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主覓詞
菩薩叢中慧眼,碩人詩裡娥眉。
天上人間真福相,畫就描成好靥兒。
行時嬌更遲。
勸酒偏他最劣,笑時猶有些癡。
更著十年君看取,兩國夫人更是誰。
殷勤秋水詞。
臨江仙 小靥人憐都惡瘦,曲眉天與長颦。
沉思歡事惜腰身。
枕添離别淚,粉落卻深勻。
翠袖盈盈渾力薄,玉笙袅袅愁新。
夕陽依舊倚窗塵。
葉紅苔郁碧,深院斷無人。
又 逗曉莺啼聲昵昵,掩關高樹冥冥。
小渠春浪細無聲。
并床聽夜雨,出藓辘轳青。
碧草旋荒金谷路,烏絲重記蘭亭。
強扶殘醉繞雲屏。
一枝風露濕,花重入疏棂。
又 春色饒君白發了,不妨倚綠偎紅。
翠鬟催喚出房栊。
垂肩金縷窄,醮甲寶杯濃。
睡起鴛鴦飛燕子,門前沙暖泥融。
畫樓人把玉西東。
舞低花外月,唱徹柳邊風。
又 金谷無煙宮樹綠,嫩寒生怕春風。
博山微透暖薰籠。
小樓春色裡,幽夢雨聲中。
别浦鯉魚何日到,錦書封恨重重。
海棠花下去年逢。
也應随分瘦,忍淚覓殘紅。
又 手撚黃花無意緒,等閑行盡回廊。
卷簾芳桂散餘香。
枯荷難睡鴨,疏雨暗添塘。
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長。
羅巾淚别殘妝。
舊歡新夢裡,閑處卻思量。
又 老去渾身無著處,天教隻住山林。
百年光景百年心。
更歡須歎息,無病也呻吟。
試向浮瓜沉李處,清風散發披襟。
莫嫌淺後更頻斟。
要他詩句好,須是酒杯深。
蝶戀花 客有“燕語莺啼人乍遠”之句,用為首句 燕語莺啼人乍遠。
卻恨西園、依舊莺和燕。
笑語十分愁一半。
翠圍特地春光暖。
隻道書來無過雁。
不道柔腸、近日無腸斷。
柄玉莫搖湘淚點。
怕君喚作秋風扇。
又 洗盡機心随法喜。
看取尊前、秋思如春意。
誰與先生寬發齒。
醉時唯有歌而已。
歲月何須溪上記。
千古黃花、自有淵明比。
高卧石龍呼不起。
微風不動天如醉。
【啟勳案】 集中屢見石龍。
《廣信府志》:“石龍洞在鉛山西三十裡。
洞深半裡許,下有石,溫潤可愛,隐然作雙龍盤旋狀。
甘泉時滴”雲,不如是否即此。
又 何物能令公怒喜。
山要人來、人要山無意。
恰似哀筝弦下齒。
千情萬意無時已。
自要溪堂韓作記。
今代機雲、好語花難比。
老眼狂花空處起。
銀鈎未見心先醉。
鹧鸪天 和張子志提舉 别後妝成白發新。
空教兒女笑陳人。
醉尋夜雨旗亭酒,夢斷東風辇路塵。
騎,青雲。
看公冠佩玉階春。
忠言句句唐虞際,便是人間要路津。
又 樽俎風流有幾人。
當年未遇已心親。
金陵種柳歡娛地,庾嶺逢梅寂寞濱。
樽似海,筆如神。
故人南北一般春。
玉人好把新妝樣,淡畫眉兒淺注唇。
又 指點齋樽特地開。
風帆莫引酒船回。
方驚共折津頭柳,卻喜重尋嶺上梅。
催月上,喚風來。
莫愁瓶罄恥金。
隻愁畫角樓頭起,急管哀弦次第催。
又 困不成眠奈夜何。
情知歸未轉愁多。
暗将往事思量遍,誰把多情惱亂他。
些底事,誤人哪。
不成真個不思家。
嬌癡卻妒香香睡,喚起醒松說夢些。
又 一夜清霜變鬓絲。
怕愁剛把酒禁持。
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見頻将翠枕移。
真個恨,未多時。
也應香雪減些兒。
菱花照面須頻記,曾道偏宜淺畫眉。
又 木落山高一夜霜。
北風驅雁又離行。
無言每覺情懷好,不飲能令興味長。
頻聚散,試思量。
為誰春草夢池塘。
中年長作東山恨,莫遣離歌苦斷腸。
又 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以送之 晚歲躬耕不怨貧。
