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詩
關燈
小
中
大
春陰
淡淡春雲暖更輕,一身酒力若雲生。
無人也笑樂所使,未醉先休氣始平。
時雨霑祜或有蘖,微風著物不聞聲。
人生日用本無事,閑倚西窗候晚晴。
秋日有感 自恐規模日蹙然,毎便孤坐靜無邊。
仰觀俯察無多地,往古來今共此天。
或知或愚能幾裡,一嗚一止又千年。
南山正在悠然處,目送孤鴻手絕弦。
【注】四庫全書鈔本中收錄兩首“秋日有感”。
一首在第四卷,另一首在第二十卷,與前一首略有差别,附下: 自覺規模日蹙然,初心道德負中年。
仰觀俯察無多地,往古來今共此天。
出處不論三代後,删修直探六經前。
南山正在忘言處,目送孤鴻手絕弦。
多病 多病年來放盡慵,一龛堅定避深冬。
欲忘言處飲先醉,不得意時山故濃。
隻許國人知我陋,無妨高論笑吾庸。
西岩近有靈芝種,為謝白雲著意封。
【原詩句中夾注】 “隻許國人知我陋”:見邵子無名公序。
“無妨高論笑吾庸”:見司馬公庸書序。
日午 日午雲輕草色蘇,出門杖屦自徐徐。
乾坤俯仰窺難見,花柳青紅畫不如。
靜處規模惟厭小,動時文理卻嫌踈。
眼前光景無窮态,注盡濂溪太極圖。
偶成 一語未能分付時,難言方信到真知。
道參天地用何小,心有羲皇生豈遲。
後世直須要揚子,百年即我是鐘期。
折花笑對滄浪影,不覺東風就手吹。
湖上 湖上幽居事事幽,卧看書卷坐垂鈎。
晴窗閑是長年國,暑簟靜為無熱丘。
心遠何妨在人境,室虛元自有天遊。
家人大笑詢生理,報我西風咫尺秋。
十月朔展省後登古城有感 手線西風失弊衣,高城煙樹挂斜晖。
徘徊飛鳥不忍去,蕩漾滄波如欲歸。
幾為霜來驚露往,每因物是見人非。
詩書未辦鄉鄰化,道德初心恐易違。
道士孫伯英容城故居·并序 伯英,名邦傑,世為縣之貴族。
遺山元公為作墓銘,稱其遊太學所與交,皆天下名士,氣甚高。
見金世已亂,天下事無可為,思得肆志方外,以耗壯心而老歲月。
遂為黃冠師以終,葬亳之太清宮側,時年五十一。
因兒時,嘗見先君子錄其家世文行之美,以示鄉人。
今過其居,感而賦詩。
政敎才氣敵希夷,冠帔翻然亦未宜。
誰辦胡寅論鴻客,隻除坡老識安期。
可憐喬木空秋色,惟有青山似舊時。
欲傳先賢問遺事,故園猿鶴不勝悲。
【原詩句中夾注】 “誰辨胡寅論鴻客”:見《讀史管見》。
“隻除坡老識安期”:見《安期生》詩。
【注】先君子:對已故父親的稱呼。
靜修父述,字繼先,好讀書,明於藻鑒。
靜修常過方古故居,謂其人近史家所謂獨行。
先人嘗舉以律鄉裡之貪鄙者,乃作詩雲:“還家遊子悲千種,念舊思親淚最青。
”亦與此詩用意相似。
過鄉縣西方古故居·并序 古,金大定間人,嘗舉進士不第,遂歸。
獨居一室,置琴書其側,不妄與人交。
縣令佐公服候門,亦以遜辭謝遣之。
有田數十畒,食其所獲。
如菽熟,惟食菽。
