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滑稽聯話九
關燈
小
中
大
湘鄉王壬秋先生逝世,某君戲挽一聯雲:“先生本自有千古;後死惟嫌遲五年。
”時論韪之。
清西太後七十壽,大興土木,蠹蝕吾民之脂膏無算。
時人撰一聯刺之,語頗諧趣。
曰:“今日幸頤和,明日幸南海,何日再幸古長安,億萬兆膏血全枯,隻為一人歌慶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灣,七十更割遼陽地,念餘省封圻漸蹙,每逢萬壽祝疆無。
” 顧嘉蘅守南陽時,與藩司陳某不洽,使離任。
及陳去,而繼陳者為朱壽镛氏,知顧冤,又使回任。
顧因題卧龍岡一聯雲:“陳壽何人,也評論先生長短;文忠特筆,為表明當日孤忠。
”借題寫感,句句說孔明,亦句句說自己也。
某太守,清苑人,曾令泾縣,以貪酷聞。
一日晨起,見廳事貼一聯雲:“彼哉彼哉,北方之學者,何足算也;戒之戒之,南人有言曰,其無後乎。
” 郭嵩焘使英回國,巡撫粵東,醉心歐化,首創變法自強之議。
其時朝野多不以郭說為然,傳有一聯雲:“行僞而堅,言僞而辯,不容于堯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 京都某道士羽化,滑稽者挽以聯雲:“吃的是老子,穿的是老子,一生到老,全靠老子;喚不靈天尊,拜不靈天尊,兩腳朝天,莫怪天尊。
” 宋蔡襄與陳亞友善,嘗以谑語嘲其名曰:“陳亞有心終是惡。
”陳曰:“蔡襄無口便成衰。
” 虞長孺曰“天地一梨園也”,陳眉公曰“佛氏者朝廷之大養濟園也”。
某君戲演其義成一聯雲:“佛門大養濟,将鳏寡孤獨為僧尼,億千萬人,遍受十方供養;世界小梨園,牽帝王師相作傀儡,二十一史,演成一部傳奇。
” 某君齋壁懸一聯雲:“倩人抓背,上些上些再上些,真痛癢全憑自己;對客猜拳,著了著了又著了,好消息還在他家。
”不知是何命意。
尤延之與楊誠齋為金石交。
淳熙中,誠齋為秘書監,延之為太常卿,又同為青宮寮寀,無日不相從。
二人皆善諧,延之嘗曰:“有一經句請秘監對,曰‘楊氏為我’。
”誠齋應聲曰:“尤物移人。
”衆皆歎其敏确。
事見《鶴林玉露》。
《桐江詩話》雲:元祐時,東平王景亮與諸仕族無成者,結為一社,專事嘲笑。
士大夫無問賢愚,一經諸人之目,即被不雅之名,當時号曰“豬嘴關”。
呂惠卿察訪京東,呂天資清瘦,語時辄以雙手指畫,社人目之曰“說法馬留”,又湊為七字曰:“說法馬留為察訪。
”久不能對。
一日邵篪因上殿洩氣,出知東平。
邵高鼻卷須,社人目之曰“湊氛獅子”,乃對曰:“湊氛獅子作知州。
”惠卿銜之,諷部使者發以他事,舉社遂為齑粉。
戲場為雅俗共集之地,作聯者借題醒世,語貴透徹。
如:“問誰入世不諧容,澤粉塗脂,識破總非真面目;何物吓人真惡态,磨拳擦掌,看來盡是假烕權。
”“人情到底好排場,耀武揚威,任爾放開眉眼做;世事原來仍假局,裝模作樣,惟吾踏實腳跟看。
”“老的少的,村的俏的,睜睜眼看他怎的;歌斯舞斯,哭斯笑斯,點點頭原來如斯。
”“你也擠,我也擠,此處幾無立腳地;好且看,歹且看,大家都有下場時。
