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重於時。
凡一舉孝廉,十辟公府,九舉有道,至孝、賢良、公車三徵,皆不就。
仲季亦不應徵辟。
建甯二年,靈帝诏徵為犍為太守,肱得诏,乃告其友曰:“吾以虛獲實,遂籍聲價。
盛明之世尚不委質,況今政在私門哉!”乃隐身遁命,乘船浮海,使者追之不及。
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又逃不受诏。
名振于天下,年七十七卒於家。
○管甯 管甯字幼安,北海朱虛人也。
靈帝末,以中國方亂,乃與其友邴原涉海,依遼東太守公孫度,虛館禮之。
其後中國少安,人多南歸,唯甯不還。
黃初中,華歆薦甯,甯知公孫淵必亂,乃因徵辭還,以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就。
甯凡徵命十至,輿服四賜,常坐一木榻上,積五十五年未嘗箕踞。
榻上當膝皆穿,常着布裙貉裘,唯祠先人,乃著舊布單衣加首絮巾。
遼東郡國,圖形於府殿,号為賢者。
○鄭玄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
八世祖崇,漢尚書。
玄少好學,長八尺馀,須眉美秀,姿容甚偉。
習《孝經》、《論語》,兼通京氏、公羊《春秋》、三正曆、《九章算術》、《周官》、《禮記》、《左氏春秋》。
大将軍何進辟玄,州郡迫協,不得已而詣。
進設機杖之禮以待玄,玄以幅巾見進,一宿而逃去。
公府前後十馀辟,并不就。
○任安 任安字定祖,少好學,隐山不營名利,時人稱安曰任孔子。
連辟不就。
建安中,讀《史記·魯連傳》,歎曰:“性以潔白為治,情以得志為樂,性治情得,體道而不憂,彼棄我取,與時而無争。
”遂終身不仕,時人号為任徵君雲。
○龐公 龐公者,南都襄陽人也。
居岘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
荊州刺史劉表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龐公笑曰:“鴻鵲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
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因釋,耕於壟上,而妻子耘於前。
表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
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
”表歎息而去。
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反。
○姜岐 姜岐字子平,漢陽上邽人也。
少失父,獨以母兄居,治《書》、《易》、《春秋》,恬居守道,名重西州。
延熹中,沛國橋玄為漢陽太守,召岐,欲以為功曹。
岐稱病不就,玄怒,敕督郵尹益收岐,若不起者,趣嫁其母而後殺岐。
益争之,玄怒益,撾之。
益得杖,且谏曰:“岐少修孝義,栖遲衡廬,鄉裡歸仁,名宣州裡,實無罪狀,益敢以死守之。
”玄怒,乃止。
岐於是高名逾廣。
其母死,喪禮畢,盡讓平水田與兄岑,遂隐居,以畜蜂、豕為事,教授者滿於天下,營業者三百馀人。
辟州從事,不詣。
民從而居之者數千家。
後舉賢良,公府辟以為茂才,為蒲坂令,皆不就,以壽終于家。
○荀靖 荀靖字叔慈,穎川人也。
少有俊才,以孝著名。
兄弟八人,号曰八龍。
阖門悌睦,隐身修學,動止合禮。
弟爽字慈明,亦以才顯於當時。
或問汝南許章曰:“爽與靖孰賢?”章曰:“皆玉也。
慈明外朗,叔慈内潤。
”太尉辟,不就。
及卒,學士惜之,诔靖者二十六人。
颍陰令丘祯追号靖曰玄行先生。
颍川太守王懷亦谥曰昭定先生。
○胡昭 胡昭字孔明,颍川人也。
始避地冀州,不應袁紹之命。
武帝亦辟昭,昭自陳本志。
帝曰:“人各有志,出處不同。
勉卒高尚,義不相屈。
”昭乃隐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
至嘉平初,年八十九,卒于家。
○焦先 焦先字孝然,世莫知其所出也,或言生漢末。
及魏受禅,常結草為廬於河之濱,獨止其中。
冬夏袒不著衣,卧不設席,又無蓐,以身親土,其體垢汗皆如泥滓,不行人間。
或數曰一食,行不由邪徑,目不與女子迕視,口未嘗言,雖有警急不與人語。
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寝,遭冬雪大至,先袒卧不移。
人以為死,就視如故。