鄉人好事者,欲以米易之,不聽,曰:是天所食者,不可易也。
監察禦史按行郡邑,聞其行,止之不報。
其為人,蓋亦近于聖學之所謂狷,史家之所謂獨行者欤。
先父每舉以律鄉人之貪鄙者,故鄉人至今能道之。
古死無後,其丘隴已為樵牧區。
今過其居,亦莽焉荊棘中矣,不覺感歎。
夫發潛德而紀先賢,實後生之責也。
顧力未能焉,姑題詩以紀先父之訓雲。
名姓初聞自過庭,山田力食老窮經。
鄉闾月旦歸公論,耆宿風流尚典刑。
感事重吟凫繹集,懷賢誰築聘君亭。
還家遊子悲千種,念舊思親淚最青。
登雄州城樓 古戍寒雲接渺茫,故鄉遊子動悲涼。
江山自古有佳客,煙雨為誰留太行。
野色分将愁外綠,物華呈出夜來霜。
海門何處秋聲急,極目滄波空夕陽。
夢先隴 望望東阡見松桂,孤雲為我且踟躇。
十年一夢等閑過,四海此身何慮無。
千丈春晖空寸草,萬山明月隻啼烏。
舊家三徑今誰主,羨殺河汾有弊廬。
宿玉泉村 先父嘗欲蔔隐于此 怪見清晖逼晚襟,太行眉宇未消沉。
徘徊終日不忍去,寂寞高盟如可尋。
欲向孤雲問蹤迹,隻應老樹記登臨。
栖遲零落今如此,淚盡韋齋刻印心。
外家西園李花 無邊晴雪映柴扉,夢裡繁華又一非。
人與丘山屬零落,天敎草樹記芳菲。
每因寒節來相訪,重為餘香不忍歸。
裡社他年有成約,結菴終拟号春晖。
入山 草露蛛絲曉日明,亂蟲秋意有先聲。
屈盤未轉坡陀盡,蒼翠忽從懷抱生。
一徑峰回失南北,兩山雲近異陰晴。
天公若會登臨意,可信傷心畫得成。
晚眺 岩姿濃淡似吾詩,雲點青山學鬓絲。
老樹遺台秋最早,斜陽流水鳥偏遲。
無人能解此時意,如我曾來前古誰。
本為登臨解陶寫,豈知搖落更堪悲。
山中月夕 滿懷幽思自蕭蕭,沉對空山夜正遙。
四壁晴秋霜著色,一天明水月生潮。
歌傳岩谷聲豪宕,酒泛星河影動搖。
醉裡似聞猿鶴語,百年人境有今宵。
惡鳥 山中夜夜聞惡鳥,惡鳥聲中似訴渠。
氣運變遷皆以類,陰陽對待不相無。
形聲如此誰憐我,天地初生已有予。
能辦春風長白日,願将花柳付提壺。
五月二十三日登城樓 獨倚危欄數鬓毛,一簾輕燕晚涼高。
雲移山影亂初定,雨帶風聲來漸豪。
物外此天才一幕,人間何事不秋毫。
遠遊未盡平生興,幾欲狂歌續楚騷。
曉出西塘 塘水随人緩歩行,哀湍激石故輕清。
太行秾秀霜洗浄,全趙規模天鑿成。
偶為登臨發悲詠,忽從毛發散秋聲。
殷勤莫盡樽中酒,留到青山佳處傾。
南樓 登臨秋思動鄉關,展盡晴波落照間。
歎老自非緣白發,愛閑元不為青山。
幾經分合世良苦,不管興亡天自閑。
初拟憑欄浩歌發,壯懷空與白鷗還。
良辰 莫遣閑愁負此身,莺花逐日是良辰。
乾坤疴癢元關我,土木衣冠亦象人。
大德豈容輕錄怨,小疵休廢更求醇。
此中空洞渾無物,萬紫千紅總屬春。
午睡 閑中何事不清妍,鳥戀花陰伴晝眠。
窗外雨晴山有暈,枕邊風息樹無弦。
面前多放寬平地,方寸嚴臨咫尺天。
萬古羲皇有餘意,不妨分我百來年。
新晴 小雨新晴草色蘇,家園生理未全踈。
埋盆欲學魚千裡,試地先栽芋一區。