隻雞鬥酒聚比鄰。
都無晉宋之間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載後,百篇存。
更無一字不清真。
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
【啟勳案】 先生最心儀陶淵明之為人,集中常道之。
淵明卒于元嘉丁卯九月,先生卒于開禧丁卯九月。
乃淵明以後之第十三丁卯,相距七百八十年。
同是丁卯,同是九月,可謂巧合。
以此事可為記憶之助,因偶及之。
又 發底青青無限春。
落紅飛雪謾紛紛。
黃花也伴秋光老,何似尊前見在身。
書萬卷,筆如神。
眼看同輩上青雲。
個中不許兒童會,隻恐功名更避人。
又 和趙晉臣敷文韻 綠鬓都無白發侵。
醉時拈筆越精神。
愛将蕪語追前事,更把梅花比那人。
回急雪,遏行雲。
近時歌舞舊時情。
君侯試識誰輕重,看取金杯幾許深。
又 和傅先之提舉賦雪 泉上長吟我獨清。
喜君來共雪争明。
已驚并水鷗無色,更怪行沙蟹有聲。
添爽氣,動雄情。
奇因六出憶陳平。
卻嫌鳥雀投林去,觸破當樓雲母屏。
玉樓春 風前欲勸春光住。
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作星星誤。
人不負春春自負。
夢回人遠許多愁,隻在梨花風雨處。
西江月 木樨 金粟如來出世,蕊宮仙子乘風。
清香一袖意無窮。
洗盡塵緣千種。
長為西風作主,更居明月光中。
十分秋意與玲珑。
拚卻今宵無夢。
又 和趙晉臣敷文賦秋水瀑泉 八萬四千偈後,更誰妙語披襟。
紉蘭結佩有同心。
喚取詩翁來飲。
镂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
胸中不受一塵侵。
卻怕靈均獨醒。
【校】 “更誰”,《曆代詩餘》“誰”作“談”。
又 粉面都成醉夢,霜髯能幾春秋。
來時誦我伴牢愁。
一見尊前似舊。
詩在陰何側畔,字居羅趙前頭。
錦囊來往幾時休。
已遣蛾眉等候。
【校】 “誦我”,《曆代詩餘》“誦”作“送”。
朝中措 為人壽 年年黃菊豔秋風。
更有拒霜紅。
黃似舊時宮額,紅如此日芳容。
青青未老,尊前要看,兒輩平戎。
試釀西江為壽,西江綠水無窮。
清平樂 書王德由主薄扇 溪回沙淺。
紅杏都開遍。
不知春水暖。
猶傍垂楊春岸。
片帆千裡輕船。
行人想見欹眠。
誰似先生高舉,一行白鹭青天。
好事近 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明月到今宵,長是不如人約。
想見廣寒宮殿,正雲梳風掠。
夜深休更喚笙歌,檐頭雨聲惡。
不是小山詞就,這一場寥索。
【啟勳案】 《續通鑒》“嘉泰元年春正月,命路钤按閱諸州兵士,毋受饋遺及擅招軍,違者置諸法”雲,不知是否即此人。
又 和城中諸友韻 雲氣上林梢,畢竟非空非色。
風景不随人去,到而今留得。
老無情味到篇章,詩債怕人索。
卻笑近來林下,有許多詞客。
又 春日郊遊 春動酒旗風,野店芳醪留客。
系馬水邊幽寺,有梨花如雪。
山僧欲看醉魂醒,茗碗泛香白。
微記碧苔歸路,袅一鞭春色。
又 花月賞心天,擡舉多情詩客。
取次錦袍須贳,愛春醅浮雪。
黃鹂何處故飛來,點破野雲白。
一點暗紅猶在,正不禁風色。
又 口占 醫者索酬勞,那得許多錢帛。
隻有一個整整,也和盤盛得。
下官歌舞轉凄涼,剩得幾枝笛。
觑著者般火色,告媽媽将息。
【啟勳案】 此詞諸本不載。
見《清波别志》,謂先生“在上饒,屬其室病,呼醫對脈。
吹笛婢名整整者侍側,乃指以謂醫曰‘老妻病安,以此人為贈’。
