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三十有七,容止端雅,文辭清麗。
嘗暮出端門,下天津橋,馬上吟此句。
時張說為工部侍郎,望之杳然而歎曰:“此句可效,此位可得,其年不可及也。
”使湜令終,當時朝士,豈能出其右哉?故杜詩雲:“文章一小技,于道未為尊。
”或以此也。
李抱真鎮潞州,軍資匮乏。
有僧為衆所信,公謂曰:“假和尚之道以濟吾軍,如何?”僧曰:“無不可者。
”公曰:“但言請于球場焚身,某當自使宅穿一地道遁連,火作即潛入。
”僧喜從之。
遂陳狀積薪貯油,因為七日道場,晝夜香燈梵呗,公亦引僧視穴,使不疑。
公率監軍僚吏膜拜,以俸入檀施,堆于其旁。
由是士女骈阗,舍财億計。
七日,遂擊鐘舉火,已塞地道矣。
須臾灰燼,明日籍所施,得數十萬,軍資取足。
别求所謂“舍利”者,選地造塔葬焉。
出《尚書故實》。
張燕公遭姚元之奏,明皇怒曰:“卿與禦史共按其事。
”急呼中丞李林甫,以诏付之。
林甫曰:“說多智謀,是必困之,處于劇地。
”崇曰:“丞相得罪,未宜太逼。
”曰:“公必不忍,即說害林甫。
”以诏付餘禦史。
中路以墜馬告。
初,說旬月前有門下生竊寵婢,将置于法。
生呼白:“公無緩急用人乎?見色不能禁,人之常情,何靳于一婢邪?”說奇其語,釋之,且付以婢。
生去,杳不聞問。
忽一日,直詣說,有憂色,曰:“感公之恩,欲報久矣。
今聞公為姚相所讒,禍且至,願得公平生所寶以免難。
”公曆指數之。
曰:“未也。
”又凝思良久,忽曰:“近有以雞林夜明簾為獻者。
”生曰:“足矣。
”因請手劄數行,懇求于九公主,且曰:“上獨不念在東宮時恩,始終其惠,乃反以讒見怒邪?”明日,公主谒上,具奏之。
上感動,敕高力士就禦史台宣所按事并罷,書生亦不複見。
昔留侯緻白璧以謝項仇,孟嘗獻狐裘以脫秦難,蔡昭愛佩刀無辜見留,虞叔捐圭則庶幾免罪,張說之事近之。
若書生者,不護小行,而能排難解紛,殆俠士之流乎?亦聰明疏通,善知人矣。
客有獻李衛公以古木者,雲:“有異。
”公命剖之,作琵琶槽,其文自然成白鴿。
餘嘗語晁次膺曰:“公《綠頭鴨琵琶詞》誠妙絕,蓋自曉風殘月之後,始有移船出塞之曲,然某亦曾有一詩。
”公曰:“雲何?”曰:“白鴿潛來入紫槽,朱鸾飛去唳青霄。
江邊塞上情何限,瀛府《霓裳曲》再調。
謾道靈圮鼓瑤瑟,虛傳仙子弄雲璈。
小憐破得春風恨,何似今霄月正高。
”曰:“詩亦不惡。
” 酒有“若下春”,謂烏程也;“九釀”,謂宜城也;“千日”,中山也;“蒲桃”,西涼也;“竹葉”,豫北也;“土窟春”,荥陽也;“石凍春”,富平也;“燒春”,劍南也;“桑落”,陝右也。
烏孫國有青田核,莫知其木與實,而核如五六斤瓠,空之盛水,俄而成酒。
劉章曾得二焉,集賓設之,一核才盡,一核又熟,可供二十客,名曰“青田壺”。
曆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鄭公悫三伏避暑于此,取大蓬葉置硯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葉,令酒與柄通,屈莖吸之,香氣清冽,名曰“碧筩酒”。
餘詩曰:“釀憶青田核,觞宜碧藕筩。
直須千日醉,莫放一杯空。
