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五
關燈
小
中
大
。
香林映月,有黃英數樹,金粟重疊。
見説亭臯,斜倚晴空,依稀此地離别。
西風一夜窗前度,乍變了霜痕葉葉。
是耶非?吹到空山,已誤再來時節。
堪笑年年顦顇,鬢絲換幾縷?長共愁絶。
自是花工,解釋秋情,染就千枝絳雪。
明朝試與簪花去,怕滿鏡星星華髮。
莫等閒消受黃昏,斷送玉顔香骨。
風入松 感逝 碧林風樹夜争鳴,離緒最先驚。
分明付與人腸斷,爲秋聲怕聽春聲。
卻是清商送我,誰人解道愁生?莫須收汝淚縱橫,餘恨更難平。
斷魂化作蛛絲去,向檐前黏住紅英。
怎祝東風一夜,和他塵夢吹醒? 菩薩蠻 湖上送别 西風日日吹空樹,一林霜葉渾無主。
山色接湖光,離情自此長。
離情隨緑草,緑遍江南道。
他日望君來,相思又緑苔。
江城子 裡中作 寒風相送出層城。
曉霜凝,畫輪輕。
墻内烏啼,墻外少人行。
折盡垂楊千萬縷,留不住,此時情。
紅橋獨上數春星。
月華生,水天平。
鏡裏夫容,應向臉邊明。
金雁一雙飛過也!空目斷,遠山青。
【評】 譚獻曰:格高。
(《篋中詞》三) 虞美人 韶華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
西風無賴過江來,歷盡千山萬水幾時回? 秋聲帶葉蕭蕭落,莫響城頭角。
浮雲遮月不分明,誰挽長江一洗放天青? 憶舊遊 寄題“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卷子。
悵韶華逝水,萬點胭脂,零亂成堆。
花面非人面,早芹泥送冷,獨下空階。
燕兒似惜花落,雙影尚徘徊。
又暗雨如絲,和愁織遍,淒絶池臺! 蕭齋怨離阻,盼舊侶歸時,與訴春懷。
淚眼無晴日,有當年笑口,知爲誰開?買歡賸買腸斷,從此怕啣杯。
算好夢偏遙,東風慣帶幽恨來。
【評】 譚獻曰:鬱勃無端。
(《篋中詞續》二) 蘭陵王 江行 水聲咽,中夜蘭橈暗發。
殘春在,催暖送晴,九十韶光去偏急。
垂楊手漫折,難結,輕帆一葉。
離亭遠,歸路漸迷,千裡滄波楚天闊。
餘寒乍消歇。
賸霧鎖花魂,風砭詩骨。
茫茫江草連雲濕。
悵緑樹鶯老,碧闌蜂瘦,空留檣燕似訴别,向人共愁絶! 重疊,浪堆雪。
坐縹緲浮槎,煙外飛越。
銜山一寸眉彎月,照枉渚疑鏡,亂峰如髮。
扁舟獨自,記舊夢,忍細説? 右董士錫詞八首,録自江陰繆氏本《齊物論齋詞》。
〔集評〕 沈曾植曰:《齊物論齋詞》爲臯文正嫡。
臯文疏節闊調,猶有曲子律縛不住者。
在晉卿則應徵按柱,斂氣循聲,興象風神,悉舉騷雅古懷,納諸令慢。
標碧山爲詞家四宗之一,此宗超詣,晉卿爲無上之乘矣。
玉田所謂“清空騷雅”者,亦至晉卿而後盡其能事。
其與白石不同者,白石有名句可標,晉卿無名句可標,其孤峭在此,不便摹擬亦在此。
仲修備識淵源,對之一辭莫贊,毗陵詞人亦更無能嗣響者,可謂門庭峻絶!(《菌閣瑣談》) 周濟 〔小傳〕 周濟字保緒,江蘇荊溪人。
一字介存,晚號止庵。
