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王霸
王霸字儒仲,太原廣武人也,少立清節。
及王莽篡位,棄冠帶,絕交宦。
建武中,徵到尚書,拜稱名不稱臣。
有司問其故,霸曰:“天子有所不臣,諸侯有所不友。
”司徒侯霸讓位於霸,故梁令閻陽毀之曰:“太原俗黨,儒仲頗有其風。
”遂止。
以病歸,隐居守志,茅屋蓬戶,連徵不至,以壽終。
○嚴光 嚴光,字子陵,會稽馀姚人也。
少有高名,同光武遊學。
及帝即位,光乃變易姓名,隐逝不見。
帝思其賢,乃物色求之。
後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
帝疑光也,乃遣安車玄纁聘之,三反而後至。
司徒霸與光素舊,欲屈光到霸所語言,遣使西曹屬侯子道奉書,光不起,於床上箕踞抱膝發書。
讀訖,問子道曰:“君房素癡,今為三公,甯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癡也。
”光曰:“遣卿來何言?”子道傳霸言,光曰:“卿言不癡,是非癡語曲也。
天子徵我,三乃來。
人主尚不見,當見人臣乎?”子道求報,光曰:“我手不能書。
”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
光曰:“買菜乎?求益也。
”霸封奏其書,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車駕即曰幸其館,光卧不起,帝即卧所,撫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光又眠不應。
良久,乃張目而言曰:“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
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於是升輿,歎息而去。
複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曰,因其偃卧。
除為谏議大夫,不屈,乃耕於富春山。
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濑焉。
建武十七年,複特徵,不至。
年八十,終於家。
○牛牢 牛牢,字君直。
世祖為布衣時,與牢交遊,嘗夜共講說谶言,雲:劉秀當為天子。
世祖曰:“安知非我。
萬一果然,各言爾志。
”牢獨默然。
世祖問之,牢曰:“丈夫立義,不與帝友。
”衆大笑。
及世祖即位,征牢,稱疾不至。
诏曰:“朕幼交牛君,真清高士也。
”恒有疾,州郡之官常先到家緻意焉,刺史、郡守是以每辄奉诏就家存問。
牢恒被稱疾,不答诏命。
○東海隐者 東海隐者,不知何許人也,漢故司直王良之友。
建武中,良以清節徵用,曆位至一年。
複還,通友,不肯見,而讓之曰:“不有忠信奇謀,而取大位,自知無德,曷為緻此?而複遽去,何往來屑屑不憚煩也!”遂距良,終身不納。
論者高之。
○梁鴻 梁鴻字伯鸾,扶風平陵人也。
遭亂世,受業太學,博覽不為章句。
學畢,乃牧豕上林苑中。
曾誤遺火,延及他舍。
鴻乃尋訪燒者,問其所去失,悉以豕償之。
其主猶為少,鴻又以身居作,執勤不懈。
鄰家耆老見鴻非恒人,乃共責讓主人,而稱鴻。
長者於是始敬異焉,悉還其豕。
鴻不受而去,歸鄉裡,執家慕其高節,多欲女之,鴻并絕不娶。
同縣孟氏有女,狀醜,擇對不嫁。
父母問其故。
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鸾者。
”鴻聞而聘之,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曰,而鴻不答。
妻乃下請,鴻曰:“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隐深山者,爾今乃衣绮缟,傅粉墨,豈鴻所願哉!”妻曰:“以觀夫子之志耳。
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孟光。
居有頃,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以自娛。
仰慕前世高士,而為四皓以來二十四人作頌。
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肅宗求鴻不得。
乃易姓運期,名耀,字侯光,與妻子居齊魯之間。
有頃,又去,适吳,居臯伯通庑下,為人賃春。
每歸,妻為具食,舉案齊眉。
伯通察而異之,乃方舍之於家。
鴻潛閉著書十馀篇,疾,且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於嬴博之間,不歸鄉裡。
慎勿令我子持喪歸去。
”及卒,伯通等為求葬地於吳要離冢旁。
○高恢 高恢字伯達,京兆人也。
少治老子經,恬虛不營世務,與梁鴻善,隐於華陰山中。
及鴻東遊,思恢,作詩曰:“鳥嘤嘤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懷思,想念恢兮爰集茲。
”二人遂不複相見。
恢亦高抗匿耀,終身不仕焉。