後百馀歲卒。
凡一舉孝廉,十辟公府,九舉有道,至孝、賢良、公車三徵,皆不就。
仲季亦不應徵辟。
建甯二年,靈帝诏徵為犍為太守,肱得诏,乃告其友曰:“吾以虛獲實,遂籍聲價。
盛明之世尚不委質,況今政在私門哉!”乃隐身遁命,乘船浮海,使者追之不及。
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又逃不受诏。
名振于天下,年七十七卒於家。
○管甯 管甯字幼安,北海朱虛人也。
靈帝末,以中國方亂,乃與其友邴原涉海,依遼東太守公孫度,虛館禮之。
其後中國少安,人多南歸,唯甯不還。
黃初中,華歆薦甯,甯知公孫淵必亂,乃因徵辭還,以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就。
甯凡徵命十至,輿服四賜,常坐一木榻上,積五十五年未嘗箕踞。
榻上當膝皆穿,常着布裙貉裘,唯祠先人,乃著舊布單衣加首絮巾。
遼東郡國,圖形於府殿,号為賢者。
○鄭玄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
八世祖崇,漢尚書。
玄少好學,長八尺馀,須眉美秀,姿容甚偉。
習《孝經》、《論語》,兼通京氏、公羊《春秋》、三正曆、《九章算術》、《周官》、《禮記》、《左氏春秋》。
大将軍何進辟玄,州郡迫協,不得已而詣。
進設機杖之禮以待玄,玄以幅巾見進,一宿而逃去。
公府前後十馀辟,并不就。
○任安 任安字定祖,少好學,隐山不營名利,時人稱安曰任孔子。
連辟不就。
建安中,讀《史記·魯連傳》,歎曰:“性以潔白為治,情以得志為樂,性治情得,體道而不憂,彼棄我取,與時而無争。
”遂終身不仕,時人号為任徵君雲。
○龐公 龐公者,南都襄陽人也。
居岘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
荊州刺史劉表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龐公笑曰:“鴻鵲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
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因釋,耕於壟上,而妻子耘於前。
表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
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
”表歎息而去。
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反。
○姜岐 姜岐字子平,漢陽上邽人也。
少失父,獨以母兄居,治《書》、《易》、《春秋》,恬居守道,名重西州。
延熹中,沛國橋玄為漢陽太守,召岐,欲以為功曹。
岐稱病不就,玄怒,敕督郵尹益收岐,若不起者,趣嫁其母而後殺岐。
益争之,玄怒益,撾之。
益得杖,且谏曰:“岐少修孝義,栖遲衡廬,鄉裡歸仁,名宣州裡,實無罪狀,益敢以死守之。
”玄怒,乃止。
岐於是高名逾廣。
其母死,喪禮畢,盡讓平水田與兄岑,遂隐居,以畜蜂、豕為事,教授者滿於天下,營業者三百馀人。
辟州從事,不詣。
民從而居之者數千家。
後舉賢良,公府辟以為茂才,為蒲坂令,皆不就,以壽終于家。
○荀靖 荀靖字叔慈,穎川人也。
少有俊才,以孝著名。
兄弟八人,号曰八龍。
阖門悌睦,隐身修學,動止合禮。
弟爽字慈明,亦以才顯於當時。
或問汝南許章曰:“爽與靖孰賢?”章曰:“皆玉也。
慈明外朗,叔慈内潤。
”太尉辟,不就。
及卒,學士惜之,诔靖者二十六人。
颍陰令丘祯追号靖曰玄行先生。
颍川太守王懷亦谥曰昭定先生。
○胡昭 胡昭字孔明,颍川人也。
始避地冀州,不應袁紹之命。
武帝亦辟昭,昭自陳本志。
帝曰:“人各有志,出處不同。
勉卒高尚,義不相屈。
”昭乃隐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
至嘉平初,年八十九,卒于家。
○焦先 焦先字孝然,世莫知其所出也,或言生漢末。
及魏受禅,常結草為廬於河之濱,獨止其中。
冬夏袒不著衣,卧不設席,又無蓐,以身親土,其體垢汗皆如泥滓,不行人間。
或數曰一食,行不由邪徑,目不與女子迕視,口未嘗言,雖有警急不與人語。
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寝,遭冬雪大至,先袒卧不移。
人以為死,就視如故。
後百馀歲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