嘉慶十年(一八〇五)進士,官淮安府學教授。
少與同郡李兆洛、涇縣包世臣以經世學相切劘,兼通兵家言,習擊刺騎射。
淮北梟徒爲亂,制府畀以偵緝之任,屢敗擒之。
以所得貲購妖姬,養豪客,意氣盛極一時。
後悉棄去,隱居金陵春水園,潛心著述。
所著《晉略》八十卷,論者謂借史事自抒猷畫,非徒考據而已。
生於乾隆四十六(一七八一)年,以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卒。
濟承張惠言之餘緒,又曾從董士錫共商詞學,所輯《宋四家詞選》及《詞辨》,附《介存齋論詞雜著》,獨具手眼,爲世所宗。
其《味隽齋詞》自序雲:“吾郡自臯文、子居兩先生開闢榛莽,以《國風》、《離騷》之旨趣,鑄溫、韋、周、辛之面目,一時作者競出,晉卿集其成。
餘與晉卿議論,或合或否,要其指歸,各有正鵠,倘亦知人論世者所取資也?”於此足見其造詣之一斑。
朱孝臧題雲:“金針度,詞辨止庵精。
截斷衆流窮正變,一燈樂苑此長明,推演四家評。
”(《彊邨語業》卷三)其推許周氏論詞之作,可謂至矣。
《味隽齋詞》刊於道光癸未(一八二三),而譚氏《篋中詞》所選十首不在其中,當别有止庵詞刊本耶?往年得《存審軒詞》鈔本,一時無從覓校。
渡江雲 楊花 春風真解事,等閒吹遍,無數短長亭。
一星星是恨,直送春歸,替了落花聲。
憑闌極目,蕩春波萬種春情。
應笑人舂糧幾許?便要數征程。
冥冥,車輪落日,散綺餘霞,漸都迷幻景。
問收向紅窗畫篋,可算飄零?相逢隻有浮雲好,奈蓬萊東指,弱水盈盈。
休更惜,秋風吹老蒓羹。
【評】 譚獻曰:怨斷之中,豪宕不減。
(《篋中詞》三) 滿庭芳 梨花 珍重經年,玲瓏數朵,樓前越樣豐姿。
東君著意,開比海棠遲。
爛漫群芳似錦,深宵露洗盡燕支。
無人見,亭亭顧影,明月過墻時。
渾疑,逢洛浦,淩波佩解,天慰相思。
正團圓果就,怎説將離?一翦紅襟斜度,窺鴛枕雲想輕移。
年年約,湔裙俊侶,沉醉碧頗黎。
【評】 譚獻曰:逋峭。
(《篋中詞》三) 蝶戀花 柳絮年年三月暮。
斷送鶯花,十裡湖邊路。
萬轉千回無落處,隨儂隻恁低低去。
滿眼頽垣攲病樹。
縱有餘英,不直封姨妒。
煙裏黃沙遮不住,河流日夜東南注。
【評】 譚獻曰:渾灝。
(《篋中詞》三) 蝶戀花 絡緯啼秋啼不已。
一種秋聲,萬種秋心裏。
殘月似嫌人未起,斜光直透羅幃底。
喚起閑庭看露洗。
薄翠疏紅,畢竟能餘幾?記得春花真似綺,誰將片片隨流水? 右周濟詞四首,録自譚氏《篋中詞》三。
〔集評〕 蔣敦復曰:借得先生《存審軒詞》一卷,讀之,是真得“意内言外”之旨。
蓋先生少年時,與張臯文、翰風兄弟同裡相切劘,又與董晉卿各緻力於詞,啓古人不傳之秘。
近來浙、吳二派俱宗南宋,獨常州諸公能瓣香周、秦,以上窺唐人微旨,先生其眉目也。
(《芬陀利室詞話》卷一) 譚獻曰:《茗柯詞選》出倚聲之學,日趨正鵠。
張氏甥董晉卿,造微踵美,予未得其全集。
止葊切磋於晉卿,而持論益精。
其言曰:“慎重而後出之,馳騁而變化之,胸醖釀,乃有所寄。
