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詩

關燈
清。

    倚杖歸來北窗下,一樽濁酒為誰傾。

     記夢·并序 至元戊寅十一月二十四日,夢十餘老翁衣冠甚偉,以章疏薦予,章中署予為金文山人,而見稱之語甚多。

    既覺,惟記“松栢歲寒,桑榆晚景”之句,而毎句之下又各忘其六字。

    遂以詩記之。

     夢中說夢已成癡,更拟從翁問所疑。

    松栢歲寒應有謂,桑榆晚景欲何為。

     名書丹阙非吾望,家在金文不自知。

    果有仙山隔塵土,先生亦欲住仇池。

     捲簾 捲簾雲樹散微明,淡似幽人百慮輕。

    真宰雕镂亦良苦,洪爐消铄似無情。

     空岩月出人境失,灏露秋嚴山氣生。

    欲寫天機誰領會,西風吹作棹歌聲。

     偶作 為貪風月重登臨,感慨幽懷不易禁。

    靜裡形神君與我,眼中興廢古猶今。

     區區此世真何物,落落平生隻寸心。

    聞道江湖好煙水,飛鴻沉滅有遺音。

     【注】“飛鴻有沉滅遺音”:另本作“滅沒”。

     高亭 高亭雲錦繞清流,便是吾家太乙舟。

    山影酒搖千疊翠,雨聲窗納一天秋。

     襟懷灑落境長勝,雲影空明天共遊。

    笑向白鷗問塵世,幾人曾信有滄洲。

     【注】“便是吾家太乙舟”:乙,四庫全書鈔本作“一”。

     放歌 未須鵬翼賦垂雲,老眼水壺亦自新。

    碧落銀河見高舉,紅塵白日屬何人。

     累累坐閱秋風客,擾擾空悲地上臣。

    左挽浮丘一杯酒,吾言誇矣不須嗔。

     自适 久矣黃塵絕往還,惟餘風月到柴關。

    清霜烈日從渠畏,野鶴孤雲覺自閑。

     天上銀河連碧落,人間秋色對南山。

    高吟大醉堯夫老,隻有豪誇不易删。

     【注】“野鶴孤雲覺自閑”:覺,四庫全書鈔本作“适”。

     老岸 老岸陰陰雲樹清,紫門寂寂綠苔生。

    空明萬象随月出,水墨四山因雨成。

     千古心期破茅屋,百年人事短燈檠。

    道人不是悲秋客,聽盡踈蛩夜夜聲。

     世上 世上悠悠盡自争,眼中隐隐放敎平。

    飛蠅觸鼻人争怒,落葉臨頭我漫驚。

     既有陽秋暗消長,何須青白太分明。

    蒺藜原上青霜重,辛苦十年跣足行。

     幾葉 幾葉踈桐萬斛秋,四山清露一窗幽。

    人能知足随處樂,心若忘機百慮休。

     事物閱來如有悟,囊箱空慣已無羞。

    醉中曾聽家人語,老子年來不解愁。

     萬古 萬古遺編未寂寥,一窗風露晩蕭騷。

    有時陶令羲皇上,何物元龍湖海豪。

     鼷鼠千鈞宜自惜,蟾蜍寸鐵亦徒勞。

    年來點檢人間事,問舎求田計最高。

     老大 老大情懷随處樂,幽閑氣味逐時添。

    平生長物不入室,一日百錢辄下簾。

     題品雲山甯有諱,收羅風月不妨廉。

    客來恐說閑與廢,茶罷呼棋信手拈。

     山石 山石那容玉獨堅,人生磨滅殆天憐。

    畫蛇最戒足無用,書馬常憂尾不全。

     誰見虎鬚真可捋,自慚雞肋豈勝拳。

    誤人每笑婁師德,不領春生未唾前。

     人生 人生底用費閑思,物理通來盡我師。

    凍雀猶能樂生處,秋花元不厭開時。

     齊姜必娶終無偶,秦越未生甯乏醫。

    若道求安須待足,百年何日可伸眉。

     夏日即事 迂踈争笑近清狂,多病筋骸可預防。

    久乏園蔬因種藥,不留窗紙為抄方。

     閑從鳥雀分晴晝,靜與蛩螀共晚涼。

