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關燈
小
中
大
我讓他挑選一家餐館,在去餐館的路上我買了一份報紙。
我把報紙靠在一瓶聖加爾米耶葡萄酒上,開始看起來。
我們都沒有說話。
我感覺他時不時地看我,但是我沒有搭理。
我想逼他先開口說話。
“報紙上有什麼消息嗎?”我們這頓悶頭進食的飯快吃完時,他開口道。
我從他的口氣裡聽出來他有一點憋不住了。
“我隻留意關于喜劇的文藝欄目。
”我說。
我把報紙疊起來,放在手邊。
“這頓飯我吃得很不錯。
”他說。
“我看我們就在這裡喝咖啡吧,行不?” “好吧。
” 我點上雪茄,一聲不響地吸着。
我注意到他看我的兩眼裡有了些許讨好的笑意。
我耐心地等待着。
“我們上次見面後,你都在幹什麼?”他最後問道。
我沒有多少話好說。
我的生活就是努力幹活,不做什麼拈花惹草的事情,這個方向嘗試一下,那個方向找點經曆,一步一步獲得一些書本知識和人情世故。
關于斯特裡克蘭德自己的所作所為,我盡量不多問。
我表現得對他沒什麼興趣,最後我如願以償。
他開始談論他自己了。
但是他的表達能力很差,隻是把他所經曆的活動點到為止,我不得不依靠自己的想象力把一個個空隙填補上。
對一個深感興趣的角色,隻能聽到一些點到為止的内容,很讓人着急。
這好像閱讀一部殘缺不全的稿子。
我得到了一種印象,那就是他的生活在與各種困難進行艱苦的抗争。
而且我意識到,很多東西都是多數人望而生畏的,但他卻坦然面對。
斯特裡克蘭德和多數英國人截然不同的地方,是他對生活中的舒适漠然置之,無動于衷。
住在一間邋裡邋遢的房間裡,他并不感到讨厭,也不需要身邊都讓美麗的東西包圍着。
我估計,他從來沒有注意到我第一次找到他的那間房間牆上的牆紙有多髒。
他不想坐在安樂椅裡,他真的覺得坐在一把廚房餐桌椅子上就很安逸了。
他用餐很有胃口,但是對他正在吃什麼東西卻毫不在乎,對他來說,他吞進肚裡的食物隻是為了解決饑餓問題。
當面對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窘境時,他好像沒有食物也能夠撐下去。
我了解到,有六七個月,他每天隻靠一塊面包和一瓶牛奶維持。
他是一個充滿肉欲的人,卻對沉湎聲色的東西一點也不上心。
他對貧困坦然處之,不認為有多麼艱難。
他過着這樣一種完全依靠靈魂的生活,這種态度裡有一些令人感動的東西。
從倫敦帶來的那筆為數不多的錢花完時,他沒有驚慌失措、一蹶不振。
他的畫賣不出去,我想他根本沒有試着把畫推銷出去。
他開始另尋出路,掙一點小錢。
他用冷酷幽默的語氣告訴我,有一段時間他曾給想見識巴黎夜生活的倫敦人做向導。
這個職業倒是很合他冷嘲熱諷的脾氣,就這樣東來西去的,他對巴黎這個城市比較差勁的地區有了廣泛的了解。
他在瑪德蓮大街一小時一小時地走來走去,找那些渴望看見法律不允許的事情的英國人,最好是嗜酒如命的人。
運氣光顧時,他能掙到一筆可觀的錢,但是他穿戴太邋遢,最後把來觀光的人都吓跑了,他碰不上膽量足夠大的人,敢把自己交到他手裡。
後來,幸虧他找到了一個翻譯專賣藥物廣告的事兒,這些藥物需要用英語說明書在英國醫藥界推銷。
一次罷工期間,他受雇做了房屋粉刷工。
在這些日子裡,他一直沒有停止繪畫。
但是很快,他厭煩了畫室,完全自己埋頭苦幹起來。
他從來沒有窮得連畫布和顔料都買不起,别的東西他也确實不需要。
就我所能了解到的,他作畫困難重重,而且因為不願意接受任何人的幫助,浪費了很多時間找辦法解決技術問題,而這些問題前幾代人都已經一個個攻克了。
他瞄準了某些東西,我不知道是什麼,而且也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
我以往有過的那種印象現在變得更清晰了。
他腦子好像不大健全了。
我好像感覺,他不願意把他的畫拿給别人看,是因為他對那些畫真的沒有興趣了。
他生活在夢裡,現實在他眼裡什麼都不是。
我感覺他在畫布上畫畫,使出了他強烈個性中所有的力量,努力表現心靈所看到的東西,把其他一切都忘掉了。
然後,完成畫作後——也許不是畫作,因為我得知他很少能把任何畫作畫完——而是燃盡激情後,他對此就不關心了。
他對他所做的事情從來都沒有感到滿意過,好像于他而言,與迷住他心靈的幻象比,他的畫作無足輕重。
“你為什麼不把你的作品送去展覽呢?”我問道,“你總歸想聽到人們的想法吧。
” “你會聽嗎?” 我很難描述他說這幾個字時那種無法言述的輕蔑。
“難道你不想成名嗎?多數畫家對這些東西可不是全不在乎。
” “娃娃的眼光。
當你把個人看法完全不當回事時,你怎麼會把一群人的看法放在心上?” “我們并非都是有理性的人。
”我大笑道。
“誰弄出來名氣的?批評家,作家,證券經紀人,女人。
