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狩見聞錄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
道過堯山縣,進早膳。
有燕人百餘人,守徽廟所乘車,語臣曰:“上皇活燕民一十餘萬人,我輩老幼感恩不已,願識天表!”因具以奏。
徽廟為揭簾見之,皆羅拜曰:“皇帝活燕人十餘萬,陰德甚多,即見回銮,不須憂抱。
”徽廟曰:“汝等知當時救護之力耶?吾獲謗不少,今困厄反甚于汝輩無食時,豈非天也。
”燕人各嗟惋而去。
徽廟在路中苦渴,令摘道旁桑葚食之。
語臣曰:“我在藩邸時,乳媪曾啖此。
因取數枚,食甚美,尋為媪奪去。
今再食,而禍難至此,豈非桑實與我終始耶!” 至真定府,徽廟乘馬,與二太子并騎入門。
前有引旗寫:“太上皇帝。
”府中兩街居人,見旗皆恸哭,虜人不較也。
舍于府園淨淵莊牛門,請徽廟看打球。
自二太子以下,皆入球場。
徽廟與肅皇後在廳上看打球。
罷,行酒。
少頃,侍中劉彥宗具傳太子之意,跪奏雲:“聞上皇聖賢甚高,欲覓一打球詩。
”其請頗恭。
徽廟雲:“自城破以來,無複好懷。
”遂作一詩,寫付彥宗。
曰:“錦袍駿馬曉棚分,一點星馳百騎奔。
奪得頭籌須正過,無令綽撥入邪門。
”彥宗捧讀稱歎,即與太子。
又番語,似講解其義。
太子點頭,令諷誦數遍,乃起謝。
徽廟亦謝其恭也。
二聖既出城郭,于南郊大王位,虜排長木為障,障外有兵,每數步一竅,容人看外,外亦窺内。
虜日以肉菜、米面、内人相博易,閑語曰:“南朝有兵到某所矣。
”次又曰:“主上提兵十萬在河北,每金人車馬過河,即奪去,大軍所以未敢離此。
”語訖,即故睨左右,如金人旁來之狀,色有畏而不敢留者。
人遞以奏上,衆皆喜,為不日救至。
又數易倚牆器械,卻用郊禮盡木槍戟。
複有病人,如傷中包裹,卧于牆下。
雲:“西南有錢相公兵四五十萬來,刀槍将去陣上,強壯人皆往迎敵。
”會天大風,喬貴妃制绛紅袍,備緩急兵至,即以衣徽廟,為出奔之計。
每十數日,即他語,一新栅中觀聽。
臨行,猶傳有兵相尾,然了無來音。
後乃知計,姑以緩聖心及愚衆人。
虜謀多此類。
徽廟北狩日,乘平日宮人所乘牛車。
牛五頭,兩虜牽駕,不通華語。
次顯肅皇後,次廚及本殿一行内人車,伏計八百六十餘量。
自過河,經浚州,城外虜騎約攔百姓,不得看。
惟賣食物數人近前。
臣以銀二兩,博換飲食。
賣人知是徽廟,即盡以炊餅、藕菜之類上進,反銀而去。
自過此州,即行生路。
步人斫窠木,騎軍曳枝梢,水淺則填以為柴路,深則疊以為甬道。
跋涉荒迥,旬月不見屋宇。
夜泊荊榛或桑木間,艱難不可言。
雖大雨亦行,泥深沒胫。
車牛皆屢死,壞亦不容補,死就脔其肉而去。
人行稍卻,則落後軍馬,從而剿除。
至暮下程,即以車前轅内向,繞三面,匝如射帖。
又斫枝梢,缭以為鹿角,持兵備外,嚴于出入。
旋鑿井及打柴草,分給造飯。
然近水處,不肯住坐。
一行苦乏水遲飯,大半委頓。
自後習知,遇有水處,即遂車房院内人,各下車取水,負薪而從。
自後稍得趁明造飯,飯罷即支散路糧。
徽廟與顯肅皇後共破一羊,粟一鬥。
諸王、帝姬及閤分,或四位破一羊,或六位破一羊;米則計口,人給二升。
惟皇太後、懿節皇後,别有館伴二人,早暮必來瞻見聖容。
如未見,須候見乃退。
餘房院無館伴。
至真定府,方得入城,歇住兩日,盡換牛。
蓋自京至真定,牛多無草吃,極疲悴,死者十四五,至是故換。
過真定府、中山,行稍緩,日亦行五六十裡。
臣勳向在龍德宮,因奏事宜春殿。
閑暇,恭承徽廟宣谕四事,亦附于後。
徽廟在襁褓時晝卧,忽卧處屋棟中折,欲堕複續。
其聲達前殿,乳媪急抱徽廟起,梁即堕所卧榻上。
哲宗晏駕,太皇使縛秦玠等二侍醫于甯福殿前,将付有司。
已而迎徽廟入立,二醫見徽廟過,驚曰:“此八彩之眉,一人之尊也。
使王趣上于後,安能久耶!”左右因以奏太皇,太皇釋之。
政和丁酉,徽廟夢虜人數百,列坐宣和殿下。
既寤,不自得,因令禁止番裝。
宣和間,燕人歸朝,因曲宴郭藥師、及趙政、韓正等數輩,複令近侍列坐宣和殿下以禳之。
宣和七年南郊,是日陰重,侍衛寒肅。
薄晚,徽廟密祈晴霁。
不食頃,陰雲自卷,從北去。
東西一縷雲收之痕如界,移時天地清徹,星鬥燦然。
