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六

關燈
第六段說十六國 點絳唇 暮鼓晨鐘。

    春花秋月何時了,七顛八倒,往事知多少。

     昨日今朝,鏡裏容顏老。

     千年調,一場談笑,幾箇人知道。

     詩曰 百歲光陰似水流,千年計策為誰憂。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

     馬力牛筋為子孫,龍爭虎鬬鬧乾坤。

    戰塵摩擦英雄老,殺氣薰蒸日月昏。

    千載幾人傳後代,百年誰主調精魂。

    孔明若曉其中意,高臥南陽緊閉門。

     翰苑才人詩少詠,草堂詞客話重論。

    昨宵說到題詩處,今日推敲出妙音。

    春夏秋冬排景緻,風花雪月鬬鮮新。

    秦城哭毀悲姜女,胡馬嘶寒痛李陵。

    話到感傷堪堕淚,唱來哀怨每攢心。

    指陳是否依前古,剖判賢愚警後人。

    夜雨滴醒槐國夢,春風吹起馬蹄塵。

    風敲玉馬閒中聽,雨滴金階靜裏聞。

    靜裏乾坤千古意,閒中日月四時春。

    高人要識閒中景,聽撥冰絃譜好唫。

     話說過,南北朝上是大節目,中間又有五胡亂華。

    五胡者,匈奴、鮮卑、氐、羌、羯,五種胡人。

    自晉惠帝永寜元年,巴西氐人李特入據廣漢,至永興元年,匈奴劉淵稱漢王,李特之子雄稱成都王。

    自後五胡繼起,擾亂中華,疊興疊滅。

    至宋文帝元嘉十六年,魏太武帝滅北涼渠氏,前後一百三十六年,十六國纔方盡絕。

    十六國者,有五涼(涼、西涼、南涼、北涼、後涼)、四燕(燕、南燕、北燕、後燕)、三秦(秦、後秦、西秦)、二趙(趙、後趙)、一成一夏。

    稱尊號者六十五人(西燕三主,及後燕高雲、北涼段業,不在此數)。

    今將大略敍之。

     成李雄,巴西(今四川保寜府)氐人。

    據成都,傳李班、李期、李壽,改稱漢李勢。

    凡五主,共四十四年(起晉惠帝永興元年甲子,終穆帝永和三年丁未)。

    晉桓溫滅之(晉安帝時,益州參軍譙縱,乘桓玄之亂,據蜀稱成都王,劉裕討滅之)。

     趙劉淵,匈奴人(冒頓之後)。

    據離石(今山西汾州府永寜州),稱漢。

    傳劉和、劉聰、劉粲、劉曜,據長安,改稱趙。

    凡五主,共二十六年(起晉惠帝永興元年甲子,終成帝鹹和四年己醜)。

    石勒滅之。

     後趙石勒,上黨(今山西潞安府)武鄉羯人,劉聰之臣。

    據襄國(今直隸順德府),滅前趙,傳石弘、石虎、石世、石遵、石鑒、石祇。

    凡七主,共三十三年(起晉元帝大興二年己卯,終穆帝永和七年辛亥)。

    冉閔滅之(閔稱魏,慕容儁滅之)。

     涼張軌,安定人(今陜西平涼府涇州)。

    晉涼州刺史,據河西(漢之河西五郡也:武威郡;張掖郡,今甘州山丹衞;酒泉郡,今肅州衞;燉煌郡,今肅州西廢沙州;金城郡,今蘭州河州)。

    傳張寔、張茂、張駿、張重華、張曜靈、張祚、張玄靓、張天錫。

    凡九主,共七十六年(起晉惠帝永寜元年辛酉,終孝武帝太元元年丙子)。

    苻堅滅之。

     秦苻健(本名蒲),略陽(今縣屬陜西漢中府)氐人。

    據長安,傳苻生、苻堅、苻丕、苻登、苻崇。

    凡六主,共四十五年(起晉穆帝永和六年庚戌,終孝武帝太元十九年甲午)。

    姚興滅之。

     後秦姚萇,南安(在鞏昌府)赤亭羌人,苻堅之臣。

    據長安,傳姚興、姚泓。

    凡三主,共三十四年(起晉孝武帝太元九年甲申,終安帝義熙十三年丁巳)。

    晉劉裕滅之。

     西秦乞伏國仁,隴西(今陜西臨洮鞏昌二府)鮮卑人,苻堅之臣。

    據抱罕(今臨洮府河州),傳乞伏乾歸、乞伏熾磐、乞伏暮末。

