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藝錄
關燈
小
中
大
辭尊氣嚴;閹僮壸女,辭弱氣柔;媚夫幸士,辭靡氣蕩;荒才嬌麗,辭淫氣傷。
七言始起,鹹曰「柏梁」。
然甯戚扣牛,已肇〈南山〉之篇矣。
其為則也,聲長字縱,易以成文。
故蘊氣琱詞,與五言略異。
要而論之:〈滄浪〉擅其奇,〈柏梁〉宏其質,〈四愁〉墜其隽,〈燕歌〉開其靡。
他或雜見于樂篇,或援格于賦系,妍醜之間,可以類推矣。
詩貴先合度,而後工拙。
縱橫、格軌,各具風雅;繁欽〈定情〉,本之鄭、衛。
「生年不滿百」,出自《唐風》;王粲〈從軍〉,得之二《雅》;張衡〈同聲〉,亦合〈關雎〉。
諸詩固自有工醜,然而并驅者,托之軌度也。
夫哲匠鴻才,固由内穎;中人承學,必自迹求。
大扺詩之妙軌:情若重淵,奧不可測;詞如繁露,貫而不雜;氣如良驷,馳而不轶。
由是而求,可以冥會矣。
樂府往往叙事,故與詩殊。
蓋叙事辭緩,則冗不精。
「翩翩堂前燕」,疊字極促乃佳。
阮瑀「駕出北郭門」,視〈孤兒行〉太緩弱,不逮矣。
詩不能受瑕。
工拙之間,相去無幾,頓自絕殊。
如〈塘上行〉雲:「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
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
」〈浮萍篇〉則曰:「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
新人雖可愛,無若故可歡。
」本自倫語,然佳不如〈塘上行〉。
古詩句格自質,然大入工。
〈唐風?山有樞〉雲:「何不日鼓瑟。
」铙歌詞曰:「臨高台以軒」,可以當之。
又「江有香草目以蘭,黃鹄高飛離哉翻」。
絕工美,可為七言宗也。
氣本尚壯,亦忌銳逸。
魏祖雲:「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猶暧暧也。
思王〈野田黃雀行〉,譬如錐出囊中,大索露矣。
樂府中有「妃呼豨」、「伊阿那」諸語,本自亡義,但補樂中之音。
亦有疊本語,如曰「賤妾與君共餔糜」「共餔糜」之類也。
「生年不滿百」四語,〈西門行〉亦掇之,古人不諱重襲,若相援爾。
覽〈西門〉終篇,固鹹自铄古詩,然首尾語精,可二也。
溫裕純雅,古詩得之。
遒深勁絕,不若漢铙歌樂府詞。
樂府〈烏生八九子〉、〈東門行〉等篇,如淮南小山之賦,氣韻絕峻,止可與孟德道之;王、劉文學,皆當袖手爾。
韋、仲、班、傅輩四言詩,窘縛不蕩。
曹公〈短歌行〉,子建〈來日大難〉,工堪為則矣。
白狼、盤木詩三章,亦佳,緣不受《雅》、《頌》困耳。
漢、魏之交,文人特茂,然衰世叔運,終鮮粹才。
孔融懿名,高列諸子,視〈臨終詩〉,大類銘箴語耳。
應玚巧思逶迤,失之靡靡,休琏〈百一〉,微能自振,然傷媚焉。
仲宣流客,慷慨有懷,西京之餘,鮮可誦者。
陳琳意氣铿铿,非風人度也。
阮生優緩有餘,劉桢錐角重峭,割曳綴懸,并可稱也。
曹丕資近美媛,遠不逮植,然植之才,不堪整栗,亦有憾焉。
若夫重熙鴻化,烝育叢材,金玉其相,綽哉有斐,求之斯病,殆寡已夫。
古詩降魏,辭人所遺。
雖蕭統簡輯,過冗而不精。
劉勰〈緒論〉,亦略而未備。
況夫人懷敝帚,自過千金,《法言》懿則,遂見委廢。
至于篇句,零落雖深,猶幸有存者,可足征也。
故着此篇,以标準的,粗方大義,誠不越茲,後之君子,庶可以考已。
客論曰:傳雲「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蓋傷之也。
降自桓、靈廢而禮樂崩,晉、宋王而新聲作,古風沉滞,蓋已甚焉。
述者上緣聖則,下擿儒玄,廣教化之源,崇文雅之緻,削浮華之風,敦古樸之習,誠可尚已。
