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居詞話卷之三

關燈
惜春春去。

    梅子黃時雨。

    休唱江南腸斷句。

    自有東堂新譜。

    雨餘恰見殘莺。

    遮花映竹低鳴。

    憑仗毛滂一曲,和莺留住春城。

    ”鶴舫後刻浣雪詞抄二卷。

    寶崖長短句,僅見比首。

     許莘野詞 許莘野“漾花梢一朵行雲,化水痕難覓”二語,狀偶見之神,殆入化境。

    莘野名田,錢塘人,康熙癸未進士。

    有春夢詞二卷,水痕詞二卷,屏山詞話一卷。

     吳儀一詞 王阮亭詩:“稗畦樂府紫珊詩。

    更有吳山絕妙詞。

    此是西泠三子者,老夫無日不相思。

    ”吳舒凫名儀一,字瑹符,錢塘人。

    著吳山草堂詞。

    松窗筆乘雲:當時魏叔子古文負重望,舒凫獨面折之。

    謂規友笞婢細故也,而曰省刑書,刺刺千餘言不已,失事之權衡。

    論嶽鄂王事,而曰宜鑄高宗像,跪于墓,乖君臣之義。

    用字如以肱觸其背,類非史家法。

    座客以為狂,叔子獨歎服也。

    然則舒凫又能為古文者與。

     厲鹗有煙癖 厲樊榭生平有煙癖,類韓慕廬。

    嘗譜天香詞,傳諸好事。

    同時汪韓門、翟晴江有詩,全謝山有賦,足備菰材故寅。

    方靈皐之官禮部也,曾請饬煙禁,以裕民食。

    今則土葉殆遍,而吾杭制切,尤有名已。

     浙派三家 吾浙詞派三家,羨門有才子氣,于北宋中最近小山、少遊、耆卿諸公,格韻獨絕。

    竹垞有名士氣,淵雅深穩,字句密緻。

    自明季左道言詞,先生标舉準繩,起衰振聲,厥功良偉。

    樊榭有幽人氣,惟冷故峭,由生得新。

    當其沈思獨往,逸興遄飛,自成情理之高,無預搜讨之末。

    全謝山為樊榭作墓碣,謂深于言情,故其擅場尤在詞。

    謝山初不攻倚聲之業,然斯言獨得樊榭之概。

    謝山又雲:樊榭畢生,以覓句為自得。

    春闱報罷,湯西厓少宰欲授館焉。

    樊榭襆被潛出京,翌日迎之,則已去矣。

    既以詞科薦,同人鹹強之,始出。

    又被放,幡然遄歸。

    會選部之期近,将赴之。

    同人皆謂君非有簿書鞅掌才,何孟浪思一擲。

    曰:“吾冀以薄祿養母也。

    竟至津門,興盡而返。

    ”數語想見前輩不諧俗之趣。

    别有文集八卷,遊仙詩三卷,絕妙好詞箋七卷,東城雜記二卷。

    謝山未之及。

    卒葬西溪王家塢。

    無子。

    栗主為丁龍泓敬題。

     題提鞋圖詩 婦人纏足,南唐後主時窅娘外,别無聞焉。

    吾鄉周斌侯兼善畫士女,嘗寫小周後提鞋圖,于指間挂雙紅作纖纖狀,頗屬杜撰。

    圖為賞鑒家所重,當時如初白、樊榭,前後題詠,具載本集。

    許蒿廬昂霄詩雲:“弱骨豐肌别樣姿。

    雙鬟初绾發齊眉。

    畫堂南畔驚相見,正是盈盈十五時。

    ”“多少情悰眼色傳。

    今宵刬襪向郎邊。

    莫愁月黑簾栊暗,自有明珠徹夜懸。

    ”“正位還當開寶初。

    玉環舊恨問何如。

    任教搴幔工相妬,博得鳏夫一紙書。

    ”“一首新詞出禁中。

    争傳纖指挂雙弓。

    不然誰曉深宮事,盡取春情付畫工。

    ”張寒坪宗楠詩雲:“教得君王恣意憐。

    香階微步發垂肩。

    保儀玉貌流珠慧,輸爾承恩最少年。

    ”“别恨瑤光付玉環。

    诔詞酸楚自稱鳏。

    豈知刬襪提鞋句,早唱新聲菩薩蠻。

    ”“花明月暗是良媒。

    誰遣深官侍疾來。

    驚問可憐人返卧,心知未解避嫌猜。

    ”“北征他日記匆匆。

    無複珠翹鬓朵工。

    一自宮門随例入,為渠宛轉避房栊。

    ”按元人又有太宗逼幸小周後圖,惜斌侯未之仿也。

     纏足詞 花間詞“慢移弓底繡羅鞋”,婦人纏足見詠于詞者始此。

    劉熙釋名晚下,如舄婦人短者著之,今人緣以為高底之制,即古重台履也。

     葉子戲 今馬吊戲,或謂唐葉子之遺。

    按唐書同昌公主傳,韋氏諸宗,好為葉子戲。

