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居詞話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詩評之後。
靈芬館詞話 郭頻伽麟靈芬館詩話十卷,末附詞話二卷,仿周草窗浩然齋雅談例也。
頻伽詞專摹小長蘆,清折靈轉,幾于具體而又過之。
所錄名篇隽句,生香活色,絕少俗韻。
其稱梅溪警句及克齋太常引一阕,真能補竹垞詞綜所未備。
季滄葦行香子一阕,亦視王少司寇詞綜選為優。
詞有拗調拗句 頻伽詞話雲:詞有拗調拗句,須渾然脫口,若不可不用此平仄聲字者,方為作手。
如未能極工,無難取成語之合者以副之,斯不覺其聱牙耳。
茲言最得拗體之訣。
推之,如江城梅花引、喝火令、歸田樂各體,雖未為盡拗,然必極精融妥溜而出之。
詞有俗調 詞有俗調,如西江月、一翦梅之類,最難得佳。
念奴嬌之覽古,沁園春之體物,易地而為之,未有能工焉者矣。
詞有疊字對句 詞有疊字,三字者易,兩字者難,要安頓生動。
詞有對句,四字者易,七字者難,要流轉圓惬。
劉基詞 青田“蝴蝶不知身是夢,飛上花枝”,翻用南華,有作熟還生之妙。
夏言詞 夏文愍言當時亦有曲子相公之号。
湧幢小品雲:文愍以議禮驟貴,與曾石塘銑為内戚,遂起複套之說。
作漁家傲以示黃泰泉佐索和,黃有“千金不買陳平計”之句,蓋托諷也。
未幾禍作雲雲。
夫人臣得時專政,辄思立蓋世功名以自固。
文愍之複套,猶之韓平原之圖中原也。
于事無濟,而伺其隙者已起而蹑其後。
楊文貞士奇寝安南之議,真名臣哉。
十國宮詞 十國時風雅才調,無過于南唐後主,次則蜀兩後主,又次則吳越忠懿王。
南彙吳稷堂先生省蘭十國宮詞百首,徵材富豔,足與前諸家競美。
茲錄其尤可誦者于編。
南唐雲:“北苑新妝的乳茶。
六宮清燕内香誇。
帳中别有留春法,爇取鵝梨一穗斜。
”“緻迎原注:義敬切。
銀鵝被原注:并義切。
繡陳。
金錢四撒帳生春。
明珠依舊深宵展,恰照香階衩襪人。
”“小亭窄窄幂紅羅。
葉格香奁貯不多。
密意難傳祗勸酒,萬花叢映醉顔酡。
”“牙簽萬軸手親儲。
玉貌何曾下玉除。
妒殺黃羅團扇女,懷中偷展錯刀書。
”前蜀雲:“新裁麗句寫紅絲。
總是煙花絕妙辭。
教得歌伶承制好,低翻一段碧琉璃。
”“仙苑張筵侍夜遊。
交橫簪舄雜觥籌。
玉箫低唱深杯勸,沈醉嘉王淚未收。
”“玉貌清才妙擅雙。
新詞傳唱釣魚矼。
夜闌更寫婆娑竹,影透南軒月一窗。
”後蜀雲:“绡帳輕紅玉枕青。
仙能入夢醉能醒。
瓊華一去幈宮冷,獨旦迢迢七十屏。
”“紅栀花種原注:主勇切。
自仙岩。
點綴钗梁綠鬊銜。
香似宮梅兼有色,畫宜團扇繡宜衫。
”吳越雲:“一枝龍蘂施原注:式義切。
禅關。
法苑珍逾旖旎山。
更與真妃留塔記,細書經尾禮華鬘。
” 怎宜入寝韻 怎讀争上聲,廣韻不載。
惟韓孝彥五音集韻有其字,頗不典雅。
然在詞韻,宜補之入寝韻。
陽關三疊說 陽關三疊之說,言人人殊。
香山詩:“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注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益索解不易。
東坡嘗求古本陽關,而得其說。
謂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故三疊。
“勸君更盡一杯酒”,恰是第四聲。
以此推之,香山謂河滿子一曲四詞歌八疊,應是每句三唱。
碧雞漫志雲:歌八疊,疑有和聲,如漁父,小秦王之類。
和聲即虛聲也。
王灼清平樂 宋王晦叔灼贈妓盧姓清平樂曲:“盧家白玉為堂,于飛多少鴛鴦。
縱使東牆隔斷,莫愁應念王昌。