○台佟 台佟字孝威,魏郡邺
及王莽篡位,棄冠帶,絕交宦。
建武中,徵到尚書,拜稱名不稱臣。
有司問其故,霸曰:“天子有所不臣,諸侯有所不友。
”司徒侯霸讓位於霸,故梁令閻陽毀之曰:“太原俗黨,儒仲頗有其風。
”遂止。
以病歸,隐居守志,茅屋蓬戶,連徵不至,以壽終。
○嚴光 嚴光,字子陵,會稽馀姚人也。
少有高名,同光武遊學。
及帝即位,光乃變易姓名,隐逝不見。
帝思其賢,乃物色求之。
後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
帝疑光也,乃遣安車玄纁聘之,三反而後至。
司徒霸與光素舊,欲屈光到霸所語言,遣使西曹屬侯子道奉書,光不起,於床上箕踞抱膝發書。
讀訖,問子道曰:“君房素癡,今為三公,甯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癡也。
”光曰:“遣卿來何言?”子道傳霸言,光曰:“卿言不癡,是非癡語曲也。
天子徵我,三乃來。
人主尚不見,當見人臣乎?”子道求報,光曰:“我手不能書。
”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
光曰:“買菜乎?求益也。
”霸封奏其書,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車駕即曰幸其館,光卧不起,帝即卧所,撫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光又眠不應。
良久,乃張目而言曰:“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
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於是升輿,歎息而去。
複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曰,因其偃卧。
除為谏議大夫,不屈,乃耕於富春山。
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濑焉。
建武十七年,複特徵,不至。
年八十,終於家。
○牛牢 牛牢,字君直。
世祖為布衣時,與牢交遊,嘗夜共講說谶言,雲:劉秀當為天子。
世祖曰:“安知非我。
萬一果然,各言爾志。
”牢獨默然。
世祖問之,牢曰:“丈夫立義,不與帝友。
”衆大笑。
及世祖即位,征牢,稱疾不至。
诏曰:“朕幼交牛君,真清高士也。
”恒有疾,州郡之官常先到家緻意焉,刺史、郡守是以每辄奉诏就家存問。
牢恒被稱疾,不答诏命。
○東海隐者 東海隐者,不知何許人也,漢故司直王良之友。
建武中,良以清節徵用,曆位至一年。
複還,通友,不肯見,而讓之曰:“不有忠信奇謀,而取大位,自知無德,曷為緻此?而複遽去,何往來屑屑不憚煩也!”遂距良,終身不納。
論者高之。
○梁鴻 梁鴻字伯鸾,扶風平陵人也。
遭亂世,受業太學,博覽不為章句。
學畢,乃牧豕上林苑中。
曾誤遺火,延及他舍。
鴻乃尋訪燒者,問其所去失,悉以豕償之。
其主猶為少,鴻又以身居作,執勤不懈。
鄰家耆老見鴻非恒人,乃共責讓主人,而稱鴻。
長者於是始敬異焉,悉還其豕。
鴻不受而去,歸鄉裡,執家慕其高節,多欲女之,鴻并絕不娶。
同縣孟氏有女,狀醜,擇對不嫁。
父母問其故。
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鸾者。
”鴻聞而聘之,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曰,而鴻不答。
妻乃下請,鴻曰:“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隐深山者,爾今乃衣绮缟,傅粉墨,豈鴻所願哉!”妻曰:“以觀夫子之志耳。
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孟光。
居有頃,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以自娛。
仰慕前世高士,而為四皓以來二十四人作頌。
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肅宗求鴻不得。
乃易姓運期,名耀,字侯光,與妻子居齊魯之間。
有頃,又去,适吳,居臯伯通庑下,為人賃春。
每歸,妻為具食,舉案齊眉。
伯通察而異之,乃方舍之於家。
鴻潛閉著書十馀篇,疾,且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於嬴博之間,不歸鄉裡。
慎勿令我子持喪歸去。
”及卒,伯通等為求葬地於吳要離冢旁。
○高恢 高恢字伯達,京兆人也。
少治老子經,恬虛不營世務,與梁鴻善,隐於華陰山中。
及鴻東遊,思恢,作詩曰:“鳥嘤嘤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懷思,想念恢兮爰集茲。
”二人遂不複相見。
恢亦高抗匿耀,終身不仕焉。
○台佟 台佟字孝威,魏郡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