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陶令有心期。

    明朝九日渾潇灑,莫使尊前欠一枝。

     【校】 題,信州本無“作”字。

    從四卷本丁集。

     “九日”,四卷本丁集作“重九”。

     又 戲題村舍 雞鴨成群晚未收。

    桑麻長過屋山頭。

    有何不可吾方羨,要底都無飽便休。

     新柳樹,舊沙洲。

    去年溪打那邊流。

    自言此地生兒女,不嫁餘家即聘周。

     【校】 “未收”,四卷本丙集“未”作“不”。

     “餘家”,丙集“餘”作“金”。

     又 睡起即事 水荇參差動綠波。

    一池蛇影噤群蛙。

    因風野鶴饑猶舞,積雨山栀病不花。

     名利處,戰争多。

    門前蠻觸日幹戈。

    不知更有槐安國,夢覺南柯日未斜。

     又 石壁虛雲積漸高。

    溪聲繞屋幾周遭。

    自從一雨花零落,卻愛微風草動搖。

     呼玉友,薦溪毛。

    殷勤野老苦相邀。

    杖藜忽避行人去,認是翁來卻過橋。

     【校】 “苦相邀”,《曆代詩餘》“苦”作“著”。

     又 尋菊花無有戲作 掩鼻人間臭腐場。

    古今唯有酒偏香。

    自從來住雲煙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

    黃花何處避重陽。

    要知爛熳開時節,直待西風一夜霜。

     【校】 “來住”,四卷本丙集“來”作“歸”。

     又 席上吳子似諸友見和,再用韻答之 翰墨諸公久擅場。

    胸中書傳許多香。

    都無絲竹銜杯樂,卻有龍蛇落筆忙。

     閑意思,老風光。

    酒徒今有幾高陽。

    黃花不怯西風冷,隻怕詩人兩鬓霜。

     【校】 “諸公”,四卷本丙集“公”作“君”。

     “卻有”,丙集“有”作“看”。

     又 自古高人最可嗟。

    隻因疏懶取名多。

    居山一似庚桑楚,輕樹真成郭駝。

     雲子飯,水晶瓜。

    林間攜客更烹茶。

    君歸休矣吾忙甚,要看蜂兒晚趁衙。

     又 寄葉仲洽 是處移花是處開。

    古今興廢幾池台。

    背人翠羽偷魚去,抱蕊黃須趁蝶來。

     掀老甕,撥新醅。

    客來且盡兩三杯。

    日高盤馔供何晚,市遠魚鲑買未回。

     又 和吳子似山行韻 誰共春光管日華。

    朱朱紛紛野蒿花。

    閑愁投老無多子,酒病而今較減些。

     山遠近,路橫斜。

    正無聊處管弦嘩。

    去年醉處猶能記,細數溪邊第幾家。

     【校】 “紛紛”,四卷本丙集作“粉粉”。

    《曆代詩餘》同。

     又 過峽石,用韻答吳子似 歎息頻年廪未高。

    新詞空賀此丘遭。

    遙知醉帽時時落,見說吟鞭步步搖。

     幹玉唾,秃錐毛。

    隻今明月費招邀。

    最憐烏鵲南飛句,不解風流見二喬。

     又 吳子似過秋水 秋水長廊水石間。

    有誰來共聽潺潺。

    羨君人物東西晉,分我詩名大小山。

     窮自樂,懶方閑。

    人間路窄酒杯寬。

    看君不了癡兒事,又似風流靖長官。

     【校】 “懶方閑”,信州本“懶”作“晚”。

    從四卷本丁集。

     玉樓春 三三兩兩誰家婦。

    聽取鳴禽枝上語。

    提壺沽酒已多時,婆餅焦時須早去。

     醉中忘卻來時路。

    借問行人家住處。

    隻尋古廟那邊行,更過溪南烏桕樹。

     【校】 “誰家婦”,四卷本丙集“婦”作“女”。

     又 樂令謂衛:“人未嘗夢搗齑餐鐵杵,乘車入鼠穴。

    ”以謂世無是事故也。

    餘謂世無是事而有是理,樂所謂無,猶雲有也。

    戲作數語以明之 有無一理誰差别。

    樂令區區猶未達。

    事言無處未嘗無,試把所無憑理說。

     伯夷饑采西山蕨。

    何異搗齑餐杵鐵。

