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譯文及注釋
關燈
小
中
大
,美好。
羌:發語詞。
習禮:懂得禮法。
明詩:善于言辭。
這句意指有很好的文化教養。
抗:舉起。
瓊珶(dì):美玉。
和:應答。
“指潛淵”句:指深水發誓,約期相會。
潛淵,深淵,一說指洛神所居之地。
期,會。
眷眷:依戀貌。
款實:誠實。
斯靈:此神,指宓妃。
我欺:即欺我。
交甫:鄭交甫。
《文選》李善注引《神仙傳》:“切仙一出,遊于江濱,逢鄭交甫。
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與之。
交甫行數步,空懷無佩,女亦不見。
”棄言:背棄承諾。
狐疑:疑慮不定。
因為想到鄭交甫曾經被仙女遺棄,故此内心産生了疑慮。
收和顔:收起和悅的容顔。
靜志:鎮定情志。
申:施展。
禮防:禮法,禮能防亂,故稱禮防。
自持:自我約束。
徙倚:留連徘徊。
“神光”二句:洛神身上放出的光彩忽聚忽散,忽明忽暗。
竦(sǒng):聳。
鶴立:形容身軀輕盈飄舉,如鶴之立。
椒途:塗有椒泥的道路,一說指長滿香椒的道路。
椒,花椒,有濃香。
蘅薄:杜蘅叢生地。
流芳:散發香氣。
“超長吟”二句:怅然長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聲音哀惋而悠長。
超,惆怅。
永慕,長久思慕。
厲,疾。
彌,久。
衆靈:衆仙。
雜沓:紛纭,多而亂的樣子。
命俦嘯侶:招呼同伴。
俦,夥伴、同類。
渚:水中高地。
翠羽:翠鳥的羽毛。
南湘之二妃:指娥皇和女英。
據劉向《列女傳》載,堯以長女娥皇和次女女英嫁舜,後舜南巡,死于蒼梧。
二妃往尋,自投湘水而死,為湘水之神。
漢濱之遊女:漢水之女神,即前注中鄭交甫所遇之神女。
“歎匏瓜”二句:為匏瓜星的無偶而歎息,為牽牛星的獨處而哀詠。
匏瓜,星名,又名天雞,在河鼓星東。
無匹,無偶。
牽牛,星名,又名天鼓,與織女星各處天河之旁。
相傳每年七月七日才得一會。
袿(guī):婦女的上衣。
猗(yī)靡:随風飄動貌。
翳(yì):遮蔽。
延伫:久立。
凫:野鴨。
“淩波”二句:在水波上細步行走,濺起的水沫附在羅襪上如同塵埃。
淩,踏。
塵,指細微四散的水沫。
難期:難料。
“轉眄”句:轉眼顧盼之間流露出奕奕神采。
流精,形容目光流轉而有光彩。
“氣若”句:形容氣息香馨如蘭。
屏翳:傳說中的衆神之一,司職說法不一,或以為是雲師,或以為是雷師,或以為是雨師,在此篇中被曹植視作風神。
川後:傳說中的河神。
馮(píng)夷:傳說中的水神。
女娲:女神名,相傳笙簧是她所造,所以這裡說“女娲清歌”。
“騰文魚”二句:飛騰的文魚警衛着洛神的車乘,衆神随着叮當作響的玉鸾一齊離去。
騰,升。
文魚,神話中一種能飛的魚。
警乘,警衛車乘。
玉銮,鸾鳥形的玉制車鈴,動則發聲。
偕逝,俱往。
六龍:相傳神出遊多駕六龍。
俨:莊嚴的樣子。
齊首:六龍齊頭并進。
雲車:相傳神以雲為車。
容裔:即“容與”,舒緩安詳貌。
鲸鲵(ní):即鲸魚。
水栖哺乳動物,雄者稱鲸,雌者稱鲵。
毂(gǔ):車輪中用以貫軸的圓木,這裡指車。
沚:水中小塊陸地。
“纡素領”二句:洛神不斷回首顧盼。
纡,回。
素領,白皙的頸項。
清揚,形容女性清秀的眉目。
交接:結交往來。
盛年:少壯之年。
莫當:無匹,無偶,即兩人不能結合。
“抗羅袂”二句:舉起羅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淚水漣漣沾濕了衣襟。
抗,舉。
袂,衣袖。
浪浪,水流不斷貌。
“悼良會”二句:痛惜這樣美好的相會永不再有,哀歎長别從此身處兩地。
效愛:緻愛慕之意。
明珰:以明月珠作的耳珰。
“雖潛”二句:雖然幽居于神仙之所,但将永遠懷念着君王。
潛處,深處,幽居。
太陰,衆神所居之處。
君王,指曹植。
“忽不悟”二句:洛神說畢忽然不知去處,我為衆靈一時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
不悟,不見,未察覺。
所舍,停留、止息之處。
宵,通“消”,消失。
蔽光,隐去光彩。
背下:離開低地。
陵高:登上高處。
遺情:留情,情思留連。
想象:指思念洛神的美好形象。
靈體:指洛神。
上溯:逆流而上。
長川:指洛水。
耿耿:心神不安的樣子。
“攬騑辔”二句:當手執馬缰,舉鞭欲策之時,卻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戀,無法離去。
騑(fēi),車旁之馬。
古代駕車稱轅外之馬為騑或骖,此泛指駕車之馬。
辔,馬缰繩。
抗策,猶舉鞭。
