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農村詞

關燈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辛棄疾寫了好幾首農村詞,這首《西江月》是比較突出的一首。

    它是通過對自然界風光的描寫,來表現農村的生活和心情的。

    黃沙嶺在江西上饒之西。

    辛棄疾退隐上饒帶湖時,經常行經風景優美的黃沙道中。

    詞裡隻選用夏夜一晴一雨兩個鏡頭:上片寫晴,下片寫雨。

    上片通過三種動物:鵲、蟬、蛙來寫晴,是有詳略、深淺、主次之分的。

    首先以驚鵲寫明月,因為明月出來了,枝上的鵲兒見光驚飛,離開枝頭。

    “别枝”在這裡作離開枝頭解,與蘇轼詩“月明驚鵲未安枝”同意,不是“蟬曳殘聲過别枝”作另外一枝解的“别枝”。

    次寫鳴蟬,半夜還有蟬鳴,可見天氣很熱,為下片寫雨作伏筆,頭兩種動物都還隻是略寫、淺寫。

    最後寫蛙。

    “稻花香裡說豐年”兩句,表現了豐年人們的喜悅心情。

    看見稻花,聞到稻香,可知年成,但是在稻花香裡說好年成的卻不是人而是一片蛙聲。

    因為在人們内心異常高興時,往往會覺得周圍的一切事物也都沾染上人們的喜悅心情,塗上愉快的色彩。

    蛙與豐年原無必然的聯系,現在由于人們沉浸在歡樂之中,所以聽到蛙聲,感到它似乎也為豐年而歡唱。

    無知之物尚且如此,曾經付出辛勤勞動的人們,在豐收在望時的興奮心情,更是可想而知了。

    作者運用側面烘托的手法,比正面寫豐收,要生動、深刻得多了。

     下片寫雨。

    雨前天空已經起了雲,天上隻看見七八個星星,那是在雲層裡透漏出來的,說它隻有少數的七八個,是寫雲層之密,預示了未雨時已有雨意。

    盧延讓詩:“兩三條電欲為雨,七八個星猶在天。

    ”也是用“七八個星”來寫雨前的天象。

    第二句寫雨來。

    山前忽然飄下“兩三點雨”,這是夏天驟雨來臨的前奏,不是寫春雨。

    末兩句寫行人的先焦急後喜悅的心理:他曾記得在那土地廟樹林旁邊,有一爿茅店,可以避避雨。

    他急急忙忙地過了溪橋,拐了一個彎,那爿茅店果然在“社林邊”出現了。

    寫出行人的喜悅心情,也就是表現作者自己的喜悅心情。

     這首詞挑選幾件小事物,來描寫農村風光。

    既寫了景,也寫了人。

    不但真切地描繪出一幅農村夏夜的畫面,而且表現了農村的豐收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

    作者的表現手法生動、靈活,能給人以相當豐富的美的享受。

    在宋代描寫農村的詞篇中,它不愧是一首名作。

     清平樂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

     這首詞也是描寫農村生活。

    作者那時退隐在江西鄉間,這詞所反映的當是江西上饒一帶農村的風光。

    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