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簡齋,亦令黠可喜。
蓋若士一生,不迩權貴,遞為執政所抑,一生潦倒,裡居二十年,白首事親,哀毀而卒,固為忠孝完人。
而心馀自通籍後,亦不樂仕進,正與臨川同,作此曲亦有深意也。
其自題詩雲:“腐儒談理俗難醫,下士言情格苦卑。
苟合皆無持正想,流連争賞誨淫詞。
人間世布珊瑚網,造化兒牽傀儡絲。
脫屣榮枯生死外,老夫叉手看多時。
”可知其填詞之旨矣。
《芝龛》:恒岩此記,以秦良玉、沈雲英二女帥為經,以明季事涉閨閣暨軍旅者為緯,穿插野史,頗費經營。
惟分為六十出,每出正文外,旁及數事,甚至十餘事者,隸引太繁,止可于賓白中帶叙,篇幅過長,正義反略,喧賓奪主,眉目不清,此其所短也。
論者謂轶《桃花扇》而上,非深知《芝龛》者。
又記中每曲點闆,但往往有闆法與句法不合者,如上四下三句法,而點以上三下四闆式,不知當日奏演時何若也(此病最壞,實則填詞時未明句讀)。
第五十七出中有悼南都漁歌三首,酣暢淋漓,記中僅見。
〔滿江紅〕詞雲:“如此江山,又見了永嘉南渡。
可念取衣冠原廟,龍蟠虎踞。
白水除新啼淚少,青山似洛豪華故。
視眈眈定策入綸扉,奇功據。
燕子叫,春燈觑。
瑤池宴,迷樓住。
看疇咨獻納,者般機務。
蟒玉江幹楊柳态,貂蟬河榭芙蓉步。
召南薰歌舞奏中興,風流足。
”又雲:“芳樂莺聲,已忘卻杜鵑啼血。
淆混着孤鴻群雀,淮揚旌節。
半壁山川防禦緩,六朝金粉征求切。
問無愁天子為何愁,梨園缺。
挺擊變,妖書揭。
紅丸反,移宮掣。
又重鈎黨禍,仍依珰轍。
玉合王孫耽玉笛,金貂宦孽操金玦。
聽秦淮遺韻似天津,鳴。
”又雲:“塵涴西風,昏慘慘台城秋柳。
競填補伏波前欠,明珠論鬥。
監紀中書随地是,職方都督盈街走。
擁貂冠魚袋出私門,多于狗。
練湖佃,洋船摟。
蘆洲課,爪儀。
更分文筋兩,旗亭稅酒。
磺使又差肥豕腹,宮娃再選驚螓首。
唱江風鼓棹說興衰,漁婆口。
” 《六如亭》:此記叙次,悉本正史,及東坡年譜,無颠倒附會之處。
觀空于佛,結穴于仙,使放逐之臣,離魂之女,仗金剛忍辱波羅蜜,同解脫于夢幻泡影電露,而證無上菩提,洵衛道之奇文,參禅之妙曲也。
記中《傷歌》一折,乃坡公挈朝雲,在海外嘉祐寺松風亭觞詠,命唱自制送春詞。
至“枝上柳綿吹又少”句,嗚咽不成聲。
公歎曰:“吾正悲秋,而汝又傷春矣!”折中用〔二郎神集賢賓〕,最合纏綿之意,雖本稗畦《密誓》,然亦沉郁有緻。
記中以此折,及溫都監女一節事,最勝。
沈氏四種:漁四種,以《才人福》為最,《伏虎韬》次之,《報恩緣》、《文星榜》又次之。
此曲頗不易見,各家曲話,皆未著錄,事迹之奇,排場之巧,洵推傑作。
《才人福》以張幼于為主,以希哲、伯虎為配。
吳人好談六如,此曲若登場,可以笑倒萬夫矣。
記中有詩翁、詩伯、詩祖宗三詩,極嬉笑怒罵之緻,為全書最生動處。
