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棫
關燈
小
中
大
莊棫字中白,江蘇丹徒人。治易、春秋,兼通緯候。先世業嵯,後家中落,校書淮南、江甯各官書局,以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卒。著有《蒿庵遺稿》,詞甲、乙稿及補遺附馬。棫自序謂:“向從北宋溯五代十國,今複下求南宋得失離合之故”,足見其詞學淵源所自。與譚獻齊名。朱孝臧合題二家詞集雲:“臯文說,沆瀣得莊、譚。感遇霜飛憐鏡子,會心衣潤費爐煙,妙不著言诠。”(《彊村語業》卷三)據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後勁也。
○思佳客二首
〔春雨〕
一曲歌成酒一杯,困人天氣好亭台。沈沈春晝斜飛雨,寂寂閑門亂點苔。花幾簇,錦千堆,落紅成陣映香腮。不如卻下簾兒坐,自看同心七寶钗。
無賴今年又晚春,一春風雨倍銷魂。梁間歸燕空留客,葉底流莺解罵人。飛絮繞,落頻,佩環搖蕩夢中雲。閉門已過春三月,莫向青郊問畫輪。
○高陽台
〔長樂渡〕
長樂渡邊,秦淮水畔,莫愁艇子曾摧。一曲西河,尊前往事依稀。浮萍綠漲前溪遍,問六朝遺迹都迷。映玻璃,白下城南,武定橋西。行人共說風光好,愛沙邊鷗夢,雨後莺啼。投老方回,練裙十幅誰題?相思子夜春還夏,到歡聞先已凄凄。更休提,煙外斜陽,柳外長堤。
【評】譚獻曰:骀蕩怨抑之境,為前人所未開。(《箧中詞》五)
○蝶戀花四首
城上斜陽依綠樹。門外斑骓,見了還相顧。玉勒珠鞭何處住?回頭不覺天将暮。風裡馀花都散去。不省分開,何日能重遇?凝睇窺君君莫誤,幾多心事從君訴。
百丈遊絲牽别院。行到門前,忽見韋郎面。欲待回身钗乍顫,近前卻喜無人見。握手匆匆難久戀。還怕人知,但弄團團扇。強得分開心暗戰,歸時莫把朱顔變。
綠樹陰陰晴晝午。過了殘春,紅萼誰為主?宛轉花幡勤擁護,簾前錯喚金鹦鹉。回首行雲迷洞戶。不道今朝,還比前朝苦。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隻有侬和汝。
殘夢初回新睡足。忽被東風,吹上橫江曲。寄語歸期休暗蔔,歸來夢亦難重續。隐約遙峰窗外綠。不許臨行,私語頻相屬。過眼芳華真太促,從今望斷橫波目。
【評】陳廷焯曰:蒿庵:《蝶戀花》四章,所謂托志帷房,眷懷身世者。首章《回頭》七字,感慨無限,下半聲情酸楚,卻又哀而不傷。次章心事曲折傳出;下半韬光匿采,憂讒畏譏,可為三歎。三章詞殊怨慕;次章蓋言所謀有可成之機,此則傷所遇之卒不合也。故下雲:“回首行雲迷洞戶,不道今朝,還比前朝苦。”悲怨已極。結雲:“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隻有侬和汝。”怨慕之深,卻又深信而不疑;想其中或有讒人間之,故無怨當局之語;然非深於風騷者,不能如此忠厚。四章決然舍去,中有怨情,故才欲說便咽住;下半天長地久之恨,海枯石爛之情,不難得其纏綿沈厚,而難得其溫厚和平。(《白雨齋詞話》五)
○相見歡二首
春愁直上遙山,繡簾閑。赢得蛾眉宮樣月兒彎。雲和雨,煙和霧,一般般。可恨紅塵遮得斷人間。
深林幾處唬鵑,林如煙。直到夢難尋處倍纏綿。蝶自舞,莺自語,總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華年。
【評】陳廷焯曰:二詞用意、用筆,超越古今,能将騷、雅真消息吸入筆端,更不可以時代限也。(《白雨齋詞話》五)
○定風波
為有書來與我期,便從蘭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剛入夢,珍重,東風要到送春時。三月正當三十日,占得,春光畢竟共春歸。隻有成陰并結子,都是,而今但願著花遲。
【評】陳廷焯曰:蒿庵詞有看似平常,而寄興深遠,耐人十日思者,如《定風波》雲雲,暗含情事,非細味不見。(《白雨齋詞話》五)
○鳳凰台上憶吹箫
瓜渚煙消,蕪城月冷,何年重興清遊?對妝台明鏡,欲說還羞。多少東風過了,雲缥缈何處勾留?都非舊,君還記否?吹夢西洲。悠悠,芒辰轉眼,誰料到而今,盡日樓頭。念渡江人遠,侬更添憂。天際音書久斷,還望斷天際歸舟。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閑愁?