時與老農談稼穑,不因閑客罷琴書。
乾坤妙處無人會,卧看牆陰雀哺雛。
野亭會飲(三首) 其一 列坐平分草色勻,四圍天設翠屏新。
不可一日無此客,安得四時長是春。
野鶴自成難進狀,江鷗不作近前嗔。
鳥聲似向花枝說,好個羲皇向上人。
其二 曵杖蕭然一幅巾,山夫野老解相親。
橫身物内誰為我,賦象天中彼亦人。
細數平生無此會,不來一醉負今春。
舉杯自壽複自笑,萬壑煙霞吾豈貧。
其三 行樂人生當及辰,今朝光景為誰新。
林陰薄薄微露日,花氣溶溶暖著人。
春色十分看欲盡,鳥聲千種聽難真。
東風就手吹殘酒,無限青山動翠鱗。
淺酌 淺酌微吟意自真,新詩改罷酒微醺。
流莺暗逐春光老,獨鶴潛驚夜景分。
共見白駒如晚景,豈知蒼狗是浮雲。
無邊風月誰無分,隻恐靈台未屬君。
夢鎮州潭園 先父舊隐 昨夜分明是鎮州,溪潭先子舊曾遊。
魂來千裡太行碧,夢覺滿庭煙水秋。
古淡園林無限意,登臨今昔幾人愁。
當年猿鶴應無恙,争信書郎漫白頭。
過鎮州 太行迎馬郁蒼蒼,兩岸灘聲帶夕陽。
霜與秋容增古淡,樹因煙景恣微茫。
閱人歲月真無謂,得意江山差自強。
曾記城南舊時路,十年回首盡堪傷。
井陉淮陰侯廟(二首) 其一 饑僮羸馬倦重遊,萬将分兵此坐籌。
滅項豈知秦尚在,奪齊便覺漢無憂。
英彭一體誰遺類,绛灌諸孫自列侯。
愛殺鹿泉泉下水,亂山百折隻東流。
其二 許身良犬笑君癡,怏怏難勝已自危。
知數相推難免死,才名如此豈無疑。
兩年藩鎮真猶假,十載君臣喜又悲。
最恨當時蕭相國,直敎三族到全夷。
【注】“知數相推難免死”:推,四庫全書鈔本作“催”。
讀漢高帝紀 禮樂經秦掃地空,遺民洗眼續王風。
規模自襲挾書律,舉錯惟推約法功。
魯國兩生心獨遠,新城三老義誰同。
隻知才到蕭曹盡,可信高皇是沛公。
易台 望中孤鳥入消沉,雲帶離愁結暮陰。
萬國河山有燕趙,百年風氣尚遼金。
物華暗與秋容老,杯酒不随人意深。
無限霜松動岩壑,天敎搖落助清吟。
秋夕大風有感 坤輿聞說若行舟,乘此真堪萬裡遊。
大塊氣豪知寡和,黃紬坐穩覺無求。
窗間小草根自賀,雲外高松聲亦愁。
明日西山想清瘦,天敎老眼看晴秋。
盆池 自慚眼孔一盆多,奈此無邊風月何。
莫道渾非九雲夢,不妨能著百東坡。
斡旋在手天随轉,虛靜如心景自過。
誰弄扁舟詫吳越,為言吾老怯風波。
水燈 南湖新綠破春容,一炬才分萬炬同。
共說金膏能有景,豈知陰火解生紅。
魚龍水樂三更後,星漢仙槎一色中。
喚起東坡看清曉,向來碧海又青銅。
方鏡 當年玉斧落何方,陰魄誰敎拟大陽。
翻起坤輿看鳌背,借來心鏡發天藏。
衣冠嚴肅知無愧,肝膽輪囷覺有芒。
四海風塵競白日,讬身分我鑒中涼。
西窗 洛水秦山夢寐前,風流陳邵兩癯仙。
中峰太華五千仞,皇極一元十萬年。
厮役閱來歸舊隐,迷藏畫出稱高眠。
人間此意今誰會,卧看西窗生暮煙。
有懷 飄飄遺世覺身輕,尚友千年凜若生。
瑞日祥雲程伯子,冰壺秋月李延平。
