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quot以瓦罂貯水當洞口,則液液然滲出,物理不可解者如此。
"嘗考凡物皆熱漲而寒縮,惟水反是。
陶器儲水凍則器裂,蓋水成冰而漲使然也。
涼風洞惟其涼,故所以罂水滲出。
雪門至欲叩諸山靈,是未究心格物之弊。
嘉定孫松坪緻彌《歸舟口号》雲:"有淚何曾灑路窮,小舟欹側逆流中。
科頭白眼傾尊酒,飽看人家使順風。
"查蓮坡許其胸襟磊落,然未免露憤懑氣,失詩人溫厚之旨。
天上有文曲星而無文直星,可見詩文貴曲,不貴直,為人之道則不然。
故君子之筆,意曲而詞直。
小人之筆,意曲而詞亦曲。
吳梅村詩:"取兵遼海哥舒翰,得婦江南謝阿蠻。
"趙瓯北題梅村集詩:"訪才林下程文海,作賦江南庾子山。
"仿其句法,即以梅村詩派題梅村集,是亦文人狡狯技倆。
泰州張茂才子逸,年二十四,即蓄髯。
因自号"張髯"。
曾見其詩雲:"閑居無事撚吟髭,忽忽中年已往時。
菜飯自香貧乃覺,秋燈有味病偏知。
讀書隻是離城好,散發多嫌出世遲。
氣體日衰詩日富,不妨老子鬓成絲。
"可以想見其人矣。
朱竹垞檢讨《鴛鴦湖棹歌》,當時和者數家,寫我鄉風土殆盡,久已流傳。
後有作者,等之自郐、無稽。
乃兵燹後,吳和甫學使按試嘉禾,以此命題。
桐鄉嚴茂才鈖,有句雲:"怪底鴛鴦飛不返,湖濱尚有戰場花。
生涯隻合謀菱芡,多少東南未種田。
"等句,為學使所賞識。
寫瘡痍未定光景,别出新裁,可謂巧于運用矣。
趙粹甫京卿佑宸,守江甯府時,為陸春江大令元鼎題《淮上友聲集》七律一首,記其後半雲:"太守成都攜一鶴,宰官嘉定紀三魚。
兩家清獻高風在,願與良朋共勉諸。
"恰合姓氏,易一人不可,誰謂應酬之作無好句耶? 定海厲駭谷志,著有《白華山人詩鈔》,《江城絕句》雲:"江店新醪撲甕香,江城水氣逼衣涼。
蔡郎橋畔絲絲柳,猶挂西風媚夕陽。
"生峭可誦。
餘與春濤髥史,初未謀面。
門人中田敬義索書扇,錄舊作四絕以應。
為春濤所見,介德山樗堂,訂文字交。
征餘近制,又錄數首付之。
遽為其刻入《東京才人絕句選》中。
前四絕,系癸酉春興,故《浮海集》不載,茲錄存之。
"春衫初試踏青天,正好尋芳樂少年。
惱煞東風無意緒,忽飄微雨濕秋千。
";"芭蕉窗外綠陰稠,檐滴無聲宿雨收。
自笑癡情癡不醒,夢中猶替落花愁。
";"閑情淡盡更如何,遣悶晴窗寫永和。
羞聽梁間雙燕說,春原不負負春多。
";"尋詩彳亍小迥廊,寂寞翻疑漏點長。
花影亦如鄰女豔,月斜夜夜上東牆。
"自知"豔"字未妥,然終難得一字以易之,春濤亦未有以匡我也。
秀水張雲士允逵,字夔齋,别号白雲閑士。
授徒甪裡街,與餘家望衡對宇。
書法無所不窺,而所宗者王聖教,得其神髓,間學海嶽思翁,幾亂真迹。
畫師新羅南田,不輕落筆。
