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迹輯錄
關燈
小
中
大
小樓為孫子琴作。
題詠甚多,有宗室奕繪題一律雲:“少年曾釣雙溪水,一住西湖二十年。
年時一去不複返,雙溪之水流依然。
垂垂楊柳圖中見,緩緩歸期夢裡傳。
得意莫生鄉國感,為君三複帝京篇。
”款署“為孫子琴妹丈題句,效黃鶴樓題。
太素道人奕繪。
”下钤“太素道人”及“子章”兩印。
引首曰“幻園”。
又西林春題《漁家樂》雲:“垂柳西風吹不起,一竿閑釣雙溪水。
濠上高懷差可拟,煙光裡,必有金鱗鯉。
智者從來無彼此,溪山住處皆堪止。
打點琴書遊帝裡,随緣耳,神仙眷屬誰如子。
”款署“奉題子琴妹丈清照,西林春”。
钤二印,曰“太清之印”,曰“西林春印”。
引首印曰“天遊”。
卷七(鄧之誠) 骨董瑣記三記 奕繪、太清春合題《黃慎山水冊子》。
(以下引詩略) 道光十四年甲午,太素道人次韻。
印章曰“奕繪”,朱白文;曰“奕繪之印”,白文;曰“子章子”,白文。
甲午上元同次黃子韻。
印章曰“臣清之印”,白文;曰“清吟”、曰“長生”,朱文。
考《玉牒》第五冊,榮親王下貝勒奕繪媵妾顧氏。
顧文真(按:真,可能為“星”字之誤。
)之女,疑王府包衣也。
卷三(鄧之誠) 近詞叢話 太清兩林春,姓顧氏,蘇州人。
才色雙絕,為貝勒奕繪之側幅晉,有《天遊閣集》。
所作詞名《東海漁歌》,茲錄其三阕焉。
慈溪記遊調寄《浪淘沙》雲(詞文略),山行調寄《南柯子》雲(詞文略),春夜調寄《早春怨》雲(詞文略)。
太清嘗與貝勒雪中并辔遊西山,作内家妝束,披紅鬥篷,于馬上撥鐵琵琶,手潔白如玉,見者鹹謂為王嫱重生也。
或曰龔定庵嘗通殷勤于太清,事為貝勒所知,大怒,立逼太清歸,而索龔于客邸,将殺之,龔孑身逃以免。
然其事末可盡信。
(徐珂) 玉栖述雅 閨秀詞,心思緻密,往往賦物擅長。
詞題尤有絕韻者。
西林顧太清春《東海漁歌定風波》序雲:“古春軒老人有《消夏集》,徵詠夜來香,鹦哥紉素馨以為架,蓋雲林手制也。
”歇拍雲:“閑向綠槐陰裡挂,長夏。
悄無人處一聲蟬。
”此則以意境勝,無庸刻畫為工也。
(況周頤) 蘭雲菱寝樓筆記 曩閱某詞話雲:本朝鐵嶺人詞,“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直窺北宋堂奧。
太清春《天遊閣詩》寫本,歲已醜餘得于廠肆地攤。
詞名《東海漁歌》,求之十年不可得,僅從沈善寶(錢塘人,武淩雲繼室,有《鴻雪樓詞》。
)《閨秀詞話》中得見五阕,錄其四如左。
憶與半塘同官京師時,以不得漁樵二歌為恨事,朱希真《樵歌》及《東海漁歌》也。
餘出都後,半塘竟得《樵歌》付梓,而《漁歌》至今杳然。
就令它日得之,安能起半塘與共賞會耶!此餘所為有椎琴之痛也。
(況周頤) 小三吾亭詞話 幼遐論詞,嘗以不得見漁樵二歌為恨,謂朱希真《樵歌》及顧春《東海漁歌》也。
顧春字太清,為貝勒奕繪側室。
論滿洲人詞者,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語。
去夏餘從後齋将軍假得《明善堂詩》,曾刺取太清春遺事,賦六絕句。
今年乃得見《東海漁歌》(凡四卷,缺第二卷),惜幼遐客死揚州,不獲共欣賞也。
(冒廣生) 孽海花閑話 定庵集中,《憶太平湖之丁香花》雲:“一騎傳箋朱邸晚,臨風遞與缟衣人。
”《憶北方獅子貓》雲:“故侯門第歌鐘歇,猶辦晨餐二寸魚。
”确為太清作,然亦不過遐想。