浮塵滄海人事換,晴雪太行眉宇
無人也笑樂所使,未醉先休氣始平。
時雨霑祜或有蘖,微風著物不聞聲。
人生日用本無事,閑倚西窗候晚晴。
秋日有感 自恐規模日蹙然,毎便孤坐靜無邊。
仰觀俯察無多地,往古來今共此天。
或知或愚能幾裡,一嗚一止又千年。
南山正在悠然處,目送孤鴻手絕弦。
【注】四庫全書鈔本中收錄兩首“秋日有感”。
一首在第四卷,另一首在第二十卷,與前一首略有差别,附下: 自覺規模日蹙然,初心道德負中年。
仰觀俯察無多地,往古來今共此天。
出處不論三代後,删修直探六經前。
南山正在忘言處,目送孤鴻手絕弦。
多病 多病年來放盡慵,一龛堅定避深冬。
欲忘言處飲先醉,不得意時山故濃。
隻許國人知我陋,無妨高論笑吾庸。
西岩近有靈芝種,為謝白雲著意封。
【原詩句中夾注】 “隻許國人知我陋”:見邵子無名公序。
“無妨高論笑吾庸”:見司馬公庸書序。
日午 日午雲輕草色蘇,出門杖屦自徐徐。
乾坤俯仰窺難見,花柳青紅畫不如。
靜處規模惟厭小,動時文理卻嫌踈。
眼前光景無窮态,注盡濂溪太極圖。
偶成 一語未能分付時,難言方信到真知。
道參天地用何小,心有羲皇生豈遲。
後世直須要揚子,百年即我是鐘期。
折花笑對滄浪影,不覺東風就手吹。
湖上 湖上幽居事事幽,卧看書卷坐垂鈎。
晴窗閑是長年國,暑簟靜為無熱丘。
心遠何妨在人境,室虛元自有天遊。
家人大笑詢生理,報我西風咫尺秋。
十月朔展省後登古城有感 手線西風失弊衣,高城煙樹挂斜晖。
徘徊飛鳥不忍去,蕩漾滄波如欲歸。
幾為霜來驚露往,每因物是見人非。
詩書未辦鄉鄰化,道德初心恐易違。
道士孫伯英容城故居·并序 伯英,名邦傑,世為縣之貴族。
遺山元公為作墓銘,稱其遊太學所與交,皆天下名士,氣甚高。
見金世已亂,天下事無可為,思得肆志方外,以耗壯心而老歲月。
遂為黃冠師以終,葬亳之太清宮側,時年五十一。
因兒時,嘗見先君子錄其家世文行之美,以示鄉人。
今過其居,感而賦詩。
政敎才氣敵希夷,冠帔翻然亦未宜。
誰辦胡寅論鴻客,隻除坡老識安期。
可憐喬木空秋色,惟有青山似舊時。
欲傳先賢問遺事,故園猿鶴不勝悲。
【原詩句中夾注】 “誰辨胡寅論鴻客”:見《讀史管見》。
“隻除坡老識安期”:見《安期生》詩。
【注】先君子:對已故父親的稱呼。
靜修父述,字繼先,好讀書,明於藻鑒。
靜修常過方古故居,謂其人近史家所謂獨行。
先人嘗舉以律鄉裡之貪鄙者,乃作詩雲:“還家遊子悲千種,念舊思親淚最青。
”亦與此詩用意相似。
過鄉縣西方古故居·并序 古,金大定間人,嘗舉進士不第,遂歸。
獨居一室,置琴書其側,不妄與人交。
縣令佐公服候門,亦以遜辭謝遣之。
有田數十畒,食其所獲。
如菽熟,惟食菽。
鄉人好事者,欲以米易之,不聽,曰:是天所食者,不可易也。
監察禦史按行郡邑,聞其行,止之不報。
其為人,蓋亦近于聖學之所謂狷,史家之所謂獨行者欤。
