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詞之“三宗”
關燈
小
中
大
定的,不論成功、失敗,都如此做。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18](董仲舒語),道家有取無與,而真正的愛是給予、犧牲而非取得。
大晏所表現的境界與淵明相似。
王國維《人間詞話》雲: 《詩·兼葭》一篇,最得風人深緻。
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頗近之。
但一灑落,一悲壯耳。
《詩經·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真是詩味。
後人皆不免裝腔作勢;古人則自然,不假修飾。
《蒹葭》首二句是興,後六句說“伊人”,并非實有其人,乃伊人之幻影。
是幻影(幻想、幻象)之追求,故“宛在水中央”。
《蒹葭》是平的,頂多有向背、順逆之分而已。
[19]而晏同叔之: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蝶戀花》) 則更多一手——上下,真是悲壯、有力。
此可代表中國文學之最高境界。
張炎“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朝中措》),未嘗不表現人生,非純寫景,而所表現是多麼沒出息、多麼軟弱之人生;大晏所寫,是多麼有力、上進、有光明前途的人生。
而好壞之相差,說遠,遠在天邊;說近,其間不能容發。
上所舉大晏一類詞是好的,有希望,有前途;而此類最容易成為叫嚣。
文學不是口号、标語,文學中的最高境界往往是無意。
《莊子·逍遙遊》所謂“無用之為用大矣”,無意之為意深矣——意,将就不行,要有富裕。
無意之為意深矣,愈玩味,愈無窮;愈咀嚼,味愈出。
有意則意有盡,其味随意而盡。
要意有盡而味無盡。
大晏便是如此。
意——隻此“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三句十六字,而味無窮。
作者是不得不如此寫,以為必如此寫始合于其心,而在讀者看來,此種技術真是蠱惑,叫我們向右不能向左,叫我們向左不能向右,不僅是感動,簡直被纏住了。
正如歌德(Goethe)《浮士德》一出,喚起德國之魂,千百年以前的作品,到現在還生氣虎虎。
最初所舉大晏詞尚是消極的,今所舉“昨夜西風凋碧樹”三句則是進取的。
大晏詞盡管有無意義、無人生色彩的,而照樣好,照樣蠱惑人的。
如其《破陣子》: 憶得去年今日,黃花已滿東籬。
曾與玉人臨小檻,共折香英泛酒卮。
長條插鬓垂。
人貌不應遷換,珍叢又睹芳菲。
重把一尊尋舊徑,所惜光陰去似飛。
風飄露冷時。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鹂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裡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赢,笑從雙臉生。
“憶得去年今日”與“燕子來時新社”兩首中,“長條插鬓垂”與“笑從雙臉生”原是很平常,但寫得好,說“長條”便“長條”,說“插”便“插”,說“垂”便“垂”,此便是蠱惑。
自大晏一傳而為歐陽,再傳而為稼軒。
“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便小氣。
而大晏“重把一尊尋舊徑”,真灑落。
天下事無不可說,人大方說出來便大方。
《珠玉詞》選目: (一)《浣溪沙》(淡淡梳妝) (二)《浣溪沙》(一向年光) (三)《采桑子》(陽和二月) (四)《采桑子》(時光隻解) (五)《清平樂》(金風細細) (六)《相思兒令》(春色漸芳) (七)《少年遊》(重陽過後) (八)《玉樓春》(簾旌浪卷) (九)《鳳銜杯》(青昨夜) (十)《破陣子》(憶得去年) (十一)《破陣子》(湖上西風) (十二)《山亭柳》(家住西秦) 上選12首,可分為三類: A型:傷感詞。
大晏的傷感詞如《浣溪沙》(一向年光)、《采桑子》(陽和二月)、《采桑子》(時光隻解)、《鳳銜杯》(青昨夜)、《破陣子》(憶得去年)、《破陣子》(湖上西風)、《山亭柳》(家住西秦)。
B型:蘊藉詞。
大晏之蘊藉詞如《清平樂》(金風細細)。
此取其頗似晚唐詩者,在集中尚有。
詞比詩含蓄性差,詞中此類作品少。
