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生靈。
桀伐蒙山有施氏,有施氏進女妹喜,桀嬖之,為瓊臺瑤室,行淫縱樂。
十七帝,統江山,子承父業。
四百年,紅日落,禹跡無聞。
商湯氏,順民心,嗚條伐夏。
祖名契,姓子氏,掌教明倫。
十四世,乃生湯,南巢放桀。
初,契為舜司徒,封于商,賜姓子。
傳昭明、相土、昌若、曹圉、根國、冥、振、微、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天乙,是為湯伐桀。
桀敗奔鳴條,放於南巢而死。
禱桑林,祈雨澤,祝網施仁。
發莊山,金鑄幣,賑民困乏。
大旱七年,湯發莊山之金,鑄幣賑民。
以身禱于桑林,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與,民失職與,宮室崇與,女謁盛與,苞苴行與,讒夫昌與?言未已,大雨。
湯出田,田者四面張網,湯命去三面,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惟不用命者乃入吾網。
懷萬邦,新其德,自勒盤銘。
王崩,太子太丁先卒,立其弟外丙。
崩,弟仲壬立。
崩,太子之子太甲立。
舉伊尹,任阿衡,扶持太甲。
放桐宮,三載後,允德修身。
尹復政,將告歸,敬陳一德。
主善師,綏先祿,永底民生。
王崩,子沃丁立。
崩,弟太庚立。
崩,子小甲立。
崩,弟雍己立。
崩,弟太戊立。
傳五世,有賢君,中宗太戊。
德勝妖,祥桑死,帝道重興。
雍己時,商道衰,諸侯或不朝。
太戊立,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
太戊問於伊尹涉,對曰:妖不勝德,帝之政有缺與?太戊乃修先王之德,三日而祥桑枯死,商道復興。
王崩,子仲丁立。
崩,弟外壬立。
崩,弟河亶甲立。
崩,子祖乙立。
崩,子祖辛立。
崩,弟沃甲立。
崩,祖辛之子祖丁立。
崩,沃甲之子南庚立。
崩,祖丁之子陽甲立。
崩,弟盤庚立。
黃河走,徙其民,因循八代。
至盤庚,還舊境,改國稱殷。
初,湯居亳,仲丁遷都囂。
河亶甲時有河決之患,徙相。
祖乙又徙耿,徙邢,至盤庚還歸亳,改國號殷。
王崩,弟小辛立。
崩,弟小乙立。
崩,子武丁立。
天輔助,後三朝,武丁恭默。
夢賢臣,調鼎鼐,作楫為霖。
舊講學,師甘盤,交修不怠。
敬其親,封禰廟,肜日雉鳴。
王崩,子祖庚立。
崩,弟祖甲立,淫亂,殷復衰。
崩,子廪辛立。
崩,弟庚丁立。
崩,子武乙立。
至武乙,鬬天神,雷霆殒命。
兩三朝,無德行,國勢頹傾。
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搏,令人為行天神,不勝僇辱之。
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後為暴雷震死,子太丁立。
崩,子帝乙立,殷益衰。
崩,少子辛立,是為紂。
末主紂,害生靈,飾非拒諫。
縱奢淫,寵妲己,剖炙賢臣。
紂資辨捷疾,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
性汰侈,好酒色,為象箸玉杯,食熊蹯豹胎。
伐有蘇氏,有蘇以妲己女焉,有寵,惟其言是從,剖炙賢臣。
見《書·泰誓》篇。
鉅橋粟,鹿臺財,適資敵國。
徒倒戈,血漂杵,衣寶焚身。
周師入,紂衣其珠玉衣,赴火死。
三十世,六百年,成湯世界。
二老避,三仁去,麥秀歌聞。
箕子朝周,傷殷宮室生禾黍,乃作麥秀之歌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兮,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
狡童,謂紂也。
殷民聞之皆流涕。
周武王,尊太公,興兵伐紂。
考其先,姓姬氏,上古賢人。
封後稷,相唐虞,教民耕種。
篤公劉,傳太王,王季其勤。
初,棄為舜後稷,封於邰,賜姓姬。
傳三世為公劉,十二世為太王古公亶父,始居岐,改國曰周。
太王生王季,王季生文王。
文王昌,囚羑裡,演成周易。
賜弓矢,專征伐,虞芮停爭。
紂囚文王於羑裡,文王乃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其臣閎夭之徒,求有萃氏美女獻之,紂乃釋文王,賜弓矢鈇鉞,得專征伐。
虞芮之君,爭田久而不平,乃相與朝周,入其境,畊者讓畔,行者讓路。
入其朝,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
二君感而相謂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
讓田而退。
武王發,十三年,盟津大會。
一戎衣,陳牧野,不用刀兵。
釋箕子,封比幹,反商舊政。
式商容,僇飛廉,弔問窮民。
作旅獒,卻珍奇,蠻夷通道。
陳洪範,訪朝鮮,造請賢人。
武王封箕子於朝鮮,餘見《書·洪範》篇。
○王崩,子成王誦立。
周公旦,輔成王,居東避位。
大雷電,禾盡偃,天發金縢。
滅殷奄,宅土中,修明禮樂。
成王六年,周公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天下大服。
○王崩,子康王釗立。
召公奭,相康王,棠樹巡行。
王崩,子昭王瑕立。
周昭王,狩漢濱,膠舟溺水。
王南巡狩,返濟漢,漢濱之人以膠船進。
王中流,膠液船解,王溺焉。
子穆王滿立。
子穆王,忘討罪,八駿西巡。
造父,伯益之後,以善禦幸于王,得驥溫驪驊駠騄耳之駟。
西巡狩,樂而忘歸。
穆王傳八駿,曰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驊騮、騄耳。
王子年《拾遺記》則曰絕地