徽廟顧侍衛者曰:“從來郊祀,未有景贶若是之異者?”遂制稱謝密詞曰:“雨露未沾,念密雲之直上;馨香旁達,徹夕月之當中。
”
道過堯山縣,進早膳。
有燕人百餘人,守徽廟所乘車,語臣曰:“上皇活燕民一十餘萬人,我輩老幼感恩不已,願識天表!”因具以奏。
徽廟為揭簾見之,皆羅拜曰:“皇帝活燕人十餘萬,陰德甚多,即見回銮,不須憂抱。
”徽廟曰:“汝等知當時救護之力耶?吾獲謗不少,今困厄反甚于汝輩無食時,豈非天也。
”燕人各嗟惋而去。
徽廟在路中苦渴,令摘道旁桑葚食之。
語臣曰:“我在藩邸時,乳媪曾啖此。
因取數枚,食甚美,尋為媪奪去。
今再食,而禍難至此,豈非桑實與我終始耶!” 至真定府,徽廟乘馬,與二太子并騎入門。
前有引旗寫:“太上皇帝。
”府中兩街居人,見旗皆恸哭,虜人不較也。
舍于府園淨淵莊牛門,請徽廟看打球。
自二太子以下,皆入球場。
徽廟與肅皇後在廳上看打球。
罷,行酒。
少頃,侍中劉彥宗具傳太子之意,跪奏雲:“聞上皇聖賢甚高,欲覓一打球詩。
”其請頗恭。
徽廟雲:“自城破以來,無複好懷。
”遂作一詩,寫付彥宗。
曰:“錦袍駿馬曉棚分,一點星馳百騎奔。
奪得頭籌須正過,無令綽撥入邪門。
”彥宗捧讀稱歎,即與太子。
又番語,似講解其義。
太子點頭,令諷誦數遍,乃起謝。
徽廟亦謝其恭也。
二聖既出城郭,于南郊大王位,虜排長木為障,障外有兵,每數步一竅,容人看外,外亦窺内。
虜日以肉菜、米面、内人相博易,閑語曰:“南朝有兵到某所矣。
”次又曰:“主上提兵十萬在河北,每金人車馬過河,即奪去,大軍所以未敢離此。
”語訖,即故睨左右,如金人旁來之狀,色有畏而不敢留者。
人遞以奏上,衆皆喜,為不日救至。
又數易倚牆器械,卻用郊禮盡木槍戟。
複有病人,如傷中包裹,卧于牆下。
雲:“西南有錢相公兵四五十萬來,刀槍将去陣上,強壯人皆往迎敵。
”會天大風,喬貴妃制绛紅袍,備緩急兵至,即以衣徽廟,為出奔之計。
每十數日,即他語,一新栅中觀聽。
臨行,猶傳有兵相尾,然了無來音。
後乃知計,姑以緩聖心及愚衆人。
虜謀多此類。
徽廟北狩日,乘平日宮人所乘牛車。
牛五頭,兩虜牽駕,不通華語。
次顯肅皇後,次廚及本殿一行内人車,伏計八百六十餘量。
自過河,經浚州,城外虜騎約攔百姓,不得看。
惟賣食物數人近前。
臣以銀二兩,博換飲食。
賣人知是徽廟,即盡以炊餅、藕菜之類上進,反銀而去。
自過此州,即行生路。
步人斫窠木,騎軍曳枝梢,水淺則填以為柴路,深則疊以為甬道。
跋涉荒迥,旬月不見屋宇。
夜泊荊榛或桑木間,艱難不可言。
雖大雨亦行,泥深沒胫。
車牛皆屢死,壞亦不容補,死就脔其肉而去。
人行稍卻,則落後軍馬,從而剿除。
至暮下程,即以車前轅内向,繞三面,匝如射帖。
又斫枝梢,缭以為鹿角,持兵備外,嚴于出入。
旋鑿井及打柴草,分給造飯。
然近水處,不肯住坐。
一行苦乏水遲飯,大半委頓。
自後習知,遇有水處,即遂車房院内人,各下車取水,負薪而從。
自後稍得趁明造飯,飯罷即支散路糧。
徽廟與顯肅皇後共破一羊,粟一鬥。
諸王、帝姬及閤分,或四位破一羊,或六位破一羊;米則計口,人給二升。
惟皇太後、懿節皇後,别有館伴二人,早暮必來瞻見聖容。
如未見,須候見乃退。
餘房院無館伴。
至真定府,方得入城,歇住兩日,盡換牛。
蓋自京至真定,牛多無草吃,極疲悴,死者十四五,至是故換。
過真定府、中山,行稍緩,日亦行五六十裡。
臣勳向在龍德宮,因奏事宜春殿。
閑暇,恭承徽廟宣谕四事,亦附于後。
徽廟在襁褓時晝卧,忽卧處屋棟中折,欲堕複續。
其聲達前殿,乳媪急抱徽廟起,梁即堕所卧榻上。
哲宗晏駕,太皇使縛秦玠等二侍醫于甯福殿前,将付有司。
已而迎徽廟入立,二醫見徽廟過,驚曰:“此八彩之眉,一人之尊也。
使王趣上于後,安能久耶!”左右因以奏太皇,太皇釋之。
政和丁酉,徽廟夢虜人數百,列坐宣和殿下。
既寤,不自得,因令禁止番裝。
宣和間,燕人歸朝,因曲宴郭藥師、及趙政、韓正等數輩,複令近侍列坐宣和殿下以禳之。
宣和七年南郊,是日陰重,侍衛寒肅。
薄晚,徽廟密祈晴霁。
不食頃,陰雲自卷,從北去。
東西一縷雲收之痕如界,移時天地清徹,星鬥燦然。
徽廟顧侍衛者曰:“從來郊祀,未有景贶若是之異者?”遂制稱謝密詞曰:“雨露未沾,念密雲之直上;馨香旁達,徹夕月之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