”又曰:“詞非寄託不入,專寄託不出。
一物一事,引伸觸類,意感偶生,假類必達,斯入矣。
萬感橫集,五中無主,赤子隨母笑啼,野人緣劇喜怒,能出矣。
”以予所見周氏撰定《詞辨》、《宋四家詞筏》(案即《宋四家詞選》),推明張氏之旨而廣大之,此道遂與於著作之林,與詩賦文筆同其正變也。
止葊自爲詞,精密純正,與茗柯把臂入林。
(《篋中詞》三) 又曰:《四家詞選》爲後來定本,陳義甚高,勝於《宛鄰詞選》,即潘四農亦無可詆諆矣。
“以有寄託入,以無寄託出”,千古文章之能事盡矣,豈獨填詞爲然。
(《復堂日記》) 周之琦 〔小傳〕 周之琦字稚圭,號退庵,河南祥符人。
嘉慶十三年(一八〇八)進士,由翰林院編修,累官廣西巡撫,以病乞休。
生於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卒。
輯有《心日齋十六家詞選》。
譚獻稱其“截斷衆流,金針度與,雖未及臯文、保緒之陳義甚高,要亦倚聲家疏鑿手”。
(《篋中詞》三)其自爲詞有《心日齋詞》四種。
朱孝臧題雲:“舟如葉,著岸是君恩。
一夢金梁餘舊月,千年玉笥有歸雲,片席蛻巖分。
”(《彊邨語業》卷三)其詞格故與元張翥爲近也。
第一種爲《金梁夢月詞》,有寫刻本,絶精。
好事近 四首 輿中雜書所見,得四闋。
杭葦岸纔登,行入亂峰層碧。
十裡平沙淺渚,又渡頭人立。
笱將搖夢上輕舟,舟尾浪花濕。
恰好烏篷小小,載一肩秋色。
(自獲鹿至井陘,日三四問渡。
) 詩句夕陽山,扇底故人曾説。
好是固關西去,看萬山紅葉。
翠蛟潭上認題名,屐齒爲君折。
驀地蘚花濃處,出一雙胡蝶。
(陳受笙畫扇贈行,題詩有“好山都在固關西”之句。
) 峻坂怯肩輿,引綆兩行猶弱。
幾日牽船岸上,隻蒲帆難著。
一聲碧月大堤頭,舊夢定誰托?何似春風天半,挽秋千紅索?(入太行道中,輿前以索挽之。
) 引手摘星辰,雲氣撲衣如濕。
前望翠屏無路,忽天門中闢。
等閒雞犬下方聽,人住半山側。
行蹋千家檐宇,看炊煙斜出。
(南天門尤陡峻,人多鑿窯而居。
) 踏莎行 勸客清尊,催詩畫鼓,酒痕不管衣襟污。
玉笙誰與唱消魂?醉中隻想懵騰去。
綺席頻邀,高軒慣駐,悶來卻覓棲鴉語。
城頭一角晉陽山,怪他青到無人處。
思佳客 帊上新題閑舊題,苦無佳句比紅兒。
生憐桃萼初開日,那信楊花有定時? 人悄悄,晝遲遲,殷勤好夢托蛛絲。
繡幃金鴨薰香坐,説與春寒總未知。
【評】 譚獻曰:唐人佳境,寄託遙深,珠玉、六一之遺音也。
(《篋中詞》三) 三姝媚 海澱集賢院,有水石花柳之勝,餘歲或數十信宿。
戊寅春暮,獨遊池畔,寓物賦情,弁陽翁所謂“薄酒孤吟”者也。
交枝紅在眼。
蕩簾波香深,鏡瀾痕淺。
費盡春工,占勝遊惟許,等閒鶯燕。
朱屧廊迴,盈退粉蛛絲偷罥。
小影竛竮,冷到梨雲,便成秋苑。
容易題襟催散。
又酒逐花迷,夢將天遠。
繫馬垂楊,但翠眉還識,舊時人面。
暗數韶華,空笑我櫻桃三見。
賸有盈盈胡蝶,西窗弄晚。
【評】 譚獻曰:工力甚深。