又希哲輿夫聯元,與廚娘之女有染,《淫诨》一折,語語是轎夫口吻,且無十分淫亵語,所以為佳。
《伏虎韬》則本《子不語》中“醫妒”一事為之,布局絕奇。
惟四種說白,皆作吳諺,則大江以上,皆不能通,此所以流傳不廣欤? 《倚晴樓六種》:韻珊諸作,《帝女花》、《桃溪雪》為佳,《茂陵弦》次之,《居官鑒》最下,此正天下之公論也。
《帝女花》二十折,賦長平公主事,通體悉據梅村挽詩,而文字哀感頑豔,幾欲奪過心馀,雖叙述清代殊恩,而言外自見故國之感。
惟《佛貶》、《散花》兩折,全拾藏園唾餘,于是陳烺、徐鄂輩,無不效之,遂成劇場惡套矣。
《桃溪雪》記吳绛雪事。
绛雪善書畫,通音律,尤工于詩,永康人,歸諸生徐明英,未幾而寡。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于閩,其僞總兵徐尚朝等,寇陷浙東,及攻取金華,過永康,豔绛雪名,欲緻之。
永康故無城可守,衆慮蹂躏,邑父老與其夫族謀,以绛雪纾難。
绛雪夷然就道,至三十裡坑,以渴飲绐賊,即墜崖死。
通本事迹如是。
其詞精警濃麗,意在表揚節烈。
蓋自藏園标下筆關風化之旨,而作者皆矜慎屬稿,無青衿挑達之事,此是清代曲家之長處。
韻珊于《收骨》、《吊烈》諸折,刻意摹神,洵為有功世道之作。
惟淨醜角目,止有《紳哄》一折,似嫌冷淡,此蓋文人作詞,偏重生旦,不知淨醜襯托愈險,則詞境益奇。
餘嘗謂乾隆以上有戲有曲,嘉道之際,有曲無戲,鹹同以後實無戲無曲矣。
此中消息,可與韻珊諸作味之也。
他作從略。
坦園三種:蓬海三記,餘最喜《再來人》,摹寫老儒狀态,殊可酸鼻。
《麻灘》、《理靈》,不脫藏園窠臼。
《全福》:長安女士王筠撰,詞頗不俗。
有朱珪序,略謂:女士先成《繁華夢》,閱之覺全劇過冷,搬演未宜。
越年乃有《全福記》,則春光融融矣。
此記事實,未脫窠臼,惟曲白尚工整耳。
《歸元鏡》:演蓮池大師事,文頗工雅,結構與《昙花》同。
以上傳奇。
四 清人散曲 清人散曲,傳者寥寥,其有專集者,不過數家,列下。
歸元恭:《萬古愁》。
朱彜尊:《葉兒樂府》。
尤侗:《百末詞餘》。
厲鹗:《北樂府小令》。
許寶善:《自怡軒樂府》。
吳錫麒:《南北曲》。
趙對澂:《小羅浮館雜曲》。
謝元淮:《養默山房散套》。
淩霄:《振檀集》。
趙慶熺:《香消酒醒曲》。
蔣士铨:《南北曲》。
吳藻:《南北曲》。
至曲選總集,可雲絕少,茲錄四種,此外恐已無多矣。
葉堂:《納書楹曲譜》四集。
錢思霈:《綴白裘》十集。
菰蘆釣叟:《醉怡情》。
武林曲癡:《怡春錦》六集。
上散曲别集十二種,總集四種。
而總集中《納書楹》為曲譜,《綴白裘》、《醉怡情》為戲曲,《怡春錦》止第六集為散曲,求如前明《雍熙樂府》、《詞林摘豔》諸書,竟無有也,此亦見清人不重曲詞矣。
即此十二家言之,亦不過餘事及此,非颛門之盛業。
元恭《恒軒集》,以古文雄,不以《萬古愁》著也。
