蔔居
關燈
小
中
大
人們蹤影。
車載着魂魄我登上彩霞, 雲遮着身軀我登上天庭。
叫守門人趕快打開天門, 他手推天門眼睛把我看。
招呼豐隆做遊覽的向導, 探問太微宮何處能拜見。
來到九重天進入太微宮, 造訪旬始星到清都參觀。
早晨從太儀天庭起程行, 傍晚來到東北於微闾山。
集聚起上萬輛随從車馬, 車輛并駕齊驅從容安閑。
駕着八條飛龍蜿蜒曲折, 載着雲旗飄飄長空綿延。
插上繪雄虹的彩色旌旗, 旗幟五色缤紛閃亮耀眼。
服馬高大矯健俯仰自如, 骖馬奔馳蜷曲縱恣向前。
坐騎車駕雜錯紛亂, 車馬列隊并行漫無際邊。
手持缰繩緊握馬鞭, 經過木神句芒繼續向前。
再經過天帝太皓向右轉, 前有風神飛廉開路探看。
太陽初亮還未大放光明, 越過天池繼續徑直向前。
風伯為我做開路的先驅, 塵土被掃除天宇清且涼。
鳳凰展雙翼高舉着旌旗, 遇到了西方蓐收和西皇。
摘下彗星裝飾我的旗旌, 舉起鬥柄指揮車騎隊形。
旗幟紛繁閃動忽上忽下, 遊如驚霧閃似流波泛星。
天色漸漸昏暗陰晦不明, 召北方玄武在後面緊跟。
讓文昌在後面帶領随從, 安排衆神并駕齊驅前進。
道路漫漫前途遠又長, 暫且停車我要高飛遠行。
左邊有雨師在路邊侍候, 右邊有雷公衛護在身旁。
我要超脫塵世忘記歸去, 我要放縱心意高飛向上。
内心欣欣自己修美自己, 暫且歡娛求得心情舒暢。
飛越青雲縱情周遊四方, 忽然低頭看見自己故鄉。
仆夫懷戀我也心中悲傷, 邊馬停止前行回頭張望。
思念故舊親朋很想歸去, 長長歎息涕淚縱橫沾裳。
終于又慢慢地高高飛起, 暫且壓抑自己思鄉情腸。
朝着南方火神直奔而去, 我将到那仙界九疑山上。
看那世外景象荒遠浩茫, 我像船兒漂浮大海汪洋。
火神祝融勸我轉車回返, 傳告鸾鳥迎宓妃洛水上。
宓妃演奏古典鹹池承雲, 娥皇女英也把九韶演唱。
讓湘靈女神鼓瑟奏新曲, 令海神與河伯對舞蹁跹。
黑龍水怪一同進退起舞, 形體盤曲蜿蜒姿态萬千。
像彩虹輕麗層層纏繞, 如鸾鳥高飛上下盤旋。
音樂舒緩平和不絕于耳, 我無所适從且徘徊蹒跚。
放開缰繩任憑馬兒飛奔, 到達天邊北極的寒門。
超越疾風來到寒風源頭, 跟從颛顼登上層層厚冰。
經過玄冥前面崎岖小路, 登上六間兩維回首頻頻。
召來天神黔嬴與他會見, 讓他為我在前把路鋪平。
駕着車輛走過荒遠四方, 四方和上下都周遊一遍。
向上直到天頂上的裂隙, 向下直到渤海裡的深淵。
下面深邃看不見大地, 上面高遠望不到青天。
眼睛忽閃卻視而不見, 耳朵模糊也聽而無聞。
超然無為至清虛境界, 與原始太初永遠為鄰。
【賞析】 《遠遊》是楚辭中一篇思想比較複雜的作品。
關于它的作者,王逸《章句》說:“《遠遊》者,屈原之所作也。
”清代以來,一些學者對這一說提出質疑。
清人胡濬源在《楚辭新注求确》中較早地提出《遠遊》非屈原所作。
他說:“屈子一書,雖及周流四荒,乘雲天上,皆設想寓言,并無一句說神仙事。
”“《遠遊》一篇,雜引王喬、赤松,且及秦始時之方士韓衆,明系漢人所作。
”近現代一些學者也認為《遠遊》充滿道家的超塵遁世思想,和《離騷》等作品不合,藝術水平不高,不是屈原作品。
遊國恩、姜亮夫等先生仍認為《遠遊》是屈原作品。
姜亮夫《楚辭今繹講錄》、姜昆武、徐漢樹《〈遠遊〉真僞辨》(載《文學遺産》1982年第3期),從《遠遊》産生的社會基礎、思想内容以及文風、語法、用韻諸方面,證明《遠遊》與《離騷》等屈原其他作品的一緻性。
由于作品年代久遠,後人有不同看法,衆說分歧是不足為怪的。
車載着魂魄我登上彩霞, 雲遮着身軀我登上天庭。