宣統初,作者作此書時,鄧秋枚借餘所評太清《天遊閣集》,于神州國光社出版,内載餘因見太素集《上元侍宴》詩自注有“邸西為太平湖,邸東為太平街”語,賦詩雲(見後,略)。
不意作者拾掇入書,唐突至此,我當堕拔舌地獄矣。
(胃廣生) 心史叢刊三集 《丁香花》雲:高宗第五子榮純親王,瑜貴妃所生,子綿億降襲郡王,是為榮恪郡王。
恪王子即奕繪貝勒。
蓋自榮邸受封,至此三世,此亦當時一榮國府也。
貝勒笃好風雅,著有《明善堂集》,自号太素道人,又号幻園居士,名奕繪。
《太清集》有與子章聯句詩,子章疑為太素之字。
生于嘉慶四年已未,至嘉慶乙亥、丙子間,恪王薨,貝勒襲爵,時年十七八。
道光五年乙酉秋,授散秩大臣,時年二十七。
明年丙戌,管理宗學。
十年庚寅秋,管理禦書處及武英殿修書處。
是年冬,授正白旗漢軍都統,時年三十二。
至十五年乙未罷官,專意享閑散之福,時年三十七。
又三年為道光十八年戊戌,年四十而卒。
貝勒生長富貴,酷嗜吟詠,所著《明善堂集》,内分詩詞兩種,詩曰《流水編》,詞曰《南谷樵唱》。
有側室曰顧太清,名春,字子春,号曰太清。
蓋與太素為偶,世常稱之曰太清春。
太清工詞翰,篇什為世所寶。
世之愛重太清,什伯于太素也。
昔王幼遐侍禦,畢生專力于詞,論詞至滿洲人,常曰:“滿洲詞人,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春而已。
”太清常自舉其族望曰西林,自署名曰太清西林春。
其姓顧,乃見之恽珠所選《國朝閨秀正始集》,集有《顧子春小傳》。
顧詩集名《子春集》,今傳刻之本名《天遊閣集》,蓋與《正始集》所截不侔。
意當時《太清集》尚來定今名也,抑太清尚有詞集名《東海漁歌》,或總名為《子春集》,而詩稱《天遊閣》,詞稱《東海漁歌》耳。
《東海漁歌》與《南谷樵唱》相配,亦即
題詠甚多,有宗室奕繪題一律雲:“少年曾釣雙溪水,一住西湖二十年。
年時一去不複返,雙溪之水流依然。
垂垂楊柳圖中見,緩緩歸期夢裡傳。
得意莫生鄉國感,為君三複帝京篇。
”款署“為孫子琴妹丈題句,效黃鶴樓題。
太素道人奕繪。
”下钤“太素道人”及“子章”兩印。
引首曰“幻園”。
又西林春題《漁家樂》雲:“垂柳西風吹不起,一竿閑釣雙溪水。
濠上高懷差可拟,煙光裡,必有金鱗鯉。
智者從來無彼此,溪山住處皆堪止。
打點琴書遊帝裡,随緣耳,神仙眷屬誰如子。
”款署“奉題子琴妹丈清照,西林春”。
钤二印,曰“太清之印”,曰“西林春印”。
引首印曰“天遊”。
卷七(鄧之誠) 骨董瑣記三記 奕繪、太清春合題《黃慎山水冊子》。
(以下引詩略) 道光十四年甲午,太素道人次韻。
印章曰“奕繪”,朱白文;曰“奕繪之印”,白文;曰“子章子”,白文。
甲午上元同次黃子韻。
印章曰“臣清之印”,白文;曰“清吟”、曰“長生”,朱文。
考《玉牒》第五冊,榮親王下貝勒奕繪媵妾顧氏。
顧文真(按:真,可能為“星”字之誤。
)之女,疑王府包衣也。
卷三(鄧之誠) 近詞叢話 太清兩林春,姓顧氏,蘇州人。
才色雙絕,為貝勒奕繪之側幅晉,有《天遊閣集》。
所作詞名《東海漁歌》,茲錄其三阕焉。
慈溪記遊調寄《浪淘沙》雲(詞文略),山行調寄《南柯子》雲(詞文略),春夜調寄《早春怨》雲(詞文略)。
太清嘗與貝勒雪中并辔遊西山,作内家妝束,披紅鬥篷,于馬上撥鐵琵琶,手潔白如玉,見者鹹謂為王嫱重生也。
或曰龔定庵嘗通殷勤于太清,事為貝勒所知,大怒,立逼太清歸,而索龔于客邸,将殺之,龔孑身逃以免。
然其事末可盡信。
(徐珂) 玉栖述雅 閨秀詞,心思緻密,往往賦物擅長。
詞題尤有絕韻者。