”用盧家莫愁,恰好以王昌自寓,信屬巧合。
盧家莫愁與王昌事,書缺無可考。
晦叔碧雞漫志雲:李商隐詩“本來銀漢是紅牆。
隔得盧家白玉堂。
誰與王昌報消息,盡知三十六鴛鴦。
”嘗讀古樂府,一曰:“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客車。
不知何年少,夾毂問君家。
君家誠易知,易知複難忘。
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
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鄲倡。
中庭生桂樹,華燈何煌煌。
兄弟兩三人,中子為侍郎。
五日一來歸,道上自生光。
黃金絡馬頭,觀者滿道傍。
入門時左顧,但見雙鴛鴦。
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
”一曰:“對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織绮,十四采桑南陌頭。
十五嫁為盧家婦。
十六生兒字阿侯。
盧家蘭室桂為梁。
中有郁金蘇合香。
頭上金钗十二行。
足下絲履五文章。
珊瑚挂鏡爛生光。
平頭奴子提履霜。
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嫁與東家王。
”據李商隐詩,知樂府前篇所謂白玉堂及鴛鴦七十二,乃盧家樂府。
後篇所謂東家王,即王昌也。
晦叔以唐人詩證古樂府甚合,惟以東家王為王昌,唐人詩皆然,終未知所據耳。
仇遠詞止四首 文章顯晦,有數存乎其聞,不可強也。
吾杭詩餘,後清真知名者為仇山村,而詞止四首。
安知海内無好事家,如張子野、姜白石二集,藏弆完好,以待流傳耶。
山村家錢塘西城腳下,今呼仇家園,地出苋極美。
毛稚黃詞 毛稚黃以古學振起西陵,當時語雲:“浙中三毛,東南文豪。
”謂稚黃及遼安、河右也。
兩毛皆出仕,獨先生中年失音,杜門十載後始愈。
盛夏擁絮草褥至二十八重,同人為作草薦先生傳。
著書十四種,議論往往可取。
鸾情集詞江城子雲:“滄海月明都換淚,還道是、不曾愁。
”菩薩蠻雲:“冥濛簾外如煙氣。
積成一點花梢淚。
”細雨更漏子雲:“麝薰箋脂抹印。
一點淚痕紅暈。
将拆處、更遲留。
安排讀了愁。
”得信鳳來朝雲:“覺愁來、覓愁無處。
黯黯飛将去。
在曉樹冥濛許。
”西湖春曉撥香灰雲:“除卻鞋尖似昔時,餘都是今春瘦。
”青杏兒雲:“紅蕪綠漫,朱零碧落,一段新愁。
”皆警句也。
徐逢吉詞 徐紫珊逢吉在西陵後十子之列,居清波門外學士港,為黃雪山房。
南宋疇稱清波門為闇門,故時人稱闇門先生。
工詞,有搖鞭微笑、柳洲清響、峰樓寫生等集。
長相思雲:“過饒州。
盼韶州。
白首重為嶺外遊。
梅花在嶺頭。
水西流。
水束流。
兩個離人一葉舟。
并來多少愁。
”章貢道中和趙飲谷。
滿江紅雲:“過得新年,第一夜、潇潇春雨。
剛湊着、愁人作客。
布帆西去。
枕上欲眠還又醒,分明河畔聽秋杵。
最傷心、零落小梅花,沽泥土。
攙一段,吳娘橹。
攪幾陣,津門鼓。
似笛聲入破,越添凄楚。
二月家鄉歸不得,西湖莺燕誰為主。
擁寒衾、坐起剔銀燈,燈無語。
”由鹽官至檇李,舟中聽雨不寐有作。
綠窗并倚雲:“忽地西風起。
指衡陽缥缈,又早征鴻來矣。
故園在何處,怎不把書相寄。
念昨夜舟中,今宵夢裡。
多少愁滋味。
欲住也、渾無計。
欲去也、渾無計。
還憶綠窗并倚。
正天長地久,不道這回抛棄。
想伊更多病,那受得恁般憔悴。
對湘竹簾兒,芙蓉鏡子。
彈了千行淚。
一半是西湖水。
一半是西江水。
”先生年七十餘病廢,命其孫握管撰清波小志。
