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選注 八
關燈
小
中
大
翁卷
翁卷(生年死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永嘉人,有《葦碧軒集》。
野望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鄉村四月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趙師秀 趙師秀(生年死年不詳)字紫芝,号靈秀,永嘉人,有《清苑齋集》。
數日 數日秋風欺病夫,盡吹黃葉下庭蕪。
林疏放得遙山出,又被雲遮一半無。
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1]。
*** [1]陳與義《夜雨》:“棋局可觀浮世理,燈花應為好詩開”,就見得拉扯做作,沒有這樣幹淨完整。
裘萬頃 裘萬頃(?—1222)字元量,自号竹齋,新建人,有《竹齋詩集》。
當時人要把他歸入江西派[1],後來的批評家又稱贊他是江西人而能不傳染江西派的習氣[2]。
其實南宋從楊萬裡開始,許多江西籍貫的詩人都要從江西派的影響裡掙紮出來,裘萬頃也是一個,可是還常常流露出江西派的套語,跟江湖派終不相同。
*** [1]陳元晉《漁墅類稿》卷五《跋裘元量〈竹齋漫存詩〉》。
[2]賀裳《載酒園詩話》卷五。
雨後 秋事雨已畢,秋容晴為妍。
新香浮,馀潤溢潺湲[1]。
機杼蛩聲裡,犁鋤鹭影邊。
吾生一何幸,田裡又豐年! *** [1]上句說稻熟,下句說水漲。
早作 井梧飛葉送秋聲,籬菊緘香[1]待晚晴。
鬥柄橫斜河欲沒[2],數山青處亂鴉鳴。
*** [1]菊花還沒有曬到太陽,所以不香,仿佛把香氣包紮封鎖起來似的。
[2]指北鬥星和天河。
入京道中曝背 露濕芳桃午未幹,花時全似麥秋[1]寒。
征衫不敵東風力,試上郵亭曝背看。
*** [1]見寇準《夏日》注〔1〕。
華嶽 華嶽(生年死年不詳)字子西,自号翠微,貴池人,有《翠微南征錄》。
這個遭韓侂胄迫害、被史彌遠殘殺的愛國志士是“武學生”出身。
宋代的武學“重墨義文學而後騎射”[1],武學生也是文绉绉的,但是他總跟職業文人不同。
華嶽并不沾染當時詩壇上江西派和江湖派的風尚;他發牢騷,開頑笑,談情說愛,都很真率坦白的寫出來,不怕人家嫌他粗犷或笑他俚鄙。
宋人說他的人品“倜傥”像陳亮[2];我們看他那種“粗豪使氣”的詩格,同時人裡隻有劉過和劉仙倫——所謂“廬陵二劉”[3]——的作風還相近,而他的内容比較充實,題材的花樣比較多。
他的散文集《翠微北征錄》卷一裡有篇《平戎十策》,勸皇帝四面八方搜羅“英雄豪傑”,别把國事全部交托給“書生學士”;他講英雄豪傑的八個來源——從“沉溺下僚”的小官一直到“輕犯刑法”的“黥配”和“隐于吏籍”的“胥靡”——簡直算得《水浒傳》的一篇總贊,這也許可以附帶一提的。
*** [1]《貴池先哲遺書》本《翠微南征錄》卷十一《附錄》。
[2]葉紹翁《四朝聞見錄》甲。
[3]張端義《貴耳集》卷中。
驟雨 牛尾烏雲潑濃墨,牛頭風雨翻車軸。
怒濤頃刻卷沙灘,十萬軍聲吼鳴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騎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江上雙舟催發 前帆風飽江天闊,後帆半出疏林阙。
後帆招手呼前帆,畫鼓輕敲總催發。
前帆雪浪驚飛湍,後帆舵尾披銀山。
前帆漸緩後帆急,相傍俱入蘆花灘。
島嶼潆洄斷還續,沙尾夕陽明屬玉[1];望中醉眼昏欲花,誤作閑窗小橫軸。
*** [1]“屬玉”是一種水鳥。
田家 老農鋤水子收禾,老婦攀機女織梭;苗絹[1]已成空對喜,納官還主外無多。
雞唱三聲天欲明,安排飯碗與茶瓶;良人猶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曉星。
拂曉呼兒去采樵,祝[2]妻早辦午炊燒;日斜枵腹歸家看,尚有生枝炙未焦[3]。
*** [1]苗是老農和兒子的勞動果實,絹是老婦和女兒的勞動果實。
[2]請求。
[3]表示兒子采來的柴不好。
補注:“生枝”的“生”字就像《詩·小雅·白駒》所謂“生刍一束”的“生”字;新采折的柴枝不夠幹燥,因而不易燃燒。
