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後趙錄
關燈
小
中
大
石勒
石勒字世龍,上黨武鄉羯人。
父周曷朱,勒生時赤光滿室,白氣自天屬于庭中。
長而壯健,有膽力,雄武好騎射。
幼而力耕,每聞鞞铎之聲,或在前後,歸以告其母,母以作勞耳鳴,非不祥也。
會并州刺史司馬騰執諸胡山東,賣充軍實,将詣冀州,兩胡一枷,勒亦在中,東至平原賣與荏平人師歡為奴,每夜于野,嘗聞鼓角之聲,諸奴亦聞,歸以白歡,歡懼而免之。
歡家鄰于馬牧率汲桑,往來,勒以能相馬,自托于桑,而傭于武安,臨水為遊軍所囚,會有群鹿旁過,軍人競逐之,勒乃獲免。
俄而見一老父,謂勒曰:"向群鹿者,我也。
君應為中州主,故相救耳。
"勒拜而受命,遂招集王陽、夔安等十八騎,複東如赤龍諸苑中,乘苑馬、遠掠缯寶,以賂汲桑。
永興元年,關東所在盜起。
二年,陽平人公帥蕃等自稱将軍,起兵趙魏,衆至數萬,勒與汲桑率牧人乘苑馬數百騎以赴之,桑始命勒以石為姓,以勒為名。
永嘉元年,勒歸劉淵,拜為輔漢将軍、平晉王。
淵薨,聰襲位,劉曜、王彌圍洛陽,勒帥精騎二萬會之。
王彌既平洛陽,将先誅勒,勒請彌燕于已營,手斬彌而并其衆。
将軍郭默獲沙門竺浮圖澄,以其有道術,進之于勒,試之有效,甚尊重之。
前趙嘉平二年,張賓說勒曰:"邯鄲、襄國,趙之舊都,依山憑險,形勢之固,可擇此二邑而都,然後命将四出,授以奇略,王業可圖。
"石勒于是進據襄國,聰授勒都督幽、冀、并、營四州諸軍事,冀州牧,進封本郡公,邑萬戶。
三年,以征虜将軍為魏郡太守,鎮邺三台。
篡奪之謀,兆于此矣。
前趙嘉麟元年,劉琨遣姚澹帥衆來讨,勒與戰,澹軍大敗,琨長史李弘以并州來降。
七月,劉聰疾甚,以勒為大将軍,錄尚書事,受遺輔政。
勒固辭,乃止。
劉曜稱尊号,将授勒太宰、大将軍,加九錫,增封十郡,并前二十郡,出人警跸,如曹公輔漢故事。
曜聞平樂之言,停太宰之授。
勒大怒,曰:"趙王、趙帝,孤自取之,名号大小,豈爾所呼耶。
"征虜虎與左右長史張敬、張賓等上号曰:"大司馬雖位冠九台,非伯者之号,請改稱大将軍、大單于、領冀州牧、趙王。
依魏王在邺故事,以二十四郡戶二十九萬為趙國。
"十一月,勒即位,改元,稱為趙王元年,始建社稷,立宗廟,主書司典胡人出内,重其禁法,不得侮易衣冠華族。
号胡為國人。
二年令曰國人不聽報嫂,及在喪婚娶、至于燒葬,令如本俗。
八月,始置軒懸之樂,八佾之舞,作金銀大辂,黃屋左纛。
天子禮樂,于斯備矣。
三年,黎陽民陳武妻産三男一女,上書自陳。
令曰:"昔周之興也,四乳八子,今武妻一乳四子,可謂度過姬祥,美如曩日。
其賜乳婦一人谷百石,雜缯四疋,庶以肅迎嘉祥。
"冬十月,勒親與鄉老齒坐,歡飲,語及平生。
勒曰:"李陽,壯士也。
孤方取之,何以不來父老歸語,令速來,漚麻池之忿,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于天下,甯雠匹夫乎?"令曰:"武鄉,吾之豐沛也,其複之三世。
"十一月,李陽至,勒與酣谑,引陽臂笑謂之曰:"卿雖老,臂中猶有力,頗複與人鬥。
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
"因賜裡第一區,拜為都尉。
陽與勒鄰居歲,常争漚麻池,疊相毆擊。
四年二月,拜子弘為世子。
勒雅好文學,雖在軍旅之中,常令儒生讀《春秋》、《史》、《漢》諸傳而聽之,聞郦食其勸立六國後,大驚曰:"此法當失,何以得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賴有此侯耳!"其天資英達如此。
