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

關燈
四〕渚,水中沙灘。

    詩以渚在江中比喻她将來能歸于夫家。

     〔五〕不我與,不和我同去。

     〔六〕處,同居。

     〔七〕沱,小水入于大水叫作沱。

    詩以沱入于江比喻她将來能歸于夫家。

     〔八〕不我過,不到我這裡來,偷偷地走了。

     〔九〕嘯歌,吟詠,歌唱。

     野有死麕 這首詩寫一個打獵的男人引誘一個漂亮的姑娘,她也愛上了他,引他到家中相會。

     一 野有死麕〔一〕,白茅包之〔二〕。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三〕。

     二 林有樸樕〔四〕,野有死鹿。

    白茅純束〔五〕,有女如玉。

     三 舒而脫脫兮〔六〕,無感我帨兮〔七〕,無使尨也吠〔八〕。

     【注】 〔一〕麕(jūn軍),獸名,又名麞。

    死麕是吉士行獵打死的。

     〔二〕白茅,一種草,潔白柔滑,古人常用它包裹肉類。

     〔三〕吉,良善。

    士,男子的通稱。

    誘,指吉士以死麕贈予女子來引誘她。

     〔四〕樸樕(sù速),一種叢木。

     〔五〕純,捆也。

    此句言用白茅捆束死鹿,贈予女子。

     〔六〕舒,緩也,徐也。

    脫脫,走路慢、腳步輕的狀态。

     〔七〕無,勿也,不要。

    感,借為撼,觸動。

    帨(shuì稅),拴在腰帶上的佩巾,有小刀玉佩等拴在一起,碰着就有聲響。

     〔八〕尨(máng忙),長毛狗。

    此章三句是女子偷偷引吉士到家裡來,悄悄對吉士說的話。

     何彼矣 周平王的孫女嫁于齊襄公或齊桓公,求召南域内諸侯之女做陪嫁的媵妾,而其父不肯,召南人因作此詩。

     一 何彼矣〔一〕?唐棣之華〔二〕。

    曷不肅雝〔三〕?王姬之車〔四〕。

     二 何彼矣?華如桃李〔五〕。

    平王之孫,齊侯之子〔六〕。

     三 其釣維何?維絲伊缗〔七〕。

    齊侯之子,平王之孫。

     【注】 〔一〕(nóng農),多而密也。

     〔二〕唐棣,即棠棣(《禦覽》一五二及七七二引作棠棣),果木名,味甘。

    《詩經》無梨字,棣即梨。

    華,古花字。

    唐棣花有白有紅。

    詩以唐棣之花比喻召南諸侯之女年青貌美,當與王姬同嫁齊侯。

     〔三〕曷,何也。

    肅,肅整。

    雝(yōng庸),和諧。

    指車馬行動的肅整和諧。

     〔四〕王姬,周王的女兒稱王姬,姬是周王族的姓。

     〔五〕如,乃也。

     〔六〕齊侯之子,《春秋·莊公元年》:“王姬歸于齊。

    ”是周莊王四年、齊襄公五年,王姬嫁齊襄公。

    又《莊公十一年》:“王姬歸于齊。

    ”是周莊王十四年、齊桓公三年,王姬嫁齊桓公。

    此詩所寫當是《春秋》所記兩件事之一。

    王姬是周平王的孫女,桓王的女兒,莊王的姊妹。

     〔七〕伊,為也。

    缗(mín民),釣魚繩也。

    維絲伊缗,即絲做的釣魚繩。

    詩以用絲繩釣魚比喻以王姬齊侯之貴征求媵妾。

     【附錄】 (解題)《易林·噬嗑之夬》:“齊侯少子,才略美好,求我長女,賤薄不與,反得醜惡,後乃大悔。

    ”就是根據這首詩的齊詩說而講的。

     驺虞 貴族強迫奴隸中的兒童給他牧豬,并派小官監視牧童的勞動,對牧童常常打罵。

    牧童唱出這首歌。

     一 彼茁者葭〔一〕,壹發五豝〔二〕,于嗟乎驺虞〔三〕! 二 彼茁者蓬〔四〕,壹發五豵〔五〕,于嗟乎驺虞! 【注】 〔一〕茁,草長出土的狀态。

    葭(jiā加),蘆葦的别名。

     〔二〕壹,借為一(《說文》引作一)。

    發,讀為撥,二字同聲系古通用。

    豝,小獸稱豝,如小狗稱巴狗,小豬稱巴豬,巴即借為豝字。

    言一撥開蘆葦發現五頭小野豬。

     〔三〕于,讀為籲。

    籲嗟,感歎詞。

    驺(zōu鄒)虞,官名,給貴族管理苑園牲畜等。

     此句可以譯作:“哎呀咳可恨的牧場官!” 〔四〕蓬,草名,今名蓬蒿。

     〔五〕豵(zōng宗),小獸又稱豵,今語呼小獸為崽子,崽是豵字聲音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