參觀杜荀鶴《山中寡婦》:“旋斫生柴帶葉燒。
”今語稱未幹的木料亦曰“生材”。
《管子·形勢》、《韓非子·外儲說右》、《呂覽·别類》、《淮南子·人間訓》等載匠人造室曰“木尚生”雲雲,可相發明。
(參觀孫诒讓《劄迻》卷四) 劉宰 劉宰(1166—1239)字平國,自号漫塘病叟,金壇人,有《漫塘文集》。
他以品節著名,詩歌不很出色,但是像下面選的兩首,在同時人的詩集裡倒也很難找到那樣樸摯的作品。
開禧紀事[1] “泥滑滑”,“仆姑姑”,喚晴喚雨無時無。
曉窗未曙聞啼呼,更勸沽酒“提壺蘆”。
年來米貴無酒沽! “婆餅焦”,“車載闆”,餅焦有味婆可食,有闆盈車死不晚。
君不見比來翁姥盡饑死,狐狸嘬骨烏啄眼! *** [1]宋甯宗趙擴開禧三年(公元1209年)大旱歲饑。
這兩首也是“禽言”體,參看周紫芝《禽言》注〔1〕。
野犬行嘉定己巳作[1] 野有犬,林有烏;犬餓得食聲咿嗚,烏驅不去尾畢逋[2]。
田舍無煙人迹疏,我欲言之涕淚俱。
村南村北衢路隅,妻喚不省哭者夫;父氣欲絕孤兒扶,夜半夫死兒亦殂。
屍橫路隅一縷無;烏啄眼,犬銜須,身上那有全肌膚!叫呼五百[3]煩裡闾,淺土元不蓋頭顱。
過者且勿歎,聞者且莫籲;生必有數死莫逾,饑凍而死非幸欤!君不見荒祠之中荊棘裡,脔割不知誰氏子;蒼天蒼天叫不聞,應羨道旁饑凍死[4]! *** [1]宋甯宗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大旱歲饑。
[2]“城上烏,尾畢逋”是《後漢書》卷二十三記載的童謠;“畢逋”大約跟古樂府《兩頭纖纖》裡寫公雞振動羽毛的“膈膊”是一音之轉。
[3]即“伍伯”,有好幾個意義(詳見鄭珍《巢經巢文集》卷五《跋韓詩寄盧仝首》),此地指地保、公差之類。
[4]意思說:餓死凍死還落得個全軀而死,盡管“烏啄”“犬銜”,反正是個屍首;在這種年頭兒,還有人吃人的事,活生生的給人宰割,那就更慘了。
戴複古 戴複古(1167—?)字式之,自号石屏,黃岩人,有《石屏詩集》。
他活到八十多歲[1],是江湖派裡的名家。
作品受了“四靈”提倡的晚唐詩的影響,後來又攙雜了些江西派的風格;他有首《自嘲》的詞說:“賈島形模原自瘦,杜陵言語不妨村。
”[2]賈島是江湖派所謂“二妙”的一“妙”,杜甫是江西派所謂“一祖三宗”的
野望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鄉村四月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趙師秀 趙師秀(生年死年不詳)字紫芝,号靈秀,永嘉人,有《清苑齋集》。
數日 數日秋風欺病夫,盡吹黃葉下庭蕪。
林疏放得遙山出,又被雲遮一半無。
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1]。
*** [1]陳與義《夜雨》:“棋局可觀浮世理,燈花應為好詩開”,就見得拉扯做作,沒有這樣幹淨完整。
裘萬頃 裘萬頃(?—1222)字元量,自号竹齋,新建人,有《竹齋詩集》。
當時人要把他歸入江西派[1],後來的批評家又稱贊他是江西人而能不傳染江西派的習氣[2]。
其實南宋從楊萬裡開始,許多江西籍貫的詩人都要從江西派的影響裡掙紮出來,裘萬頃也是一個,可是還常常流露出江西派的套語,跟江湖派終不相同。
*** [1]陳元晉《漁墅類稿》卷五《跋裘元量〈竹齋漫存詩〉》。
[2]賀裳《載酒園詩話》卷五。
雨後 秋事雨已畢,秋容晴為妍。
新香浮,馀潤溢潺湲[1]。
機杼蛩聲裡,犁鋤鹭影邊。
吾生一何幸,田裡又豐年! *** [1]上句說稻熟,下句說水漲。
早作 井梧飛葉送秋聲,籬菊緘香[1]待晚晴。
鬥柄橫斜河欲沒[2],數山青處亂鴉鳴。
*** [1]菊花還沒有曬到太陽,所以不香,仿佛把香氣包紮封鎖起來似的。
[2]指北鬥星和天河。
入京道中曝背 露濕芳桃午未幹,花時全似麥秋[1]寒。
征衫不敵東風力,試上郵亭曝背看。
*** [1]見寇準《夏日》注〔1〕。
華嶽 華嶽(生年死年不詳)字子西,自号翠微,貴池人,有《翠微南征錄》。
這個遭韓侂胄迫害、被史彌遠殘殺的愛國志士是“武學生”出身。
宋代的武學“重墨義文學而後騎射”[1],武學生也是文绉绉的,但是他總跟職業文人不同。
華嶽并不沾染當時詩壇上江西派和江湖派的風尚;他發牢騷,開頑笑,談情說愛,都很真率坦白的寫出來,不怕人家嫌他粗犷或笑他俚鄙。