兵燹後,設帳滬南,時相過從。
凡餘之扇頭、屏幅、窗幔、書簽,悉為雲士手筆。
嘗刻二印見贈,其一白文,曰:"與鷗同夢",其一朱文,曰:"我念梅花花念我",他友求之,終不奏刀。
為人誠樸和易,雖寄申江,仍不改村夫子本色,隐君子也。
年近古稀,疾,卒于滬。
詩以神韻勝,不類其為人。
茲錄《寒柳》兩首雲:"蔓煙衰草盡含愁,空剩殘絲拂畫樓。
六代繁華成昨夢,一鞭霜雪又經秋。
荒村落月嘶征馬,古渡斜陽冷釣舟。
回首章台攀折盡,舞腰無複舊風流。
";"西風搖落短長條,人去旗亭馬不驕。
金谷樓台歌管咽,玉關征戌夢魂遙。
月明灞岸疏無影,煙冷江城淡欲銷。
想對荒堤寒不耐,眉痕深鎖未曾描。
"其時,餘方追和鴛湖七子《寒柳》詩,邀其同作。
既而曰:"前人詠柳名作如林,頗難出色,爰再分題,各成一律,譜其處境之榮枯,以寫騷人之遇合也。
"《離人亭畔》雲:"送盡行人絮未飄,短長亭畔雨潇潇。
眼深閱世青猶顧,眉鎖離情翠已銷。
十裡曉煙莺語滑,一鞭殘照馬蹄遙。
西風歸路天涯客,還認平蕪舊闆橋。
"《思婦樓頭》雲:"雨重寒深強自持,簾前無力漾愁絲。
羅帏夢遠啼莺急,繡陌春歸系馬遲。
眉黛含愁吹莫展,腰圍耐病弱難支。
于今飄泊休惆怅,穩逐東風到鳳池。
"《高士門前》雲:"一曲鹂歌十裡煙,不堪腰折賦林泉。
風搖古渡驚詩夢,月落孤村系釣船。
茅舍清閑無屐到,石床安穩有琴眠。
五株蹤迹今何在,門巷依稀夕照邊。
"《征夫塞外》雲:"生稊消息又經年,戍客光陰劇可憐。
腸斷胡塵笳十八,夢飛漢苑路三千。
邊旗影裡風霜飽,畫角聲中歲月遷。
秋老玉關吹雪早,殘絲愁對水濺濺。
"斯人已矣,遺墨猶新,每一展誦,辄為欷歔累日。
紀曉岚尚書雲:"凡作長篇,忌收處潦草,如水無歸墟,山無根麓。
鋪排不難,難于氣格。
層次不難,難于機軸。
《長慶集》詩,盡有滔滔如話者,終不免輕俗之譏。
"愚謂此說雖指長律而言,然古文、七古詩,皆可隅反。
庚申二月二十七日,杭州城初次失陷,瑞将軍秀,固守内城。
張總戎玉良來援,三月三日克複。
李靜宣作《拟杜〈諸将詩〉》雲:"獨鳴孤掌守危城,四面刀光潑眼明。
血戰一軍拼死力,眼穿七日到援兵。
湖山氣慘蟲沙劫,刁鬥聲嚴骠騎營。
從此浙西資保障,不須風鶴夜頻驚。
";"軍聲天半浙江潮,收拾妖氛慘不驕。
奏捷良辰逢上巳,奪關故事賽元宵。
風扶紅幟憑空下,膽落黃巾徹夜逃。
名将一時争角立,論功不讓霍票姚。
"餘為易"危城"作"重城";"眼"字複;"潑眼"語不類杜,易"雪色"二字,頗承許可。
李名涵,字靜宣,嘉興監生。
餘中表兄也。
所居"心蓮花室"僅容膝。
門有一聯雲:"人淡如鞠,屋小于船。
"室懸一聯雲:"放膽文章拼命酒,無腔曲子斷腸詩。
"其風趣,概可想見。
是年四月二十六日,郡城被難死。
事平,其友朱蔭卿為之請于有司,上其事。