    凡四主,共四十九年(起晉孝武帝太元八年癸未,終宋文帝元嘉八年辛未)。

    赫連定滅之。

     夏赫連勃勃(本姓劉),匈奴人。

    據朔方(在今陜西榆林衞西廢夏州),傳赫連昌、赫連定。

    凡三主,共二十五年(起晉安帝義熙三年丁未,終宋文帝元嘉八年辛未)。

    魏太武滅之。

     後涼呂光,略陽氐人,苻堅之臣。

    據姑臧(今陜西涼州衞),傳呂紹、呂纂、呂隆。

    凡四主,共十八年(起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丙戌,終安帝元興二年癸卯)。

    姚興滅之。

     南涼秃髮烏孤,河西鮮卑人,呂光之臣。

    據廣武(在今蘭州西),傳秃髮利鹿孤、秃髮傉檀。

    凡三主,共十八年(起晉安帝隆安元年丁酉,終義熙十年甲寅)。

    乞伏熾磐滅之。

     燕慕容廆,昌黎(廢大寜衞東,有廢昌黎縣)鮮卑人。

    據遼東,傳慕容皝、慕容儁,據鄴,慕容暐。

    凡四主,共八十六年(起晉武帝大康六年乙巳,終海西公太和五年庚午)。

    苻堅滅之。

     後燕慕容垂(皝之子),苻堅之臣。

    據中山(今直隸眞定府定州),復燕故壤,傳慕容寶、慕容盛、慕容熙。

    凡四主,共二十四年(起孝武帝太元九年甲申,終安帝義熙三年丁未)。

    馮跋滅之。

     南燕慕容德(垂之弟,更名備德),據廣固(在今山東青州府城西),傳慕容超。

    凡二主,共一十二年(起晉安帝隆安二年戊戌,終義隆五年己酉)。

    劉裕滅之。

     西燕慕容沖(垂之弟),據長子(今縣屬潞安府),傳慕容忠、慕容永(廆弟運之孫)。

    凡三主,共十年(起孝武帝太元十年乙酉,終十九年甲午)。

    慕容垂滅之。

     北燕馮跋,信都人(今眞定府冀州)。

    據和龍(即龍城,在遼東廢大寜衞),傳馮弘(跋之弟)。

    凡二主,共二十八年(起晉安帝義熙五年己酉,終宋文帝元嘉十三年丙子)。

    魏太武滅之。

     西涼李暠,隴西成紀人,據燉煌,傳李歆、李恂。

    凡三主,共二十二年(起晉安帝隆安四年庚子,終宋武帝永和二年辛酉)。

    沮渠蒙遜滅之。

     北涼沮渠蒙遜,盧水胡人。

    據張掖,傳沮渠牧犍。

    凡二主,共三十九年(起晉安帝隆安五年辛醜,終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己卯)。

    魏太武滅之。

     凡此十六國(王氏曰:本二十國,志稱十六國者,附劉淵于前趙,附冉閔于後趙,附西燕于後燕,附譙縱于成李也),中間賢愚不等,略舉大端。

     南北朝,亂紛紛,三百餘載。

     五胡人,十六國,據土稱尊。

     涼、南涼、北涼、西秦稱王,西涼稱公,後涼、北燕稱天王,餘者皆稱帝。

     先創立,成都王,巴西李特。

     子名雄,當晉世,國號為成。

     李氏之先,廪君之苗裔,世居巴中。

    秦并天下,以為黔郡。

    漢末張魯在漢中,李氏自巴西宕渠往依之。

    魏武克漢中,李氏將五百餘家歸之,拜為將軍,遷于畧陽北土,號曰巴氐。

    晉惠帝元康八年,關中饑,畧陽等六郡民,流移人漢川者數萬家。

    道路有疾病窮乏者,巴氐李特兄弟賑救之,由是得衆心。

    流民求寄食巴蜀,請于朝,從之。

    流民由此散在梁益,不可禁止。

    永寜元年,朝廷符下召還流民入蜀者,督以七月上道。

    時流民為人傭力,聞之皆愁怨。

    特數為請停至冬,流民益感而歸之。

    廣漢太守辛冉,以兵襲特,特敗之。

    于是流民推特為將軍,攻廣漢據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