惟其詞瑰瓌恣肆,于古之聖賢君相,無不诋诃,而獨流涕于桑海之際。
此曲之傳在意境,不在文章也。
沈繹堂雲:章皇帝嘗見此曲,大加稱賞,命樂工每膳,歌以侑食,此亦一奇事也。
今盛傳于世,不複摘錄(今人有以此曲為熊開元作者,餘不之信)。
竹垞《葉兒樂府》,僅有小令,無套曲,而詞多俊語,如〔折桂令〕四支,〔朝天子〕《送分虎南歸》,〔一半兒〕《詠名勝十二首》,殊隽。
西堂《百末詞餘》即附詞後,《秋閨》〔醉扶歸〕套最勝。
樊榭亦止工小令,不及大套。
吳穀人《南北曲》在集後有二卷。
《錢唐觀潮》之〔好事近〕、《盂蘭會》之〔混江龍〕、《喜洪稚存自塞外歸》〔新水令〕諸套,頗見本領。
許穆堂《自怡軒》曲,亦多佳構,《題邵西樵釀花小圃》、《陶然亭眺望》、《題張憶娘柳如是像》、《贈蕭蘭生》諸套,圓美可誦,蓋深于詞律,故語無拗澀也。
(許有《自怡軒詞譜》極佳。
)趙對澂雜曲,佳者不多。
《養默山房散曲》,僅存三套,無可評骘。
獨趙秋舲刻意學施子野,故詞境亦相類,《有感對月》二套,尤為脍炙人口。
而餘所愛者〔二郎神〕《題謝文節琴》,氣息高雅,無滑易之病。
至月下老人祠中簽訣,各以〔黃莺兒〕寫之,亦屬僅見。
其詞輕圓流利,俨然《花影集》也。
蔣士铨曲,附見集末,中有《題迦陵填詞圖》北套,可與洪昉思南詞并傳,為集中最勝處。
蘋香諸作,意境雅近秋舲,與所作《飲酒讀騷》劇,更覺清俊,蓋散曲文情閑适,《讀騷圖》未免牢愁故也。
一代名手,不過數家,清曲衰息,固天下之公論也。
蓋若士一生,不迩權貴,遞為執政所抑,一生潦倒,裡居二十年,白首事親,哀毀而卒,固為忠孝完人。
而心馀自通籍後,亦不樂仕進,正與臨川同,作此曲亦有深意也。
其自題詩雲:“腐儒談理俗難醫,下士言情格苦卑。
苟合皆無持正想,流連争賞誨淫詞。
人間世布珊瑚網,造化兒牽傀儡絲。
脫屣榮枯生死外,老夫叉手看多時。
”可知其填詞之旨矣。
《芝龛》:恒岩此記,以秦良玉、沈雲英二女帥為經,以明季事涉閨閣暨軍旅者為緯,穿插野史,頗費經營。
惟分為六十出,每出正文外,旁及數事,甚至十餘事者,隸引太繁,止可于賓白中帶叙,篇幅過長,正義反略,喧賓奪主,眉目不清,此其所短也。
論者謂轶《桃花扇》而上,非深知《芝龛》者。
又記中每曲點闆,但往往有闆法與句法不合者,如上四下三句法,而點以上三下四闆式,不知當日奏演時何若也(此病最壞,實則填詞時未明句讀)。
第五十七出中有悼南都漁歌三首,酣暢淋漓,記中僅見。
〔滿江紅〕詞雲:“如此江山,又見了永嘉南渡。
可念取衣冠原廟,龍蟠虎踞。
白水除新啼淚少,青山似洛豪華故。
視眈眈定策入綸扉,奇功據。
燕子叫,春燈觑。
瑤池宴,迷樓住。
看疇咨獻納,者般機務。
蟒玉江幹楊柳态,貂蟬河榭芙蓉步。
召南薰歌舞奏中興,風流足。
”又雲:“芳樂莺聲,已忘卻杜鵑啼血。
淆混着孤鴻群雀,淮揚旌節。
半壁山川防禦緩,六朝金粉征求切。
問無愁天子為何愁,梨園缺。
挺擊變,妖書揭。
紅丸反,移宮掣。
