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勺酒而錯之杯中者也。
工部詩曰:‘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
’夫盆者,盤也,載酒而置之座中也。
《韓奕》詩雲:‘顯父餞之,清酒百壺。
’壺便提挈,故陶令挂之于車上,呂公負之于杖頭,遇興則傾之。
鸱夷之異名者耳。
《絲衣》詩雲:‘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觥為罰爵,而于定國飲至一石不亂。
劉伯倫既醉,以五鬥解酲,快飲痛釂則用之。
蓋觚角之出類者耳。
注雲:觚受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而觥七升。
又兕角為之,形器特異。
于是更作《酒後》《酒仙》《酒徒》《酒保》《酒錢》《酒債》《酒正》《酒材》《酒杓》《酒盆》《酒壺》《酒觥》一十二詩,而附益之,庶古今同志而終始相成之義耶?”詩多不載。
古今詩體不一,太師之職,掌教六詩,風、賦、比、興、雅、頌備焉。
三代而下,雜體互出。
漢唐以來,铙歌鼓吹,拂舞矛渝,因斯而興。
晉宋以降,又有回文反複,寓憂思展轉之情;雙聲疊韻,狀連骈嬉戲之态。
郡縣藥石名六甲八卦之屬,不勝其變。
古有采詩官,命曰“風人”,以見風俗喜怒好惡。
皮日休雲:“疏杉低通洞,冷鹭立亂浪。
”此雙聲也。
陸龜蒙嘗曰:“膚愉吳都姝,眷戀便殿宴。
”此疊韻也。
劉禹錫曰:“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杜詩曰:“俱飛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雙。
”又曰:“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此皆風言。
又戲作俳優體二首,純用方語雲:“異俗籲可怪,斯人難并居。
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
舊識難為态,新知已暗疏。
治生且耕鑿,隻有不關渠。
”“西曆青羌坂,南留白帝城。
于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
瓦蔔傳神語,畲田費火耕。
是非何處定?高枕笑浮生。
”餘嘗有語雲:“碧藕連根絲不斷,紅蕖著子薏何多。
”亦風人類也。
又《婺州山中詩》雲:“作甽捉詹卸,呼田欸乃侬。
山塘莫車水,梅雨正分龍。
”亦方語也。
餘近作《示客》雲:刺美風化,緩而不迫謂之風;采摭事物,摛華布體謂之賦;推明政治,莊語得失謂之雅;形容盛德,揚厲休功謂之頌;幽憂憤悱,寓之比興謂之騷;感觸事物,托于文章謂之辭;程事較功,考實定名謂之銘;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謂之箴;猗遷抑揚,永言謂之歌;非鼓非鐘,徒歌謂之謠;步驟馳聘,斐然成章謂之行;品秩先後,叙而推之謂之引;聲音雜比,高下短長謂之曲;籲嗟慨歎,悲憂深思謂之吟;吟詠情性,總合而言志謂之詩;蘇李而上,高簡古澹謂之古;沈宋而下,法律精切謂之律:此詩之語衆體也。
帝王之言,出法度以制人者謂之制;絲綸之語,若日月之垂照者謂之诏;制與诏同,诏亦制也;道其常而作彜憲者謂之典;陳其謀而成嘉猷者謂之谟;順其理而迪之者謂之訓;屬其人而告之者謂之诰;即師衆而申之者謂之誓;因官使而命之者謂之命;出于上者謂之教;行于下者謂之令;時而戒之者勅也;言而喻之者宣也;谘而揚之者贊也;登而崇之者冊也;言其倫而析之者論也;度其宜而揆之者議也;别嫌疑而明之者辨也;正是非而著之者說也;記者,記其事也;紀者,紀其實也;纂者,缵而述焉者也;策者,條而對焉者也;傳者,傳而信之也;序者,緒而陳之也;碑者,披列事功而載之金石也;碣者,揭示操行而立之墓隧也;诔者,累其素履,而質之鬼神也;志者,識其行藏,而謹其終始也;檄者,激發人心,而喻之禍福也;移者,自近移遠,使之周知也;表者,布臣子之心,緻君父之前也;箋者,修儲後之問,申官阃之儀也;簡者,質言之而略世;啟者,文古之而詳也;狀者,言之于公上也;牒者,用之于官府也;捷書不緘,插羽而傳之者,露布也;尺牍無封,指事而陳之者,劄子也;青黃黼黻,經緯以相成者,總謂之文也,此文之異名也。
客有問古今體制之不一者,勞于應答,乃著之篇以示焉。
餘以百司從車駕止建康。
一日,谒内相朱子發,論文甚洽。
适有數清貴俱在座,顧不肖而謂諸人曰:“茲人文學該贍,尤長于詩,然坐是以窮耳。
”意謂古人有言,“詩能窮人”故也。
餘奮然答曰:“内翰之言誤矣。
夫‘詩非能窮人,待窮者而後工耳。
’此歐陽文忠公之語也。
以不肖觀之,猶為未當。
《詩》三百六篇,其精深醇粹,博大宏遠者,莫如《雅》《頌》。
然《鸱鸮》之詩,周公所作也;《泂酌》之詩,召公所作也。
《詩》雲:‘吉甫作誦,穆如清風。
其詩孔碩,其風肆好。
’顧不美乎?數君子者,顧不達而在上,功名富貴人乎?何詩能窮人?又何必待窮者而後工邪?漢唐以來,不暇多舉。
近時歐陽公、王荊公、蘇東坡号能詩,三人者,亦不貧賤,又豈碌碌者所可追及?然則謂詩能窮人者,固非矣,謂待窮者而後工,亦未是也。
夫窮通者,時也。
達則行于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政不在能詩與不能詩也。