不數日果勿藥,乃踐前約。
口占《好事近》以送之”雲。
《絕妙好詞箋》亦收錄此詞,查、厲兩公乃博雅君子,當不誤。
姑以附存于此。
菩薩蠻 功名飽聽兒童說。
看公兩眼明如月。
萬裡勒燕然。
老人書一編。
玉階方寸地。
好趁風雲會。
他日赤松遊。
依然萬戶侯。
又 送曹君之莊所 人間歲月堂堂去。
勸君快上青雲路。
聖處一燈傳。
工夫螢雪邊。
曲生風味惡。
辜負西窗約。
沙岸片帆開。
寄書無雁來。
又 和夏中玉 與君欲赴西樓約。
西樓風急征衫薄。
且莫上蘭舟。
怕人清淚流。
臨風橫玉管。
聲散江天滿。
一夜旅中愁。
蛩吟不忍休。
【啟勳案】 夏中玉,維揚人。
醜奴兒 醉中有歌此詩以勸酒者,聊櫽括之 晚來雲淡秋光薄,落日晴天。
落日晴天。
堂上風斜畫燭煙。
從渠去買人間恨,字字都圓。
字字都圓。
腸斷西風十四弦。
【校】 調,《曆代詩餘》作《采桑子》。
題,《曆代詩餘》作“贈歌者”。
又 尋常中秋扶頭後,歌舞支持。
歌舞支持。
誰把新詞喚住伊。
臨岐也有旁人笑,笑已争知。
笑已争知。
明月樓空燕子飛。
又 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
誰解相憐。
又把愁來做個天。
都将今古無窮事,放在愁邊。
放在愁邊。
卻自移家向酒泉。
浣溪沙 壽内子 壽酒同斟喜有餘。
朱顔卻對白髭須。
兩人百歲恰乘除。
婚嫁剩添兒女拜,平安頻拆外家書。
年年堂上壽星圖。
【飲冰室考證】 先生夫人姓氏及結婚年無考。
但二十三歲脫身南歸時,似未有眷屬。
此詞雖不知作于何年,然“朱顔”對“白須”,則年齒相懸可知。
“兩人百歲乘除”,亦決非齒相若者。
倘夫婦一五十一,一四十九,合成百歲,此何足異?而見諸詩詞以為美談耶?此詞或作于六十二三歲,夫人年方三十七八,故乘除成百歲。
夫髭已白而婦顔尚朱也。
天上人間真福相,畫就描成好靥兒。
行時嬌更遲。
勸酒偏他最劣,笑時猶有些癡。
更著十年君看取,兩國夫人更是誰。
殷勤秋水詞。
臨江仙 小靥人憐都惡瘦,曲眉天與長颦。
沉思歡事惜腰身。
枕添離别淚,粉落卻深勻。
翠袖盈盈渾力薄,玉笙袅袅愁新。
夕陽依舊倚窗塵。
葉紅苔郁碧,深院斷無人。
又 逗曉莺啼聲昵昵,掩關高樹冥冥。
小渠春浪細無聲。
并床聽夜雨,出藓辘轳青。
碧草旋荒金谷路,烏絲重記蘭亭。
強扶殘醉繞雲屏。
一枝風露濕,花重入疏棂。
又 春色饒君白發了,不妨倚綠偎紅。
翠鬟催喚出房栊。
垂肩金縷窄,醮甲寶杯濃。
睡起鴛鴦飛燕子,門前沙暖泥融。
畫樓人把玉西東。
舞低花外月,唱徹柳邊風。
又 金谷無煙宮樹綠,嫩寒生怕春風。
博山微透暖薰籠。
小樓春色裡,幽夢雨聲中。
别浦鯉魚何日到,錦書封恨重重。
海棠花下去年逢。
也應随分瘦,忍淚覓殘紅。
又 手撚黃花無意緒,等閑行盡回廊。
卷簾芳桂散餘香。
枯荷難睡鴨,疏雨暗添塘。
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長。
羅巾淚别殘妝。
舊歡新夢裡,閑處卻思量。
又 老去渾身無著處,天教隻住山林。
百年光景百年心。
更歡須歎息,無病也呻吟。
試向浮瓜沉李處,清風散發披襟。
莫嫌淺後更頻斟。
要他詩句好,須是酒杯深。
蝶戀花 客有“燕語莺啼人乍遠”之句,用為首句 燕語莺啼人乍遠。
卻恨西園、依舊莺和燕。
笑語十分愁一半。
翠圍特地春光暖。
隻道書來無過雁。
不道柔腸、近日無腸斷。
柄玉莫搖湘淚點。
怕君喚作秋風扇。
又 洗盡機心随法喜。
看取尊前、秋思如春意。
誰與先生寬發齒。
醉時唯有歌而已。
歲月何須溪上記。
千古黃花、自有淵明比。
高卧石龍呼不起。