先父每舉以律鄉人之貪鄙者,故鄉人至今能道之。
古死無後,其丘隴已為樵牧區。
今過其居,亦莽焉荊棘中矣,不覺感歎。
夫發潛德而紀先賢,實後生之責也。
顧力未能焉,姑題詩以紀先父之訓雲。
名姓初聞自過庭,山田力食老窮經。
鄉闾月旦歸公論,耆宿風流尚典刑。
感事重吟凫繹集,懷賢誰築聘君亭。
還家遊子悲千種,念舊思親淚最青。
登雄州城樓 古戍寒雲接渺茫,故鄉遊子動悲涼。
江山自古有佳客,煙雨為誰留太行。
野色分将愁外綠,物華呈出夜來霜。
海門何處秋聲急,極目滄波空夕陽。
夢先隴 望望東阡見松桂,孤雲為我且踟躇。
十年一夢等閑過,四海此身何慮無。
千丈春晖空寸草,萬山明月隻啼烏。
舊家三徑今誰主,羨殺河汾有弊廬。
宿玉泉村 先父嘗欲蔔隐于此 怪見清晖逼晚襟,太行眉宇未消沉。
徘徊終日不忍去,寂寞高盟如可尋。
欲向孤雲問蹤迹,隻應老樹記登臨。
栖遲零落今如此,淚盡韋齋刻印心。
外家西園李花 無邊晴雪映柴扉,夢裡繁華又一非。
人與丘山屬零落,天敎草樹記芳菲。
每因寒節來相訪,重為餘香不忍歸。
裡社他年有成約,結菴終拟号春晖。
入山 草露蛛絲曉日明,亂蟲秋意有先聲。
屈盤未轉坡陀盡,蒼翠忽從懷抱生。
一徑峰回失南北,兩山雲近異陰晴。
天公若會登臨意,可信傷心畫得成。
晚眺 岩姿濃淡似吾詩,雲點青山學鬓絲。
老樹遺台秋最早,斜陽流水鳥偏遲。
無人能解此時意,如我曾來前古誰。
本為登臨解陶寫,豈知搖落更堪悲。
山中月夕 滿懷幽思自蕭蕭,沉對空山夜正遙。
四壁晴秋霜著色,一天明水月生潮。
歌傳岩谷聲豪宕,酒泛星河影動搖。
醉裡似聞猿鶴語,百年人境有今宵。
惡鳥 山中夜夜聞惡鳥,惡鳥聲中似訴渠。
氣運變遷皆以類,陰陽對待不相無。
形聲如此誰憐我,天地初生已有予。
能辦春風長白日,願将花柳付提壺。
五月二十三日登城樓 獨倚危欄數鬓毛,一簾輕燕晚涼高。
雲移山影亂初定,雨帶風聲來漸豪。
物外此天才一幕,人間何事不秋毫。
遠遊未盡平生興,幾欲狂歌續楚騷。
曉出西塘 塘水随人緩歩行,哀湍激石故輕清。
太行秾秀霜洗浄,全趙規模天鑿成。
偶為登臨發悲詠,忽從毛發散秋聲。
殷勤莫盡樽中酒,留到青山佳處傾。
南樓 登臨秋思動鄉關,展盡晴波落照間。
歎老自非緣白發,愛閑元不為青山。
幾經分合世良苦,不管興亡天自閑。
初拟憑欄浩歌發,壯懷空與白鷗還。
良辰 莫遣閑愁負此身,莺花逐日是良辰。
乾坤疴癢元關我,土木衣冠亦象人。
大德豈容輕錄怨,小疵休廢更求醇。
此中空洞渾無物,萬紫千紅總屬春。
午睡 閑中何事不清妍,鳥戀花陰伴晝眠。
窗外雨晴山有暈,枕邊風息樹無弦。
面前多放寬平地,方寸嚴臨咫尺天。
萬古羲皇有餘意,不妨分我百來年。
新晴 小雨新晴草色蘇,家園生理未全踈。
埋盆欲學魚千裡,試地先栽芋一區。
時與老農談稼穑,不因閑客罷琴書。
乾坤妙處無人會,卧看牆陰雀哺雛。
野亭會飲(三首) 其一 列坐平分草色勻,四圍天設翠屏新。