”座客為之怃然。
工部詩曰:‘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
’夫盆者,盤也,載酒而置之座中也。
《韓奕》詩雲:‘顯父餞之,清酒百壺。
’壺便提挈,故陶令挂之于車上,呂公負之于杖頭,遇興則傾之。
鸱夷之異名者耳。
《絲衣》詩雲:‘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觥為罰爵,而于定國飲至一石不亂。
劉伯倫既醉,以五鬥解酲,快飲痛釂則用之。
蓋觚角之出類者耳。
注雲:觚受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而觥七升。
又兕角為之,形器特異。
于是更作《酒後》《酒仙》《酒徒》《酒保》《酒錢》《酒債》《酒正》《酒材》《酒杓》《酒盆》《酒壺》《酒觥》一十二詩,而附益之,庶古今同志而終始相成之義耶?”詩多不載。
古今詩體不一,太師之職,掌教六詩,風、賦、比、興、雅、頌備焉。
三代而下,雜體互出。
漢唐以來,铙歌鼓吹,拂舞矛渝,因斯而興。
晉宋以降,又有回文反複,寓憂思展轉之情;雙聲疊韻,狀連骈嬉戲之态。
郡縣藥石名六甲八卦之屬,不勝其變。
古有采詩官,命曰“風人”,以見風俗喜怒好惡。
皮日休雲:“疏杉低通洞,冷鹭立亂浪。
”此雙聲也。
陸龜蒙嘗曰:“膚愉吳都姝,眷戀便殿宴。
”此疊韻也。
劉禹錫曰:“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杜詩曰:“俱飛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雙。
”又曰:“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此皆風言。
又戲作俳優體二首,純用方語雲:“異俗籲可怪,斯人難并居。
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
舊識難為态,新知已暗疏。
治生且耕鑿,隻有不關渠。
”“西曆青羌坂,南留白帝城。
于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
瓦蔔傳神語,畲田費火耕。
是非何處定?高枕笑浮生。
”餘嘗有語雲:“碧藕連根絲不斷,紅蕖著子薏何多。
”亦風人類也。
又《婺州山中詩》雲:“作甽捉詹卸,呼田欸乃侬。
山塘莫車水,梅雨正分龍。
”亦方語也。
餘近作《示客》雲:刺美風化,緩而不迫謂之風;采摭事物,摛華布體謂之賦;推明政治,莊語得失謂之雅;形容盛德,揚厲休功謂之頌;幽憂憤悱,寓之比興謂之騷;感觸事物,托于文章謂之辭;程事較功,考實定名謂之銘;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謂之箴;猗遷抑揚,永言謂之歌;非鼓非鐘,徒歌謂之謠;步驟馳聘,斐然成章謂之行;品秩先後,叙而推之謂之引;聲音雜比,高下短長謂之曲;籲嗟慨歎,悲憂深思謂之吟;吟詠情性,總合而言志謂之詩;蘇李而上,高簡古澹謂之古;沈宋而下,法律精切謂之律:此詩之語衆體也。
帝王之言,出法度以制人者謂之制;絲綸之語,若日月之垂照者謂之诏;制與诏同,诏亦制也;道其常而作彜憲者謂之典;陳其謀而成嘉猷者謂之谟;順其理而迪之者謂之訓;屬其人而告之者謂之诰;即師衆而申之者謂之誓;因官使而命之者謂之命;出于上者謂之教;行于下者謂之令;時而戒之者勅也;言而喻之者宣也;谘而揚之者贊也;登而崇之者冊也;言其倫而析之者論也;度其宜而揆之者議也;别嫌疑而明之者辨也;正是非而著之者說也;記者,記其事也;紀者,紀其實也;纂者,缵而述焉者也;策者,條而對焉者也;傳者,傳而信之也;序者,緒而陳之也;碑者,披列事功而載之金石也;碣者,揭示操行而立之墓隧也;诔者,累其素履,而質之鬼神也;志者,識其行藏,而謹其終始也;檄者,激發人心,而喻之禍福也;移者,自近移遠,使之周知也;表者,布臣子之心,緻君父之前也;箋者,修儲後之問,申官阃之儀也;簡者,質言之而略世;啟者,文古之而詳也;狀者,言之于公上也;牒者,用之于官府也;捷書不緘,插羽而傳之者,露布也;尺牍無封,指事而陳之者,劄子也;青黃黼黻,經緯以相成者,總謂之文也,此文之異名也。
客有問古今體制之不一者,勞于應答,乃著之篇以示焉。
餘以百司從車駕止建康。
一日,谒内相朱子發,論文甚洽。
适有數清貴俱在座,顧不肖而謂諸人曰:“茲人文學該贍,尤長于詩,然坐是以窮耳。
”意謂古人有言,“詩能窮人”故也。
餘奮然答曰:“内翰之言誤矣。
夫‘詩非能窮人,待窮者而後工耳。
’此歐陽文忠公之語也。
以不肖觀之,猶為未當。
《詩》三百六篇,其精深醇粹,博大宏遠者,莫如《雅》《頌》。
然《鸱鸮》之詩,周公所作也;《泂酌》之詩,召公所作也。
《詩》雲:‘吉甫作誦,穆如清風。
其詩孔碩,其風肆好。
’顧不美乎?數君子者,顧不達而在上,功名富貴人乎?何詩能窮人?又何必待窮者而後工邪?漢唐以來,不暇多舉。
近時歐陽公、王荊公、蘇東坡号能詩,三人者,亦不貧賤,又豈碌碌者所可追及?然則謂詩能窮人者,固非矣,謂待窮者而後工,亦未是也。
夫窮通者,時也。
達則行于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政不在能詩與不能詩也。
”座客為之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