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前趙錄

關燈
劉淵 劉淵字元海,新興匈奴人。

    其先夏後氏之苗裔,曰淳維,世居北狄。

    千有餘歲至冒頓,襲破東胡,西走月氏,服丁零,内侵燕代,控弦四十萬。

    漢祖患之,使劉敬奉公主以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子孫遂冒姓為劉氏。

    建武初,入居西河美稷。

    後漢中平中,單于羌渠使子于扶羅将兵助漢讨平黃巾,會羌渠為國人所殺,于扶羅以其衆留漢,自立為單于。

    屬董卓之亂,寇掠太原、河東,屯于河内。

    于扶羅死,弟呼廚泉立,以于扶羅子豹為左賢王,即元海之父也。

    魏武分其衆為五部,以左賢王豹為左部帥,其餘部師皆以劉氏為之。

    太康中,改置都尉,雖分屬五部,皆家于晉陽汾澗之濱。

    豹妻呼延氏,魏嘉平中祈子于龍門,有一白魚,頂有二角,軒鬐躍鱗,而至祭所,久之乃去。

    巫觋皆異之,曰:"此嘉祥也。

    "其夜夢所見魚變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雞子,光景非常,授呼延氏,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貴子。

    "寤以告豹。

    豹曰:"吉征也。

    "自是十五月而生淵。

    淵生左手有文曰:"淵海。

    "遂以為名。

    幼而好學,不舍晝夜。

    嘗謂同門生朱紀、範隆等曰:"吾每觀書傳,常鄙随、陸之無武,绛、灌之無文。

    一物之不知,固君子恥之也。

    二生遇高皇,不能建封侯之業;兩公屬太宗,不能開庠序之美。

    惜哉!"于是文學、武事并皆妙絕。

    猿臂善射,膂力過人,身八尺四寸,須長三尺餘,當心有赤毫毛三根,長三尺六寸。

    太原王渾虛襟友之,命子濟拜焉。

    鹹熙中,為侍子在洛陽,晉文帝深待之,時東萊王彌等皆憑結。

    渾又屢言之武帝,帝召見與言,大悅之。

    後謂王濟曰:"劉元海容貌風儀,機談鑒智,雖金日無以加也。

    會父豹卒,帝以淵代為左部帥,轉甯朔将軍,監五部軍事。

     大安中,惠帝失政,諸王疊相殘廢,州郡奸豪所在蜂起。

    從祖北部都尉左賢王劉宣等議曰:"今司馬氏骨肉相殘,興複在此時矣。

    左賢王淵,姿器絕人,幹宇超世。

    天若不恢崇單于,終不虛生此人也。

    "于是共推劉淵為大單于。

    劉淵曰:"當為崇罔峻阜,何能為培婁。

    夫帝王豈有常哉大禹生于西戎,文王生于東夷,顧惟德所授耳。

    今見衆十餘萬,皆一當晉十,鼓行摧亂晉,猶拉枯耳。

    上可成漢高之業,下不失為魏武,何呼邪韓足道哉!"宣等稱善。

     元熙元年,遷于左國城,晉人東附者數萬。

    宣等上尊号,淵曰:"今晉氏猶在,四方未定,可仰遵高祖法,且稱漢王,權停皇帝之号。

    待宇宙混一,當更議之。

    "十月,為壇南郊,即漢王位,改晉永興元年為元熙元年,大赦天下。

    追尊劉禅為孝懷皇帝,立高祖以下三祖五宗之神主而祭之。

    置百官,以劉宣為丞相,拜授各有差。

    四部之東萊王彌起兵青徐,遣使來降,拜鎮東大将軍、青州刺史、東萊郡公。

    四月,汲桑叛,自稱趙王,選置州郡。

    十一月,石勒及胡部等帥衆來降。

    永鳳元年七月,鳳凰集于蒲子。

    丞相劉宣等六十四人上尊号。

    十月,僭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以衛軍和為大将軍,撫軍聰為車騎大将軍,建武曜為龍骧大将軍。

    河瑞元年,遷都平陽,汾水得玉玺,大赦改元。

    二年,以大司馬梁王和為皇太子。

    八月,淵寝疾,以劉洋為太尉,延平為太宰,司徒聰為大司馬大單于,并錄尚書事。

    置單于台于平陽西。

    薨于光極殿。

    太子和即位。

    聰自西明門攻斬和于西室。

    九月,葬淵于永光陵,谥曰:光文皇帝,廟号高祖。

     劉聰 劉聰字玄明,一名載,淵第四子。

    母張夫人孕,夢日入懷,寤而告淵。

    淵曰:"吉征也。

    "自是十五月而生聰,夜有日光之異。

    左耳有一白毫,長二尺餘。

    幼而聰悟,究通經史,兼綜百家之言,孫吳兵法,靡不誦之。

    猿臂善射,彎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絕一時。

     永嘉四年,僭即帝位于光極前殿,大赦,改元光興元年。

    以衛尉呼延晏為使持節、前鋒大都督,配禁兵二萬七千,自宜陽入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