宋人說他的人品“倜傥”像陳亮[2];我們看他那種“粗豪使氣”的詩格,同時人裡隻有劉過和劉仙倫——所謂“廬陵二劉”[3]——的作風還相近,而他的内容比較充實,題材的花樣比較多。
他的散文集《翠微北征錄》卷一裡有篇《平戎十策》,勸皇帝四面八方搜羅“英雄豪傑”,别把國事全部交托給“書生學士”;他講英雄豪傑的八個來源——從“沉溺下僚”的小官一直到“輕犯刑法”的“黥配”和“隐于吏籍”的“胥靡”——簡直算得《水浒傳》的一篇總贊,這也許可以附帶一提的。
*** [1]《貴池先哲遺書》本《翠微南征錄》卷十一《附錄》。
[2]葉紹翁《四朝聞見錄》甲。
[3]張端義《貴耳集》卷中。
驟雨 牛尾烏雲潑濃墨,牛頭風雨翻車軸。
怒濤頃刻卷沙灘,十萬軍聲吼鳴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騎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江上雙舟催發 前帆風飽江天闊,後帆半出疏林阙。
後帆招手呼前帆,畫鼓輕敲總催發。
前帆雪浪驚飛湍,後帆舵尾披銀山。
前帆漸緩後帆急,相傍俱入蘆花灘。
島嶼潆洄斷還續,沙尾夕陽明屬玉[1];望中醉眼昏欲花,誤作閑窗小橫軸。
*** [1]“屬玉”是一種水鳥。
田家 老農鋤水子收禾,老婦攀機女織梭;苗絹[1]已成空對喜,納官還主外無多。
雞唱三聲天欲明,安排飯碗與茶瓶;良人猶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曉星。
拂曉呼兒去采樵,祝[2]妻早辦午炊燒;日斜枵腹歸家看,尚有生枝炙未焦[3]。
*** [1]苗是老農和兒子的勞動果實,絹是老婦和女兒的勞動果實。
[2]請求。
[3]表示兒子采來的柴不好。
補注:“生枝”的“生”字就像《詩·小雅·白駒》所謂“生刍一束”的“生”字;新采折的柴枝不夠幹燥,因而不易燃燒。
參觀杜荀鶴《山中寡婦》:“旋斫生柴帶葉燒。
”今語稱未幹的木料亦曰“生材”。
《管子·形勢》、《韓非子·外儲說右》、《呂覽·别類》、《淮南子·人間訓》等載匠人造室曰“木尚生”雲雲,可相發明。
(參觀孫诒讓《劄迻》卷四) 劉宰 劉宰(1166—1239)字平國,自号漫塘病叟,金壇人,有《漫塘文集》。
他以品節著名,詩歌不很出色,但是像下面選的兩首,在同時人的詩集裡倒也很難找到那樣樸摯的作品。
開禧紀事[1] “泥滑滑”,“仆姑姑”,喚晴喚雨無時無。
曉窗未曙聞啼呼,更勸沽酒“提壺蘆”。
年來米貴無酒沽! “婆餅焦”,“車載闆”,餅焦有味婆可食,有闆盈車死不晚。
君不見比來翁姥盡饑死,狐狸嘬骨烏啄眼! *** [1]宋甯宗趙擴開禧三年(公元1209年)大旱歲饑。
這兩首也是“禽言”體,參看周紫芝《禽言》注〔1〕。
野犬行嘉定己巳作[1] 野有犬,林有烏;犬餓得食聲咿嗚,烏驅不去尾畢逋[2]。
田舍無煙人迹疏,我欲言之涕淚俱。
村南村北衢路隅,妻喚不省哭者夫;父氣欲絕孤兒扶,夜半夫死兒亦殂。
屍橫路隅一縷無;烏啄眼,犬銜須,身上那有全肌膚!叫呼五百[3]煩裡闾,淺土元不蓋頭顱。
過者且勿歎,聞者且莫籲;生必有數死莫逾,饑凍而死非幸欤!君不見荒祠之中荊棘裡,脔割不知誰氏子;蒼天蒼天叫不聞,應羨道旁饑凍死[4]! *** [1]宋甯宗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大旱歲饑。
[2]“城上烏,尾畢逋”是《後漢書》卷二十三記載的童謠;“畢逋”大約跟古樂府《兩頭纖纖》裡寫公雞振動羽毛的“膈膊”是一音之轉。
[3]即“伍伯”,有好幾個意義(詳見鄭珍《巢經巢文集》卷五《跋韓詩寄盧仝首》),此地指地保、公差之類。
[4]意思說:餓死凍死還落得個全軀而死,盡管“烏啄”“犬銜”,反正是個屍首;在這種年頭兒,還有人吃人的事,活生生的給人宰割,那就更慘了。
戴複古 戴複古(1167—?)字式之,自号石屏,黃岩人,有《石屏詩集》。
他活到八十多歲[1],是江湖派裡的名家。
作品受了“四靈”提倡的晚唐詩的影響,後來又攙雜了些江西派的風格;他有首《自嘲》的詞說:“賈島形模原自瘦,杜陵言語不妨村。
”[2]賈島是江湖派所謂“二妙”的一“妙”,杜甫是江西派所謂“一祖三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