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襟懷結,一局棋甘袖手觀。
飽飯黃梁清夢穩,棃花雲外日三竿。
";"推敲誰識苦吟僧,入定終疑落下乘。
氣焰頗知窮後減,情波翻覺老來增。
中流楫記當年擊,大願船期異日登。
強學希文徒自任,耄非燭武更何能。
"若忘其為步韻者,所以獨絕也。
其他楊寅樵榮昭和雲:"志挾鵬飛萬裡雲,行看絕域樹奇勳。
骊龍浴日人争羨,良骥追風自不群。
就正有懷趨馬帳,問清還許着羊群。
何時尊酒西窗下,剪燭聯床細論文。
";"吟容子美稱詩聖,醉喚劉伶是酒豪。
";"四海炎涼難作客,一船書畫勝為官。
"黃筱瑞鼎元和句雲:"詩因韻險赓難穩,酒為愁多飲益豪。
""梅鶴有緣應許隐,莼鲈無恙讵思官。
";"神仙事業希黃老,傀儡功名笑白登。
"王玉田荩臣和句雲:"領袖我應慚四傑,探囊君定列三豪。
";"校書何幸青藜照,對鏡翻愁白發增。
"陳雁臯展雲和雲:"無才未必天公忌,有志何愁薄俗憎。
";"熱腸論世思投筆,醉眼狂歌欲問天。
" 歐陽公《歸田錄》雲:"世俗傳訛,惟祠廟之名尤甚。
江南有大、小孤山,而世俗轉'孤'為'姑',江側有一石矶謂之'澎浪'矶,遂轉為'彭郎'雲。
彭郎,小姑婿也。
"東坡詩雲:"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猶寓言耳。
而漁洋先生送彭羨門遊粵詩雲:"大姑彎彎眉黛長,小姑窕窈宮亭妝。
三日浔陽風信到,雙姑早晚嫁彭郎。
"以羨門姓彭,而大、小姑山乃遊粵所經之地,已為巧合矣。
近有佳話,尤絕新奇,同治元年,小姑山為發逆所踞。
時彭雪琴宮保玉麟統領水師,相持既久,于某月日克複。
宮保有詩雲:"書生揮麈戰船來,江上旌旗一色開。
十萬雄師齊奏凱,彭郎取得小姑回。
"妙得天成,出之蘊藉。
儒将風流,足抗千古。
!! 劇場聯對,不外勸懲諷世之語。
頗多佳制,而戲台後場罕有作者。
曾見一聯雲:"凡事莫當前,看戲不如聽戲好;為人須顧後,上場終有下場時。
"用意妙絕。
上海名妓有少霞者,贈所私詩雲:"金粉年華似水流,誤人風月幾春秋。
琵琶江上雙垂淚,豈獨傷心燕子樓。
"所私答以詩雲:"青衫憔悴孰相憐,紅粉飄零錦瑟弦。
同是天涯怨淪落,為誰孤負十年前。
"餘于戊午、已未間遊滬所聞。
迨壬戌再來,無有知此詩者。
太倉崔不雕詩,有"黃葉聲幹酒不辭"之句,當時呼為“崔黃葉”,見《漁洋詩話》。
後有博陵崔曼亭之子瘦生《詠紅葉·如夢令》詞一阕,最佳。
洪稚存學使嘗呼為“崔紅葉”。
詞曰:"為愛吳江晚景,渡口斜陽相映。
點水似桃花,無數遊魚錯認。
風定,風定,一樣落紅堆徑。
"見吳澹川《南雅堂筆記》,姓相同,詠相似,時相近,後世勿誤為一人。
錢塘戴醇士先生熙,詩文書畫,海内珍之。
晚以侍郎在籍,庚申發賊陷杭州,公死之。
特贈尚書,予谥"文節",傳其絕命詞雲:"撒手白雲堆裡去,從今不願到人間。
"可謂了然來去者。
朱少章《詩話》雲:"黃魯直獨用昆體工夫,而造老杜渾成之境,禅家所謂更高一着也。
"此論甚确,世之學江西派者,未必知此。
相傳畢秋帆尚書撫浙時,嘗微服遊西湖。
遇一寒士,徘徊六橋衰柳下,口吟句雲:"東道不知誰是主,西風那顧客無家。
"公聞之,訊其寓所,厚贈脩脯。
或曰,畢公未嘗撫浙,蓋阮芸台太傅事。
其所遇者,為處士張秋汀雲。
家遂生舍人克昌,室沈氏,名佩玉,吳興望族也。
有《月下睡起》詩雲:"蛩吟深夜月,人卧一庭花。
"十字為人傳誦。
餘又見其句雲:"四壁蟲聲秋已老,半窗月色夜如年。
"《清明》雲:"走馬路迷紅杏雨,啼莺聲斷綠楊煙。
"可稱閨秀之傑。
嘗見某遊仙詩雲:"昨日琅函下九天,青鸾遙傍五雲邊。
已知劉徹非仙骨,隻好餐霞暫駐年。
"雖托之神仙荒誕,然漢武亦二千年前皇帝。
