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白華山人詩說  (清)厲志撰

    清厲志撰,二卷。有吳德旋序。厲志(1783~1843),初名允懷,字心甫,号駭谷,又号白華山人。浙江定海人。諸生。與鎮海姚燮、臨海姚濂齊名,有“浙東三海”之稱。有《白華山人詩集》。詩話作于道光十六年(1836)前,所論大體為學詩而發,由指示學詩門徑而及評骘古今。多述心得甘苦之言,見解平實,精覈處不讓清初諸名家,堪稱晚近力作。通行有道光十六年刊白華山人詩集附錄本、光緒九年重刊本、郭紹虞輯清詩話續編本。

    厲志(1804-1861)字駭谷,号白華山人,岱山縣秀山鄉人。

    厲志(1804-1861)字駭谷,号白華山人,又号白華居士,晚年改名厲允懷,筆名景陽氏,岱山縣秀山鄉人。工詩,善書畫,為清道光年間我國著名書畫家、詩人。《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畫家大辭典》均錄其名。

    清嘉慶九年(1804),厲志出生在秀山北浦厲家村(近年有人質疑厲志出生年月為乾隆四十七年,尚待繼續考證),自幼失去父母,家境貧寒,從小刻苦讀書,考入補學弟子員(縣學生員)。道光五年(1825),應好友陳在謙之邀,開始"作四方遊"。(陳在謙,字畫漁,廣東人。舉人,好古學,善書,兼工畫,與厲志志趣相投,彼此成為摯友)。兩人結伴出遊,"曠覽天台、雁蕩諸勝"。"生平耽吟鱯',"自瓯遊歸,益緻力于詩、古文、詞"。有《白華山人詩鈔》十八卷行世。

    厲志詩品甚高,"胎息名家"(學到了名家的真谛),天然去雕飾。其書畫作品,藝術造詣甚高。惜傳世不多。秀山退休老工人厲家法收藏一幅書法手稿,所書内容為宋代愛國将領韓世忠憑吊嶽飛七律詩一首,落款"駭谷",篆體朱印"景陽氏"。手稿為厲志中年落第時所作(其晚年多用"厲允"落款),以借韓世忠憑吊嶽飛之辭,抒發自己懷才不遇之感歎和世态冷漠之情懷。也是對當時滿清文字獄之抨擊。

    厲志行草具有"捉管疾掃,全以神行,故無不妙"之造詣。字之形,如寒梅傲骨;字之力,可锲木三分。形神兼備、一氣呵成。中年患目疾,而書畫益精。曾為西湖昭慶寺指畫巨松。作畫時,思考再三,一旦落筆,頃刻滿紙。

    近年,在秀山北浦厲家第五房牆門内又發現厲氏手迹石碑一塊,長1.5米、寬0.8米,上書"十畝間"三字。題首"道光元年",落款"白華居士書"。北浦厲家華家中,發現其祖傳珍藏厲志手迹水墨畫二幅,頗有研究價值。

    厲志當時名氣很大,常被一些名門貴族請去題字作畫,但到中年屢試不第,漸趨冷眼官場,厭惡權貴。對一些不太清正之名門大族,常托辭婉謝。一生自命清高,廣交不仕名流,轉遊他鄉,終日以遊山玩水、寫詩習書作畫為樂。隻求藝精,不謀囊飽,是位清雅高潔、高風亮節的正直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