又重鈎黨禍,仍依珰轍。
玉合王孫耽玉笛,金貂宦孽操金玦。
聽秦淮遺韻似天津,鳴。
”又雲:“塵涴西風,昏慘慘台城秋柳。
競填補伏波前欠,明珠論鬥。
監紀中書随地是,職方都督盈街走。
擁貂冠魚袋出私門,多于狗。
練湖佃,洋船摟。
蘆洲課,爪儀。
更分文筋兩,旗亭稅酒。
磺使又差肥豕腹,宮娃再選驚螓首。
唱江風鼓棹說興衰,漁婆口。
” 《六如亭》:此記叙次,悉本正史,及東坡年譜,無颠倒附會之處。
觀空于佛,結穴于仙,使放逐之臣,離魂之女,仗金剛忍辱波羅蜜,同解脫于夢幻泡影電露,而證無上菩提,洵衛道之奇文,參禅之妙曲也。
記中《傷歌》一折,乃坡公挈朝雲,在海外嘉祐寺松風亭觞詠,命唱自制送春詞。
至“枝上柳綿吹又少”句,嗚咽不成聲。
公歎曰:“吾正悲秋,而汝又傷春矣!”折中用〔二郎神集賢賓〕,最合纏綿之意,雖本稗畦《密誓》,然亦沉郁有緻。
記中以此折,及溫都監女一節事,最勝。
沈氏四種:漁四種,以《才人福》為最,《伏虎韬》次之,《報恩緣》、《文星榜》又次之。
此曲頗不易見,各家曲話,皆未著錄,事迹之奇,排場之巧,洵推傑作。
《才人福》以張幼于為主,以希哲、伯虎為配。
吳人好談六如,此曲若登場,可以笑倒萬夫矣。
記中有詩翁、詩伯、詩祖宗三詩,極嬉笑怒罵之緻,為全書最生動處。
又希哲輿夫聯元,與廚娘之女有染,《淫诨》一折,語語是轎夫口吻,且無十分淫亵語,所以為佳。
《伏虎韬》則本《子不語》中“醫妒”一事為之,布局絕奇。
惟四種說白,皆作吳諺,則大江以上,皆不能通,此所以流傳不廣欤? 《倚晴樓六種》:韻珊諸作,《帝女花》、《桃溪雪》為佳,《茂陵弦》次之,《居官鑒》最下,此正天下之公論也。
《帝女花》二十折,賦長平公主事,通體悉據梅村挽詩,而文字哀感頑豔,幾欲奪過心馀,雖叙述清代殊恩,而言外自見故國之感。
惟《佛貶》、《散花》兩折,全拾藏園唾餘,于是陳烺、徐鄂輩,無不效之,遂成劇場惡套矣。
《桃溪雪》記吳绛雪事。
绛雪善書畫,通音律,尤工于詩,永康人,歸諸生徐明英,未幾而寡。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于閩,其僞總兵徐尚朝等,寇陷浙東,及攻取金華,過永康,豔绛雪名,欲緻之。
永康故無城可守,衆慮蹂躏,邑父老與其夫族謀,以绛雪纾難。
绛雪夷然就道,至三十裡坑,以渴飲绐賊,即墜崖死。
通本事迹如是。
其詞精警濃麗,意在表揚節烈。
蓋自藏園标下筆關風化之旨,而作者皆矜慎屬稿,無青衿挑達之事,此是清代曲家之長處。
韻珊于《收骨》、《吊烈》諸折,刻意摹神,洵為有功世道之作。
惟淨醜角目,止有《紳哄》一折,似嫌冷淡,此蓋文人作詞,偏重生旦,不知淨醜襯托愈險,則詞境益奇。
餘嘗謂乾隆以上有戲有曲,嘉道之際,有曲無戲,鹹同以後實無戲無曲矣。
此中消息,可與韻珊諸作味之也。
他作從略。
坦園三種:蓬海三記,餘最喜《再來人》,摹寫老儒狀态,殊可酸鼻。