恐學士狎耳目之玩,譏瑣尾之文,故序而系之,俾知所究。
七言始起,鹹曰「柏梁」。
然甯戚扣牛,已肇〈南山〉之篇矣。
其為則也,聲長字縱,易以成文。
故蘊氣琱詞,與五言略異。
要而論之:〈滄浪〉擅其奇,〈柏梁〉宏其質,〈四愁〉墜其隽,〈燕歌〉開其靡。
他或雜見于樂篇,或援格于賦系,妍醜之間,可以類推矣。
詩貴先合度,而後工拙。
縱橫、格軌,各具風雅;繁欽〈定情〉,本之鄭、衛。
「生年不滿百」,出自《唐風》;王粲〈從軍〉,得之二《雅》;張衡〈同聲〉,亦合〈關雎〉。
諸詩固自有工醜,然而并驅者,托之軌度也。
夫哲匠鴻才,固由内穎;中人承學,必自迹求。
大扺詩之妙軌:情若重淵,奧不可測;詞如繁露,貫而不雜;氣如良驷,馳而不轶。
由是而求,可以冥會矣。
樂府往往叙事,故與詩殊。
蓋叙事辭緩,則冗不精。
「翩翩堂前燕」,疊字極促乃佳。
阮瑀「駕出北郭門」,視〈孤兒行〉太緩弱,不逮矣。
詩不能受瑕。
工拙之間,相去無幾,頓自絕殊。
如〈塘上行〉雲:「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
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
」〈浮萍篇〉則曰:「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
新人雖可愛,無若故可歡。
」本自倫語,然佳不如〈塘上行〉。
古詩句格自質,然大入工。
〈唐風?山有樞〉雲:「何不日鼓瑟。
」铙歌詞曰:「臨高台以軒」,可以當之。
又「江有香草目以蘭,黃鹄高飛離哉翻」。
絕工美,可為七言宗也。
氣本尚壯,亦忌銳逸。
魏祖雲:「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猶暧暧也。
思王〈野田黃雀行〉,譬如錐出囊中,大索露矣。
樂府中有「妃呼豨」、「伊阿那」諸語,本自亡義,但補樂中之音。
亦有疊本語,如曰「賤妾與君共餔糜」「共餔糜」之類也。
「生年不滿百」四語,〈西門行〉亦掇之,古人不諱重襲,若相援爾。
覽〈西門〉終篇,固鹹自铄古詩,然首尾語精,可二也。
溫裕純雅,古詩得之。
遒深勁絕,不若漢铙歌樂府詞。
樂府〈烏生八九子〉、〈東門行〉等篇,如淮南小山之賦,氣韻絕峻,止可與孟德道之;王、劉文學,皆當袖手爾。
韋、仲、班、傅輩四言詩,窘縛不蕩。
曹公〈短歌行〉,子建〈來日大難〉,工堪為則矣。
白狼、盤木詩三章,亦佳,緣不受《雅》、《頌》困耳。
漢、魏之交,文人特茂,然衰世叔運,終鮮粹才。
孔融懿名,高列諸子,視〈臨終詩〉,大類銘箴語耳。
應玚巧思逶迤,失之靡靡,休琏〈百一〉,微能自振,然傷媚焉。
仲宣流客,慷慨有懷,西京之餘,鮮可誦者。
陳琳意氣铿铿,非風人度也。
阮生優緩有餘,劉桢錐角重峭,割曳綴懸,并可稱也。
曹丕資近美媛,遠不逮植,然植之才,不堪整栗,亦有憾焉。
若夫重熙鴻化,烝育叢材,金玉其相,綽哉有斐,求之斯病,殆寡已夫。
古詩降魏,辭人所遺。
雖蕭統簡輯,過冗而不精。
劉勰〈緒論〉,亦略而未備。
況夫人懷敝帚,自過千金,《法言》懿則,遂見委廢。
至于篇句,零落雖深,猶幸有存者,可足征也。
故着此篇,以标準的,粗方大義,誠不越茲,後之君子,庶可以考已。
客論曰:傳雲「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蓋傷之也。
降自桓、靈廢而禮樂崩,晉、宋王而新聲作,古風沉滞,蓋已甚焉。
述者上緣聖則,下擿儒玄,廣教化之源,崇文雅之緻,削浮華之風,敦古樸之習,誠可尚已。
恐學士狎耳目之玩,譏瑣尾之文,故序而系之,俾知所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