”諸聯雖竈妪亦能解也。
亦有以含蓄見長者,如揚州某神廟雲:“是耶非耶,其信然耶;秦欤漢欤,将近代欤。
”又有對演戲人說法者,如某君題女戲園雲:“本是好女兒身,慧業生成,編将絕妙好辭,為優孟衣冠,别開生面;豈竟如春婆夢,逢場作戲,攬取當前風緻,數芳齡豆蔻,莫負韶華。
” 昆山歸元恭莊,明亡,佯狂肆志,與顧亭林炎武齊名。
所居在叢冢之間,時号“歸奇顧怪”。
嘗自榜其門曰:“入其室空空如也;問其人嚣嚣然曰。
”又曰:“兩口寄安樂之窩,妻太聰明夫太怪;四鄰接幽冥之地,人何寥落鬼何多。
” 李碧舫孝廉僑居佛山。
鹹豐甲寅,土寇毀其室,事平乃重葺之。
落成日署門雲:“修我牆屋;反其耄倪。
”用成語頗切。
聞喜楊漪川侍禦,在都時寓聞喜館,榜其門曰:“何居我未之聞;見似人者而喜。
” 休甯金正希先生,明末督鄉兵與清戰,不敵殉焉。
其未達時,家貧苦讀,嘗題聯曰:“讀律書懼刑,讀戰書懼兵,讀儒書兵刑不懼;耕堯田憂水,耕湯田憂旱,耕心田水旱無憂。
”想見平日之學養矣。
黃石齋先生被執拘禁中,洪承疇往視之,先生閉目不視。
及洪出,乃奮筆書一聯雲:“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
”字挾風霜,愧死長樂一流人物! 梁茝鄰中丞引疾僑居浦城,購地數分,縛茅架屋。
宅左有園,園中池上草堂為會客之所,懸手題一聯雲:“客來醉,客去睡,老無所事籲可愧;論學粗,論政疏,詩不成家聊自娛。
”頗得優遊林下之樂雲。
吳讓之書法入魏晉之室,累于家務。
有寡媳甚悍,取求無厭,讓之避居僧寺,有自署一聯雲:“有子有孫,鳏寡孤獨;無家無室,柴米油鹽。
”時論韪之。
清西太後七十壽,大興土木,蠹蝕吾民之脂膏無算。
時人撰一聯刺之,語頗諧趣。
曰:“今日幸頤和,明日幸南海,何日再幸古長安,億萬兆膏血全枯,隻為一人歌慶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灣,七十更割遼陽地,念餘省封圻漸蹙,每逢萬壽祝疆無。
” 顧嘉蘅守南陽時,與藩司陳某不洽,使離任。
及陳去,而繼陳者為朱壽镛氏,知顧冤,又使回任。
顧因題卧龍岡一聯雲:“陳壽何人,也評論先生長短;文忠特筆,為表明當日孤忠。
”借題寫感,句句說孔明,亦句句說自己也。
某太守,清苑人,曾令泾縣,以貪酷聞。
一日晨起,見廳事貼一聯雲:“彼哉彼哉,北方之學者,何足算也;戒之戒之,南人有言曰,其無後乎。
” 郭嵩焘使英回國,巡撫粵東,醉心歐化,首創變法自強之議。
其時朝野多不以郭說為然,傳有一聯雲:“行僞而堅,言僞而辯,不容于堯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 京都某道士羽化,滑稽者挽以聯雲:“吃的是老子,穿的是老子,一生到老,全靠老子;喚不靈天尊,拜不靈天尊,兩腳朝天,莫怪天尊。
” 宋蔡襄與陳亞友善,嘗以谑語嘲其名曰:“陳亞有心終是惡。
”陳曰:“蔡襄無口便成衰。
” 虞長孺曰“天地一梨園也”,陳眉公曰“佛氏者朝廷之大養濟園也”。
某君戲演其義成一聯雲:“佛門大養濟,将鳏寡孤獨為僧尼,億千萬人,遍受十方供養;世界小梨園,牽帝王師相作傀儡,二十一史,演成一部傳奇。