八年八月,修三台。
十月,以世子衛将軍弘鎮邺。
大和十年,劉曜圍洛陽,襄國大震。
勒統步騎四萬赴金墉,濟自大曷。
先是,流澌風猛,軍至,冰泮清和。
濟畢,流澌大至。
勒以為神靈之助,命曰靈昌津。
戰于西門,曜軍大潰,石堪執曜送之。
二年,曜子熙等去長安,奔于上樓。
車騎虎克上樓,遣主簿趙封奉傳國玉玺送之。
秦隴悉平。
建平元年二月,車騎石虎等上尊号,勒不許,固請,勒号趙天王,行皇帝事,大赦。
八月,郡臣又固請,以名位不正,宜即尊号。
九月,僭即皇帝位,大赦改年。
二年,正月,勒南郊,有白氣自壇屬天,勒大悅。
四月,勒如邺,議營新宮。
延尉續鹹谏曰:"臣聞唐虞之治,采椽茅茨,土階三尺,美彰于《詩》、《書》。
漢文惜百金,不營露台,稱之于千古。
迨夏商之瓊台瑤陛,楚章華、秦阿房,資财内竭,華夷外叛。
"勒诏曰:"且敕停作,以申吾直臣之氣。
"九月,以太尉中山王虎為大司馬,程遐開府儀同。
是月,大霖雨,中山西北暴水漂流巨木萬餘根,集于堂陽。
勒大悅,謂公卿曰:"此非為災,天意欲吾營邺都耳。
"于是營之。
勒以成周漢、晉舊京,欲有移都之意,乃命洛陽為南都,置行台、治書侍禦史于洛陽。
三年正月,大飨于建德殿,酒酣,勒謂徐光曰:"朕方自古開基,何等上也?"光對曰:"陛下神武,籌略邁于高皇,雄藝卓荦,超絕魏武,三五以來,無可比也。
其軒轅之亞乎!"勒笑曰:"人豈不自知,卿言亦已太過。
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然猶與韓、彭競健而争先耳。
倘遇光武,當并驅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
父周曷朱,勒生時赤光滿室,白氣自天屬于庭中。
長而壯健,有膽力,雄武好騎射。
幼而力耕,每聞鞞铎之聲,或在前後,歸以告其母,母以作勞耳鳴,非不祥也。
會并州刺史司馬騰執諸胡山東,賣充軍實,将詣冀州,兩胡一枷,勒亦在中,東至平原賣與荏平人師歡為奴,每夜于野,嘗聞鼓角之聲,諸奴亦聞,歸以白歡,歡懼而免之。
歡家鄰于馬牧率汲桑,往來,勒以能相馬,自托于桑,而傭于武安,臨水為遊軍所囚,會有群鹿旁過,軍人競逐之,勒乃獲免。
俄而見一老父,謂勒曰:"向群鹿者,我也。
君應為中州主,故相救耳。
"勒拜而受命,遂招集王陽、夔安等十八騎,複東如赤龍諸苑中,乘苑馬、遠掠缯寶,以賂汲桑。
永興元年,關東所在盜起。
二年,陽平人公帥蕃等自稱将軍,起兵趙魏,衆至數萬,勒與汲桑率牧人乘苑馬數百騎以赴之,桑始命勒以石為姓,以勒為名。
永嘉元年,勒歸劉淵,拜為輔漢将軍、平晉王。
淵薨,聰襲位,劉曜、王彌圍洛陽,勒帥精騎二萬會之。
王彌既平洛陽,将先誅勒,勒請彌燕于已營,手斬彌而并其衆。
将軍郭默獲沙門竺浮圖澄,以其有道術,進之于勒,試之有效,甚尊重之。
前趙嘉平二年,張賓說勒曰:"邯鄲、襄國,趙之舊都,依山憑險,形勢之固,可擇此二邑而都,然後命将四出,授以奇略,王業可圖。
"石勒于是進據襄國,聰授勒都督幽、冀、并、營四州諸軍事,冀州牧,進封本郡公,邑萬戶。
三年,以征虜将軍為魏郡太守,鎮邺三台。
篡奪之謀,兆于此矣。
前趙嘉麟元年,劉琨遣姚澹帥衆來讨,勒與戰,澹軍大敗,琨長史李弘以并州來降。
七月,劉聰疾甚,以勒為大将軍,錄尚書事,受遺輔政。
勒固辭,乃止。
劉曜稱尊号,将授勒太宰、大将軍,加九錫,增封十郡,并前二十郡,出人警跸,如曹公輔漢故事。
