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跋輯錄

關燈
人,無庸斷斷置辯也。

     餘有詞癖,唯半塘實同之。

    曩在京師,搜羅古今人詞,以不得漁樵二歌為恨事,宋朱希真《樵歌》及《東海漁歌》也。

    洎餘出都後數年,半塘乃得《樵歌》刻之;今又十數年,而餘竟得《漁歌》。

    而半塘墓木拱矣。

    嗟乎!一編幸存,九原不作,開茲缥帙,能無悁悁以悲耶!《東海漁歌》凡四卷,缺第二卷。

    曩閱沈女士善寶《閨秀詞話》。

    得太清詞五阕,錄入《蘭雲菱夢樓筆記》。

    今此三卷中适無此五阕,當是編入第二卷者,則是第二卷亦不盡缺。

    惜乎不得與半塘共賞會也。

    上元癸醜仲冬,桂林況周頤夔笙序菸海上寓廬。

     西泠印社本《東海漁歌》後記況周頤 右詞五阕,見錢塘沈湘佩女史善寶《閨秀詞話》,适為三卷中所無,當是編入第二卷者。

    甲寅六月,蕙鳳詞隐記。

     《東海漁歌》三卷,附補五阕,甲寅荷花生日校畢。

    各阕後間綴評語。

    太清詞亦未即卓然成家,閱者能知其詞之所以為佳,再以評語參之,則于倚聲消息思過個矣。

    蕙風再記。

     過錄陳士可藏《東海漁歌》鈔本題記冒廣生 況夔笙借此詞排印,删改均出其手。

    又删去眉批,間于詞後附其評語。

    至宋詞目後餘所跋語,乃将“鈍宦”二字改作“周頤”,則盜名矣。

    此本當時未寄還,越三十八年乃複見之。

    鈍宦冒廣生,庚寅清明日年七十八歲記,時在上海。

     顧太清《宋詞選》目錄(殘)後記冒廣生 右太清所錄《宋詞》一卷,凡七十四首。

    詩集中有《選宋詞三卷遂以詞中七言句集為三十八絕》雲雲,知此卷亦是殘稿也。

    為寫目錄一通,附《天遊閣集》後,俾知作者抉擇之旨所在。

    庚戌十月鈍宦記。

     詞學季刊《東海漁歌》第二卷後記龍沐勳 右太清(春)《東海漁歌》二,紹興諸貞壯先生(宗元)舊藏,号稱海内孤本者也。

    餘從彊邨老人所假得錄副。

    貞壯原跋雲:“餘既得其原稿,複移錄此冊,以便校印。

    ”其書樓不戒于火,原稿恐早蕩為飛煙,貞壯旋歸道山,副本亦無從蹤迹矣。

    往年況蕙風先生得《漁歌》二卷,存卷一、卷三、卷四,而缺卷二。

    當付西泠印社,用活字版印行,而為之序曰:“曩在京師,搜羅古今人詞,以不得漁樵二歌為恨事。

    ”又稱:“太清詞得力于周清真,旁參白石之清隽,深穩沈著,不琢不率,極合倚聲消息。

    求其緻此之由,大概明以後詞,未嘗寓目,純乎宋人法乳。

    故能不煩洗伐,純無一毫纖豔涉其筆端。

    曩閱某詞話謂:‘鐵嶺詞人,顧太清與納蘭容若齊名。

    ’竊疑稱美之或過。

    今以兩家詞互校,欲求妍秀韶令,自是容若擅長;若以格調論,似乎容若不逮太清。

    太清詞,其佳處在氣格,不在字句,當于全體大段求之,不能以一二阕為論定,一聲一字為工拙。

    此等詞,無人能知,無人能愛。

    夫以絕代佳人,而能填無人能愛之詞,是亦奇矣。

    ”蕙風論詞,以重、拙、大為主,而于太清之作,備極推崇,可想見其格調之高矣。

    頻年兵燹,舊籍日稀,今此殘帙,既合刻未能,辄先揭載,以資流布,亦庶幾稍彌蕙風之缺憾雲。

    傳聞日本鈴木虎雄博士藏有《漁歌》六卷足本,不知視此奚如。

    合浦珠還,定在何日?聊志數語,以待後緣。

    癸酉仲夏沐勳附記。

     竹西館本《東海漁歌》序王佳 丁醜春,老友慶博如先生出示國朝閨秀顧太清《天遊閣詩集>>。

    因而錄之。

    集後附詞四阕,有況夔笙筆記,稱太清詞集名《東海漁歌》。

    求之逾十年不得。

    予窺見一斑,更思睹其全豹,向往之股,殆同況氏,然亦無從尋覓也。

     庚辰六月,表弟張霈卿于齊君景班齋中假得《東海漁歌》詞,為蕙風排印本。

    嗣又得朱彊邨鈔本《漁歌》一卷。

    沉氏稱四卷缺第二卷,附補遺五阕,朱氏本适足補卷二之缺。

    數日之間,于況氏未曾夢見者一并見之,可謂有美必合者矣,于是盡兩日工,錄副以歸之。

    因念缥缃易散,已少留傳,竹簡久磨,頗難尋覓,忍使既合之璧,随故國以飄零,遺物之編,作空山之風雨也哉?爰用聚珍闆合印一通,以贻海内同好,并以太清轶事數則,附諸卷首,以資街論。

     傳聞日本鈴木博士藏有《漁歌》六卷。

    況氏疑《閨秀詞話》所載之五阕,是編入第二卷者,今考鈔本中與補遺重見者隻二阕,餘三首未載入。

    又《天遊閣集》有《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