吳寶崖詞 錢塘吳寶崖題遂安毛鶴舫映竹軒詞清平樂雲:“
靈芬館詞話 郭頻伽麟靈芬館詩話十卷,末附詞話二卷,仿周草窗浩然齋雅談例也。
頻伽詞專摹小長蘆,清折靈轉,幾于具體而又過之。
所錄名篇隽句,生香活色,絕少俗韻。
其稱梅溪警句及克齋太常引一阕,真能補竹垞詞綜所未備。
季滄葦行香子一阕,亦視王少司寇詞綜選為優。
詞有拗調拗句 頻伽詞話雲:詞有拗調拗句,須渾然脫口,若不可不用此平仄聲字者,方為作手。
如未能極工,無難取成語之合者以副之,斯不覺其聱牙耳。
茲言最得拗體之訣。
推之,如江城梅花引、喝火令、歸田樂各體,雖未為盡拗,然必極精融妥溜而出之。
詞有俗調 詞有俗調,如西江月、一翦梅之類,最難得佳。
念奴嬌之覽古,沁園春之體物,易地而為之,未有能工焉者矣。
詞有疊字對句 詞有疊字,三字者易,兩字者難,要安頓生動。
詞有對句,四字者易,七字者難,要流轉圓惬。
劉基詞 青田“蝴蝶不知身是夢,飛上花枝”,翻用南華,有作熟還生之妙。
夏言詞 夏文愍言當時亦有曲子相公之号。
湧幢小品雲:文愍以議禮驟貴,與曾石塘銑為内戚,遂起複套之說。
作漁家傲以示黃泰泉佐索和,黃有“千金不買陳平計”之句,蓋托諷也。
未幾禍作雲雲。
夫人臣得時專政,辄思立蓋世功名以自固。
文愍之複套,猶之韓平原之圖中原也。
于事無濟,而伺其隙者已起而蹑其後。
楊文貞士奇寝安南之議,真名臣哉。
十國宮詞 十國時風雅才調,無過于南唐後主,次則蜀兩後主,又次則吳越忠懿王。
南彙吳稷堂先生省蘭十國宮詞百首,徵材富豔,足與前諸家競美。
茲錄其尤可誦者于編。
南唐雲:“北苑新妝的乳茶。
六宮清燕内香誇。
帳中别有留春法,爇取鵝梨一穗斜。
”“緻迎原注:義敬切。
銀鵝被原注:并義切。
繡陳。
金錢四撒帳生春。
明珠依舊深宵展,恰照香階衩襪人。
”“小亭窄窄幂紅羅。
葉格香奁貯不多。
密意難傳祗勸酒,萬花叢映醉顔酡。
”“牙簽萬軸手親儲。
玉貌何曾下玉除。
妒殺黃羅團扇女,懷中偷展錯刀書。
”前蜀雲:“新裁麗句寫紅絲。
總是煙花絕妙辭。
教得歌伶承制好,低翻一段碧琉璃。
”“仙苑張筵侍夜遊。
交橫簪舄雜觥籌。
玉箫低唱深杯勸,沈醉嘉王淚未收。
”“玉貌清才妙擅雙。
新詞傳唱釣魚矼。
夜闌更寫婆娑竹,影透南軒月一窗。
”後蜀雲:“绡帳輕紅玉枕青。
仙能入夢醉能醒。
瓊華一去幈宮冷,獨旦迢迢七十屏。
”“紅栀花種原注:主勇切。
自仙岩。
點綴钗梁綠鬊銜。
香似宮梅兼有色,畫宜團扇繡宜衫。
”吳越雲:“一枝龍蘂施原注:式義切。
禅關。
法苑珍逾旖旎山。
更與真妃留塔記,細書經尾禮華鬘。
” 怎宜入寝韻 怎讀争上聲,廣韻不載。
惟韓孝彥五音集韻有其字,頗不典雅。
然在詞韻,宜補之入寝韻。
陽關三疊說 陽關三疊之說,言人人殊。
香山詩:“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注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益索解不易。
東坡嘗求古本陽關,而得其說。
謂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故三疊。
“勸君更盡一杯酒”,恰是第四聲。
以此推之,香山謂河滿子一曲四詞歌八疊,應是每句三唱。
碧雞漫志雲:歌八疊,疑有和聲,如漁父,小秦王之類。
和聲即虛聲也。
王灼清平樂 宋王晦叔灼贈妓盧姓清平樂曲:“盧家白玉為堂,于飛多少鴛鴦。
縱使東牆隔斷,莫愁應念王昌。
”用盧家莫愁,恰好以王昌自寓,信屬巧合。
盧家莫愁與王昌事,書缺無可考。
晦叔碧雞漫志雲:李商隐詩“本來銀漢是紅牆。
隔得盧家白玉堂。
誰與王昌報消息,盡知三十六鴛鴦。