微風不動天如醉。
【啟勳案】 集中屢見石龍。
《廣信府志》:“石龍洞在鉛山西三十裡。
洞深半裡許,下有石,溫潤可愛,隐然作雙龍盤旋狀。
甘泉時滴”雲,不如是否即此。
又 何物能令公怒喜。
山要人來、人要山無意。
恰似哀筝弦下齒。
千情萬意無時已。
自要溪堂韓作記。
今代機雲、好語花難比。
老眼狂花空處起。
銀鈎未見心先醉。
鹧鸪天 和張子志提舉 别後妝成白發新。
空教兒女笑陳人。
醉尋夜雨旗亭酒,夢斷東風辇路塵。
騎,青雲。
看公冠佩玉階春。
忠言句句唐虞際,便是人間要路津。
又 樽俎風流有幾人。
當年未遇已心親。
金陵種柳歡娛地,庾嶺逢梅寂寞濱。
樽似海,筆如神。
故人南北一般春。
玉人好把新妝樣,淡畫眉兒淺注唇。
又 指點齋樽特地開。
風帆莫引酒船回。
方驚共折津頭柳,卻喜重尋嶺上梅。
催月上,喚風來。
莫愁瓶罄恥金。
隻愁畫角樓頭起,急管哀弦次第催。
又 困不成眠奈夜何。
情知歸未轉愁多。
暗将往事思量遍,誰把多情惱亂他。
些底事,誤人哪。
不成真個不思家。
嬌癡卻妒香香睡,喚起醒松說夢些。
又 一夜清霜變鬓絲。
怕愁剛把酒禁持。
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見頻将翠枕移。
真個恨,未多時。
也應香雪減些兒。
菱花照面須頻記,曾道偏宜淺畫眉。
又 木落山高一夜霜。
北風驅雁又離行。
無言每覺情懷好,不飲能令興味長。
頻聚散,試思量。
為誰春草夢池塘。
中年長作東山恨,莫遣離歌苦斷腸。
又 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以送之 晚歲躬耕不怨貧。
隻雞鬥酒聚比鄰。
都無晉宋之間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載後,百篇存。
更無一字不清真。
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
【啟勳案】 先生最心儀陶淵明之為人,集中常道之。
淵明卒于元嘉丁卯九月,先生卒于開禧丁卯九月。
乃淵明以後之第十三丁卯,相距七百八十年。
同是丁卯,同是九月,可謂巧合。
以此事可為記憶之助,因偶及之。
又 發底青青無限春。
落紅飛雪謾紛紛。
黃花也伴秋光老,何似尊前見在身。
書萬卷,筆如神。
眼看同輩上青雲。
個中不許兒童會,隻恐功名更避人。
又 和趙晉臣敷文韻 綠鬓都無白發侵。
醉時拈筆越精神。
愛将蕪語追前事,更把梅花比那人。
回急雪,遏行雲。
近時歌舞舊時情。
君侯試識誰輕重,看取金杯幾許深。
又 和傅先之提舉賦雪 泉上長吟我獨清。
喜君來共雪争明。
已驚并水鷗無色,更怪行沙蟹有聲。
添爽氣,動雄情。
奇因六出憶陳平。
卻嫌鳥雀投林去,觸破當樓雲母屏。
玉樓春 風前欲勸春光住。
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作星星誤。
人不負春春自負。
夢回人遠許多愁,隻在梨花風雨處。
西江月 木樨 金粟如來出世,蕊宮仙子乘風。
清香一袖意無窮。
洗盡塵緣千種。
長為西風作主,更居明月光中。
十分秋意與玲珑。
拚卻今宵無夢。
又 和趙晉臣敷文賦秋水瀑泉 八萬四千偈後,更誰妙語披襟。
紉蘭結佩有同心。
喚取詩翁來飲。
镂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
胸中不受一塵侵。
卻怕靈均獨醒。
【校】 “更誰”,《曆代詩餘》“誰”作“談”。
又 粉面都成醉夢,霜髯能幾春秋。
來時誦我伴牢愁。
