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六

關燈
、隆。

    寳荒怠,中外失望。

    後段後言于垂曰:國步多艱,太子非濟世材。

    農、隆皆陛下賢子,宜擇一人,付于大業。

    寳善事垂,左右多譽之者,故垂以為賢,謂太後曰:汝欲使我為晉獻公乎。

    後泣曰:吾為社稷耳,乃以我為驪姬,何其苦哉。

    寳聞而恨之,旣立,遂弒段後。

    安帝隆安元年,魏攻信都,寳擊之,敗還。

    魏進圍中山,寳奔龍城。

    二年衞卒,段速骨作亂,寳南走。

    尚書蘭汗先與速骨通謀,旣而復襲殺之。

    寳行至黎陽,遣使告範陽王德奉迎。

    時德已自稱燕王,寳聞之懼而北走。

    會蘭汗遣使來迎,遂還。

    未至,汗遣騎迎而殺之,并其太子策。

    〇信都,今冀州。

     慕容盛,討元兇,攝行統制。

     不三年,逢殺手,不得全身。

     寳庶子長樂王盛,蘭汗之婿也,往奔喪。

    汗不忍害,盛攻汗誅之,以長樂王攝行統制,尋稱帝。

    五年,段璣作亂,弒盛。

    璣,段太後兄子。

    盛叔父熙,素得幸于丁太後,太後立之。

    〇熙,垂少子。

     叔父熙,遭養子,高雲篡弒。

     被将軍,馮跋氏,占了家門。

     馮跋氏,自稱王,北燕初主。

     初,將軍馮跋得罪于熙,亡命山澤。

    安帝義熙三年,熙送其後苻氏葬,跋等潛入城作亂,推熙養子髙雲為主,閉門拒守。

    熙還攻不克,雲遂即天王位,執熙弒之,後燕亡。

    〇雲,高句驪支屬也,以馮跋督中外諸軍。

    五年,雲為其臣離班、桃仁所殺。

    跋帳下共斬班、仁,跋即天王位,是為北燕。

     弟馮弘,殺兄子,自立為君。

     無主宰,内徘徊,稱藩宋魏。

     不得已,奔高麗,死在遼城。

     宋文帝元嘉七年,跋卒,弟弘殺太子翼自立。

    魏伐之,弘稱藩謝罪。

    魏徴其太子,不遣復伐之。

    弘更稱藩于宋。

    十三年,魏伐燕,弘急奔高麗,後為其所殺,北燕亡。

     西燕主,慕容沖,平陽自立。

     入長安,遭殺害,兄子忠承。

     慕容永,弒其君,終還一報。

     慕容垂,叩囊智,掃蕩塵氛。

     晉孝武帝太元九年,慕容沖起兵平陽,慕容泓起兵華陰。

    秦擊破沖,沖奔泓。

    泓臣髙蓋殺泓,立沖為太弟。

    十年稱帝,是為西燕,襲長安入之。

    十一年,將軍韓延殺沖,而立沖將段隨。

    慕容永殺隨,立宜都王子顗。

    慕容韜又殺之,而立沖之子瑤。

    永又殺瑤,而立弘子忠,未幾復遇弒。

    永立十八年,後燕主垂擊之,曰:吾雖老,叩囊底智,足以取之。

    十九年,攻斬永,西燕亡。

     南燕主,慕容德,垂之愛弟。

     復殘基,據廣固,講武屯兵。

     調臣下,比少康,猶輕光武。

     德,皝之少子。

    魏克中山,德徙居滑臺。

    安帝隆安二年,稱王。

    三年,陷廣固,遂都之。

    四年,稱帝,更名備德,是為南燕。

    問羣臣曰:朕可方古何主?鞠仲曰:陛下中興聖主,少康、光武之儔。

    命賜帛千疋,仲以多辭,備德曰:卿知調朕,朕不知調卿耶。

    〇滑臺,今滑縣。

     乏儲嗣,迎其姪,子母歸秦。

     初,備德仕秦為張掖太守。

    苻堅敗,備德舉兵張掖,收其兄納。

    及諸子殺之,納妻段氏娠未決,備德故吏竊之以逃,生超,遂奔涼。

    及呂隆降秦,徙長安,超乃變姓名逃歸。

    備德無子,遣騎迎之,立為太子。

    義熙元年,備德卒,超立。

     慕容超,嗣叔位,五樓用事。