    莫道幽人好标置,北窗自古有羲皇。

     冬日 砂瓶豆粥土床煙,中有幽人意漫然。

    元晦居山豈懷土,仲尼微服即知天。

     閑中作計飽為上,書外論交睡最賢。

    小子應門當拜客,病夫便靜乞相憐。

     午窗 終歲柴荊掩寂寥,物情多忌恐難逃。

    家居關白惟求省,應物寒溫亦憚勞。

     陳瓘隻知炊餅大,元龍新厭卧床高。

    午窗葉影風成陣,病擁紬衾氣尚豪。

     馬酒 漢家挏馬豈無傳,力盡皮囊味始全。

    胸次沃焦常八九,眼中騋牝少三千。

     百杯誰有神駒氣,一幕何分勅勒天。

    彼酪猶能奴命茗,南風到此更凄然。

     平昔 平昔襟期鏡屢看,而今渉世願高年。

    自憐不唾青城地,共笑仍憂杞國天。

     履影無傷猶不忍,吹齑雖誤亦當然。

    人間萬事思空遍,依舊西窗理斷編。

     冬日 迂踈懶散百無能,半似田翁半似僧。

    制藥就圍煨芋火,檢方聊趁剝麻燈。

     自知豪爽今無複,共道癡颠舊不曾。

    閑倚南窗貪覓虱,敲門人怪不時應。

     次人韻 樂天方識淡中甜,安土無妨著處黏。

    道在市朝皆可隐,機忘鷗鳥亦無嫌。

     窗虛不礙山雲度,樹老慣經秋氣嚴。

    世上閑愁渾幾許,而今青鏡滿霜髯。

     中秋 天借無雲雨借晴,月邊涼露滴無聲。

    隻知老子興不淺,誰信太虛白亦生。

     四海誰當共人影,寸心直拟配高明。

    乾坤元有冰壺在,回首紅塵意未平。

     【原詩句中夾注】 “四海誰當共人影,寸心直拟配高明”:二句夢中得。

     人情 人情雲雨九疑山,世路風濤八節灘。

    共說長安如日近,豈知蜀道比天難。

     浮航莫笑腰舟渡,坎井終當系木觀。

    會取登高有良法,此身何地不平寬。

     【原詩尾注】溫公日登高有法:徐行則不困,腳踏實地則不危。

     有客 門前有客通名姓,一别十年記憶無。

    鬓發俱驚各衰白,行藏已渉幾榮枯。

     急呼滿酌辭醅軟,聊用親嘗補飯粗。

    深感故來兼久候,送歸雖病不須扶。

     雨夜 夢覺呼童問幾更,未譍先作不平鳴。

    山深六月有秋意,夜靜滿城惟雨聲。

     四海虛名此身愧,百年浮世寸心驚。

    誰敎檐溜如愁思,欲斷還連直到明。

     【注】“譍”:古同“應”。

     現前 萬事除無取現前,此身随處可周旋。

    居南懷北豈安土,已夏願春非樂天。

     誰謂包涵心有外,我知彌滿道無偏。

    洞觀今古平平在,剩盡區區智與權。

     上塚 鄉鄰見戲說兒童,日日相邀社酒紅。

    故國無家仍是客,病軀未老錯呼翁。

     裡胥驗帖征遊戶,縣長聞名谒下風。

    欲向溪南訪喬木,不禁煙雨正空濛。

     【注】“日日相邀社酒紅”:紅,四庫全書鈔本作“同”。

     桃花菊 東籬元不是天台,誰挽春風到酒杯。

    丹藥有靈能換種,黃花從此不須開。

     已經晚節霜才識,不是寒香蝶亦猜。

    老眼淵明不今古,幾回春去複秋來。

     夏日幽居(二首) 其一 隐幾青山意獨長,回看人世易炎涼。

    栽培得力江陵橘,薄悪傷心陸氏莊。

     莫就一時論绛灌,要從千載到羲皇。

    人間何處菟裘好,拟問希夷買睡鄉。

     其二 閉門終歲淡無求,雲雨人情亦可憂。

    鬥酒難酬滿車望,杯羮直結殺身愁。

     平生幾兩謾多苦,一日百錢姑少休。

    山鳥不鳴林影靜,卧看蛛網罥蜉蝣。