” “想到那些你不認識的人、從來沒有見過的人,從你親手畫的畫
我把報紙靠在一瓶聖加爾米耶葡萄酒上,開始看起來。
我們都沒有說話。
我感覺他時不時地看我,但是我沒有搭理。
我想逼他先開口說話。
“報紙上有什麼消息嗎?”我們這頓悶頭進食的飯快吃完時,他開口道。
我從他的口氣裡聽出來他有一點憋不住了。
“我隻留意關于喜劇的文藝欄目。
”我說。
我把報紙疊起來,放在手邊。
“這頓飯我吃得很不錯。
”他說。
“我看我們就在這裡喝咖啡吧,行不?” “好吧。
” 我點上雪茄,一聲不響地吸着。
我注意到他看我的兩眼裡有了些許讨好的笑意。
我耐心地等待着。
“我們上次見面後,你都在幹什麼?”他最後問道。
我沒有多少話好說。
我的生活就是努力幹活,不做什麼拈花惹草的事情,這個方向嘗試一下,那個方向找點經曆,一步一步獲得一些書本知識和人情世故。
關于斯特裡克蘭德自己的所作所為,我盡量不多問。
我表現得對他沒什麼興趣,最後我如願以償。
他開始談論他自己了。
但是他的表達能力很差,隻是把他所經曆的活動點到為止,我不得不依靠自己的想象力把一個個空隙填補上。
對一個深感興趣的角色,隻能聽到一些點到為止的内容,很讓人着急。
這好像閱讀一部殘缺不全的稿子。
我得到了一種印象,那就是他的生活在與各種困難進行艱苦的抗争。
而且我意識到,很多東西都是多數人望而生畏的,但他卻坦然面對。
斯特裡克蘭德和多數英國人截然不同的地方,是他對生活中的舒适漠然置之,無動于衷。
住在一間邋裡邋遢的房間裡,他并不感到讨厭,也不需要身邊都讓美麗的東西包圍着。
我估計,他從來沒有注意到我第一次找到他的那間房間牆上的牆紙有多髒。
他不想坐在安樂椅裡,他真的覺得坐在一把廚房餐桌椅子上就很安逸了。
他用餐很有胃口,但是對他正在吃什麼東西卻毫不在乎,對他來說,他吞進肚裡的食物隻是為了解決饑餓問題。
當面對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窘境時,他好像沒有食物也能夠撐下去。
我了解到,有六七個月,他每天隻靠一塊面包和一瓶牛奶維持。
他是一個充滿肉欲的人,卻對沉湎聲色的東西一點也不上心。
他對貧困坦然處之,不認為有多麼艱難。
他過着這樣一種完全依靠靈魂的生活,這種态度裡有一些令人感動的東西。
從倫敦帶來的那筆為數不多的錢花完時,他沒有驚慌失措、一蹶不振。
他的畫賣不出去,我想他根本沒有試着把畫推銷出去。
他開始另尋出路,掙一點小錢。
他用冷酷幽默的語氣告訴我,有一段時間他曾給想見識巴黎夜生活的倫敦人做向導。
這個職業倒是很合他冷嘲熱諷的脾氣,就這樣東來西去的,他對巴黎這個城市比較差勁的地區有了廣泛的了解。
他在瑪德蓮大街一小時一小時地走來走去,找那些渴望看見法律不允許的事情的英國人,最好是嗜酒如命的人。
運氣光顧時,他能掙到一筆可觀的錢,但是他穿戴太邋遢,最後把來觀光的人都吓跑了,他碰不上膽量足夠大的人,敢把自己交到他手裡。
後來,幸虧他找到了一個翻譯專賣藥物廣告的事兒,這些藥物需要用英語說明書在英國醫藥界推銷。
一次罷工期間,他受雇做了房屋粉刷工。
在這些日子裡,他一直沒有停止繪畫。
但是很快,他厭煩了畫室,完全自己埋頭苦幹起來。
他從來沒有窮得連畫布和顔料都買不起,别的東西他也确實不需要。
就我所能了解到的,他作畫困難重重,而且因為不願意接受任何人的幫助,浪費了很多時間找辦法解決技術問題,而這些問題前幾代人都已經一個個攻克了。
他瞄準了某些東西,我不知道是什麼,而且也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
我以往有過的那種印象現在變得更清晰了。
他腦子好像不大健全了。
我好像感覺,他不願意把他的畫拿給别人看,是因為他對那些畫真的沒有興趣了。
他生活在夢裡,現實在他眼裡什麼都不是。
我感覺他在畫布上畫畫,使出了他強烈個性中所有的力量,努力表現心靈所看到的東西,把其他一切都忘掉了。
然後,完成畫作後——也許不是畫作,因為我得知他很少能把任何畫作畫完——而是燃盡激情後,他對此就不關心了。
他對他所做的事情從來都沒有感到滿意過,好像于他而言,與迷住他心靈的幻象比,他的畫作無足輕重。
“你為什麼不把你的作品送去展覽呢?”我問道,“你總歸想聽到人們的想法吧。
” “你會聽嗎?” 我很難描述他說這幾個字時那種無法言述的輕蔑。
“難道你不想成名嗎?多數畫家對這些東西可不是全不在乎。
” “娃娃的眼光。
當你把個人看法完全不當回事時,你怎麼會把一群人的看法放在心上?” “我們并非都是有理性的人。
”我大笑道。
“誰弄出來名氣的?批評家,作家,證券經紀人,女人。
” “想到那些你不認識的人、從來沒有見過的人,從你親手畫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