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七

關燈
,消魂似去年”,顧太尉《醉公子》詞句也。

    陳聲伯愛之,拟衍一絕雲:擁被忽聽門外雨,山中又作去年秋。

    兩俱脫化。

    (《古今詞話》) 字字嗚咽。

    (《白雨齋詞評》) “衰柳”二句,語淡而味永,韻遠而神傷。

    (《栩莊漫記》) 其二 岸柳垂金線,雨晴莺百啭。

    家住綠楊邊,往來多少年。

    馬嘶芳草遠,高樓簾半卷。

    斂袖翠蛾攢,相逢爾許難。

     〔評〕較後主“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稍遜一着。

    而情緻亦複不泛。

    (《白雨齋詞評》) 覺少遊“小樓連苑橫空”無此神韻也。

    (《蒿廬詞話》) 極古拙,極高淡。

    非五代不能有此詞境。

    (鄭文焯) 更漏子一首 舊歡娛,新怅望,擁鼻含嚬樓上。

    濃柳翠,晚霞微,江鷗接翼飛。

    簾半卷,屏斜掩,遠岫參差迷眼。

    歌滿耳,酒盈樽,前非不要論。

     〔注〕《晉書》:謝安能為洛下書生詠。

    有鼻疾,故其音濁。

    名流愛之不能及,或以手擁鼻以效之。

     〔評〕“歌滿耳,酒盈樽,前非不要論”,所謂“今我不樂,日月其除”者也。

    五代十國亂靡有定,割據一方之主,尚少振拔有為者,其學士大臣亦複流連光景,極意閨帏,故《花間集》中不少頹廢自放之詞。

    于顧氏又何怪焉。

    (《栩莊漫記》) 孫光憲十三首 孫光憲,字孟文。

    貴平人。

    唐陵州判官。

    仕荊南,官至禦史中丞。

    入宋為黃州刺史。

    著有 《荊台》《筆傭》《橘齋》《鞏湖》諸集。

    《北夢瑣言》 一卷。

     〔注〕孫光憲唐時為陵州判官,天成初避地江陵,高季興據荊南,署從事。

    曆事三世。

    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檢校秘書,兼禦史中丞。

    後勸高繼沖歸宋。

    太祖授以黃州刺史。

    将用為學士,未及而卒。

    自号葆光子。

    有《荊台》《筆傭》《橘齋》《鞏湖》諸集。

    (《曆代詩餘》) 孫光憲字孟文。

    貴平人。

    (《北夢瑣言》作富春人)家世業農。

    至光獨讀書好學。

    唐時為陵州刺史,有聲。

    天成初,避地江陵,武信王奄有荊土,招緻四方之士,用梁震薦入掌書記。

    王方大治戰艦,欲與楚角。

    光憲谏曰,荊南亂離之後,賴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

    若又交惡于楚,一旦他國乘吾弊,良足憂也。

    王乃止。

    文獻王立,會梁震乞休,悉以政事委光憲。

    王居恒羨馬氏豪靡,謂僚佐曰,如馬王,可謂大丈夫矣。

    光憲曰,天子諸侯,禮有等差,彼乳臭子徒驕侈僭汰,取快一時,危亡無日矣,又何足慕乎。

    王忽悟曰,公言是也。

    為悔謝久之。

    光憲事南平三世,皆處幕中。

    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試禦史中丞,賜紫金魚袋。

    繼沖時,宋使慕容延钊等征湖南,假道于荊,約兵過城外。

    大将李景威勸繼沖嚴兵備之。

    光憲叱之曰,汝峽江一民耳,安識成敗。

    中國自周世宗時已有混一天下之志,況聖宋受命,真主興耶。

    王師未易當也。

    因教繼沖去斥堠,封府庫以待,悉獻三州之地。

    宋太祖嘉其功,授光憲黃州刺史,賜赉加等。

    在郡亦稱治。

    乾德末卒。

    光憲博物稽古。

    先是唐元和中裴宙鎮荊州,掘地得一石,規模悉仿江陵城制。

    令徙至他所,辄淫雨不止,仍複舊處,天乃霁。

    一日文獻王經其地,顧問光憲。

    光憲曰,昔伯禹治水至荊,定彼泉源之穴,慮萬世下或有泛濫,爰以石屋鎮之耳。

    王大加歎賞,益重之。

    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或自鈔寫,孜孜校雠,老而不廢。

    自号葆光子。

    所著有《荊台集》《橘齋集》《筆傭集》《鞏湖集》《北夢瑣言》《蠶書》若幹卷。

    (《容齋三筆》載有《贻子錄》,疑亦其所著)又撰《續通曆》,紀事頗失實,太平興國初诏毀之。

    光憲素以文學自負。

    處荊南頗怏怏不得志。

    嘗慕史氏之作,頗恨居諸幕下,不足以展其才力。

    每謂知交曰,甯知獲麟之筆,反為倚馬之用。

    光憲又雅善小詞。

    蜀人輯《花間集》。

    采其詞至六十餘篇。

    (《十國春秋》) 光憲谏保勖曰,宋有天下,诏書皆合仁義,湯武之君也。

    公宜克勤克儉,勿奢勿僭。

    上以奉朝,中以嗣祖宗,下以安百姓。

    (同上) 孫孟文事荊南三世。

    嘗勸高季興與民休息,善鄰保境。

    存誨立,政事一以委之。

    繼沖嗣位,因宋兵平湖南,假道于荊南。

    孟文因勸繼沖獻國納降,以是宋太祖授為黃州刺史。

    其人蓋谯周之流亞也。

    然處喪亂之世,猶能聚書數千卷,矢力著述。

    其入官尚知恤民,不作邪僻之臣。

    雖不能謂為高氏之純臣,亦時流之佼佼者矣。

    (《栩莊漫記》) 〔評〕孫孟文詞氣過甚遒。

    措辭亦多警煉。

    然不及溫韋處亦在此,坐少閑逸之緻。

    (《白雨齋詞評》) 葆光子詞婉約精麗處,神似韋莊。

    其《浣溪沙》最有名,孫洙評謂其絕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