西林顧太清春《東海漁歌定風波》序雲:“古春軒老人有《消夏集》,徵詠夜來香,鹦哥紉素馨以為架,蓋雲林手制也。
”歇拍雲:“閑向綠槐陰裡挂,長夏。
悄無人處一聲蟬。
”此則以意境勝,無庸刻畫為工也。
(況周頤) 蘭雲菱寝樓筆記 曩閱某詞話雲:本朝鐵嶺人詞,“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直窺北宋堂奧。
太清春《天遊閣詩》寫本,歲已醜餘得于廠肆地攤。
詞名《東海漁歌》,求之十年不可得,僅從沈善寶(錢塘人,武淩雲繼室,有《鴻雪樓詞》。
)《閨秀詞話》中得見五阕,錄其四如左。
憶與半塘同官京師時,以不得漁樵二歌為恨事,朱希真《樵歌》及《東海漁歌》也。
餘出都後,半塘竟得《樵歌》付梓,而《漁歌》至今杳然。
就令它日得之,安能起半塘與共賞會耶!此餘所為有椎琴之痛也。
(況周頤) 小三吾亭詞話 幼遐論詞,嘗以不得見漁樵二歌為恨,謂朱希真《樵歌》及顧春《東海漁歌》也。
顧春字太清,為貝勒奕繪側室。
論滿洲人詞者,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語。
去夏餘從後齋将軍假得《明善堂詩》,曾刺取太清春遺事,賦六絕句。
今年乃得見《東海漁歌》(凡四卷,缺第二卷),惜幼遐客死揚州,不獲共欣賞也。
(冒廣生) 孽海花閑話 定庵集中,《憶太平湖之丁香花》雲:“一騎傳箋朱邸晚,臨風遞與缟衣人。
”《憶北方獅子貓》雲:“故侯門第歌鐘歇,猶辦晨餐二寸魚。
”确為太清作,然亦不過遐想。
宣統初,作者作此書時,鄧秋枚借餘所評太清《天遊閣集》,于神州國光社出版,内載餘因見太素集《上元侍宴》詩自注有“邸西為太平湖,邸東為太平街”語,賦詩雲(見後,略)。
不意作者拾掇入書,唐突至此,我當堕拔舌地獄矣。
(胃廣生) 心史叢刊三集 《丁香花》雲:高宗第五子榮純親王,瑜貴妃所生,子綿億降襲郡王,是為榮恪郡王。
恪王子即奕繪貝勒。
蓋自榮邸受封,至此三世,此亦當時一榮國府也。
貝勒笃好風雅,著有《明善堂集》,自号太素道人,又号幻園居士,名奕繪。
《太清集》有與子章聯句詩,子章疑為太素之字。
生于嘉慶四年已未,至嘉慶乙亥、丙子間,恪王薨,貝勒襲爵,時年十七八。
道光五年乙酉秋,授散秩大臣,時年二十七。
明年丙戌,管理宗學。
十年庚寅秋,管理禦書處及武英殿修書處。
是年冬,授正白旗漢軍都統,時年三十二。
至十五年乙未罷官,專意享閑散之福,時年三十七。
又三年為道光十八年戊戌,年四十而卒。
貝勒生長富貴,酷嗜吟詠,所著《明善堂集》,内分詩詞兩種,詩曰《流水編》,詞曰《南谷樵唱》。
有側室曰顧太清,名春,字子春,号曰太清。
蓋與太素為偶,世常稱之曰太清春。
太清工詞翰,篇什為世所寶。
世之愛重太清,什伯于太素也。
昔王幼遐侍禦,畢生專力于詞,論詞至滿洲人,常曰:“滿洲詞人,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春而已。
”太清常自舉其族望曰西林,自署名曰太清西林春。
其姓顧,乃見之恽珠所選《國朝閨秀正始集》,集有《顧子春小傳》。
顧詩集名《子春集》,今傳刻之本名《天遊閣集》,蓋與《正始集》所截不侔。
意當時《太清集》尚來定今名也,抑太清尚有詞集名《東海漁歌》,或總名為《子春集》,而詩稱《天遊閣》,詞稱《東海漁歌》耳。
《東海漁歌》與《南谷樵唱》相配,亦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