曜聞平樂之言,停太宰之授。
勒大怒,曰:"趙王、趙帝,孤自取之,名号大小,豈爾所呼耶。
"征虜虎與左右長史張敬、張賓等上号曰:"大司馬雖位冠九台,非伯者之号,請改稱大将軍、大單于、領冀州牧、趙王。
依魏王在邺故事,以二十四郡戶二十九萬為趙國。
"十一月,勒即位,改元,稱為趙王元年,始建社稷,立宗廟,主書司典胡人出内,重其禁法,不得侮易衣冠華族。
号胡為國人。
二年令曰國人不聽報嫂,及在喪婚娶、至于燒葬,令如本俗。
八月,始置軒懸之樂,八佾之舞,作金銀大辂,黃屋左纛。
天子禮樂,于斯備矣。
三年,黎陽民陳武妻産三男一女,上書自陳。
令曰:"昔周之興也,四乳八子,今武妻一乳四子,可謂度過姬祥,美如曩日。
其賜乳婦一人谷百石,雜缯四疋,庶以肅迎嘉祥。
"冬十月,勒親與鄉老齒坐,歡飲,語及平生。
勒曰:"李陽,壯士也。
孤方取之,何以不來父老歸語,令速來,漚麻池之忿,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于天下,甯雠匹夫乎?"令曰:"武鄉,吾之豐沛也,其複之三世。
"十一月,李陽至,勒與酣谑,引陽臂笑謂之曰:"卿雖老,臂中猶有力,頗複與人鬥。
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
"因賜裡第一區,拜為都尉。
陽與勒鄰居歲,常争漚麻池,疊相毆擊。
四年二月,拜子弘為世子。
勒雅好文學,雖在軍旅之中,常令儒生讀《春秋》、《史》、《漢》諸傳而聽之,聞郦食其勸立六國後,大驚曰:"此法當失,何以得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賴有此侯耳!"其天資英達如此。
八年八月,修三台。
十月,以世子衛将軍弘鎮邺。
大和十年,劉曜圍洛陽,襄國大震。
勒統步騎四萬赴金墉,濟自大曷。
先是,流澌風猛,軍至,冰泮清和。
濟畢,流澌大至。
勒以為神靈之助,命曰靈昌津。
戰于西門,曜軍大潰,石堪執曜送之。
二年,曜子熙等去長安,奔于上樓。
車騎虎克上樓,遣主簿趙封奉傳國玉玺送之。
秦隴悉平。
建平元年二月,車騎石虎等上尊号,勒不許,固請,勒号趙天王,行皇帝事,大赦。
八月,郡臣又固請,以名位不正,宜即尊号。
九月,僭即皇帝位,大赦改年。
二年,正月,勒南郊,有白氣自壇屬天,勒大悅。
四月,勒如邺,議營新宮。
延尉續鹹谏曰:"臣聞唐虞之治,采椽茅茨,土階三尺,美彰于《詩》、《書》。
漢文惜百金,不營露台,稱之于千古。
迨夏商之瓊台瑤陛,楚章華、秦阿房,資财内竭,華夷外叛。
"勒诏曰:"且敕停作,以申吾直臣之氣。
"九月,以太尉中山王虎為大司馬,程遐開府儀同。
是月,大霖雨,中山西北暴水漂流巨木萬餘根,集于堂陽。
勒大悅,謂公卿曰:"此非為災,天意欲吾營邺都耳。
"于是營之。
勒以成周漢、晉舊京,欲有移都之意,乃命洛陽為南都,置行台、治書侍禦史于洛陽。
三年正月,大飨于建德殿,酒酣,勒謂徐光曰:"朕方自古開基,何等上也?"光對曰:"陛下神武,籌略邁于高皇,雄藝卓荦,超絕魏武,三五以來,無可比也。
其軒轅之亞乎!"勒笑曰:"人豈不自知,卿言亦已太過。
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然猶與韓、彭競健而争先耳。
倘遇光武,當并驅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