(《篋中詞》三) 瑞鶴仙 四月六日出都,小憩蘆溝橋,偶述。
柳絲征袂綰。
試錦羽初程,玉驄猶戀。
銅街佩聲遠。
向天邊回首,故人如面。
藤陰翠晚,但怪得琴尊夢短。
有遊蜂知我心期,剛是褪紅曾見。
還看,珠巢題字,墨暈初乾,酒痕微泫。
晴雲乍展,春已在,驛橋畔。
問柔波一樣,仙源流下,爲底人間較淺?要重尋京邑塵香,素襟漫浣。
【評】 譚獻曰:仲宣灞岸之篇。
(《篋中詞》三) 青衫濕遍 道光己醜夏五,餘有騎省之戚,偶效納蘭容若詞爲此。
雖非宋賢遺譜,音節有可述者。
瑤簪墮也!誰知此恨,隻在今生?怕説香心易折,又争堪燼落殘燈。
憶兼旬病枕慣懵騰。
看宵來一樣懨懨睡,尚猜他夢去還醒。
淚急翻嫌錯莫,魂消直恐分明。
回首並禽棲處,書帷鏡檻,憐我憐卿。
暫别常憂道遠,況淒然泉路深扃。
有銀箋愁寫瘞花銘。
漫商量身在情長在,縱無身那便忘情?最苦梅霖夜怨,虛窗遞入秋聲。
夜半樂 夜趨劍關,中途大雷雨,侵晨始抵宿處。
暮天畏景將下,輕陰城郭,催喚雕鞍去。
到萬笏尖峰,晚涼佳處。
壞雲漸展,狂飆驟發,片時丹嶂冥迷,絳河傾注。
更迎面砰轟震雷鼓。
暗中磴道曲折,蟻磨驚旋,馬蹄愁誤。
怕小小籃輿,山靈留住。
亂流趨壑,崩厓轉石,一肩穩載吟魂,等閒偷度。
曉鐘外羊腸忍回顧? 臥想今夕,犯險虛勞,快心終阻。
行不得空慚鷓鴣語,耐炎曦休恨汗濕齊紈縷。
還僂指幾日消煩暑,邵平瓜買青門路。
右周之琦詞十首,録自《心日齋詞》。
〔集評〕 黃燮清曰:《夢月詞》渾融深厚,語語藏鋒,北宋瓣香,於斯未墜。
(《詞綜續編》)
香林映月,有黃英數樹,金粟重疊。
見説亭臯,斜倚晴空,依稀此地離别。
西風一夜窗前度,乍變了霜痕葉葉。
是耶非?吹到空山,已誤再來時節。
堪笑年年顦顇,鬢絲換幾縷?長共愁絶。
自是花工,解釋秋情,染就千枝絳雪。
明朝試與簪花去,怕滿鏡星星華髮。
莫等閒消受黃昏,斷送玉顔香骨。
風入松 感逝 碧林風樹夜争鳴,離緒最先驚。
分明付與人腸斷,爲秋聲怕聽春聲。
卻是清商送我,誰人解道愁生?莫須收汝淚縱橫,餘恨更難平。
斷魂化作蛛絲去,向檐前黏住紅英。
怎祝東風一夜,和他塵夢吹醒? 菩薩蠻 湖上送别 西風日日吹空樹,一林霜葉渾無主。
山色接湖光,離情自此長。
離情隨緑草,緑遍江南道。
他日望君來,相思又緑苔。
江城子 裡中作 寒風相送出層城。
曉霜凝,畫輪輕。
墻内烏啼,墻外少人行。
折盡垂楊千萬縷,留不住,此時情。
紅橋獨上數春星。
月華生,水天平。
鏡裏夫容,應向臉邊明。
金雁一雙飛過也!空目斷,遠山青。
【評】 譚獻曰:格高。
(《篋中詞》三) 虞美人 韶華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
西風無賴過江來,歷盡千山萬水幾時回? 秋聲帶葉蕭蕭落,莫響城頭角。
浮雲遮月不分明,誰挽長江一洗放天青? 憶舊遊 寄題“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卷子。
悵韶華逝水,萬點胭脂,零亂成堆。
