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南燕錄
關燈
小
中
大
慕容德
慕容德字玄明,皝之少子。
皝每對諸宮人言,婦人妊娠夢日入懷,必生天子。
公孫夫人方妊。
夢日入臍中,獨喜而不敢言。
晉鹹康二年晝寝,生德,左右以告,方寤而起。
皝曰:"此兒易生,似鄭莊公,長必有大德。
"遂以德為名。
年十二而皝薨,哀毀過禮。
年十八,長八尺二寸,額上有日角偃月重文。
元玺初,封梁公。
建熙初,進号安北将軍,封範陽王。
入為魏尹。
秦滅燕,徙于長安。
秦伐涼,德請征自效,後為張掖太守。
苻堅伐晉,垂請德為副,堅敗,德乃随垂如邺。
垂稱燕王,複封範陽王。
建興元年,為司隸校尉。
八年,拜司徒。
垂臨薨,謂太子寶曰:"邺是舊都,宜委範陽王。
永康元年,以德鎮邺。
及寶失中山,自龍城奔邺,以德為丞相,領冀州牧,承制南夏。
德兄子麟自義台來奔,因說德曰:"中山既沒,魏必乘勝攻邺,雖糧儲素積,而城大難固。
且人情沮動,不可以戰。
及魏軍未至,擁衆南渡,就魯陽王和,據滑台而聚兵積谷,伺隙而動,計之上也。
魏雖拔中山,勢不久留,不過驅掠而返。
人不樂從,理自生變。
然後振威以援之,魏則内外受敵,使戀舊之士,有所依憑。
廣開恩信,招集遺黎,可一舉而取之。
"先是慕容和亦勸德南徙,于是許之。
隆安元年正月,德率戶四萬三千,車二萬七千乘,自邺徙滑台。
黎陽魏軍垂至,三軍危懼,欲堡據黎陽,昏日流澌水合,是夜濟訖,冰亦尋消。
德大悅,改黎陽津為天子津。
德入滑台,趙王麟等九十八人上言:"今中士傾陷,龍都蕭條,趙魏遺黎,鹄企皇澤,伏願仰承俯順,以承宗廟,謹上皇帝尊号。
"德許之,令曰:"假順來議,且以燕元故事,統符行帝制奏诏而已。
"改永康三年為元年,大赦殊死已下,置百官,封進有差。
寶自龍城南奔至黎陽城西數裡,伏于河西,遣中黃門趙思告北地王鐘曰:"上以去二月得丞相表,即自南征,段速骨作逆于乙連,今失據來此,呼丞相奉迎。
"鐘馳使白狀,寶遣思之後,見采樵者,知德稱帝,懼而北奔。
初、苻登既滅、登弟廣率所部二千來降,拜冠軍,處之乞活堡。
至是複叛,稱秦王。
德留撫軍魯陽王和守滑台,德率衆攻廣,斬之。
和長史季辨殺和,以滑台降魏。
德曰:"苻廣雖平,撫軍失據,進有強敵,退無所托,計将安出。
"尚書潘聰曰:"滑台四通八達,非帝王之居,青齊沃壤,号曰東秦。
地方二千裡,戶餘十萬,四塞之固,可謂用武之國。
"德猶預未決,于是遣牙門蘇撫問沙門朗公,報曰:"山栖絕俗之士,不應預聞朝議,但有待之累,非有托無以立。
陛下今來,即朗之檀越。
敬覽潘尚書之議,可謂興邦之術矣。
"撫又問以年世,朗以《周易》筮之曰:"燕衰庚戌。
"撫曰:"幾何?"曰:"年則一紀世則及子。
"撫曰:"何其促乎?"朗曰:"卦兆然也,豈關人哉。
"撫秘不敢言。
德大悅。
三月,德引師而南,五月,次薛城,八月入廣固,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為建平元年。
又曰:"漢宣憫吏民犯諱,故改名。
朕今增一備字,以為複名,庶開臣子避諱之路。
"于是叙賞有差,新舊鹹悅。
十月,太極端門并就,以公匠張剛為材官将軍、上方令。
二年十月,徐州剌史潘聰、青州剌史鞠仲來朝,宴于延賢堂。
酒酣,德笑謂群臣曰:"朕雖寡薄,恭己南面,在上不驕,夕惕于位,可稱自古何等王也!"仲曰:"陛下中興之聖後,少康、光武之俦也。
"顧命左右賜仲帛千匹。
仲疑多陳讓。
德曰:"卿知調朕,朕不知戲卿乎卿飾對非實,故亦虛言相賞,賞不謬加,何足謝也。
"韓範進曰:"臣聞天子無戲言,忠臣無妄對,今日之論可謂君臣俱失。