現在新詩晦澀(胡适新詩太顯露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18](董仲舒語),道家有取無與,而真正的愛是給予、犧牲而非取得。
大晏所表現的境界與淵明相似。
王國維《人間詞話》雲: 《詩·兼葭》一篇,最得風人深緻。
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頗近之。
但一灑落,一悲壯耳。
《詩經·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真是詩味。
後人皆不免裝腔作勢;古人則自然,不假修飾。
《蒹葭》首二句是興,後六句說“伊人”,并非實有其人,乃伊人之幻影。
是幻影(幻想、幻象)之追求,故“宛在水中央”。
《蒹葭》是平的,頂多有向背、順逆之分而已。
[19]而晏同叔之: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蝶戀花》) 則更多一手——上下,真是悲壯、有力。
此可代表中國文學之最高境界。
張炎“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朝中措》),未嘗不表現人生,非純寫景,而所表現是多麼沒出息、多麼軟弱之人生;大晏所寫,是多麼有力、上進、有光明前途的人生。
而好壞之相差,說遠,遠在天邊;說近,其間不能容發。
上所舉大晏一類詞是好的,有希望,有前途;而此類最容易成為叫嚣。
文學不是口号、标語,文學中的最高境界往往是無意。
《莊子·逍遙遊》所謂“無用之為用大矣”,無意之為意深矣——意,将就不行,要有富裕。
無意之為意深矣,愈玩味,愈無窮;愈咀嚼,味愈出。
有意則意有盡,其味随意而盡。
要意有盡而味無盡。
大晏便是如此。
意——隻此“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三句十六字,而味無窮。
作者是不得不如此寫,以為必如此寫始合于其心,而在讀者看來,此種技術真是蠱惑,叫我們向右不能向左,叫我們向左不能向右,不僅是感動,簡直被纏住了。
正如歌德(Goethe)《浮士德》一出,喚起德國之魂,千百年以前的作品,到現在還生氣虎虎。
最初所舉大晏詞尚是消極的,今所舉“昨夜西風凋碧樹”三句則是進取的。
大晏詞盡管有無意義、無人生色彩的,而照樣好,照樣蠱惑人的。
如其《破陣子》: 憶得去年今日,黃花已滿東籬。
曾與玉人臨小檻,共折香英泛酒卮。
長條插鬓垂。
人貌不應遷換,珍叢又睹芳菲。
重把一尊尋舊徑,所惜光陰去似飛。
風飄露冷時。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鹂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裡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赢,笑從雙臉生。
“憶得去年今日”與“燕子來時新社”兩首中,“長條插鬓垂”與“笑從雙臉生”原是很平常,但寫得好,說“長條”便“長條”,說“插”便“插”,說“垂”便“垂”,此便是蠱惑。
自大晏一傳而為歐陽,再傳而為稼軒。
“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便小氣。
而大晏“重把一尊尋舊徑”,真灑落。
天下事無不可說,人大方說出來便大方。
《珠玉詞》選目: (一)《浣溪沙》(淡淡梳妝) (二)《浣溪沙》(一向年光) (三)《采桑子》(陽和二月) (四)《采桑子》(時光隻解) (五)《清平樂》(金風細細) (六)《相思兒令》(春色漸芳) (七)《少年遊》(重陽過後) (八)《玉樓春》(簾旌浪卷) (九)《鳳銜杯》(青昨夜) (十)《破陣子》(憶得去年) (十一)《破陣子》(湖上西風) (十二)《山亭柳》(家住西秦) 上選12首,可分為三類: A型:傷感詞。
大晏的傷感詞如《浣溪沙》(一向年光)、《采桑子》(陽和二月)、《采桑子》(時光隻解)、《鳳銜杯》(青昨夜)、《破陣子》(憶得去年)、《破陣子》(湖上西風)、《山亭柳》(家住西秦)。
B型:蘊藉詞。
大晏之蘊藉詞如《清平樂》(金風細細)。
此取其頗似晚唐詩者,在集中尚有。
詞比詩含蓄性差,詞中此類作品少。
現在新詩晦澀(胡适新詩太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