花面非人面,早芹泥送冷,獨下空階。
燕兒似惜花落,雙影尚徘徊。
又暗雨如絲,和愁織遍,淒絶池臺! 蕭齋怨離阻,盼舊侶歸時,與訴春懷。
淚眼無晴日,有當年笑口,知爲誰開?買歡賸買腸斷,從此怕啣杯。
算好夢偏遙,東風慣帶幽恨來。
【評】 譚獻曰:鬱勃無端。
(《篋中詞續》二) 蘭陵王 江行 水聲咽,中夜蘭橈暗發。
殘春在,催暖送晴,九十韶光去偏急。
垂楊手漫折,難結,輕帆一葉。
離亭遠,歸路漸迷,千裡滄波楚天闊。
餘寒乍消歇。
賸霧鎖花魂,風砭詩骨。
茫茫江草連雲濕。
悵緑樹鶯老,碧闌蜂瘦,空留檣燕似訴别,向人共愁絶! 重疊,浪堆雪。
坐縹緲浮槎,煙外飛越。
銜山一寸眉彎月,照枉渚疑鏡,亂峰如髮。
扁舟獨自,記舊夢,忍細説? 右董士錫詞八首,録自江陰繆氏本《齊物論齋詞》。
〔集評〕 沈曾植曰:《齊物論齋詞》爲臯文正嫡。
臯文疏節闊調,猶有曲子律縛不住者。
在晉卿則應徵按柱,斂氣循聲,興象風神,悉舉騷雅古懷,納諸令慢。
標碧山爲詞家四宗之一,此宗超詣,晉卿爲無上之乘矣。
玉田所謂“清空騷雅”者,亦至晉卿而後盡其能事。
其與白石不同者,白石有名句可標,晉卿無名句可標,其孤峭在此,不便摹擬亦在此。
仲修備識淵源,對之一辭莫贊,毗陵詞人亦更無能嗣響者,可謂門庭峻絶!(《菌閣瑣談》) 周濟 〔小傳〕 周濟字保緒,江蘇荊溪人。
一字介存,晚號止庵。
嘉慶十年(一八〇五)進士,官淮安府學教授。
少與同郡李兆洛、涇縣包世臣以經世學相切劘,兼通兵家言,習擊刺騎射。
淮北梟徒爲亂,制府畀以偵緝之任,屢敗擒之。
以所得貲購妖姬,養豪客,意氣盛極一時。
後悉棄去,隱居金陵春水園,潛心著述。
所著《晉略》八十卷,論者謂借史事自抒猷畫,非徒考據而已。
生於乾隆四十六(一七八一)年,以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卒。
濟承張惠言之餘緒,又曾從董士錫共商詞學,所輯《宋四家詞選》及《詞辨》,附《介存齋論詞雜著》,獨具手眼,爲世所宗。
其《味隽齋詞》自序雲:“吾郡自臯文、子居兩先生開闢榛莽,以《國風》、《離騷》之旨趣,鑄溫、韋、周、辛之面目,一時作者競出,晉卿集其成。
餘與晉卿議論,或合或否,要其指歸,各有正鵠,倘亦知人論世者所取資也?”於此足見其造詣之一斑。
朱孝臧題雲:“金針度,詞辨止庵精。
截斷衆流窮正變,一燈樂苑此長明,推演四家評。
”(《彊邨語業》卷三)其推許周氏論詞之作,可謂至矣。
《味隽齋詞》刊於道光癸未(一八二三),而譚氏《篋中詞》所選十首不在其中,當别有止庵詞刊本耶?往年得《存審軒詞》鈔本,一時無從覓校。
渡江雲 楊花 春風真解事,等閒吹遍,無數短長亭。
一星星是恨,直送春歸,替了落花聲。
憑闌極目,蕩春波萬種春情。
應笑人舂糧幾許?便要數征程。
冥冥,車輪落日,散綺餘霞,漸都迷幻景。
問收向紅窗畫篋,可算飄零?相逢隻有浮雲好,奈蓬萊東指,弱水盈盈。
休更惜,秋風吹老蒓羹。
【評】 譚獻曰:怨斷之中,豪宕不減。