"德大
皝每對諸宮人言,婦人妊娠夢日入懷,必生天子。
公孫夫人方妊。
夢日入臍中,獨喜而不敢言。
晉鹹康二年晝寝,生德,左右以告,方寤而起。
皝曰:"此兒易生,似鄭莊公,長必有大德。
"遂以德為名。
年十二而皝薨,哀毀過禮。
年十八,長八尺二寸,額上有日角偃月重文。
元玺初,封梁公。
建熙初,進号安北将軍,封範陽王。
入為魏尹。
秦滅燕,徙于長安。
秦伐涼,德請征自效,後為張掖太守。
苻堅伐晉,垂請德為副,堅敗,德乃随垂如邺。
垂稱燕王,複封範陽王。
建興元年,為司隸校尉。
八年,拜司徒。
垂臨薨,謂太子寶曰:"邺是舊都,宜委範陽王。
永康元年,以德鎮邺。
及寶失中山,自龍城奔邺,以德為丞相,領冀州牧,承制南夏。
德兄子麟自義台來奔,因說德曰:"中山既沒,魏必乘勝攻邺,雖糧儲素積,而城大難固。
且人情沮動,不可以戰。
及魏軍未至,擁衆南渡,就魯陽王和,據滑台而聚兵積谷,伺隙而動,計之上也。
魏雖拔中山,勢不久留,不過驅掠而返。
人不樂從,理自生變。
然後振威以援之,魏則内外受敵,使戀舊之士,有所依憑。
廣開恩信,招集遺黎,可一舉而取之。
"先是慕容和亦勸德南徙,于是許之。
隆安元年正月,德率戶四萬三千,車二萬七千乘,自邺徙滑台。
黎陽魏軍垂至,三軍危懼,欲堡據黎陽,昏日流澌水合,是夜濟訖,冰亦尋消。
德大悅,改黎陽津為天子津。
德入滑台,趙王麟等九十八人上言:"今中士傾陷,龍都蕭條,趙魏遺黎,鹄企皇澤,伏願仰承俯順,以承宗廟,謹上皇帝尊号。
"德許之,令曰:"假順來議,且以燕元故事,統符行帝制奏诏而已。
"改永康三年為元年,大赦殊死已下,置百官,封進有差。
寶自龍城南奔至黎陽城西數裡,伏于河西,遣中黃門趙思告北地王鐘曰:"上以去二月得丞相表,即自南征,段速骨作逆于乙連,今失據來此,呼丞相奉迎。
"鐘馳使白狀,寶遣思之後,見采樵者,知德稱帝,懼而北奔。
初、苻登既滅、登弟廣率所部二千來降,拜冠軍,處之乞活堡。
至是複叛,稱秦王。
德留撫軍魯陽王和守滑台,德率衆攻廣,斬之。
和長史季辨殺和,以滑台降魏。
德曰:"苻廣雖平,撫軍失據,進有強敵,退無所托,計将安出。
"尚書潘聰曰:"滑台四通八達,非帝王之居,青齊沃壤,号曰東秦。
地方二千裡,戶餘十萬,四塞之固,可謂用武之國。
"德猶預未決,于是遣牙門蘇撫問沙門朗公,報曰:"山栖絕俗之士,不應預聞朝議,但有待之累,非有托無以立。
陛下今來,即朗之檀越。
敬覽潘尚書之議,可謂興邦之術矣。
"撫又問以年世,朗以《周易》筮之曰:"燕衰庚戌。
"撫曰:"幾何?"曰:"年則一紀世則及子。
"撫曰:"何其促乎?"朗曰:"卦兆然也,豈關人哉。
"撫秘不敢言。
德大悅。
三月,德引師而南,五月,次薛城,八月入廣固,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為建平元年。
又曰:"漢宣憫吏民犯諱,故改名。
朕今增一備字,以為複名,庶開臣子避諱之路。
"于是叙賞有差,新舊鹹悅。
十月,太極端門并就,以公匠張剛為材官将軍、上方令。
二年十月,徐州剌史潘聰、青州剌史鞠仲來朝,宴于延賢堂。
酒酣,德笑謂群臣曰:"朕雖寡薄,恭己南面,在上不驕,夕惕于位,可稱自古何等王也!"仲曰:"陛下中興之聖後,少康、光武之俦也。
"顧命左右賜仲帛千匹。
仲疑多陳讓。
德曰:"卿知調朕,朕不知戲卿乎卿飾對非實,故亦虛言相賞,賞不謬加,何足謝也。
"韓範進曰:"臣聞天子無戲言,忠臣無妄對,今日之論可謂君臣俱失。
"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