮。
」意亦可取。
康與之重九詞 慶元丙辰重九,風雨中,七兄約登高于神岡西,喜,因記康與之在高宗時谑詞雲:「重陽日,四面雨垂垂。
戲馬台前泥拍肚,龍山路上水平臍,淹浸到東籬。
」「茱萸胖,黃菊濕虀虀。
落帽孟嘉尋箬笠,漉巾陶令買蓑衣,都道不如歸。
」為之一笑。
與之自語人雲:「末句或傳『兩個一身泥』,非也。
」 杜詩元日至人日 杜詩雲:「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
」蓋此七日之間,須有三兩日陰,不必皆晴,疑子美紀實耳。
洪興祖引東方朔《占書》謂歲後八日,一雞、二犬、三豕、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
其日晴則所主物育,陰則災。
天寶之亂,人物俱災,故子美雲爾。
信如此說,谷乃一歲之本,何略之也。
木芙蓉詩 唐人裒劉禹錫《嘉話》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