    鄭谷、李洞,俱有打葉子上龍州韋郎中詩。

    焦竑國史經籍志,南唐李後主妃周氏,著擊蒙小葉子格一卷。

    馬端臨文獻通考,亦載葉子格戲一卷,不著撰者姓氏。

    翟灏通俗編,據易安打馬賦序,謂今馬吊,當屬易安所謂打馬。

    葉子在北宋時已無傳矣。

    彭羨門廷露詞雲:“南朝舊譜翻新思。

    ”想是借用語。

     明詞不振 金元工于小令套數而詞亡。

    論詞于明,并不逮金元,遑言兩宋哉。

    蓋明詞無專門名家,一二才人如楊用修、王元美、湯義仍輩,皆以傳奇手為之,宜乎詞之不振也。

    其患在好盡,而字面往往混入曲子。

    昔張玉田論兩宋人字面,多從李賀、溫岐詩來,若近俗近巧,詩餘之品何在焉。

    又好為之盡,去兩宋醞藉之旨遠矣。

     補明詞 朱竹垞詞綜三十卷,後有汪碧巢補人三卷,補詞三卷。

    今蘭泉王先生輯明詞綜。

    餘亦疑其尚有滲漏。

    因仿碧巢之例,拟作補人一卷,補詞一卷。

    選擇大概仍取與蘭泉先生相比附。

    他日見聞所及,當足而成之。

    随筆于此。

     建文帝滿江紅雲:“三過吳江,又添得、一亭清絕。

    剛占斷、水光多處,巧依林樾。

    漠漠雲煙春晝雨,寥寥天地秋宵月。

    更冰壺、玉鑒暑宜風,寒宜雪。

    臞庵右,山岚缺。

    虹橋左,波濤截。

    正三高堂畔,舊規今别。

    何但漁翁垂釣好,謾将柳子新吟揭。

    信登臨、佳興屬彭宣,能揮發。

    ” 邱浚,字仲深,瓊山人。

    景泰五年進士,官大學士,谥文莊。

    有瓊台會稿。

    菩薩蠻雲:“銷魂别處何寥寂。

    感情含思愁生極。

    倦睡困方深。

    更闌夜正沈。

    沈檀燒細炷。

    香冷帏空處。

    寒光月影斜。

    橫透碧窗紗。

    ”秋思回文 周恭,汴人。

    按汴有樂工女劉盼春者,與恭狎,恭父禁勿令通,女扃門謝客。

    适雲間富商某齎赀往,母欲奪其志,不可,加挫辱焉。

    恭知之痛哭,緻書使聽母命綴詞雲雲。

    女得詞,遂投缳死。

    異日焚其屍,有所佩香囊,鮮潔完好,中即藏此詞也。

    周憲王為之傳奇,曰香囊記,見梅禹金青泥蓮花志。

    長相思雲:“阻佳期。

    盼佳期。

    欲寄鸾箋雁字稀。

    新詞和淚題。

    怕分離。

    又分離。

    無限相思訴與誰。

    此情明月知。

    ” 朱灏,字宗遠,華亭人。

    按灏在明詞中,另出面目,詞手之郊、島也。

    賣花聲雲:“霧遞煙郵,初放青螺當戶。

    小池中、嗚蛙兩部。

    花巢風掃,有松濤堪晤。

    伴伊尼、夕陽閑步。

    嫩涼羁葉,柳館黃鹂常寓。

    款光陰、全憑酒瓠。

    一眉新月,在峰尖偷露。

    恨癡雲、又如蟲蠹。

    ” 張一如,字來初,蕪湖人。

    按焦氏易林簪短帶長,本左氏春秋傳筮短龜長句法。

    一如踏莎行:“簪兒看短長看帶。

    ”以易林入詞,不啻張仲宗用毛詩疏也。

    又左氏傳:膏之下,肓之上。

    一如“暗影自栖膏”用此。

    水調歌頭雲:“落月下春苑,啼鳥别花曹。

    無端湊與離怨,難咽割腸刀。

    玉貌雪膚何處,隻剩無情有恨,隐隐怕逢挑。

    空态忽沾臆,暗影自栖膏。

    華畿邈、巫峽渺,漢津濤。

    此情終古,直教同是一忉忉。

    送斷韶華一瞬,賺殺芳心一寸,船往不留篙。

    回憶可堪話,無計放蕭騷。

    ” 俞琬綸,字君宣,長洲人。

    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官衢州西安縣知縣。

    有自怡集。

    桂枝香雲:“張郎一去。

    君且代郎看,雙蛾解理。

    贈别躊躇,不忍把君分碎。

    問容顔、君獨知憔悴。

    受多磨、與君無異。

    廣寒三五,嫦娥愁向,卻元自己。

    晴空裡、似丹青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