【評】譚獻曰:清空如話,不至輕僄,消息甚微。(《箧中詞》五)陳廷焯曰:純是變化風、騷,溫、韋幾非所屑就,尚何有於姜、史?(《白雨齋詞話》五)
右莊棫詞十一首,錄自《蒿庵遺集》。
【集評】譚獻曰:閨上之思,靈均之遺則,動於哀愉而不能自己,中白當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箧中詞》五)陳廷焯曰:蒿庵詞窮源竟委,根柢盤深,而世人知之者少。餘觀其詞,匪獨一代之冠,實能超越三唐、兩宋,與風、騷、漢樂府相表裡,自詞人以來,罕見其匹。而究其得力處,則發源於國風、小雅,胎息於淮海、大晟,而寝饋於碧山也。(《白雨齋詞話》五)
○思佳客二首
〔春雨〕
一曲歌成酒一杯,困人天氣好亭台。沈沈春晝斜飛雨,寂寂閑門亂點苔。花幾簇,錦千堆,落紅成陣映香腮。不如卻下簾兒坐,自看同心七寶钗。
無賴今年又晚春,一春風雨倍銷魂。梁間歸燕空留客,葉底流莺解罵人。飛絮繞,落頻,佩環搖蕩夢中雲。閉門已過春三月,莫向青郊問畫輪。
○高陽台
〔長樂渡〕
長樂渡邊,秦淮水畔,莫愁艇子曾摧。一曲西河,尊前往事依稀。浮萍綠漲前溪遍,問六朝遺迹都迷。映玻璃,白下城南,武定橋西。行人共說風光好,愛沙邊鷗夢,雨後莺啼。投老方回,練裙十幅誰題?相思子夜春還夏,到歡聞先已凄凄。更休提,煙外斜陽,柳外長堤。
【評】譚獻曰:骀蕩怨抑之境,為前人所未開。(《箧中詞》五)
○蝶戀花四首
城上斜陽依綠樹。門外斑骓,見了還相顧。玉勒珠鞭何處住?回頭不覺天将暮。風裡馀花都散去。不省分開,何日能重遇?凝睇窺君君莫誤,幾多心事從君訴。
百丈遊絲牽别院。行到門前,忽見韋郎面。欲待回身钗乍顫,近前卻喜無人見。握手匆匆難久戀。還怕人知,但弄團團扇。強得分開心暗戰,歸時莫把朱顔變。
綠樹陰陰晴晝午。過了殘春,紅萼誰為主?宛轉花幡勤擁護,簾前錯喚金鹦鹉。回首行雲迷洞戶。不道今朝,還比前朝苦。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隻有侬和汝。
殘夢初回新睡足。忽被東風,吹上橫江曲。寄語歸期休暗蔔,歸來夢亦難重續。隐約遙峰窗外綠。不許臨行,私語頻相屬。過眼芳華真太促,從今望斷橫波目。
【評】陳廷焯曰:蒿庵:《蝶戀花》四章,所謂托志帷房,眷懷身世者。首章《回頭》七字,感慨無限,下半聲情酸楚,卻又哀而不傷。次章心事曲折傳出;下半韬光匿采,憂讒畏譏,可為三歎。三章詞殊怨慕;次章蓋言所謀有可成之機,此則傷所遇之卒不合也。故下雲:“回首行雲迷洞戶,不道今朝,還比前朝苦。”悲怨已極。結雲:“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隻有侬和汝。”怨慕之深,卻又深信而不疑;想其中或有讒人間之,故無怨當局之語;然非深於風騷者,不能如此忠厚。四章決然舍去,中有怨情,故才欲說便咽住;下半天長地久之恨,海枯石爛之情,不難得其纏綿沈厚,而難得其溫厚和平。(《白雨齋詞話》五)
○相見歡二首
春愁直上遙山,繡簾閑。赢得蛾眉宮樣月兒彎。雲和雨,煙和霧,一般般。可恨紅塵遮得斷人間。
深林幾處唬鵑,林如煙。直到夢難尋處倍纏綿。蝶自舞,莺自語,總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華年。
【評】陳廷焯曰:二詞用意、用筆,超越古今,能将騷、雅真消息吸入筆端,更不可以時代限也。(《白雨齋詞話》五)
○定風波
為有書來與我期,便從蘭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剛入夢,珍重,東風要到送春時。三月正當三十日,占得,春光畢竟共春歸。隻有成陰并結子,都是,而今但願著花遲。
【評】陳廷焯曰:蒿庵詞有看似平常,而寄興深遠,耐人十日思者,如《定風波》雲雲,暗含情事,非細味不見。(《白雨齋詞話》五)
○鳳凰台上憶吹箫
瓜渚煙消,蕪城月冷,何年重興清遊?對妝台明鏡,欲說還羞。多少東風過了,雲缥缈何處勾留?都非舊,君還記否?吹夢西洲。悠悠,芒辰轉眼,誰料到而今,盡日樓頭。念渡江人遠,侬更添憂。天際音書久斷,還望斷天際歸舟。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閑愁?
【評】譚獻曰:清空如話,不至輕僄,消息甚微。(《箧中詞》五)陳廷焯曰:純是變化風、騷,溫、韋幾非所屑就,尚何有於姜、史?(《白雨齋詞話》五)
右莊棫詞十一首,錄自《蒿庵遺集》。
【集評】譚獻曰:閨上之思,靈均之遺則,動於哀愉而不能自己,中白當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箧中詞》五)陳廷焯曰:蒿庵詞窮源竟委,根柢盤深,而世人知之者少。餘觀其詞,匪獨一代之冠,實能超越三唐、兩宋,與風、騷、漢樂府相表裡,自詞人以來,罕見其匹。而究其得力處,則發源於國風、小雅,胎息於淮海、大晟,而寝饋於碧山也。(《白雨齋詞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