    仲尼去衛又之陳,此是乘車穿鼠穴。

     又 隐湖戲作 客來底事逢迎晚。

    竹裡鳴禽尋未見。

    日高猶苦聖賢中,門外誰酣蠻觸戰。

     多方為渴泉尋遍,何日成陰松種滿。

    不辭長向水雲來,隻怕頻煩魚鳥倦。

     【校】 “聖賢中”,《曆代詩餘》“中”作“心”。

     “頻煩”,信州本“煩”作“頻”。

    從四卷本丁集。

     鵲橋仙 贈鹭鹚 溪邊白鹭,來吾告汝,溪裡魚兒堪數。

    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

     白沙遠浦,青泥别渚,剩有蝦跳鳅舞。

    聽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

     【校】 “主人”句,《曆代詩餘》作“主憐汝汝又憐魚”。

     西江月 壽之弟,時新居落成 畫棟新垂簾幕,華燈未放笙歌。

    一杯潋滟泛金波。

    先向太夫人賀。

     富貴吾應自有,功名不用渠多。

    隻将綠鬓抵羲娥。

    金印須教鬥大。

     【校】 題,四卷本丁集作“壽錢塘弟,正月十六日,時新居成”。

     【啟勳案】 之奉母南遷,居浮梁。

    集中贈之詞十餘首,見乙集者一二首,見丙、丁集者亦不過一二首,餘俱見甲集。

    所謂“新居”者,如在浮梁,則此詞定是早年作。

    但丁集題作“錢塘弟”,豈之複自浮梁遷臨安耶? 又 遣興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

    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隻疑松動要人扶。

    以手推松曰去。

     又 和晉臣登悠然閣 一柱中擎遠碧,兩峰旁聳高寒。

    橫陳削盡短長山。

    莫把一分增減。

     我望雲煙目斷,人言風景天悭。

    被公詩筆盡追還。

    重上層梯一覽。

     【校】 題,信州本作“悠然閣”三字。

    從四卷本丁集。

     “旁聳”,丁集“聳”作“倚”。

     “重上”,丁集“重”作“更”。

     “層梯”,丁集“梯”作“樓”。

     又 示兒曹以家事付之 萬事煙雲忽過,百年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

    宜醉宜遊宜睡。

    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舊管些兒。

    管竹管山管水。

     【校】 “百年”,四卷本丙集作“一身”。

     又 題可卿影像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隻入丹青。

    喧天畫鼓要他聽。

    把着花枝不應。

     何處嬌魂瘦影,向來軟語柔情。

    有時醉裡喚卿卿。

    卻被旁人笑問。

     【啟勳案】 此詞信州十二卷本失載。

    見四卷本丙集。

     又 堂上謀臣帷幄,邊頭猛将幹戈。

    天時地利與人和。

    燕可伐與曰可。

     此日樓頭鼎鼎,他時劍履山河。

    都人齊和大風歌。

    管領群臣來賀。

     【飲冰室考證】 丁集本有此詞,唯汲古閣本《龍州詞》亦有之。

    為稼軒作,抑劉改之作,固已傳聞異詞。

    《吳禮部詩話》則謂:“不唯非辛作,并非劉作,實當時京師人之小詞也。

    ” 【啟勳案】 右之考證并詞,同見于信州本之眉。

    信州本無此一首。

    劉改之嘗在先生幕,二人作品有誤入之可能,但無确實反證。

    既載于丁集,故伯兄亦不否認。

    《吳禮部詩話》亦不過否認而已,并未舉出有力之反證。

    《龍洲詞》有異文,錄之如下:“堂上謀臣樽俎,邊頭将士幹戈。

    天時地利與人和。

    燕可伐與曰可。

     今日樓頭鼎鼎,明年帶砺山河。

    大家齊唱大風歌,同日四方來賀。