     【注】“杯羮直結殺身愁”:愁,另本作“雠”。

     夏日飲山亭 借住郊園舊有緣,綠陰清晝靜中便。

    空鈎意釣魚亦樂,高枕卧遊山自前。

     露引松香來酒盞,雨催花氣潤吟箋。

    人來毎問農桑事,考證床頭種樹篇。

     晨坐 共笑龛中坐已癡,環堂燈火誦聲遲。

    人才興替世所系,瓶水溫涼天可知。

     差健每因多病後,一寒偏怯欲明時。

    三年馬隊成何事,采菊南山舊有期。

     與客會飲野亭 遙岑一碧淡相依,野态行雲意共遲。

    多病留侯甯複偉,長身諸葛但如癡。

     相思千裡尊酒盡,永嘯一聲山鳥悲。

    風袖翩翩此何處,青林西北雨來時。

     【注】“永嘯一聲山鳥悲”:山,四庫全書鈔本作“小”。

     過徐橋 老岸石欄曙色分,隻疑身是入山雲。

    十年往事不回顧,百裡清泉如可聞。

     人世誰敎有長路,坤靈終亦化塵氛。

    興亡更遣陂塘在,幾欲悲歌酒未醺。

     白溝 寶符藏山自可攻,兒孫誰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豐沛空歌海内風。

     趙普元無四方志,澶淵堪笑百年功。

    白溝移向江淮去,隻罪宣和恐未公。

     過東安趙宋先茔 五李風煙慘晝霾,渠兒有志亦雄哉。

    累朝禅策皆虛器,千古黃袍又厲階。

     文物漢唐今已盡,史編南北更堪哀。

    荒墳一品知何處,猶遣石麟草半埋。

     過東安 幹戈天亦厭紛紛,豪聖千年共幾君。

    太祖無心亦徒說,吾兒有志更誰雲? 悲歌莫管千秋後,王氣應無一品墳。

    今古區區等如此,五陵哀雁入秋雲。

     登武遂城 神州英氣郁高寒,臂斷争教不再連。

    千古傷心有開運,幾人臨死問幽燕。

     平生卧榻今如此,百萬私錢亦可憐。

    咫尺白溝已南北,區區銅馬為誰堅? 【注】題另作“登武遂北城”。

     登中山城 黃金一夕冷如鑌,劉項蕭然恐未真。

    世事惡盈應有數,天心撥亂豈無人。

     陵遷谷變橫流地,卵複巢傾死節臣。

    毛發諸孫生氣在,九原精爽禀猶新。

     【原詩尾注】予曽伯祖奉議府君,貞祐初,死節中山,而舉族沒焉。

     望易京 亂山西下郁岧峣,還我燕南避世謠。

    天作高秋何索寞,雲生故壘自飄蕭。

     誰敎神器歸群盜,隻見金人泣本朝。

    莫怪風雷有餘怒,田疇英烈未全消。

     七月九日往雄州 秋聲浩蕩動晴雲,感慨悲歌氣尚存。

    灑落規模餘顯德,承平文物記金源。

     生存華屋今焦土,忠孝遺風自一門。

    白發相逢幾人在,蒼煙喬木易黃昏。

     武陽故台 仁義徒令此舌存,轍環初不救紛紛。

    天公欲為秦漢計,野色更無燕趙分。

     滿眼兵塵餘故壘,一聲樵唱入秋雲。

    拟乘碣石觀滄海,易水東流去不聞。

     鄉先生漢韓太傅嬰墓 章句區區老益堅,百年轲死已無傳。

    四詩今併毛公廢,三策聊存董相賢。

     祀典曾聞鄉社在,荒墳重為裡人憐。

    弦歌燕趙今誰見,高詠周南獨慨然。

     定興文廟枯杏複花其尹求詩 縣君奉議府君故治 手澤天敎桧蘖存,窮鄉枯朽亦霑恩。

    敢将吾道論榮悴,且喜甘棠見子孫。

     但使儒林有根柢,會看寒谷變春溫。

    題詩當作諸公唱,百裡東州又故園。

     宿華陽台(二首) 其一 石徑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