”近時以黃柑醒酒,号“洞庭春色”,以糯米藥曲作白醪,号“玉友”,皆奇絕者。
餘暇日曾作《酒具詩》三十首,有引曰:“鹹通中,皮襲美著《酒中十詠》,其自序雲:‘夫聖人之誡酒禍也深矣,在《書》為沈湎,在《詩》為童羖,在《禮》為豢冢,在史為狂藥。
餘飲至酣,徒以為融肌柔神,消沮迷喪。
頹然無思,以天地大順為提封;傲然不持,以洪荒至化為爵賞。
抑無懷氏之民乎?葛天氏之民乎?噫,天之不全餘也多矣!獨以曲蘖全之。
于是征其具,悉為之詠,以繼東臯子《酒譜》之後,而有《酒星》《酒泉》《酒篘》《酒床》《酒爐》《酒樓》《酒旗》《酒樽》《酒城》《酒鄉》之詠。
以示吳中陸魯望,魯望和之,且曰:昔人之于酒,有注為池而飲之者,有象為龍而吐之者,親盜甕間而卧者,将實舟中而浮者。
徐景山有酒鎗,嵇叔夜有酒杯,皆傳于世。
故複添六詠。
’餘覽之,慨然歎曰:餘亦嗜酒而好詩者也。
昔退之有言送王含曰:‘少時讀《醉鄉記》,私怪隐居者無所累于世,而猶有是言,豈誠旨于味耶?及讀阮籍、陶潛詩,然後知彼雖偃蹇,不欲與世接,然猶未能平其心,或為事物是非相感發,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雖然,尚有未盡者。
中古之時,未知曲蘖。
杜康肇造,爰作酒醴,可名酒後。
近世以來,人徒酣酗,李白一鬥,為詩百篇,自名酒仙。
郦食其,辯士也,初見沛公,稱高陽酒徒。
杜根,賢者也,逃難宜城,為酒家傭保。
鄭廣文貧而好飲,蘇司業送酒錢。
杜子美無錢賒酒,而詩言酒債。
周官有酒正,則掌之者必有其人。
以法式授酒材,則醞之者必有其物。
翰林詩曰:‘鹭鸶杓,鹦鹉杯。
’夫杓者,勺也,
嘗暮出端門,下天津橋,馬上吟此句。
時張說為工部侍郎,望之杳然而歎曰:“此句可效,此位可得,其年不可及也。
”使湜令終,當時朝士,豈能出其右哉?故杜詩雲:“文章一小技,于道未為尊。
”或以此也。
李抱真鎮潞州,軍資匮乏。
有僧為衆所信,公謂曰:“假和尚之道以濟吾軍,如何?”僧曰:“無不可者。
”公曰:“但言請于球場焚身,某當自使宅穿一地道遁連,火作即潛入。
”僧喜從之。
遂陳狀積薪貯油,因為七日道場,晝夜香燈梵呗,公亦引僧視穴,使不疑。
公率監軍僚吏膜拜,以俸入檀施,堆于其旁。
由是士女骈阗,舍财億計。
七日,遂擊鐘舉火,已塞地道矣。
須臾灰燼,明日籍所施,得數十萬,軍資取足。
别求所謂“舍利”者,選地造塔葬焉。
出《尚書故實》。
張燕公遭姚元之奏,明皇怒曰:“卿與禦史共按其事。
”急呼中丞李林甫,以诏付之。
林甫曰:“說多智謀,是必困之,處于劇地。
”崇曰:“丞相得罪,未宜太逼。
”曰:“公必不忍,即說害林甫。
”以诏付餘禦史。
中路以墜馬告。
初,說旬月前有門下生竊寵婢,将置于法。
生呼白:“公無緩急用人乎?見色不能禁,人之常情,何靳于一婢邪?”說奇其語,釋之,且付以婢。
生去,杳不聞問。
忽一日,直詣說,有憂色,曰:“感公之恩,欲報久矣。
今聞公為姚相所讒,禍且至,願得公平生所寶以免難。
”公曆指數之。
曰:“未也。
”又凝思良久,忽曰:“近有以雞林夜明簾為獻者。
”生曰:“足矣。
”因請手劄數行,懇求于九公主,且曰:“上獨不念在東宮時恩,始終其惠,乃反以讒見怒邪?”明日,公主谒上,具奏之。
上感動,敕高力士就禦史台宣所按事并罷,書生亦不複見。