” 某君齋壁懸一聯雲:“倩人抓背,上些上些再上些,真痛癢全憑自己;對客猜拳,著了著了又著了,好消息還在他家。
”不知是何命意。
尤延之與楊誠齋為金石交。
淳熙中,誠齋為秘書監,延之為太常卿,又同為青宮寮寀,無日不相從。
二人皆善諧,延之嘗曰:“有一經句請秘監對,曰‘楊氏為我’。
”誠齋應聲曰:“尤物移人。
”衆皆歎其敏确。
事見《鶴林玉露》。
《桐江詩話》雲:元祐時,東平王景亮與諸仕族無成者,結為一社,專事嘲笑。
士大夫無問賢愚,一經諸人之目,即被不雅之名,當時号曰“豬嘴關”。
呂惠卿察訪京東,呂天資清瘦,語時辄以雙手指畫,社人目之曰“說法馬留”,又湊為七字曰:“說法馬留為察訪。
”久不能對。
一日邵篪因上殿洩氣,出知東平。
邵高鼻卷須,社人目之曰“湊氛獅子”,乃對曰:“湊氛獅子作知州。
”惠卿銜之,諷部使者發以他事,舉社遂為齑粉。
戲場為雅俗共集之地,作聯者借題醒世,語貴透徹。
如:“問誰入世不諧容,澤粉塗脂,識破總非真面目;何物吓人真惡态,磨拳擦掌,看來盡是假烕權。
”“人情到底好排場,耀武揚威,任爾放開眉眼做;世事原來仍假局,裝模作樣,惟吾踏實腳跟看。
”“老的少的,村的俏的,睜睜眼看他怎的;歌斯舞斯,哭斯笑斯,點點頭原來如斯。
”“你也擠,我也擠,此處幾無立腳地;好且看,歹且看,大家都有下場時。
”諸聯雖竈妪亦能解也。
亦有以含蓄見長者,如揚州某神廟雲:“是耶非耶,其信然耶;秦欤漢欤,将近代欤。
”又有對演戲人說法者,如某君題女戲園雲:“本是好女兒身,慧業生成,編将絕妙好辭,為優孟衣冠,别開生面;豈竟如春婆夢,逢場作戲,攬取當前風緻,數芳齡豆蔻,莫負韶華。
” 昆山歸元恭莊,明亡,佯狂肆志,與顧亭林炎武齊名。
所居在叢冢之間,時号“歸奇顧怪”。
嘗自榜其門曰:“入其室空空如也;問其人嚣嚣然曰。
”又曰:“兩口寄安樂之窩,妻太聰明夫太怪;四鄰接幽冥之地,人何寥落鬼何多。
” 李碧舫孝廉僑居佛山。
鹹豐甲寅,土寇毀其室,事平乃重葺之。
落成日署門雲:“修我牆屋;反其耄倪。
”用成語頗切。
聞喜楊漪川侍禦,在都時寓聞喜館,榜其門曰:“何居我未之聞;見似人者而喜。
” 休甯金正希先生,明末督鄉兵與清戰,不敵殉焉。
其未達時,家貧苦讀,嘗題聯曰:“讀律書懼刑,讀戰書懼兵,讀儒書兵刑不懼;耕堯田憂水,耕湯田憂旱,耕心田水旱無憂。
”想見平日之學養矣。
黃石齋先生被執拘禁中,洪承疇往視之,先生閉目不視。
及洪出,乃奮筆書一聯雲:“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
”字挾風霜,愧死長樂一流人物! 梁茝鄰中丞引疾僑居浦城,購地數分,縛茅架屋。
宅左有園,園中池上草堂為會客之所,懸手題一聯雲:“客來醉,客去睡,老無所事籲可愧;論學粗,論政疏,詩不成家聊自娛。
”頗得優遊林下之樂雲。
吳讓之書法入魏晉之室,累于家務。
有寡媳甚悍,取求無厭,讓之避居僧寺,有自署一聯雲:“有子有孫,鳏寡孤獨;無家無室,柴米油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