不可一日無此客,安得四時長是春。
野鶴自成難進狀,江鷗不作近前嗔。
鳥聲似向花枝說,好個羲皇向上人。
其二 曵杖蕭然一幅巾,山夫野老解相親。
橫身物内誰為我,賦象天中彼亦人。
細數平生無此會,不來一醉負今春。
舉杯自壽複自笑,萬壑煙霞吾豈貧。
其三 行樂人生當及辰,今朝光景為誰新。
林陰薄薄微露日,花氣溶溶暖著人。
春色十分看欲盡,鳥聲千種聽難真。
東風就手吹殘酒,無限青山動翠鱗。
淺酌 淺酌微吟意自真,新詩改罷酒微醺。
流莺暗逐春光老,獨鶴潛驚夜景分。
共見白駒如晚景,豈知蒼狗是浮雲。
無邊風月誰無分,隻恐靈台未屬君。
夢鎮州潭園 先父舊隐 昨夜分明是鎮州,溪潭先子舊曾遊。
魂來千裡太行碧,夢覺滿庭煙水秋。
古淡園林無限意,登臨今昔幾人愁。
當年猿鶴應無恙,争信書郎漫白頭。
過鎮州 太行迎馬郁蒼蒼,兩岸灘聲帶夕陽。
霜與秋容增古淡,樹因煙景恣微茫。
閱人歲月真無謂,得意江山差自強。
曾記城南舊時路,十年回首盡堪傷。
井陉淮陰侯廟(二首) 其一 饑僮羸馬倦重遊,萬将分兵此坐籌。
滅項豈知秦尚在,奪齊便覺漢無憂。
英彭一體誰遺類,绛灌諸孫自列侯。
愛殺鹿泉泉下水,亂山百折隻東流。
其二 許身良犬笑君癡,怏怏難勝已自危。
知數相推難免死,才名如此豈無疑。
兩年藩鎮真猶假,十載君臣喜又悲。
最恨當時蕭相國,直敎三族到全夷。
【注】“知數相推難免死”:推,四庫全書鈔本作“催”。
讀漢高帝紀 禮樂經秦掃地空,遺民洗眼續王風。
規模自襲挾書律,舉錯惟推約法功。
魯國兩生心獨遠,新城三老義誰同。
隻知才到蕭曹盡,可信高皇是沛公。
易台 望中孤鳥入消沉,雲帶離愁結暮陰。
萬國河山有燕趙,百年風氣尚遼金。
物華暗與秋容老,杯酒不随人意深。
無限霜松動岩壑,天敎搖落助清吟。
秋夕大風有感 坤輿聞說若行舟,乘此真堪萬裡遊。
大塊氣豪知寡和,黃紬坐穩覺無求。
窗間小草根自賀,雲外高松聲亦愁。
明日西山想清瘦,天敎老眼看晴秋。
盆池 自慚眼孔一盆多,奈此無邊風月何。
莫道渾非九雲夢,不妨能著百東坡。
斡旋在手天随轉,虛靜如心景自過。
誰弄扁舟詫吳越,為言吾老怯風波。
水燈 南湖新綠破春容,一炬才分萬炬同。
共說金膏能有景,豈知陰火解生紅。
魚龍水樂三更後,星漢仙槎一色中。
喚起東坡看清曉,向來碧海又青銅。
方鏡 當年玉斧落何方,陰魄誰敎拟大陽。
翻起坤輿看鳌背,借來心鏡發天藏。
衣冠嚴肅知無愧,肝膽輪囷覺有芒。
四海風塵競白日,讬身分我鑒中涼。
西窗 洛水秦山夢寐前,風流陳邵兩癯仙。
中峰太華五千仞,皇極一元十萬年。
厮役閱來歸舊隐,迷藏畫出稱高眠。
人間此意今誰會,卧看西窗生暮煙。
有懷 飄飄遺世覺身輕,尚友千年凜若生。
瑞日祥雲程伯子,冰壺秋月李延平。
浮塵滄海人事換,晴雪太行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