昔留侯緻白璧以謝項仇,孟嘗獻狐裘以脫秦難,蔡昭愛佩刀無辜見留,虞叔捐圭則庶幾免罪,張說之事近之。
若書生者,不護小行,而能排難解紛,殆俠士之流乎?亦聰明疏通,善知人矣。
客有獻李衛公以古木者,雲:“有異。
”公命剖之,作琵琶槽,其文自然成白鴿。
餘嘗語晁次膺曰:“公《綠頭鴨琵琶詞》誠妙絕,蓋自曉風殘月之後,始有移船出塞之曲,然某亦曾有一詩。
”公曰:“雲何?”曰:“白鴿潛來入紫槽,朱鸾飛去唳青霄。
江邊塞上情何限,瀛府《霓裳曲》再調。
謾道靈圮鼓瑤瑟,虛傳仙子弄雲璈。
小憐破得春風恨,何似今霄月正高。
”曰:“詩亦不惡。
” 酒有“若下春”,謂烏程也;“九釀”,謂宜城也;“千日”,中山也;“蒲桃”,西涼也;“竹葉”,豫北也;“土窟春”,荥陽也;“石凍春”,富平也;“燒春”,劍南也;“桑落”,陝右也。
烏孫國有青田核,莫知其木與實,而核如五六斤瓠,空之盛水,俄而成酒。
劉章曾得二焉,集賓設之,一核才盡,一核又熟,可供二十客,名曰“青田壺”。
曆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鄭公悫三伏避暑于此,取大蓬葉置硯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葉,令酒與柄通,屈莖吸之,香氣清冽,名曰“碧筩酒”。
餘詩曰:“釀憶青田核,觞宜碧藕筩。
直須千日醉,莫放一杯空。
”近時以黃柑醒酒,号“洞庭春色”,以糯米藥曲作白醪,号“玉友”,皆奇絕者。
餘暇日曾作《酒具詩》三十首,有引曰:“鹹通中,皮襲美著《酒中十詠》,其自序雲:‘夫聖人之誡酒禍也深矣,在《書》為沈湎,在《詩》為童羖,在《禮》為豢冢,在史為狂藥。
餘飲至酣,徒以為融肌柔神,消沮迷喪。
頹然無思,以天地大順為提封;傲然不持,以洪荒至化為爵賞。
抑無懷氏之民乎?葛天氏之民乎?噫,天之不全餘也多矣!獨以曲蘖全之。
于是征其具,悉為之詠,以繼東臯子《酒譜》之後,而有《酒星》《酒泉》《酒篘》《酒床》《酒爐》《酒樓》《酒旗》《酒樽》《酒城》《酒鄉》之詠。
以示吳中陸魯望,魯望和之,且曰:昔人之于酒,有注為池而飲之者,有象為龍而吐之者,親盜甕間而卧者,将實舟中而浮者。
徐景山有酒鎗,嵇叔夜有酒杯,皆傳于世。
故複添六詠。
’餘覽之,慨然歎曰:餘亦嗜酒而好詩者也。
昔退之有言送王含曰:‘少時讀《醉鄉記》,私怪隐居者無所累于世,而猶有是言,豈誠旨于味耶?及讀阮籍、陶潛詩,然後知彼雖偃蹇,不欲與世接,然猶未能平其心,或為事物是非相感發,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雖然,尚有未盡者。
中古之時,未知曲蘖。
杜康肇造,爰作酒醴,可名酒後。
近世以來,人徒酣酗,李白一鬥,為詩百篇,自名酒仙。
郦食其,辯士也,初見沛公,稱高陽酒徒。
杜根,賢者也,逃難宜城,為酒家傭保。
鄭廣文貧而好飲,蘇司業送酒錢。
杜子美無錢賒酒,而詩言酒債。
周官有酒正,則掌之者必有其人。
以法式授酒材,則醞之者必有其物。
翰林詩曰:‘鹭鸶杓,鹦鹉杯。
’夫杓者,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