    ” 朝中措 夜深殘月過山房。

    睡覺北窗涼。

    起繞中庭獨步,一天星鬥文章。

     朝來客話,山林鐘鼎,那處難忘。

    君向沙頭細問,白鷗知我行藏。

     又 九日小集,時楊世長将赴南宮 年年團扇怨秋風。

    愁絕寶杯空。

    山下卧龍豐度,台前戲馬英雄。

     而今休也,花殘一似,人老花同。

    莫怪東籬韻減,隻今丹桂香濃。

     【校】 “寶杯”,《曆代詩餘》“寶”作“玉”。

     清平樂 木樨 月明秋曉。

    翠蓋團團好。

    碎剪黃金教恁小。

    都著葉兒遮了。

     打來休似年時。

    小窗能有高低。

    無頓許多香處,隻消三兩枝兒。

     【校】 “教恁小”,《曆代詩餘》“教”作“敷”。

     又 再賦 東園向曉。

    陣陣西風好。

    喚起詩人金小小。

    翠羽玪珑裝了。

     一枝枕畔開時。

    羅帏翠幕低垂。

    恁地十分遮護,打窗早有蜂兒。

     【校】 “低垂”,信州本作“垂低”。

    從四卷本丙集。

    《曆代詩餘》作“低垂”。

     【啟勳案】 右第一首,四卷本失載。

    第二首見丙集。

    用前韻,自是同時作。

     又 憶吳江賞木樨 少年痛飲。

    憶向吳江醒。

    明月團團高樹影。

    十裡水沉煙冷。

     大都一點宮黃。

    人間直恁芳芬。

    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

     【校】 題,四卷本丙集作“謝叔良惠木樨”。

     “團團”,丙集作“團圓”。

     “水沉煙冷”,丙集作“薔薇水冷”。

     又 清詞索笑。

    莫厭銀杯小。

    應是天孫新與巧。

    剪恨裁愁句好。

     有人夢斷關河。

    小窗日飲亡何。

    想是重簾不卷,淚痕滴盡湘娥。

     又 春宵睡重。

    夢裡還相送。

    枕畔起尋雙玉鳳。

    半日才知是夢。

     一從賣翠人還。

    又無音信經年。

    卻把淚來做水,流也流到伊邊。

     【啟勳案】 此一首信州十二卷本失載,見四卷本丙集。

     菩薩蠻 贈張醫道服為别,且令饋河豚 萬金不換囊中術。

    上醫元自能醫國。

    軟語到更闌。

    绨袍範叔寒。

     江頭楊柳路。

    馬踏春風去。

    快趁兩三杯。

    河豚欲上來。

     又 趙晉臣席上。

    時張菩提葉燈,趙茂嘉扶病攜歌者 看燈元是菩提葉。

    依然會說菩提法。

    法似一燈明。

    須臾千萬燈。

     燈邊花更滿。

    誰把空花散。

    說與病維摩。

    而今天女歌。

     又 題雲岩 遊人占卻岩中屋。

    白雲隻在檐頭宿。

    啼鳥苦相催。

    夜深歸去來。

     松篁通一徑。

    噤山花冷。

    今古幾千年。

    西鄉小有天。

     【校】 三、四句,四卷本丙集作“誰解探玲珑,青山十裡空”。

     又 重到雲岩,戲徐斯遠 君家玉雪花如屋。

    未應山下成三宿。

    啼鳥幾曾催。

    西風猶未來。

     山房連石徑。

    雲卧衣裳冷。

    倩得李延年。

    清歌送上天。

     【啟勳案】 《廣信府志》:“雲岩在鉛山西十八裡。

    兩崖崚嶒,緣徑數百步始至其巅。

    ”前一首見丙集。

    後一首四卷本失載,見信州本。

    以同韻知是同時作。

    又第一首三、四兩句“珑”“空”兩韻異,可見十二卷乃改定本。

     又 贈周國輔侍人 畫樓影醮清溪水。

    歌聲響徹行雲裡。

    簾幕燕雙雙。

    綠楊低映窗。

     曲中特地誤。

    要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