若祖宗百世之上曾君事之,豈可直呼君諱? 徐荔村有《歲暮寄内》詩雲:"雙手空空歲又闌,西風心與鼻俱酸。
依人自笑馮歡老,作客誰憐範叔寒。
寫到家書千點淚,算來歸計十分難。
此身隻當從軍死,累汝青鸾鏡影單。
"時徐客如臯,其鄉人陶學博國果方為校官,其夫人顧氏偶見此詩,讀之淚下,謂陶曰:"同邑有斯人,可令落魄不歸耶,蓋為謀焉。
"于是自脫簪珥為倡。
同學諸生聞之,亦各贈金,俾徐早歸。
事傳遠近,以為佳話。
又方南塘《得家書》詩雲:"老妻書至勸還家,細數江鄉樂事賒。
彭澤鯉魚無錫酒,宣州栗子霍山茶。
編茅已蓋床頭漏,扁豆初開屋角花。
舊布衣裳新米粥,為誰留滞在天涯。
"嘗與吾鄉秦次遊孝廉光第,邂逅上海,約餘同往吳門。
翌日走訪,秦正束歸裝。
餘訝其不謀。
曰:"本意偕行,昨讀南塘此詩,浩然有歸志。
"嗟乎,詩之足以動人也如此,故連類及之。
杜牧之"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一詩,論者紛紛。
許彥周《詩話》,以為孫氏霸業系此一戰,社稷存亡、生靈塗炭都不問,隻恐捉了二喬去,可見措大不識好惡。
其謂周郎赤壁之戰,所關甚大。
此詩用意不應切切于二喬,故譏之如此。
陳玉田《黃奶餘話》謂牧之此詩,蓋有鑒于曹瞞當日,惟是為不能忘情。
觀其屠邺,疾召甄氏。
有"今年破賊,正為奴。
"之歎。
則如二喬皆國色,亦豈不欲置之銅雀台上乎。
如此立意下語,是抉出老奸心事來。
炜按,牧之是善于談兵者,其于赤壁之戰,東風一炬,以為僥幸成功,誠大險事。
故反言之于詩,始隽永有味,二家之說,皆未足以知牧之者。
婦人襪胸,制自楊太真。
因安祿山爪傷楊妃乳,乃為襪胸蔽之,名"金诃子"。
按《留青日劄》載,今之襪胸,一名襕裙,自後而圍向前,故又名"合歡襕"。
嘗見尤西堂有詩曰:"湖羅三尺海棠紅,結束層層閉上宮。
妃子金诃藏個裡,姬
飽飯黃梁清夢穩,棃花雲外日三竿。
";"推敲誰識苦吟僧,入定終疑落下乘。
氣焰頗知窮後減,情波翻覺老來增。
中流楫記當年擊,大願船期異日登。
強學希文徒自任,耄非燭武更何能。
"若忘其為步韻者,所以獨絕也。
其他楊寅樵榮昭和雲:"志挾鵬飛萬裡雲,行看絕域樹奇勳。
骊龍浴日人争羨,良骥追風自不群。
就正有懷趨馬帳,問清還許着羊群。
何時尊酒西窗下,剪燭聯床細論文。
";"吟容子美稱詩聖,醉喚劉伶是酒豪。
";"四海炎涼難作客,一船書畫勝為官。
"黃筱瑞鼎元和句雲:"詩因韻險赓難穩,酒為愁多飲益豪。
""梅鶴有緣應許隐,莼鲈無恙讵思官。
";"神仙事業希黃老,傀儡功名笑白登。
"王玉田荩臣和句雲:"領袖我應慚四傑,探囊君定列三豪。
";"校書何幸青藜照,對鏡翻愁白發增。
"陳雁臯展雲和雲:"無才未必天公忌,有志何愁薄俗憎。
";"熱腸論世思投筆,醉眼狂歌欲問天。
" 歐陽公《歸田錄》雲:"世俗傳訛,惟祠廟之名尤甚。
江南有大、小孤山,而世俗轉'孤'為'姑',江側有一石矶謂之'澎浪'矶,遂轉為'彭郎'雲。
彭郎,小姑婿也。
"東坡詩雲:"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猶寓言耳。
而漁洋先生送彭羨門遊粵詩雲:"大姑彎彎眉黛長,小姑窕窈宮亭妝。
三日浔陽風信到,雙姑早晚嫁彭郎。
"以羨門姓彭,而大、小姑山乃遊粵所經之地,已為巧合矣。
近有佳話,尤絕新奇,同治元年,小姑山為發逆所踞。
時彭雪琴宮保玉麟統領水師,相持既久,于某月日克複。
宮保有詩雲:"書生揮麈戰船來,江上旌旗一色開。
十萬雄師齊奏凱,彭郎取得小姑回。
"妙得天成,出之蘊藉。
儒将風流,足抗千古。
!! 劇場聯對,不外勸懲諷世之語。
頗多佳制,而戲台後場罕有作者。
曾見一聯雲:"凡事莫當前,看戲不如聽戲好;為人須顧後,上場終有下場時。