得邀恤典,無子,詩失傳。
"嘗考凡物皆熱漲而寒縮,惟水反是。
陶器儲水凍則器裂,蓋水成冰而漲使然也。
涼風洞惟其涼,故所以罂水滲出。
雪門至欲叩諸山靈,是未究心格物之弊。
嘉定孫松坪緻彌《歸舟口号》雲:"有淚何曾灑路窮,小舟欹側逆流中。
科頭白眼傾尊酒,飽看人家使順風。
"查蓮坡許其胸襟磊落,然未免露憤懑氣,失詩人溫厚之旨。
天上有文曲星而無文直星,可見詩文貴曲,不貴直,為人之道則不然。
故君子之筆,意曲而詞直。
小人之筆,意曲而詞亦曲。
吳梅村詩:"取兵遼海哥舒翰,得婦江南謝阿蠻。
"趙瓯北題梅村集詩:"訪才林下程文海,作賦江南庾子山。
"仿其句法,即以梅村詩派題梅村集,是亦文人狡狯技倆。
泰州張茂才子逸,年二十四,即蓄髯。
因自号"張髯"。
曾見其詩雲:"閑居無事撚吟髭,忽忽中年已往時。
菜飯自香貧乃覺,秋燈有味病偏知。
讀書隻是離城好,散發多嫌出世遲。
氣體日衰詩日富,不妨老子鬓成絲。
"可以想見其人矣。
朱竹垞檢讨《鴛鴦湖棹歌》,當時和者數家,寫我鄉風土殆盡,久已流傳。
後有作者,等之自郐、無稽。
乃兵燹後,吳和甫學使按試嘉禾,以此命題。
桐鄉嚴茂才鈖,有句雲:"怪底鴛鴦飛不返,湖濱尚有戰場花。
生涯隻合謀菱芡,多少東南未種田。
"等句,為學使所賞識。
寫瘡痍未定光景,别出新裁,可謂巧于運用矣。
趙粹甫京卿佑宸,守江甯府時,為陸春江大令元鼎題《淮上友聲集》七律一首,記其後半雲:"太守成都攜一鶴,宰官嘉定紀三魚。
兩家清獻高風在,願與良朋共勉諸。
"恰合姓氏,易一人不可,誰謂應酬之作無好句耶? 定海厲駭谷志,著有《白華山人詩鈔》,《江城絕句》雲:"江店新醪撲甕香,江城水氣逼衣涼。
蔡郎橋畔絲絲柳,猶挂西風媚夕陽。
"生峭可誦。
餘與春濤髥史,初未謀面。
門人中田敬義索書扇,錄舊作四絕以應。
為春濤所見,介德山樗堂,訂文字交。
征餘近制,又錄數首付之。
遽為其刻入《東京才人絕句選》中。
前四絕,系癸酉春興,故《浮海集》不載,茲錄存之。
"春衫初試踏青天,正好尋芳樂少年。
惱煞東風無意緒,忽飄微雨濕秋千。
";"芭蕉窗外綠陰稠,檐滴無聲宿雨收。
自笑癡情癡不醒,夢中猶替落花愁。
";"閑情淡盡更如何,遣悶晴窗寫永和。
羞聽梁間雙燕說,春原不負負春多。
";"尋詩彳亍小迥廊,寂寞翻疑漏點長。
花影亦如鄰女豔,月斜夜夜上東牆。
"自知"豔"字未妥,然終難得一字以易之,春濤亦未有以匡我也。
秀水張雲士允逵,字夔齋,别号白雲閑士。
授徒甪裡街,與餘家望衡對宇。
書法無所不窺,而所宗者王聖教,得其神髓,間學海嶽思翁,幾亂真迹。
畫師新羅南田,不輕落筆。
兵燹後,設帳滬南,時相過從。
凡餘之扇頭、屏幅、窗幔、書簽,悉為雲士手筆。
嘗刻二印見贈,其一白文,曰:"與鷗同夢",其一朱文,曰:"我念梅花花念我",他友求之,終不奏刀。