一見尊前似舊。
詩在陰何側畔,字居羅趙前頭。
錦囊來往幾時休。
已遣蛾眉等候。
【校】 “誦我”,《曆代詩餘》“誦”作“送”。
朝中措 為人壽 年年黃菊豔秋風。
更有拒霜紅。
黃似舊時宮額,紅如此日芳容。
青青未老,尊前要看,兒輩平戎。
試釀西江為壽,西江綠水無窮。
清平樂 書王德由主薄扇 溪回沙淺。
紅杏都開遍。
不知春水暖。
猶傍垂楊春岸。
片帆千裡輕船。
行人想見欹眠。
誰似先生高舉,一行白鹭青天。
好事近 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明月到今宵,長是不如人約。
想見廣寒宮殿,正雲梳風掠。
夜深休更喚笙歌,檐頭雨聲惡。
不是小山詞就,這一場寥索。
【啟勳案】 《續通鑒》“嘉泰元年春正月,命路钤按閱諸州兵士,毋受饋遺及擅招軍,違者置諸法”雲,不知是否即此人。
又 和城中諸友韻 雲氣上林梢,畢竟非空非色。
風景不随人去,到而今留得。
老無情味到篇章,詩債怕人索。
卻笑近來林下,有許多詞客。
又 春日郊遊 春動酒旗風,野店芳醪留客。
系馬水邊幽寺,有梨花如雪。
山僧欲看醉魂醒,茗碗泛香白。
微記碧苔歸路,袅一鞭春色。
又 花月賞心天,擡舉多情詩客。
取次錦袍須贳,愛春醅浮雪。
黃鹂何處故飛來,點破野雲白。
一點暗紅猶在,正不禁風色。
又 口占 醫者索酬勞,那得許多錢帛。
隻有一個整整,也和盤盛得。
下官歌舞轉凄涼,剩得幾枝笛。
觑著者般火色,告媽媽将息。
【啟勳案】 此詞諸本不載。
見《清波别志》,謂先生“在上饒,屬其室病,呼醫對脈。
吹笛婢名整整者侍側,乃指以謂醫曰‘老妻病安,以此人為贈’。
不數日果勿藥,乃踐前約。
口占《好事近》以送之”雲。
《絕妙好詞箋》亦收錄此詞,查、厲兩公乃博雅君子,當不誤。
姑以附存于此。
菩薩蠻 功名飽聽兒童說。
看公兩眼明如月。
萬裡勒燕然。
老人書一編。
玉階方寸地。
好趁風雲會。
他日赤松遊。
依然萬戶侯。
又 送曹君之莊所 人間歲月堂堂去。
勸君快上青雲路。
聖處一燈傳。
工夫螢雪邊。
曲生風味惡。
辜負西窗約。
沙岸片帆開。
寄書無雁來。
又 和夏中玉 與君欲赴西樓約。
西樓風急征衫薄。
且莫上蘭舟。
怕人清淚流。
臨風橫玉管。
聲散江天滿。
一夜旅中愁。
蛩吟不忍休。
【啟勳案】 夏中玉,維揚人。
醜奴兒 醉中有歌此詩以勸酒者,聊櫽括之 晚來雲淡秋光薄,落日晴天。
落日晴天。
堂上風斜畫燭煙。
從渠去買人間恨,字字都圓。
字字都圓。
腸斷西風十四弦。
【校】 調,《曆代詩餘》作《采桑子》。
題,《曆代詩餘》作“贈歌者”。
又 尋常中秋扶頭後,歌舞支持。
歌舞支持。
誰把新詞喚住伊。
臨岐也有旁人笑,笑已争知。
笑已争知。
明月樓空燕子飛。
又 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
誰解相憐。
又把愁來做個天。
都将今古無窮事,放在愁邊。
放在愁邊。
卻自移家向酒泉。
浣溪沙 壽内子 壽酒同斟喜有餘。
朱顔卻對白髭須。
兩人百歲恰乘除。
婚嫁剩添兒女拜,平安頻拆外家書。
年年堂上壽星圖。
【飲冰室考證】 先生夫人姓氏及結婚年無考。
但二十三歲脫身南歸時,似未有眷屬。
此詞雖不知作于何年,然“朱顔”對“白須”,則年齒相懸可知。
“兩人百歲乘除”,亦決非齒相若者。
倘夫婦一五十一,一四十九,合成百歲,此何足異?而見諸詩詞以為美談耶?此詞或作于六十二三歲,夫人年方三十七八,故乘除成百歲。
夫髭已白而婦顔尚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