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閑叙《樵歌》

關燈
《樵歌》,朱敦儒(希真)一生第三個時期——晚年閑居時期的詞。

     胡适先生說朱敦儒: 這時候,他已很老了,飽經世故,變成一個樂天自适的詞人。

    ……這一個時期的詞,有他獨到的意境,獨到的技術。

    (《詞選》) 然而,“獨到”未必就是好了。

    胡适先生所謂“獨到”是好,這不見得。

    “樂天自适”,樂天是好,然而可千萬不要成為“阿Q式”的樂天。

    樂天絕非消極,消極的樂天是沒出息。

    一個民族要如此,非消滅之不可。

     克魯泡特金(Kropotkin)[28]的《俄國文學史》(RussianLiterature)論及偉大的詩人涅克拉索夫(Nekrasov),曾有言曰: Towardtheendofhislife,hedidnotsay:“Well,IhavedonewhatIcould……Buttillhislastdeath,hisverseswereacomplaintaboutnothavingbeenenoughofafighter.” N氏到死都是熱烈的,精力彌漫。

    精力飽滿,真有勁,比熱烈還好。

    N氏直到死不但像年輕時一樣熱烈,一樣精力彌漫,還唯恐不夠一個十足的戰士。

    他生于俄國帝政時代,政治是堕落的,社會是黑暗的,但他并不消極、失望,他相信俄國的前途是光明的,所以樂天,所以要幹,什麼都可以幹。

    中國人消極的樂天是什麼都不幹,所以要不得。

     樂天是可以的,而“樂天自适”便是安于此不複求進步了,是沒出息。

    朱氏之詞亦然。

    如其《感皇恩》: 一個小園兒,兩三畝地。

    花竹随宜旋裝綴。

    槿籬茅舍,便有山家風味。

    等閑池上飲,林間醉。

    都為自家,胸中無事。

    風景争來趁遊戲。

    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

    洞天誰道在,塵寰外。

     做官隻說在做一個清官不成,必須為别人、為大家做出一點好事來才成。

    人要隻是自私的,不論在什麼地方,隻知有自己,這不成。

    固然,人無自己,不能成為生活;但不能隻知自己,至少要為大衆、為人類,甚至隻為一個人也好。

     人在戀愛的時候,最有詩味。

    如“三百篇”、“楚騷”及西洋《聖經》中的“雅歌”、希臘的古詩歌,直到現在,對戀愛都是在那裡贊美、實行。

    何以兩性戀愛在古今中外的詩中占此一大部分?人之所以在戀愛中最有詩味,便因戀愛不是自私的。

    自私的人沒有戀愛,有的隻是獸性的沖動。

    何以說戀愛不自私?便因在戀愛時都有為對方犧牲的準備。

    自私的人是不管誰死都成,隻要我不死。

    唐明皇在政治上、文學上是天才,但在戀愛上絕非天才,否則不能犧牲貴妃而獨生。

    唐陳鴻傳奇[29]《長恨歌傳》寫明皇至緊要時期卻犧牲了愛人,保全了自己,這是不對的。

    戀愛是甯犧牲自己,為了保全别人。

    孟子說:“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不會講哲理,一個哲人寫文章用字要一點毛病沒有,要真,要切。

    孟子用“恩”字不好,隻知有我,不知有人,勢必至“不足以保妻子”。

    故戀愛是義務,不是權利;戀愛是給予,而非取得,并非要得到對方什麼。

    戀愛如此,整個人生亦然,要準備為别人犧牲自己。

    而這樣的詩人才是最偉大的詩人。

     朱氏的《感皇恩》等,隻知有己,不知有人。

    鄉間俗語說:上炕認得妻子,下炕認得一雙鞋。

    這樣的人,其結果是到緊要時連妻子都不認得了。

    當然,朱氏也有他的生活方法,但誰沒有自己的生活方法?豬也有,狗也有,阿Q也有。

    上引朱氏詞中句:“風景争來趁遊戲。

    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

    ” 記得一句明詩說:“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釋圓信《天目山居》)[30]這樣生活,和尚可以,他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精神的自殺。

    寫得好玩是你自己好玩,有什麼用?“雅人”便隻是好玩,沒他滿成,一點用也沒有。

    朱氏說“剩活人間幾歲”,但他這樣活着幹嗎?還不如死了! 朱敦儒另有一詞寫安閑,其《臨江仙》曰: 生長西都逢化日,行歌不記流年。

    花間相過酒家眠。

    乘風遊二室,弄雪過三川。

    莫笑衰容雙鬓改,自家風味依然。

    碧潭明月水中天。

    誰閑如老子,不肯作神仙。

     朱敦儒講安閑,“誰閑如老子,不肯作神仙”。

    宗教都是想為别人做事,隻道家是為自己享福,真該活埋。

    長生不老,住在洞天福地,吃龍肝鳳髓,飲瓊漿玉液,這樣的神仙要他何用?不如打死活埋。

    開個玩笑,朱氏“不肯作神仙”,他想做也做不了哇。

    “欲作神仙無計作,偏說。

    安閑不肯作神仙。

    ”(餘之《定風波》)[31]人是做到老,學到老,什麼叫安閑?人活到老、做到老,隻要活一天,有一份氣力,便該做。

    尤其我們中國,現在支離破碎、風雨飄搖中,怎麼能說“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