(《篋中詞》三) 滿庭芳 梨花 珍重經年,玲瓏數朵,樓前越樣豐姿。
東君著意,開比海棠遲。
爛漫群芳似錦,深宵露洗盡燕支。
無人見,亭亭顧影,明月過墻時。
渾疑,逢洛浦,淩波佩解,天慰相思。
正團圓果就,怎説將離?一翦紅襟斜度,窺鴛枕雲想輕移。
年年約,湔裙俊侶,沉醉碧頗黎。
【評】 譚獻曰:逋峭。
(《篋中詞》三) 蝶戀花 柳絮年年三月暮。
斷送鶯花,十裡湖邊路。
萬轉千回無落處,隨儂隻恁低低去。
滿眼頽垣攲病樹。
縱有餘英,不直封姨妒。
煙裏黃沙遮不住,河流日夜東南注。
【評】 譚獻曰:渾灝。
(《篋中詞》三) 蝶戀花 絡緯啼秋啼不已。
一種秋聲,萬種秋心裏。
殘月似嫌人未起,斜光直透羅幃底。
喚起閑庭看露洗。
薄翠疏紅,畢竟能餘幾?記得春花真似綺,誰將片片隨流水? 右周濟詞四首,録自譚氏《篋中詞》三。
〔集評〕 蔣敦復曰:借得先生《存審軒詞》一卷,讀之,是真得“意内言外”之旨。
蓋先生少年時,與張臯文、翰風兄弟同裡相切劘,又與董晉卿各緻力於詞,啓古人不傳之秘。
近來浙、吳二派俱宗南宋,獨常州諸公能瓣香周、秦,以上窺唐人微旨,先生其眉目也。
(《芬陀利室詞話》卷一) 譚獻曰:《茗柯詞選》出倚聲之學,日趨正鵠。
張氏甥董晉卿,造微踵美,予未得其全集。
止葊切磋於晉卿,而持論益精。
其言曰:“慎重而後出之,馳騁而變化之,胸醖釀,乃有所寄。
”又曰:“詞非寄託不入,專寄託不出。
一物一事,引伸觸類,意感偶生,假類必達,斯入矣。
萬感橫集,五中無主,赤子隨母笑啼,野人緣劇喜怒,能出矣。
”以予所見周氏撰定《詞辨》、《宋四家詞筏》(案即《宋四家詞選》),推明張氏之旨而廣大之,此道遂與於著作之林,與詩賦文筆同其正變也。
止葊自爲詞,精密純正,與茗柯把臂入林。
(《篋中詞》三) 又曰:《四家詞選》爲後來定本,陳義甚高,勝於《宛鄰詞選》,即潘四農亦無可詆諆矣。
“以有寄託入,以無寄託出”,千古文章之能事盡矣,豈獨填詞爲然。
(《復堂日記》) 周之琦 〔小傳〕 周之琦字稚圭,號退庵,河南祥符人。
嘉慶十三年(一八〇八)進士,由翰林院編修,累官廣西巡撫,以病乞休。
生於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卒。
輯有《心日齋十六家詞選》。
譚獻稱其“截斷衆流,金針度與,雖未及臯文、保緒之陳義甚高,要亦倚聲家疏鑿手”。
(《篋中詞》三)其自爲詞有《心日齋詞》四種。
朱孝臧題雲:“舟如葉,著岸是君恩。
一夢金梁餘舊月,千年玉笥有歸雲,片席蛻巖分。
”(《彊邨語業》卷三)其詞格故與元張翥爲近也。
第一種爲《金梁夢月詞》,有寫刻本,絶精。
好事近 四首 輿中雜書所見,得四闋。
杭葦岸纔登,行入亂峰層碧。
十裡平沙淺渚,又渡頭人立。
笱將搖夢上輕舟,舟尾浪花濕。
恰好烏篷小小,載一肩秋色。
(自獲鹿至井陘,日三四問渡。
) 詩句夕陽山,扇底故人曾説。
好是固關西去,看萬山紅葉。
翠蛟潭上認題名,屐齒爲君折。
驀地蘚花濃處,出一雙胡蝶。