     棄良言,不守險,大峴過兵。

     晉合圍,秦不救,突馳無計。

     往亡日,被劉裕,困縛生擒。

     四慕容,根本是,一家宗派。

     或相承,或相併,各自為君。

     超引所親公孫五樓為腹心。

    義熙五年,劉裕伐之,五樓及桂林王鎮皆言宜據大峴,以挫其鋭,超不從。

    裕圍廣固,超乞師於秦。

    時秦為夏所敗,不能救。

    裕攻之,或曰:今日往亡,不利行師。

    裕曰:我往彼亡,何為不利?急攻之。

    超突圍起,追獲送建康斬之,南燕亡。

    四慕容,謂燕、後燕、西燕、南燕。

    〇曆書,二月以驚蟄後十四日為往亡。

     西涼主,呂氏亡,燉煌起事。

     武昭王,名李暠,文藝馳名。

     傳一代,嗣子歆,不曾展志。

     被沮渠,兵戰死,剗滅無存。

     隴西李暠,好文學,有令名。

    安帝隆安四年,北涼段業授為燉煌太守,尋自稱涼王,是為西涼。

    義熙十三年卒,諡武昭,子歆嗣。

    宋武帝永初元年,歆襲張掖,沮渠蒙遜敗之見殺。

    弟恂自稱刺史,二年亦為北涼所殺,西涼亡。

     北涼王,盧水胡,沮渠蒙遜。

     事呂光,臣段業,反覆為人。

     謀反叛,殺親兄,借刀他手。

     張掖盧水胡,沮渠羅仇,匈奴沮渠王之後,世為部帥。

    涼王光以為尚書,忌其智勇殺之。

    安帝隆安元年,羅仇弟子蒙遜起兵,攻拔臨松郡。

    會涼建康太守段業叛,蒙遜率衆歸之。

    三年,業稱涼王,是為北涼。

    五年,業忌蒙遜勇畧,蒙遜乃謂其兄男成曰:段公非撥亂主,欲除之,以奉兄。

    男成不可,蒙乃使人告男成欲為亂,業殺之。

    男成素得衆心,蒙遜因激怒其衆曰:男成忠而獲罪,諸君能為報讐乎?因攻殺業,自稱張掖公,亦號北涼。

     滅西涼,佯敗北,慣會行兵。

     蒙遜欲伐西涼,先引兵攻秦。

    李歆乘虛襲張掖,蒙遜潛師還擊敗之,殺歆。

     自稱號,張掖公,仍投晉魏。

     子牧犍,降魏國,俯首稱臣。

     義熙十四年,稱藩於晉。

    宋文帝元嘉三年,遣使附魏。

    十一年卒,子牧犍嗣。

    十六年,魏伐之,牧犍降,北涼亡。

     如此樣,十六家,強胡猾虜。

     似浮雲,黑暗了,半壁乾坤。

     長中短,短中長,六十八主。

     成五主,趙五主,後趙六主,涼八主,秦六主,後秦三主,西秦四主,夏三主,後涼四主,南涼三主,燕四主,後燕四主,北燕二主,西燕三主,南燕二主,西涼三主,北涼二主。

    西燕不在十六國之數,實共六十五主。

     二十九,全天命,壽考終身。

     成李雄、壽、勢,漢劉淵、聰,後趙石勒、虎,涼張軌、茂、駿、重華、天鍚,秦苻健,後晉姚萇、興,西秦乞伏國仁、熾磐,夏赫連勃勃,後涼呂光,南涼秃髮烏孤、利鹿孤,燕慕容廆、皝、儶,後燕慕容垂,北燕馮跋,南燕慕容備德,西涼李暠,北涼沮渠蒙遜。

     遭地網,陷天羅,三十有九。

     血污中,多一半,不得全身。

     忽地起,混江龍,興風作浪。

     霎時間,沒命鬼,滅影潛形。

     書生懊恨春秋後,管仲齊桓不再生。

     事旣不同時又異,也由天道也由人。

     西江月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雲擾中原。

    縱橫三百有餘年,幾度交鋒索戰。

    馬過生靈虀粉,血流河洛腥羶。

    耳聞猶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見。

     東風刮散桃花雨,明日天晴別是春。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