盤桓,徘徊不進貌。
羌:發語詞。
習禮:懂得禮法。
明詩:善于言辭。
這句意指有很好的文化教養。
抗:舉起。
瓊珶(dì):美玉。
和:應答。
“指潛淵”句:指深水發誓,約期相會。
潛淵,深淵,一說指洛神所居之地。
期,會。
眷眷:依戀貌。
款實:誠實。
斯靈:此神,指宓妃。
我欺:即欺我。
交甫:鄭交甫。
《文選》李善注引《神仙傳》:“切仙一出,遊于江濱,逢鄭交甫。
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與之。
交甫行數步,空懷無佩,女亦不見。
”棄言:背棄承諾。
狐疑:疑慮不定。
因為想到鄭交甫曾經被仙女遺棄,故此内心産生了疑慮。
收和顔:收起和悅的容顔。
靜志:鎮定情志。
申:施展。
禮防:禮法,禮能防亂,故稱禮防。
自持:自我約束。
徙倚:留連徘徊。
“神光”二句:洛神身上放出的光彩忽聚忽散,忽明忽暗。
竦(sǒng):聳。
鶴立:形容身軀輕盈飄舉,如鶴之立。
椒途:塗有椒泥的道路,一說指長滿香椒的道路。
椒,花椒,有濃香。
蘅薄:杜蘅叢生地。
流芳:散發香氣。
“超長吟”二句:怅然長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聲音哀惋而悠長。
超,惆怅。
永慕,長久思慕。
厲,疾。
彌,久。
衆靈:衆仙。
雜沓:紛纭,多而亂的樣子。
命俦嘯侶:招呼同伴。
俦,夥伴、同類。
渚:水中高地。
翠羽:翠鳥的羽毛。
南湘之二妃:指娥皇和女英。
據劉向《列女傳》載,堯以長女娥皇和次女女英嫁舜,後舜南巡,死于蒼梧。
二妃往尋,自投湘水而死,為湘水之神。
漢濱之遊女:漢水之女神,即前注中鄭交甫所遇之神女。
“歎匏瓜”二句:為匏瓜星的無偶而歎息,為牽牛星的獨處而哀詠。
匏瓜,星名,又名天雞,在河鼓星東。
無匹,無偶。
牽牛,星名,又名天鼓,與織女星各處天河之旁。
相傳每年七月七日才得一會。
袿(guī):婦女的上衣。
猗(yī)靡:随風飄動貌。
翳(yì):遮蔽。
延伫:久立。
凫:野鴨。
“淩波”二句:在水波上細步行走,濺起的水沫附在羅襪上如同塵埃。
淩,踏。
塵,指細微四散的水沫。
難期:難料。
“轉眄”句:轉眼顧盼之間流露出奕奕神采。
流精,形容目光流轉而有光彩。
“氣若”句:形容氣息香馨如蘭。
屏翳:傳說中的衆神之一,司職說法不一,或以為是雲師,或以為是雷師,或以為是雨師,在此篇中被曹植視作風神。
川後:傳說中的河神。
馮(píng)夷:傳說中的水神。
女娲:女神名,相傳笙簧是她所造,所以這裡說“女娲清歌”。
“騰文魚”二句:飛騰的文魚警衛着洛神的車乘,衆神随着叮當作響的玉鸾一齊離去。
騰,升。
文魚,神話中一種能飛的魚。
警乘,警衛車乘。
玉銮,鸾鳥形的玉制車鈴,動則發聲。
偕逝,俱往。
六龍:相傳神出遊多駕六龍。
俨:莊嚴的樣子。
齊首:六龍齊頭并進。
雲車:相傳神以雲為車。
容裔:即“容與”,舒緩安詳貌。
鲸鲵(ní):即鲸魚。
水栖哺乳動物,雄者稱鲸,雌者稱鲵。
毂(gǔ):車輪中用以貫軸的圓木,這裡指車。
沚:水中小塊陸地。
“纡素領”二句:洛神不斷回首顧盼。
纡,回。
素領,白皙的頸項。
清揚,形容女性清秀的眉目。
交接:結交往來。
盛年:少壯之年。
莫當:無匹,無偶,即兩人不能結合。
“抗羅袂”二句:舉起羅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淚水漣漣沾濕了衣襟。
抗,舉。
袂,衣袖。
浪浪,水流不斷貌。
“悼良會”二句:痛惜這樣美好的相會永不再有,哀歎長别從此身處兩地。
效愛:緻愛慕之意。
明珰:以明月珠作的耳珰。
“雖潛”二句:雖然幽居于神仙之所,但将永遠懷念着君王。
潛處,深處,幽居。
太陰,衆神所居之處。
君王,指曹植。
“忽不悟”二句:洛神說畢忽然不知去處,我為衆靈一時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
不悟,不見,未察覺。
所舍,停留、止息之處。
宵,通“消”,消失。
蔽光,隐去光彩。
背下:離開低地。
陵高:登上高處。
遺情:留情,情思留連。
想象:指思念洛神的美好形象。
靈體:指洛神。
上溯:逆流而上。
長川:指洛水。
耿耿:心神不安的樣子。
“攬騑辔”二句:當手執馬缰,舉鞭欲策之時,卻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戀,無法離去。
騑(fēi),車旁之馬。
古代駕車稱轅外之馬為騑或骖,此泛指駕車之馬。
辔,馬缰繩。
抗策,猶舉鞭。
盤桓,徘徊不進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