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關燈
上曰:「頃者,陛下愛女下嫁貴臣,郎婿鄭颢赴婚楚州,會有日。

    行次鄭州,臣堂帖追回,上副聖念。

    颢不樂國婚,銜臣入骨髓。

    臣且在中書,颢無如臣何;一去玉階,必媒孽臣短,死無種矣!」上曰:「朕知此事久,卿何言之晚耶?」因命左右便殿中取一柽木小函子來,扃鎖甚固。

    謂敏中曰:「此盡鄭郎說卿文字,便以賜卿。

    若聽颢言,不任卿如此矣!」敏中歸啟,益感上聰察宏恕,常置函子于佛前,焚香感謝。

    大中十二年,敏中任荊南節度使。

    暇日,與前進士陳锴銷憂閣靜話,追感上恩,泣話此事,盡以示锴。

     杜悰通貴日久,門下有術士李(失名),悰待之厚。

    悰任西川節度使,馬植罷黔中赴阙,至西川,術士一見,謂悰曰:「受相公恩,久思有效答,今有所報矣!黔中馬中丞,非常人也,相公當厚遇之。

    」悰未之信。

    術士一日密于悰曰:「相公将有甚禍,非馬中丞不能救!」悰始驚信。

    發日,厚币贈之,仍令邸吏為植于都下買宅,生生之計無缺焉。

    植至阙,方知感悰,不知其旨。

    尋除光祿卿,報狀至蜀,悰謂術士曰:「貴人至阙,作光祿卿矣!」術士曰:「姑待之。

    」稍進大理卿,又遷刑部侍郎,充諸道鹽鐵使,悰始驚憂;俄而作相。

    懿宗皇太後崩後,悰,懿安子婿也,忽一日,内牓子檢責宰相元載故事。

    植谕旨,翌日延英上前萬端營救。

    植素辨博,能回上意,事遂中寝。

     武宗朝任宰相李德裕,德裕雖丞相子,文學過人,性孤峭,疾朋黨如仇讐,擠牛僧孺、李宗闵、崔珙于嶺南。

    楊嗣複、貞穆李公珏(庭裕親外叔祖。

    )以會昌初冊立事,亦七年嶺外。

    上即位之後,嶺表五相同日遷北。

    以吏部尚書李珏為檢校尚書右仆射,充淮南節度使。

    珏字待價,趙郡贊皇人。

    早孤,居淮陰,事母以孝聞。

    弱冠,徒步□□□□□□舉明經。

    李绛為華州刺史,一見謂之曰:「日角珠庭,非常人也,當掇進士科。

    明經碌碌,非子發迹之路。

    」一舉不第,應進士。

    許孟容為宗伯,擢居上第。

    釋褐,署烏重胤三城推官,調進書判高等,授渭南縣尉,遷右拾遺,左遷下邽令。

    丁母憂,廬居三年不入室。

    免喪,諸侯羔雁四府齊至門,皆不就。

    牛僧孺為武昌節度使,奏章先達銀台,授殿中侍禦史、内供奉、武昌掌書記。

    徵歸禦史府。

    韋處厚秉政,一見笑曰:「清廟器,豈擊搏材乎?」擢拜禮部員外,改吏部員外。

    李宗闵為相,以品流程式為己任,擢掌書命,改司勳員外、庫部郎中。

    文宗召充翰林學士。

    珏風格端肅,屬詞敏贍,恩傾一時。

    累遷戶部侍郎承旨,許立相者屢矣。

    鄭注以藥術為侍講學士,李訓自流人召入内廷,珏未嘗私焉。

    訓、注交谮,貶江州刺史。

    未幾,訓為相,造假甘露,謀上左右,與王涯等十一人赤族伏誅,人方服珏守正之佑。

    徵為戶部侍郎,與楊嗣複同日命相。

    上雖求理心切,終優遊不斷。

    同秉政者陳夷行、鄭覃請經術孤單者進用,珏與嗣複論地胄詞采者居先。

    每延英議政,率相矛盾,竟無成政,但寄頰舌而已。

    文宗将晏駕,以猶子陳王成美當璧為讬。

    建桓立順,事由兩軍。

    潁王即位,貶昭州刺史。

    上即位,累遷河陽三城節度使、吏部尚書。

    至是,崔鄲薨于淮南,辍之。

    撫理凡三載,薨;谥貞穆。

     上臨禦天下,得君人法。

    每宰臣延英奏事,喚上階後,左右前後無一人立,才處分,宸威不可仰視。

    奏事下三四刻,龍顔忽怡然,謂宰臣曰:「可以閑話矣。

    」自是,詢闾裡閑事,話宮中燕樂,無所不至矣。

    一刻已來,宸威複整肅,是将還宮也,必有戒勵之言。

    每謂宰臣:「長憂卿負朕,撓法,後不得相見!」度量如此。

    趙國公令狐绹每謂人曰:「十年持政柄,每延英奏對,雖嚴冬甚寒,亦汗流洽背。

    」 李廓為武甯節度使,不理。

    右補阙鄭魯上疏曰:「臣恐新麥未登,徐師必亂。

    乞速命良将,救此一方。

    」上未之省也。

    麥熟而徐師亂,上感魯言,即擢為起居舍人。

     吏部侍郎孔溫業白執政,求外任。

    丞相白敏中曰:「我輩亦須自檢點,孔吏部不肯居朝矣!」至理之世,丞相畏人也如此。

     上微行至德觀,女道士有盛服濃妝者,赫怒,亟歸宮。

    立宣左街功德使宋叔康,令盡逐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