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彈詞輯注 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段總說
西江月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
沉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凄涼廢塚荒臺。
萬般回首化塵埃,隻有青山不改。
詩曰 為愛青山日倚樓。
白雲紅樹兩悠悠。
秋鴻社燕催人老。
野草閒花滿地愁。
野草閒花滿地愁,龍爭虎鬬幾春秋。
舉頭吳越齊秦楚,轉眼梁唐晉漢周。
概世盡從忙裏老,誰人肯向死前休。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八句罷談詩少賣,且將今古事評論。
詩詞隻可談風月,今古還堪警世人。
博覽經書尋故典,傍搜史傳綴新文。
零裁錦繡篇篇好,碎剪冰霜字字精。
按捺姦邪尊有道,讚揚忠孝獎賢能。
丁當擊玉敲金字,剔透蟠龍繡虎紋。
清似釣舟聞夜雨,壯如軍壘發秋聲。
助添豪傑英雄氣,感動忠臣烈士心。
短舞長歌思妙曲,高山流水待知音。
當場告禀知音者,忙裏偷閒試一聽。
竊聞,誦詩讀書,要知今古;撫琴彈劍,須待賞音。
昔者太極初分,鴻濛(自然元氣也)始判,有大聖人盤古出世,能明天地之道,達陰陽之變,為三才(天地謂之兩儀,以人參之為三才)首君。
自後三皇五帝,世代相傳。
按《史記》,盤古之後,有天地人三皇。
《春秋元命苞》曰:開闢以來,至春秋魯哀公十四年獲麟之歲,凡二百二十六萬七千年,分為十紀。
《索隱》曰:凡二百二十七萬六千年,分為十紀。
雖有參差,大概是世遠不能詳考,不必細推。
但要知所謂十紀者: 九頭紀 即人皇氏也。
人皇兄弟九人,頭即人也。
古語質,如今人數魚鳥,以頭計之。
五龍紀 兄弟五人,並乘龍上下,故曰五龍。
王文考,魯靈光殿賦,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善曰:《春秋命序曆》曰,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駕龍。
周密與神通號曰五龍。
或雲五姓。
攝提紀 或雲括提。
合洛紀 或雲三姓。
連通紀 或雲六姓。
序命紀 或雲四姓。
序,一作敘。
循蜚紀 以其時德厚信立,人循其化,速若蜚也。
一作修蜚。
因提紀 以其世鹹有制作,俾後人可因以利時也。
一作回提。
禪通紀 疏仡紀 疏以知遠,仡以審斷。
一作流訖。
自循蜚而後,皆有世次可紀。
禪通則終於炎帝,疏仡則始皇帝以迄周。
自人皇氏至序命氏,凡八十三君,一雲一百八十三君。
十紀之最著,有所謂: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栗陸氏、驪連氏、渾沌氏、赫胥氏、尊盧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共工氏、神農氏、有熊氏。
此等皆係上古。
世稱伏羲為太昊,神農為炎帝,軒轅為黃帝,謂之三皇。
繼以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謂之五帝。
三皇五帝,始有文字。
相傳堯讓舜,舜讓禹。
那時知有義讓,不知有爭。
風俗淳美敦樸。
此後禹傳家,湯放桀,武王伐紂,所以幹戈競起,詭詐日生。
自此五霸爭強,以至春秋列國,互相吞并,千有餘年。
按《元會運世圖》雲:夏禹治世,先天六會已過,時當午位,陽極陰生,所以治日常少,亂日常多。
應後天六會也。
至於七國爭雄,強秦獨霸,楚漢爭鋒,王莽篡位,姦雄逞志,陰盛陽衰之氣候。
雖有聖人復起,無可奈何。
後來光武中興,三分割據,五胡雲擾,六代瓜分,南北相吞,隋唐混一,流傳五代,粉碎中原。
宋太祖纔得削平,又有遼、金、西夏,虎狼蛇蠍,展轉相吞,元興而有明,亡之清奪而民國復之。
按自夏禹八年甲子,至中華民國元年壬子,凡四千一百二十八年。
三代合一千九百六十九年,除去夏禹甲子以前七年,得一千九百六十二年。
秦漢合四百七十四年。
三分兩晉合二百年。
五代合一百九十八年。
唐二百八十九年。
後五代合五十三年。