”嘗讀古樂府,一曰:“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客車。
不知何年少,夾毂問君家。
君家誠易知,易知複難忘。
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
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鄲倡。
中庭生桂樹,華燈何煌煌。
兄弟兩三人,中子為侍郎。
五日一來歸,道上自生光。
黃金絡馬頭,觀者滿道傍。
入門時左顧,但見雙鴛鴦。
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
”一曰:“對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織绮,十四采桑南陌頭。
十五嫁為盧家婦。
十六生兒字阿侯。
盧家蘭室桂為梁。
中有郁金蘇合香。
頭上金钗十二行。
足下絲履五文章。
珊瑚挂鏡爛生光。
平頭奴子提履霜。
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嫁與東家王。
”據李商隐詩,知樂府前篇所謂白玉堂及鴛鴦七十二,乃盧家樂府。
後篇所謂東家王,即王昌也。
晦叔以唐人詩證古樂府甚合,惟以東家王為王昌,唐人詩皆然,終未知所據耳。
仇遠詞止四首 文章顯晦,有數存乎其聞,不可強也。
吾杭詩餘,後清真知名者為仇山村,而詞止四首。
安知海内無好事家,如張子野、姜白石二集,藏弆完好,以待流傳耶。
山村家錢塘西城腳下,今呼仇家園,地出苋極美。
毛稚黃詞 毛稚黃以古學振起西陵,當時語雲:“浙中三毛,東南文豪。
”謂稚黃及遼安、河右也。
兩毛皆出仕,獨先生中年失音,杜門十載後始愈。
盛夏擁絮草褥至二十八重,同人為作草薦先生傳。
著書十四種,議論往往可取。
鸾情集詞江城子雲:“滄海月明都換淚,還道是、不曾愁。
”菩薩蠻雲:“冥濛簾外如煙氣。
積成一點花梢淚。
”細雨更漏子雲:“麝薰箋脂抹印。
一點淚痕紅暈。
将拆處、更遲留。
安排讀了愁。
”得信鳳來朝雲:“覺愁來、覓愁無處。
黯黯飛将去。
在曉樹冥濛許。
”西湖春曉撥香灰雲:“除卻鞋尖似昔時,餘都是今春瘦。
”青杏兒雲:“紅蕪綠漫,朱零碧落,一段新愁。
”皆警句也。
徐逢吉詞 徐紫珊逢吉在西陵後十子之列,居清波門外學士港,為黃雪山房。
南宋疇稱清波門為闇門,故時人稱闇門先生。
工詞,有搖鞭微笑、柳洲清響、峰樓寫生等集。
長相思雲:“過饒州。
盼韶州。
白首重為嶺外遊。
梅花在嶺頭。
水西流。
水束流。
兩個離人一葉舟。
并來多少愁。
”章貢道中和趙飲谷。
滿江紅雲:“過得新年,第一夜、潇潇春雨。
剛湊着、愁人作客。
布帆西去。
枕上欲眠還又醒,分明河畔聽秋杵。
最傷心、零落小梅花,沽泥土。
攙一段,吳娘橹。
攪幾陣,津門鼓。
似笛聲入破,越添凄楚。
二月家鄉歸不得,西湖莺燕誰為主。
擁寒衾、坐起剔銀燈,燈無語。
”由鹽官至檇李,舟中聽雨不寐有作。
綠窗并倚雲:“忽地西風起。
指衡陽缥缈,又早征鴻來矣。
故園在何處,怎不把書相寄。
念昨夜舟中,今宵夢裡。
多少愁滋味。
欲住也、渾無計。
欲去也、渾無計。
還憶綠窗并倚。
正天長地久,不道這回抛棄。
想伊更多病,那受得恁般憔悴。
對湘竹簾兒,芙蓉鏡子。
彈了千行淚。
一半是西湖水。
一半是西江水。
”先生年七十餘病廢,命其孫握管撰清波小志。
吳寶崖詞 錢塘吳寶崖題遂安毛鶴舫映竹軒詞清平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