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源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歸功未建,時往歲載陰。
崇雲臨岸駛,鳴條随風吟。
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
急弦無懦響,亮節難為音。
人生誠未易,曷雲開此衿?眷我耿介懷,俯仰愧古今。
【《屍子》曰:“孔子至于勝母,莫矣而不宿;過于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
”江邃文釋引《管子》曰:“士懷耿介之心,不蔭惡木之枝。
”起用六字句,最見奇峭,此士衡變體。
】 塘上行 江籬生幽渚,微芳不足宣。
被蒙風雲會,移居華池邊。
發澡玉台下,垂影滄浪泉。
沾潤既已渥,結根奧且堅。
四節逝不處,繁華難久鮮。
淑氣與時殒,餘芳随見捐。
天道有遷易,人理無常全。
男歡智傾愚,女愛衰避妍。
不惜微軀退,但懼蒼蠅前。
願君廣末光,照妾薄暮年。
【亦是平韻,而音旨自婉。
】 拟明月何皎皎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
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
踟蹰感物節,我行永已久。
遊宦會無成,離思難常守。
拟明月皎夜光 歲暮涼風發,昊天肅明月。
招遙西北指,天漢東南傾。
朗月照閑房,蟋蟀吟戶庭。
翻翻歸雁集,嘒嘒寒蟬鳴。
疇昔同宴友,翰飛戾高冥。
服美改聲聽,居愉遺舊情。
織女無機杼,大梁不架楹。
【《爾雅》曰:“大梁,昴星也。
”末二句總言有名無實,與漢人原詞意同。
】 招隐詩 明發心不夷,振衣聊踯躅。
踯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
朝采南潤藻,夕息西山足。
輕條象雲搆,密葉成翠幄。
激楚伫蘭林,回芳薄秀木。
山溜何泠泠,飛泉漱鳴玉。
哀音附靈波,頹響赴曾曲。
至樂非有假,安事澆淳樸?富貴苟難圖,稅駕從所欲。
【必富貴難圖而始稅駕,見已晚矣,士衡進退,所以不無可議。
】 贈馮文罴 昔與二三子,遊息承華南。
拊翼同枝條,翻飛各異尋。
苟無淩風翮,徘徊守故林。
慷慨誰為感,願言懷所欽。
發轸清洛汭,驅馬大河陰。
伫立望朔塗,悠悠迥且深。
分索古所悲,志士多苦心。
悲情臨川結,苦言随風吟。
愧無雜佩贈,良訊代兼金。
夫子茂遠猷,款誠寄惠音。
為顧彥先贈婦 辭家遠行遊,悠悠三千裡。
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缁。
修身悼憂苦,感念同懷子。
隆思亂心曲,沉歡滞不起。
歡沉難克興,心亂誰為理?願假歸鴻翼,翻飛浙江汜。
東南有思婦,長歎充幽闼。
借問歎何為?佳人眇天末。
遊宦久不歸,山川修且闊。
形影參商乖,音息曠不達。
離合非有常,譬彼弦與筈。
願保金石軀,慰妾長饑渴。
【上章贈婦,下章婦答,古有此體。
】 赴洛道中作 總辔登長路,嗚咽辭密親。
借問子可之,世網嬰我身。
永歎遵北渚,遺思結南津。
行行遂已遠,野途曠無人。
山澤紛纡餘,林薄杳阡眠。
虎嘯深谷底,雞鳴高樹巅。
哀風中夜流,孤獸更我前。
悲情觸物感,沉思郁纏綿。
伫立望故鄉,顧影凄自憐。
遠遊越山川,山川修且廣。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
頓辔倚嵩岩,側聽悲風響。
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
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
二章稍見凄切。
陸雲 詩與士衡亦複伯仲。
谷風 閑居外物,靜言樂幽。
繩樞增結,甕牖綢缪。
和神當春,清節為秋。
天地則爾,戶庭已悠。
【“和神”二語,即《莊子》“暖然似春,凄然似秋”意。
】 顧彥先贈婦 我在三川陽,子居五湖陰。
山海一何曠,譬彼飛與沉。
目想清慧姿,耳存淑媚音。
獨寐多遠念,寤言撫空衿。
彼美同懷子,非爾誰為心? 悠悠君行邁,茕茕妾獨止。
山河安可逾,永路隔萬裡。
京室多妖冶,粲粲都人子。
雅步擢纖腰,巧言發皓齒。
佳麗良可美,衰賤焉足紀?遠蒙眷顧言,銜恩非望始。
【亦上章贈婦,下章婦答。
】 潘嶽 安仁詩品,又在士衡之下。
茲特取悼亡二詩,格雖不高,其情自深也。
安仁黨于賈後,謀殺太子遹與有力焉。
人品如此,詩安得佳。
潘陸詩如翦彩為花,絕少生韻,故所收從略。
悼亡詩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曆。