《麻灘》、《理靈》,不脫藏園窠臼。
《全福》:長安女士王筠撰,詞頗不俗。
有朱珪序,略謂:女士先成《繁華夢》,閱之覺全劇過冷,搬演未宜。
越年乃有《全福記》,則春光融融矣。
此記事實,未脫窠臼,惟曲白尚工整耳。
《歸元鏡》:演蓮池大師事,文頗工雅,結構與《昙花》同。
以上傳奇。
四 清人散曲 清人散曲,傳者寥寥,其有專集者,不過數家,列下。
歸元恭:《萬古愁》。
朱彜尊:《葉兒樂府》。
尤侗:《百末詞餘》。
厲鹗:《北樂府小令》。
許寶善:《自怡軒樂府》。
吳錫麒:《南北曲》。
趙對澂:《小羅浮館雜曲》。
謝元淮:《養默山房散套》。
淩霄:《振檀集》。
趙慶熺:《香消酒醒曲》。
蔣士铨:《南北曲》。
吳藻:《南北曲》。
至曲選總集,可雲絕少,茲錄四種,此外恐已無多矣。
葉堂:《納書楹曲譜》四集。
錢思霈:《綴白裘》十集。
菰蘆釣叟:《醉怡情》。
武林曲癡:《怡春錦》六集。
上散曲别集十二種,總集四種。
而總集中《納書楹》為曲譜,《綴白裘》、《醉怡情》為戲曲,《怡春錦》止第六集為散曲,求如前明《雍熙樂府》、《詞林摘豔》諸書,竟無有也,此亦見清人不重曲詞矣。
即此十二家言之,亦不過餘事及此,非颛門之盛業。
元恭《恒軒集》,以古文雄,不以《萬古愁》著也。
惟其詞瑰瓌恣肆,于古之聖賢君相,無不诋诃,而獨流涕于桑海之際。
此曲之傳在意境,不在文章也。
沈繹堂雲:章皇帝嘗見此曲,大加稱賞,命樂工每膳,歌以侑食,此亦一奇事也。
今盛傳于世,不複摘錄(今人有以此曲為熊開元作者,餘不之信)。
竹垞《葉兒樂府》,僅有小令,無套曲,而詞多俊語,如〔折桂令〕四支,〔朝天子〕《送分虎南歸》,〔一半兒〕《詠名勝十二首》,殊隽。
西堂《百末詞餘》即附詞後,《秋閨》〔醉扶歸〕套最勝。
樊榭亦止工小令,不及大套。
吳穀人《南北曲》在集後有二卷。
《錢唐觀潮》之〔好事近〕、《盂蘭會》之〔混江龍〕、《喜洪稚存自塞外歸》〔新水令〕諸套,頗見本領。
許穆堂《自怡軒》曲,亦多佳構,《題邵西樵釀花小圃》、《陶然亭眺望》、《題張憶娘柳如是像》、《贈蕭蘭生》諸套,圓美可誦,蓋深于詞律,故語無拗澀也。
(許有《自怡軒詞譜》極佳。
)趙對澂雜曲,佳者不多。
《養默山房散曲》,僅存三套,無可評骘。
獨趙秋舲刻意學施子野,故詞境亦相類,《有感對月》二套,尤為脍炙人口。
而餘所愛者〔二郎神〕《題謝文節琴》,氣息高雅,無滑易之病。
至月下老人祠中簽訣,各以〔黃莺兒〕寫之,亦屬僅見。
其詞輕圓流利,俨然《花影集》也。
蔣士铨曲,附見集末,中有《題迦陵填詞圖》北套,可與洪昉思南詞并傳,為集中最勝處。
蘋香諸作,意境雅近秋舲,與所作《飲酒讀騷》劇,更覺清俊,蓋散曲文情閑适,《讀騷圖》未免牢愁故也。
一代名手,不過數家,清曲衰息,固天下之公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