宋元合四百單八年。
至明二百七十七年。
清二百六十七年。
通共四千一百二十八年。
中間賢愚不等,善惡不同,是幾箇一場創業開基
沉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凄涼廢塚荒臺。
萬般回首化塵埃,隻有青山不改。
詩曰 為愛青山日倚樓。
白雲紅樹兩悠悠。
秋鴻社燕催人老。
野草閒花滿地愁。
野草閒花滿地愁,龍爭虎鬬幾春秋。
舉頭吳越齊秦楚,轉眼梁唐晉漢周。
概世盡從忙裏老,誰人肯向死前休。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八句罷談詩少賣,且將今古事評論。
詩詞隻可談風月,今古還堪警世人。
博覽經書尋故典,傍搜史傳綴新文。
零裁錦繡篇篇好,碎剪冰霜字字精。
按捺姦邪尊有道,讚揚忠孝獎賢能。
丁當擊玉敲金字,剔透蟠龍繡虎紋。
清似釣舟聞夜雨,壯如軍壘發秋聲。
助添豪傑英雄氣,感動忠臣烈士心。
短舞長歌思妙曲,高山流水待知音。
當場告禀知音者,忙裏偷閒試一聽。
竊聞,誦詩讀書,要知今古;撫琴彈劍,須待賞音。
昔者太極初分,鴻濛(自然元氣也)始判,有大聖人盤古出世,能明天地之道,達陰陽之變,為三才(天地謂之兩儀,以人參之為三才)首君。
自後三皇五帝,世代相傳。
按《史記》,盤古之後,有天地人三皇。
《春秋元命苞》曰:開闢以來,至春秋魯哀公十四年獲麟之歲,凡二百二十六萬七千年,分為十紀。
《索隱》曰:凡二百二十七萬六千年,分為十紀。
雖有參差,大概是世遠不能詳考,不必細推。
但要知所謂十紀者: 九頭紀 即人皇氏也。
人皇兄弟九人,頭即人也。
古語質,如今人數魚鳥,以頭計之。
五龍紀 兄弟五人,並乘龍上下,故曰五龍。
王文考,魯靈光殿賦,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善曰:《春秋命序曆》曰,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駕龍。
周密與神通號曰五龍。
或雲五姓。
攝提紀 或雲括提。
合洛紀 或雲三姓。
連通紀 或雲六姓。
序命紀 或雲四姓。
序,一作敘。
循蜚紀 以其時德厚信立,人循其化,速若蜚也。
一作修蜚。
因提紀 以其世鹹有制作,俾後人可因以利時也。
一作回提。
禪通紀 疏仡紀 疏以知遠,仡以審斷。
一作流訖。
自循蜚而後,皆有世次可紀。
禪通則終於炎帝,疏仡則始皇帝以迄周。
自人皇氏至序命氏,凡八十三君,一雲一百八十三君。
十紀之最著,有所謂: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栗陸氏、驪連氏、渾沌氏、赫胥氏、尊盧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共工氏、神農氏、有熊氏。
此等皆係上古。
世稱伏羲為太昊,神農為炎帝,軒轅為黃帝,謂之三皇。
繼以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謂之五帝。
三皇五帝,始有文字。
相傳堯讓舜,舜讓禹。
那時知有義讓,不知有爭。
風俗淳美敦樸。
此後禹傳家,湯放桀,武王伐紂,所以幹戈競起,詭詐日生。
自此五霸爭強,以至春秋列國,互相吞并,千有餘年。
按《元會運世圖》雲:夏禹治世,先天六會已過,時當午位,陽極陰生,所以治日常少,亂日常多。
應後天六會也。
至於七國爭雄,強秦獨霸,楚漢爭鋒,王莽篡位,姦雄逞志,陰盛陽衰之氣候。
雖有聖人復起,無可奈何。
後來光武中興,三分割據,五胡雲擾,六代瓜分,南北相吞,隋唐混一,流傳五代,粉碎中原。
宋太祖纔得削平,又有遼、金、西夏,虎狼蛇蠍,展轉相吞,元興而有明,亡之清奪而民國復之。
按自夏禹八年甲子,至中華民國元年壬子,凡四千一百二十八年。
三代合一千九百六十九年,除去夏禹甲子以前七年,得一千九百六十二年。
秦漢合四百七十四年。
三分兩晉合二百年。
五代合一百九十八年。
唐二百八十九年。
後五代合五十三年。
宋元合四百單八年。
至明二百七十七年。
清二百六十七年。
通共四千一百二十八年。
中間賢愚不等,善惡不同,是幾箇一場創業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