帏屏無仿佛,翰墨有餘迹。
流芳未及歇,遺挂猶在壁。
怅怳如或存,周
日歸功未建,時往歲載陰。
崇雲臨岸駛,鳴條随風吟。
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
急弦無懦響,亮節難為音。
人生誠未易,曷雲開此衿?眷我耿介懷,俯仰愧古今。
【《屍子》曰:“孔子至于勝母,莫矣而不宿;過于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
”江邃文釋引《管子》曰:“士懷耿介之心,不蔭惡木之枝。
”起用六字句,最見奇峭,此士衡變體。
】 塘上行 江籬生幽渚,微芳不足宣。
被蒙風雲會,移居華池邊。
發澡玉台下,垂影滄浪泉。
沾潤既已渥,結根奧且堅。
四節逝不處,繁華難久鮮。
淑氣與時殒,餘芳随見捐。
天道有遷易,人理無常全。
男歡智傾愚,女愛衰避妍。
不惜微軀退,但懼蒼蠅前。
願君廣末光,照妾薄暮年。
【亦是平韻,而音旨自婉。
】 拟明月何皎皎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
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
踟蹰感物節,我行永已久。
遊宦會無成,離思難常守。
拟明月皎夜光 歲暮涼風發,昊天肅明月。
招遙西北指,天漢東南傾。
朗月照閑房,蟋蟀吟戶庭。
翻翻歸雁集,嘒嘒寒蟬鳴。
疇昔同宴友,翰飛戾高冥。
服美改聲聽,居愉遺舊情。
織女無機杼,大梁不架楹。
【《爾雅》曰:“大梁,昴星也。
”末二句總言有名無實,與漢人原詞意同。
】 招隐詩 明發心不夷,振衣聊踯躅。
踯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
朝采南潤藻,夕息西山足。
輕條象雲搆,密葉成翠幄。
激楚伫蘭林,回芳薄秀木。
山溜何泠泠,飛泉漱鳴玉。
哀音附靈波,頹響赴曾曲。
至樂非有假,安事澆淳樸?富貴苟難圖,稅駕從所欲。
【必富貴難圖而始稅駕,見已晚矣,士衡進退,所以不無可議。
】 贈馮文罴 昔與二三子,遊息承華南。
拊翼同枝條,翻飛各異尋。
苟無淩風翮,徘徊守故林。
慷慨誰為感,願言懷所欽。
發轸清洛汭,驅馬大河陰。
伫立望朔塗,悠悠迥且深。
分索古所悲,志士多苦心。
悲情臨川結,苦言随風吟。
愧無雜佩贈,良訊代兼金。
夫子茂遠猷,款誠寄惠音。
為顧彥先贈婦 辭家遠行遊,悠悠三千裡。
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缁。
修身悼憂苦,感念同懷子。
隆思亂心曲,沉歡滞不起。
歡沉難克興,心亂誰為理?願假歸鴻翼,翻飛浙江汜。
東南有思婦,長歎充幽闼。
借問歎何為?佳人眇天末。
遊宦久不歸,山川修且闊。
形影參商乖,音息曠不達。
離合非有常,譬彼弦與筈。
願保金石軀,慰妾長饑渴。
【上章贈婦,下章婦答,古有此體。
】 赴洛道中作 總辔登長路,嗚咽辭密親。
借問子可之,世網嬰我身。
永歎遵北渚,遺思結南津。
行行遂已遠,野途曠無人。
山澤紛纡餘,林薄杳阡眠。
虎嘯深谷底,雞鳴高樹巅。
哀風中夜流,孤獸更我前。
悲情觸物感,沉思郁纏綿。
伫立望故鄉,顧影凄自憐。
遠遊越山川,山川修且廣。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
頓辔倚嵩岩,側聽悲風響。
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
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
二章稍見凄切。
陸雲 詩與士衡亦複伯仲。
谷風 閑居外物,靜言樂幽。
繩樞增結,甕牖綢缪。
和神當春,清節為秋。
天地則爾,戶庭已悠。
【“和神”二語,即《莊子》“暖然似春,凄然似秋”意。
】 顧彥先贈婦 我在三川陽,子居五湖陰。
山海一何曠,譬彼飛與沉。
目想清慧姿,耳存淑媚音。
獨寐多遠念,寤言撫空衿。
彼美同懷子,非爾誰為心? 悠悠君行邁,茕茕妾獨止。
山河安可逾,永路隔萬裡。
京室多妖冶,粲粲都人子。
雅步擢纖腰,巧言發皓齒。
佳麗良可美,衰賤焉足紀?遠蒙眷顧言,銜恩非望始。
【亦上章贈婦,下章婦答。
】 潘嶽 安仁詩品,又在士衡之下。
茲特取悼亡二詩,格雖不高,其情自深也。
安仁黨于賈後,謀殺太子遹與有力焉。
人品如此,詩安得佳。
潘陸詩如翦彩為花,絕少生韻,故所收從略。
悼亡詩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曆。
帏屏無仿佛,翰墨有餘迹。
流芳未及歇,遺挂猶在壁。
怅怳如或存,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