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滑稽聯話六

關燈
後不知南北。

    ”乙固寒士,因對雲:“青黃不接,貧來賣了東西。

    ”現身說法殊趣,非此不成的對。

     胡梅林在浙,招緻諸名士,如徐文長輩皆在幕中。

    一日胡與一同鄉尊官周姓者飲于舟中,執壺者偶失手傾其酒,周出對雲:“瓶倒壺胡撒尿。

    ”蓋胡幼有失溺之疾,周嘗同學,故嘲之。

    胡一時無以複,左右急傳入幕中,即為對就,私達于胡。

    及發船,故令舟人以柁作聲,胡乃曰:“吾有對矣:‘柁轉舟周放屁。

    ’”對既工,适足答其侮也。

     江湖術士有所謂召鬼演戲者,以八九歲小兒為之,忽爾才子佳人,莺歌燕舞;忽爾亂臣賊子,波谲雲詭,啼笑悲歡,變态百出。

    嘉興馮某嘗召試之,至夜半,忽一童自稱西楚霸王,持巨木而舞,勢甚威猛。

    衆恐肇禍,乃出一對難之曰:“西水驿西,三塔寺前三座塔。

    ”童忽仆地,遲久複起,大言曰:“‘北京城北,五台山上五層台。

    ’吾為此對,幾遊遍天下矣。

    ”又半晌乃蘇。

     昔有“翰林學士渾身濕;兵部尚書徹骨寒”之句,以為佳對。

    明季一合肥知縣,瘦且骨立,直指戲之曰:“合肥知縣因何瘦?”一時未有佳對。

    适蕪湖典史以解務至,其人多須,尹一見即雲:“蕪湖典史怎多須。

    ”直指大笑。

     嘗見村廟戲台一聯雲:“逢場作戲,把往事今朝重提起;及時行樂,破工夫明日早些來。

    ”集句頗佳,然村廟戲台,未必日日有戲,下聯尚未恰妥也。

    若移而置之戲館中,則可矣。

     又某處雲:“六禮未成,頃刻洞房花燭;五經不讀,霎時金榜題名。

    ”似較切當,然亦嫌于舊矣。

     《耕餘博覽》載:虞集未遇時為許衡門客,虞有所私,午後辄出館,許每往不遇,病之。

    書于簡雲:“夜夜出遊,知虞公之不可谏。

    ”虞歸,續書其後雲:“時時來聒,何許子之不憚煩。

    ” 《雪濤諧史》載:一生員送廣文節儀,辄用三分銀子,廣文嫌少,出對雲:“竹筍出牆,一節須高一節。

    ”生曰:“梅花遜雪,三分隻是三分。

    ”同時某廣文因生員節儀隻一分五厘,亦有署門一對雲:“即使梅須遜雪,也該三分;唯其青出于藍,故減一半。

    ”則更一蟹不如一蟹矣。

     萬曆中,太監孫隆織造至蘇,甚作威福。

    嘗春暮出遊,一生從小巷出,誤觸前導,執之,訊知是生員,無可如何,始出對雲:“手執夏扇,身着冬衣,不識春秋。

    ”生曰:“口食南祿,心懷北阙,少件東西。

    ”孫不敢輕待,放之。

    或曰生即吾鄉徐文長先生,不知然否。

     營業中之最穢濁者,莫如肥料公司,其臭惡之氣令人不可向迩。

    乃有為之撰聯者曰:“曾說佛頭原可着;隻愁名士不能擔。

    ”既典且雅,可謂化臭腐為神奇矣。

    曩閱咄咄夫《一夕話》,其中載古人圊聯多則。

    無獨有偶,憶錄之,一雲:“古人欲惜金如此;莊子曾雲道在斯。

    ”又:“虎子難同器;龍涎不及香。

    ”“莫道輪回輸五谷;可儲筆劄賦三都。

    ”“納垢含污知大度;仙風道骨驗方腸。

    ” 太倉陸孟昭為刑部郎中,嘗往一朝士家投刺,不書名,惟雲:“東海釣鳌客過。

    ”朝士知為陸也,亦遞一帖雲:“西番進象人來。

    ”蓋孟昭面黑齒白,人皆呼為象奴雲。

    又麗水人金文嘲孟昭曰:“黑象口中含玉齒。

    ”孟昭曰:“烏龜背上嵌金文。

    ”亦趣。

     戴大賓五歲時,往應童子試,同輩見其年少,謂曰:“小朋友就要做官,做到何官?”答曰:“閣老。

    ”衆戲之曰:“未老思閣老。

    ”戴應聲曰:“無才做秀才。

    ”衆哄笑,知反為所傷也。

     江蘇吳原墅面麻而多須,莆田王五峰面歪而眇一目。

    二人同部,王戲雲:“麻臉橫須,羊肚石倒栽蒲草。

    ”吳雲:“歪腮白眼,螺殼杯斜嵌珍珠。

    ” 某處三義閣祀劉關張兄弟,一白面、一紅面、一黑面,莊嚴威猛,頗有氣勢。

    其庭柱一聯亦極端莊流麗,句雲:“若傅粉,若塗朱,若點漆,誰謂心之不同如其面;忽朋友,忽兄弟,忽君臣,信乎聖不可知之謂神。

    ”又某處關廟聯雲:“赤面禀赤心,乘赤兔追風,間關中無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隐微處不愧青天。

    ”複字錯落有緻。

     弘治丙辰科進士有名孟春、季春、夏鼎、周鼎者,李西涯即席成對曰:“孟春季春惟少仲;夏鼎周鼎獨無商。

    ” 《廣莫野語》載:周清誠八歲時,随其父與姨夫某同往遊山,歸途熱甚,各卸衣。

    父出對曰:“兩個姨夫齊脫衣,想是連襟。

    ”誠曰:“一雙女婿各拜節,果然令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