為人誠樸和易,雖寄申江,仍不改村夫子本色,隐君子也。
年近古稀,疾,卒于滬。
詩以神韻勝,不類其為人。
茲錄《寒柳》兩首雲:"蔓煙衰草盡含愁,空剩殘絲拂畫樓。
六代繁華成昨夢,一鞭霜雪又經秋。
荒村落月嘶征馬,古渡斜陽冷釣舟。
回首章台攀折盡,舞腰無複舊風流。
";"西風搖落短長條,人去旗亭馬不驕。
金谷樓台歌管咽,玉關征戌夢魂遙。
月明灞岸疏無影,煙冷江城淡欲銷。
想對荒堤寒不耐,眉痕深鎖未曾描。
"其時,餘方追和鴛湖七子《寒柳》詩,邀其同作。
既而曰:"前人詠柳名作如林,頗難出色,爰再分題,各成一律,譜其處境之榮枯,以寫騷人之遇合也。
"《離人亭畔》雲:"送盡行人絮未飄,短長亭畔雨潇潇。
眼深閱世青猶顧,眉鎖離情翠已銷。
十裡曉煙莺語滑,一鞭殘照馬蹄遙。
西風歸路天涯客,還認平蕪舊闆橋。
"《思婦樓頭》雲:"雨重寒深強自持,簾前無力漾愁絲。
羅帏夢遠啼莺急,繡陌春歸系馬遲。
眉黛含愁吹莫展,腰圍耐病弱難支。
于今飄泊休惆怅,穩逐東風到鳳池。
"《高士門前》雲:"一曲鹂歌十裡煙,不堪腰折賦林泉。
風搖古渡驚詩夢,月落孤村系釣船。
茅舍清閑無屐到,石床安穩有琴眠。
五株蹤迹今何在,門巷依稀夕照邊。
"《征夫塞外》雲:"生稊消息又經年,戍客光陰劇可憐。
腸斷胡塵笳十八,夢飛漢苑路三千。
邊旗影裡風霜飽,畫角聲中歲月遷。
秋老玉關吹雪早,殘絲愁對水濺濺。
"斯人已矣,遺墨猶新,每一展誦,辄為欷歔累日。
紀曉岚尚書雲:"凡作長篇,忌收處潦草,如水無歸墟,山無根麓。
鋪排不難,難于氣格。
層次不難,難于機軸。
《長慶集》詩,盡有滔滔如話者,終不免輕俗之譏。
"愚謂此說雖指長律而言,然古文、七古詩,皆可隅反。
庚申二月二十七日,杭州城初次失陷,瑞将軍秀,固守内城。
張總戎玉良來援,三月三日克複。
李靜宣作《拟杜〈諸将詩〉》雲:"獨鳴孤掌守危城,四面刀光潑眼明。
血戰一軍拼死力,眼穿七日到援兵。
湖山氣慘蟲沙劫,刁鬥聲嚴骠騎營。
從此浙西資保障,不須風鶴夜頻驚。
";"軍聲天半浙江潮,收拾妖氛慘不驕。
奏捷良辰逢上巳,奪關故事賽元宵。
風扶紅幟憑空下,膽落黃巾徹夜逃。
名将一時争角立,論功不讓霍票姚。
"餘為易"危城"作"重城";"眼"字複;"潑眼"語不類杜,易"雪色"二字,頗承許可。
李名涵,字靜宣,嘉興監生。
餘中表兄也。
所居"心蓮花室"僅容膝。
門有一聯雲:"人淡如鞠,屋小于船。
"室懸一聯雲:"放膽文章拼命酒,無腔曲子斷腸詩。
"其風趣,概可想見。
是年四月二十六日,郡城被難死。
事平,其友朱蔭卿為之請于有司,上其事。
得邀恤典,無子,詩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