桀伐蒙山有施氏,有施氏進女妹喜,桀嬖之,為瓊臺瑤室,行淫縱樂。
十七帝,統江山,子承父業。
四百年,紅日落,禹跡無聞。
商湯氏,順民心,嗚條伐夏。
祖名契,姓子氏,掌教明倫。
十四世,乃生湯,南巢放桀。
初,契為舜司徒,封于商,賜姓子。
傳昭明、相土、昌若、曹圉、根國、冥、振、微、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天乙,是為湯伐桀。
桀敗奔鳴條,放於南巢而死。
禱桑林,祈雨澤,祝網施仁。
發莊山,金鑄幣,賑民困乏。
大旱七年,湯發莊山之金,鑄幣賑民。
以身禱于桑林,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與,民失職與,宮室崇與,女謁盛與,苞苴行與,讒夫昌與?言未已,大雨。
湯出田,田者四面張網,湯命去三面,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惟不用命者乃入吾網。
懷萬邦,新其德,自勒盤銘。
王崩,太子太丁先卒,立其弟外丙。
崩,弟仲壬立。
崩,太子之子太甲立。
舉伊尹,任阿衡,扶持太甲。
放桐宮,三載後,允德修身。
尹復政,將告歸,敬陳一德。
主善師,綏先祿,永底民生。
王崩,子沃丁立。
崩,弟太庚立。
崩,子小甲立。
崩,弟雍己立。
崩,弟太戊立。
傳五世,有賢君,中宗太戊。
德勝妖,祥桑死,帝道重興。
雍己時,商道衰,諸侯或不朝。
太戊立,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
太戊問於伊尹涉,對曰:妖不勝德,帝之政有缺與?太戊乃修先王之德,三日而祥桑枯死,商道復興。
王崩,子仲丁立。
崩,弟外壬立。
崩,弟河亶甲立。
崩,子祖乙立。
崩,子祖辛立。
崩,弟沃甲立。
崩,祖辛之子祖丁立。
崩,沃甲之子南庚立。
崩,祖丁之子陽甲立。
崩,弟盤庚立。
黃河走,徙其民,因循八代。
至盤庚,還舊境,改國稱殷。
初,湯居亳,仲丁遷都囂。
河亶甲時有河決之患,徙相。
祖乙又徙耿,徙邢,至盤庚還歸亳,改國號殷。
王崩,弟小辛立。
崩,弟小乙立。
崩,子武丁立。
天輔助,後三朝,武丁恭默。
夢賢臣,調鼎鼐,作楫為霖。
舊講學,師甘盤,交修不怠。
敬其親,封禰廟,肜日雉鳴。
王崩,子祖庚立。
崩,弟祖甲立,淫亂,殷復衰。
崩,子廪辛立。
崩,弟庚丁立。
崩,子武乙立。
至武乙,鬬天神,雷霆殒命。
兩三朝,無德行,國勢頹傾。
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搏,令人為行天神,不勝僇辱之。
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後為暴雷震死,子太丁立。
崩,子帝乙立,殷益衰。
崩,少子辛立,是為紂。
末主紂,害生靈,飾非拒諫。
縱奢淫,寵妲己,剖炙賢臣。
紂資辨捷疾,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
性汰侈,好酒色,為象箸玉杯,食熊蹯豹胎。
伐有蘇氏,有蘇以妲己女焉,有寵,惟其言是從,剖炙賢臣。
見《書·泰誓》篇。
鉅橋粟,鹿臺財,適資敵國。
徒倒戈,血漂杵,衣寶焚身。
周師入,紂衣其珠玉衣,赴火死。
三十世,六百年,成湯世界。
二老避,三仁去,麥秀歌聞。
箕子朝周,傷殷宮室生禾黍,乃作麥秀之歌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兮,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
狡童,謂紂也。
殷民聞之皆流涕。
周武王,尊太公,興兵伐紂。
考其先,姓姬氏,上古賢人。
封後稷,相唐虞,教民耕種。
篤公劉,傳太王,王季其勤。
初,棄為舜後稷,封於邰,賜姓姬。
傳三世為公劉,十二世為太王古公亶父,始居岐,改國曰周。
太王生王季,王季生文王。
文王昌,囚羑裡,演成周易。
賜弓矢,專征伐,虞芮停爭。
紂囚文王於羑裡,文王乃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其臣閎夭之徒,求有萃氏美女獻之,紂乃釋文王,賜弓矢鈇鉞,得專征伐。
虞芮之君,爭田久而不平,乃相與朝周,入其境,畊者讓畔,行者讓路。
入其朝,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
二君感而相謂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
讓田而退。
武王發,十三年,盟津大會。
一戎衣,陳牧野,不用刀兵。
釋箕子,封比幹,反商舊政。
式商容,僇飛廉,弔問窮民。
作旅獒,卻珍奇,蠻夷通道。
陳洪範,訪朝鮮,造請賢人。
武王封箕子於朝鮮,餘見《書·洪範》篇。
○王崩,子成王誦立。
周公旦,輔成王,居東避位。
大雷電,禾盡偃,天發金縢。
滅殷奄,宅土中,修明禮樂。
成王六年,周公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天下大服。
○王崩,子康王釗立。
召公奭,相康王,棠樹巡行。
王崩,子昭王瑕立。
周昭王,狩漢濱,膠舟溺水。
王南巡狩,返濟漢,漢濱之人以膠船進。
王中流,膠液船解,王溺焉。
子穆王滿立。
子穆王,忘討罪,八駿西巡。
造父,伯益之後,以善禦幸于王,得驥溫驪驊駠騄耳之駟。
西巡狩,樂而忘歸。
穆王傳八駿,曰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驊騮、騄耳。
王子年《拾遺記》則曰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