(陳受笙畫扇贈行,題詩有“好山都在固關西”之句。
) 峻坂怯肩輿,引綆兩行猶弱。
幾日牽船岸上,隻蒲帆難著。
一聲碧月大堤頭,舊夢定誰托?何似春風天半,挽秋千紅索?(入太行道中,輿前以索挽之。
) 引手摘星辰,雲氣撲衣如濕。
前望翠屏無路,忽天門中闢。
等閒雞犬下方聽,人住半山側。
行蹋千家檐宇,看炊煙斜出。
(南天門尤陡峻,人多鑿窯而居。
) 踏莎行 勸客清尊,催詩畫鼓,酒痕不管衣襟污。
玉笙誰與唱消魂?醉中隻想懵騰去。
綺席頻邀,高軒慣駐,悶來卻覓棲鴉語。
城頭一角晉陽山,怪他青到無人處。
思佳客 帊上新題閑舊題,苦無佳句比紅兒。
生憐桃萼初開日,那信楊花有定時? 人悄悄,晝遲遲,殷勤好夢托蛛絲。
繡幃金鴨薰香坐,説與春寒總未知。
【評】 譚獻曰:唐人佳境,寄託遙深,珠玉、六一之遺音也。
(《篋中詞》三) 三姝媚 海澱集賢院,有水石花柳之勝,餘歲或數十信宿。
戊寅春暮,獨遊池畔,寓物賦情,弁陽翁所謂“薄酒孤吟”者也。
交枝紅在眼。
蕩簾波香深,鏡瀾痕淺。
費盡春工,占勝遊惟許,等閒鶯燕。
朱屧廊迴,盈退粉蛛絲偷罥。
小影竛竮,冷到梨雲,便成秋苑。
容易題襟催散。
又酒逐花迷,夢將天遠。
繫馬垂楊,但翠眉還識,舊時人面。
暗數韶華,空笑我櫻桃三見。
賸有盈盈胡蝶,西窗弄晚。
【評】 譚獻曰:工力甚深。
(《篋中詞》三) 瑞鶴仙 四月六日出都,小憩蘆溝橋,偶述。
柳絲征袂綰。
試錦羽初程,玉驄猶戀。
銅街佩聲遠。
向天邊回首,故人如面。
藤陰翠晚,但怪得琴尊夢短。
有遊蜂知我心期,剛是褪紅曾見。
還看,珠巢題字,墨暈初乾,酒痕微泫。
晴雲乍展,春已在,驛橋畔。
問柔波一樣,仙源流下,爲底人間較淺?要重尋京邑塵香,素襟漫浣。
【評】 譚獻曰:仲宣灞岸之篇。
(《篋中詞》三) 青衫濕遍 道光己醜夏五,餘有騎省之戚,偶效納蘭容若詞爲此。
雖非宋賢遺譜,音節有可述者。
瑤簪墮也!誰知此恨,隻在今生?怕説香心易折,又争堪燼落殘燈。
憶兼旬病枕慣懵騰。
看宵來一樣懨懨睡,尚猜他夢去還醒。
淚急翻嫌錯莫,魂消直恐分明。
回首並禽棲處,書帷鏡檻,憐我憐卿。
暫别常憂道遠,況淒然泉路深扃。
有銀箋愁寫瘞花銘。
漫商量身在情長在,縱無身那便忘情?最苦梅霖夜怨,虛窗遞入秋聲。
夜半樂 夜趨劍關,中途大雷雨,侵晨始抵宿處。
暮天畏景將下,輕陰城郭,催喚雕鞍去。
到萬笏尖峰,晚涼佳處。
壞雲漸展,狂飆驟發,片時丹嶂冥迷,絳河傾注。
更迎面砰轟震雷鼓。
暗中磴道曲折,蟻磨驚旋,馬蹄愁誤。
怕小小籃輿,山靈留住。
亂流趨壑,崩厓轉石,一肩穩載吟魂,等閒偷度。
曉鐘外羊腸忍回顧? 臥想今夕,犯險虛勞,快心終阻。
行不得空慚鷓鴣語,耐炎曦休恨汗濕齊紈縷。
還僂指幾日消煩暑,邵平瓜買青門路。
右周之琦詞十首,録自《心日齋詞》。
〔集評〕 黃燮清曰:《夢月詞》渾融深厚,語語藏鋒,北宋瓣香,於斯未墜。
(《詞綜續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