叫守門人趕快打開天門, 他手推天門眼睛把我看。
招呼豐隆做遊覽的向導, 探問太微宮何處能拜見。
來到九重天進入太微宮, 造訪旬始星到清都參觀。
早晨從太儀天庭起程行, 傍晚來到東北於微闾山。
集聚起上萬輛随從車馬, 車輛并駕齊驅從容安閑。
駕着八條飛龍蜿蜒曲折, 載着雲旗飄飄長空綿延。
插上繪雄虹的彩色旌旗, 旗幟五色缤紛閃亮耀眼。
服馬高大矯健俯仰自如, 骖馬奔馳蜷曲縱恣向前。
坐騎車駕雜錯紛亂, 車馬列隊并行漫無際邊。
手持缰繩緊握馬鞭, 經過木神句芒繼續向前。
再經過天帝太皓向右轉, 前有風神飛廉開路探看。
太陽初亮還未大放光明, 越過天池繼續徑直向前。
風伯為我做開路的先驅, 塵土被掃除天宇清且涼。
鳳凰展雙翼高舉着旌旗, 遇到了西方蓐收和西皇。
摘下彗星裝飾我的旗旌, 舉起鬥柄指揮車騎隊形。
旗幟紛繁閃動忽上忽下, 遊如驚霧閃似流波泛星。
天色漸漸昏暗陰晦不明, 召北方玄武在後面緊跟。
讓文昌在後面帶領随從, 安排衆神并駕齊驅前進。
道路漫漫前途遠又長, 暫且停車我要高飛遠行。
左邊有雨師在路邊侍候, 右邊有雷公衛護在身旁。
我要超脫塵世忘記歸去, 我要放縱心意高飛向上。
内心欣欣自己修美自己, 暫且歡娛求得心情舒暢。
飛越青雲縱情周遊四方, 忽然低頭看見自己故鄉。
仆夫懷戀我也心中悲傷, 邊馬停止前行回頭張望。
思念故舊親朋很想歸去, 長長歎息涕淚縱橫沾裳。
終于又慢慢地高高飛起, 暫且壓抑自己思鄉情腸。
朝着南方火神直奔而去, 我将到那仙界九疑山上。
看那世外景象荒遠浩茫, 我像船兒漂浮大海汪洋。
火神祝融勸我轉車回返, 傳告鸾鳥迎宓妃洛水上。
宓妃演奏古典鹹池承雲, 娥皇女英也把九韶演唱。
讓湘靈女神鼓瑟奏新曲, 令海神與河伯對舞蹁跹。
黑龍水怪一同進退起舞, 形體盤曲蜿蜒姿态萬千。
像彩虹輕麗層層纏繞, 如鸾鳥高飛上下盤旋。
音樂舒緩平和不絕于耳, 我無所适從且徘徊蹒跚。
放開缰繩任憑馬兒飛奔, 到達天邊北極的寒門。
超越疾風來到寒風源頭, 跟從颛顼登上層層厚冰。
經過玄冥前面崎岖小路, 登上六間兩維回首頻頻。
召來天神黔嬴與他會見, 讓他為我在前把路鋪平。
駕着車輛走過荒遠四方, 四方和上下都周遊一遍。
向上直到天頂上的裂隙, 向下直到渤海裡的深淵。
下面深邃看不見大地, 上面高遠望不到青天。
眼睛忽閃卻視而不見, 耳朵模糊也聽而無聞。
超然無為至清虛境界, 與原始太初永遠為鄰。
【賞析】 《遠遊》是楚辭中一篇思想比較複雜的作品。
關于它的作者,王逸《章句》說:“《遠遊》者,屈原之所作也。
”清代以來,一些學者對這一說提出質疑。
清人胡濬源在《楚辭新注求确》中較早地提出《遠遊》非屈原所作。
他說:“屈子一書,雖及周流四荒,乘雲天上,皆設想寓言,并無一句說神仙事。
”“《遠遊》一篇,雜引王喬、赤松,且及秦始時之方士韓衆,明系漢人所作。
”近現代一些學者也認為《遠遊》充滿道家的超塵遁世思想,和《離騷》等作品不合,藝術水平不高,不是屈原作品。
遊國恩、姜亮夫等先生仍認為《遠遊》是屈原作品。
姜亮夫《楚辭今繹講錄》、姜昆武、徐漢樹《〈遠遊〉真僞辨》(載《文學遺産》1982年第3期),從《遠遊》産生的社會基礎、思想内容以及文風、語法、用韻諸方面,證明《遠遊》與《離騷》等屈原其他作品的一緻性。
由于作品年代久遠,後人有不同看法,衆說分歧是不足為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