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其二
渚蓮枯,宮樹老,長洲廢苑蕭條。
想像玉人空處所,月明獨上溪橋。
經春初敗秋風起,紅蘭綠蕙愁死。
一片風流傷心地,魂銷目斷西子。
〔評〕筆緻疏冷。
“經春”二語凄豔而筆力甚遒。
(《白雨齋詞評》) “月明獨上溪橋”,所謂傷心人别有懷抱也。
(《栩莊漫記》) 楊柳枝四首 阊門風暖落花幹,飛遍江城雪不寒。
獨有晚來臨水驿,閑人多憑赤闌幹。
〔評〕“飛遍江城雪不寒”,得詠絮之妙。
(《栩莊漫記》) 其二 有池有榭即濛濛,浸潤翻成長養功。
恰似有人長檢點,著行排立向春風。
〔評〕“浸潤”句,拙而蠢。
(湯顯祖) 其三 根柢雖然傍濁河,無妨終日近笙歌。
骖骖金帶誰堪比,還共黃莺不校多。
其四 萬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吳宮各自垂。
好是淮陰明月夜,酒樓橫笛不勝吹。
望梅花一首 數枝開與短牆平。
見雪萼紅跗相映,引起誰人邊塞情。
簾外欲三更,吹斷離愁月正明。
空聽隔江聲。
〔評〕自去何郎無好詠,雪萼紅跗相映,當得好字起不。
(湯顯祖) 漁歌子二首 草芊芊,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
沿蓼岸,泊楓汀,天際玉輪初上。
扣舷歌,聯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
黃鹄叫,白鷗眠,誰似侬家疏曠。
〔注〕元稹詩:黃道玉輪巍。
其二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
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時節。
經霅水,過松江,盡屬侬家日月。
〔注〕《寰宇記》:自浮玉山曰苕溪。
自銅岘山曰前溪。
自天目山曰餘不溪。
自德清縣前北流至州南興國寺曰霅溪。
凡四水,合為一溪,東北流入太湖。
《地理志》:松江太湖之支流,古稱笠澤。
〔評〕竟奪了張志和張季膺坐席,忒覺狠些。
(湯顯祖) 二詞亦疏曠,特未能與西塞山前原唱争勝耳。
(《栩莊漫記》) 魏承班二首 魏承班,字籍未詳,前蜀驸馬都尉,官至太尉。
〔注〕魏承班父名宏夫,王建錄為養子,賜姓名王宗弼,封齊王。
(《十國春秋》) 〔評〕元遺山曰,承班詞但為言情之作,大旨明淨,不更苦心刻意以競勝者。
(《古今詞話》) 魏承班詞較南唐諸公更淺而近,更寬而盡。
人人喜效為之。
愚按“相見绮筵時,深情黯(一本作“暗”)共知”“難話此時心,梁燕雙來去”亦為弄姿無限。
隻是一腔摹出。
至“好天涼月盡傷心,為是玉郎長不見”“少年何事負初心,淚滴镂金雙衽”有故意求盡之病。
(《柳塘詞話》) 按魏承班詞,沈偶僧言其有故意求盡之病。
餘謂不妨說盡,隻是少味耳。
如“嫁得薄情夫,長抱相思病”“王孫何處不歸來,應在倡樓酩酊”。
此等句有何意味耐人涵泳玩索耶。
惟《谒金門》雲:“煙水闊,人值清明時節。
雨細花零莺語切,愁腸千萬結。
雁去音徽斷絕,有恨憑誰說。
無事傷心猶不澈,春時容易别。
”前調雲:“春欲半,堆砌落花千片。
早是潘郎長不見,忍聽雙語燕。
飛絮晴空揚遠,風送誰家弦管。
愁倚畫屏凡事懶,淚沾金縷線。
”前調雲:“長思憶,思憶佳期輕擲。
霜月透簾澄夜色,小屏山凝碧。
恨恨君何太極,記得嬌娆無力。
獨坐思量愁似織,斷腸煙水隔。
”《全唐詩》附承班詞二十阕。
如右三阕。
尚覺行間句裡,饒有清氣。
斷句如《訴衷情》雲:“别後憶纖腰,夢魂勞。
如今風葉又蕭蕭,恨迢迢。
”《木蘭花》雲:“凝然愁望靜相思,一雙笑靥嚬香蕊。
”似此筆近清疏,亦複披沙揀金,未易多得。
《生查子》雲:“羞看繡羅衣,為有金鸾并。
”隻是刷色鮮豔耳。
五代詞自是詞流之詞,餘謂承班可雲驸馬之詞。
世有知音,容不以為過當。
(況周頤) 魏詞遜于薛昭蘊牛峤而高于毛文錫。
然皆不及王衍。
五代詞以帝王為最工,豈不以無意于求工欤。
(王國維) 魏承班詞濃豔處近飛卿,間有清朗之作,特不多耳。
(《栩莊漫記》) 菩薩蠻二首 羅裙薄薄秋波染,眉間畫時山兩點。
相見绮筵時,深情暗共知。
翠翹雲鬓動,斂态彈金鳳。
宴罷入蘭房,邀人解珮珰。
〔評〕豔冶似溫尉。
(《栩莊漫記》) 其二 羅衣隐約金泥畫,玳筵一曲當秋夜。
聲顫觑人嬌,雲鬟袅翠翹。
酒醺紅玉軟,眉翠秋山遠。
繡幌麝煙沉,誰人知兩心。
〔評〕豔麗。