"用意妙絕。
上海名妓有少霞者,贈所私詩雲:"金粉年華似水流,誤人風月幾春秋。
琵琶江上雙垂淚,豈獨傷心燕子樓。
"所私答以詩雲:"青衫憔悴孰相憐,紅粉飄零錦瑟弦。
同是天涯怨淪落,為誰孤負十年前。
"餘于戊午、已未間遊滬所聞。
迨壬戌再來,無有知此詩者。
太倉崔不雕詩,有"黃葉聲幹酒不辭"之句,當時呼為“崔黃葉”,見《漁洋詩話》。
後有博陵崔曼亭之子瘦生《詠紅葉·如夢令》詞一阕,最佳。
洪稚存學使嘗呼為“崔紅葉”。
詞曰:"為愛吳江晚景,渡口斜陽相映。
點水似桃花,無數遊魚錯認。
風定,風定,一樣落紅堆徑。
"見吳澹川《南雅堂筆記》,姓相同,詠相似,時相近,後世勿誤為一人。
錢塘戴醇士先生熙,詩文書畫,海内珍之。
晚以侍郎在籍,庚申發賊陷杭州,公死之。
特贈尚書,予谥"文節",傳其絕命詞雲:"撒手白雲堆裡去,從今不願到人間。
"可謂了然來去者。
朱少章《詩話》雲:"黃魯直獨用昆體工夫,而造老杜渾成之境,禅家所謂更高一着也。
"此論甚确,世之學江西派者,未必知此。
相傳畢秋帆尚書撫浙時,嘗微服遊西湖。
遇一寒士,徘徊六橋衰柳下,口吟句雲:"東道不知誰是主,西風那顧客無家。
"公聞之,訊其寓所,厚贈脩脯。
或曰,畢公未嘗撫浙,蓋阮芸台太傅事。
其所遇者,為處士張秋汀雲。
家遂生舍人克昌,室沈氏,名佩玉,吳興望族也。
有《月下睡起》詩雲:"蛩吟深夜月,人卧一庭花。
"十字為人傳誦。
餘又見其句雲:"四壁蟲聲秋已老,半窗月色夜如年。
"《清明》雲:"走馬路迷紅杏雨,啼莺聲斷綠楊煙。
"可稱閨秀之傑。
嘗見某遊仙詩雲:"昨日琅函下九天,青鸾遙傍五雲邊。
已知劉徹非仙骨,隻好餐霞暫駐年。
"雖托之神仙荒誕,然漢武亦二千年前皇帝。
若祖宗百世之上曾君事之,豈可直呼君諱? 徐荔村有《歲暮寄内》詩雲:"雙手空空歲又闌,西風心與鼻俱酸。
依人自笑馮歡老,作客誰憐範叔寒。
寫到家書千點淚,算來歸計十分難。
此身隻當從軍死,累汝青鸾鏡影單。
"時徐客如臯,其鄉人陶學博國果方為校官,其夫人顧氏偶見此詩,讀之淚下,謂陶曰:"同邑有斯人,可令落魄不歸耶,蓋為謀焉。
"于是自脫簪珥為倡。
同學諸生聞之,亦各贈金,俾徐早歸。
事傳遠近,以為佳話。
又方南塘《得家書》詩雲:"老妻書至勸還家,細數江鄉樂事賒。
彭澤鯉魚無錫酒,宣州栗子霍山茶。
編茅已蓋床頭漏,扁豆初開屋角花。
舊布衣裳新米粥,為誰留滞在天涯。
"嘗與吾鄉秦次遊孝廉光第,邂逅上海,約餘同往吳門。
翌日走訪,秦正束歸裝。
餘訝其不謀。
曰:"本意偕行,昨讀南塘此詩,浩然有歸志。
"嗟乎,詩之足以動人也如此,故連類及之。
杜牧之"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一詩,論者紛紛。
許彥周《詩話》,以為孫氏霸業系此一戰,社稷存亡、生靈塗炭都不問,隻恐捉了二喬去,可見措大不識好惡。
其謂周郎赤壁之戰,所關甚大。
此詩用意不應切切于二喬,故譏之如此。
陳玉田《黃奶餘話》謂牧之此詩,蓋有鑒于曹瞞當日,惟是為不能忘情。
觀其屠邺,疾召甄氏。
有"今年破賊,正為奴。
"之歎。
則如二喬皆國色,亦豈不欲置之銅雀台上乎。
如此立意下語,是抉出老奸心事來。
炜按,牧之是善于談兵者,其于赤壁之戰,東風一炬,以為僥幸成功,誠大險事。
故反言之于詩,始隽永有味,二家之說,皆未足以知牧之者。
婦人襪胸,制自楊太真。
因安祿山爪傷楊妃乳,乃為襪胸蔽之,名"金诃子"。
按《留青日劄》載,今之襪胸,一名襕裙,自後而圍向前,故又名"合歡襕"。
嘗見尤西堂有詩曰:"湖羅三尺海棠紅,結束層層閉上宮。
妃子金诃藏個裡,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