(《栩莊漫記》)
想像玉人空處所,月明獨上溪橋。
經春初敗秋風起,紅蘭綠蕙愁死。
一片風流傷心地,魂銷目斷西子。
〔評〕筆緻疏冷。
“經春”二語凄豔而筆力甚遒。
(《白雨齋詞評》) “月明獨上溪橋”,所謂傷心人别有懷抱也。
(《栩莊漫記》) 楊柳枝四首 阊門風暖落花幹,飛遍江城雪不寒。
獨有晚來臨水驿,閑人多憑赤闌幹。
〔評〕“飛遍江城雪不寒”,得詠絮之妙。
(《栩莊漫記》) 其二 有池有榭即濛濛,浸潤翻成長養功。
恰似有人長檢點,著行排立向春風。
〔評〕“浸潤”句,拙而蠢。
(湯顯祖) 其三 根柢雖然傍濁河,無妨終日近笙歌。
骖骖金帶誰堪比,還共黃莺不校多。
其四 萬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吳宮各自垂。
好是淮陰明月夜,酒樓橫笛不勝吹。
望梅花一首 數枝開與短牆平。
見雪萼紅跗相映,引起誰人邊塞情。
簾外欲三更,吹斷離愁月正明。
空聽隔江聲。
〔評〕自去何郎無好詠,雪萼紅跗相映,當得好字起不。
(湯顯祖) 漁歌子二首 草芊芊,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
沿蓼岸,泊楓汀,天際玉輪初上。
扣舷歌,聯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
黃鹄叫,白鷗眠,誰似侬家疏曠。
〔注〕元稹詩:黃道玉輪巍。
其二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
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時節。
經霅水,過松江,盡屬侬家日月。
〔注〕《寰宇記》:自浮玉山曰苕溪。
自銅岘山曰前溪。
自天目山曰餘不溪。
自德清縣前北流至州南興國寺曰霅溪。
凡四水,合為一溪,東北流入太湖。
《地理志》:松江太湖之支流,古稱笠澤。
〔評〕竟奪了張志和張季膺坐席,忒覺狠些。
(湯顯祖) 二詞亦疏曠,特未能與西塞山前原唱争勝耳。
(《栩莊漫記》) 魏承班二首 魏承班,字籍未詳,前蜀驸馬都尉,官至太尉。
〔注〕魏承班父名宏夫,王建錄為養子,賜姓名王宗弼,封齊王。
(《十國春秋》) 〔評〕元遺山曰,承班詞但為言情之作,大旨明淨,不更苦心刻意以競勝者。
(《古今詞話》) 魏承班詞較南唐諸公更淺而近,更寬而盡。
人人喜效為之。
愚按“相見绮筵時,深情黯(一本作“暗”)共知”“難話此時心,梁燕雙來去”亦為弄姿無限。
隻是一腔摹出。
至“好天涼月盡傷心,為是玉郎長不見”“少年何事負初心,淚滴镂金雙衽”有故意求盡之病。
(《柳塘詞話》) 按魏承班詞,沈偶僧言其有故意求盡之病。
餘謂不妨說盡,隻是少味耳。
如“嫁得薄情夫,長抱相思病”“王孫何處不歸來,應在倡樓酩酊”。
此等句有何意味耐人涵泳玩索耶。
惟《谒金門》雲:“煙水闊,人值清明時節。
雨細花零莺語切,愁腸千萬結。
雁去音徽斷絕,有恨憑誰說。
無事傷心猶不澈,春時容易别。
”前調雲:“春欲半,堆砌落花千片。
早是潘郎長不見,忍聽雙語燕。
飛絮晴空揚遠,風送誰家弦管。
愁倚畫屏凡事懶,淚沾金縷線。
”前調雲:“長思憶,思憶佳期輕擲。
霜月透簾澄夜色,小屏山凝碧。
恨恨君何太極,記得嬌娆無力。
獨坐思量愁似織,斷腸煙水隔。
”《全唐詩》附承班詞二十阕。
如右三阕。
尚覺行間句裡,饒有清氣。
斷句如《訴衷情》雲:“别後憶纖腰,夢魂勞。
如今風葉又蕭蕭,恨迢迢。
”《木蘭花》雲:“凝然愁望靜相思,一雙笑靥嚬香蕊。
”似此筆近清疏,亦複披沙揀金,未易多得。
《生查子》雲:“羞看繡羅衣,為有金鸾并。
”隻是刷色鮮豔耳。
五代詞自是詞流之詞,餘謂承班可雲驸馬之詞。
世有知音,容不以為過當。
(況周頤) 魏詞遜于薛昭蘊牛峤而高于毛文錫。
然皆不及王衍。
五代詞以帝王為最工,豈不以無意于求工欤。
(王國維) 魏承班詞濃豔處近飛卿,間有清朗之作,特不多耳。
(《栩莊漫記》) 菩薩蠻二首 羅裙薄薄秋波染,眉間畫時山兩點。
相見绮筵時,深情暗共知。
翠翹雲鬓動,斂态彈金鳳。
宴罷入蘭房,邀人解珮珰。
〔評〕豔冶似溫尉。
(《栩莊漫記》) 其二 羅衣隐約金泥畫,玳筵一曲當秋夜。
聲顫觑人嬌,雲鬟袅翠翹。
酒醺紅玉軟,眉翠秋山遠。
繡幌麝煙沉,誰人知兩心。
〔評〕豔麗。
(《栩莊漫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