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文
關燈
小
中
大
拜兵部尚書。
明年春,诏兼判戶部事。
在位三歲,享齡七十有二,徹席于長安永樂裡之私第。
優诏追贈尚書右仆射。
長子前門下省典儀元泰,次子劍南東川節度掌書記、大理評事、攝監察禦史元質,幼子前右威衛倉曹參軍元弼等,克禀《詩》《禮》,備著文行。
以十年秋八月四日,奉窀穸于萬年縣之洪固鄉,以夫人贈西河郡夫人相李氏祔焉。
夫人,故河南少尹、知府事、贈工部侍郎造之長女,茂于懿範,歸于令人,先公而殁,距茲十九年矣。
異時同穴,周公之制也。
夫君子之行己事上也,必執心而端其始,立事而保其中,踐道而要其終。
當建中末,盜起毂下,乘輿南狩,巴梁厄區,廥藏空虛,武旅氣下,德宗色動。
公時為禦史大夫包佶水陸運鹽鐵判官,懷章表,披荊棘,懸束車馬,陵踐山谷,達本府之誠懇策書,獻當使金彩缣帛,爛若波濤,積如邱陵。
上于是敷大号以布天地之施,士由是濡厚澤以奮雷霆之用。
将加寵授,以獎忠勞,公方以國難疚懷,求以诏書複命。
緻遠之度,當時所稱。
豈不曰有其始乎?貞元中,公以材智,任職忠勤,注意不疑,可以進退海内之士,可以绾攝天下之柄,人心所傾,台位如寄。
公理财以義,下不厭其取;處權以道,上不惡其專。
内守持盈之誡,外弘推美之度,及門而進,與公同升,布于顯列,由乎陰骘,誠無二事,績著一心。
豈不曰有其中乎?元和初,徐方喪師,帥人怙亂,樂于禍以幸其利,鼓其變以成其私,氛沴已凝,氣焰方作。
公授钺以出,投袂而馳,倍道而乘其未備,輕騎而出其不意,先迷得主,大衆歸心。
于是安進達以三百騎叛于河城,械系而行乎軍令;唐重靖以一千人奔于埇橋,檄召而收其武力。
散私積以勞賞,發義徒以祛弊,推以誠信,滌其疵瑕,頑固革心,疆内如春,武經戎略,存為故事。
豈不曰有其終乎?是三者,忠存于國,政在于人,遺績未映,美化猶新。
況乎顯持世權,陰行相事,造膝承顧,沃心獻議,注百辟之耳目,奔九流之車騎,入司國賦之重,出膺邦阃之寄,考終厥命,歸全于位。
非夫貞固幹事,明哲保身,曷以臻于是乎?然則篆貞珉,表陵谷,庶乎實德,宜無愧辭。
其洪纖之迹,顯晦之用,應機之速,奮才以光赫其位,得君以薰灼于時,備用于隴西之狀,精核于弘農之志。
今所書,大者遠者而已。
文有詳略,蓋《春秋》之義焉。
銘曰: 天賦才兮遇有期,臣擇君兮審厥時。
公之達兮世所資,道之行兮人罕窺。
筦國榷兮家以肥,庭邦賦兮物不欺。
人意傾兮主念随,陰德及兮顯命施。
龍上空兮盜乘機,位陽尊兮奸用奇。
聖運啟兮大人造,王氣蕩兮英風掃。
用邦鎮兮徐方道,洛邑思兮彭城禱。
順者化兮叛者讨,肅如霜兮偃如草。
中外便兮恩寵殊,遷司馬兮領司徒。
趨丹墀兮伏青蒲,杜私門兮辟公途。
期方遠兮帝命俞,運何屈兮吾道孤。
松楸列兮龜筮符,琬玉琢兮陵谷虞。
往矣已焉兮,噫嚱嗚呼! ◎賦 ○太清宮觀紫極舞賦(以“大樂與天地同和”為韻) 開元中,賜海内以正朔,示天下以禮樂。
舞紫極于宮廷,飨玄元于雲幄。
乃樹以旌旃,設以宮懸。
由中出以表靜,用上薦于告虔。
盛德之容,昭之于行綴;至和之節,奉之以周旋。
激乎流音之下,存乎大樂之先。
八佾以敷,肅然舞于清廟;九奏之作,杳若享乎鈞天。
如是則文始不得盛于漢日,大章未可比于堯年。
振萬古而獨出,豈百王之相沿。
洎乎秉翟而叙,候樂以舉。
協黃鐘,歌大呂。
乍陽開于箫管,忽陰閉于祝敔。
淹速以度,正直是與。
若中止而離立,複徐動而進旅。
和之感物,應鳥獸以跄跄;禮以成文,垂衣裳之楚楚。
由以俾有司夙夜在公,候吉日鼓鐘于宮。
方将萬舞,爰節八風。
于以易其俗,于以告厥功。
因乎所自,制在其中。
申敬也,其恭翼翼;宣滞也,其樂融融。
齊無聲于合莫,感有情而統同。
則其業之所肄,習之則利。
作茲新樂,著為故事。
享當其時,舞于此地。
退而成列,周廟之幹戚以陳;折而複旋,魯宮之羽龠斯備。
美乎!冠之象以峨峨,舞其容以傞傞。
合九變之節,動四氣之和。
散玄風以條暢,洽皇化之宏多。
是時也,天地泰,人神會。
舞有容,歌無外。
故曰作樂以象德,有功而可大。
明年春,诏兼判戶部事。
在位三歲,享齡七十有二,徹席于長安永樂裡之私第。
優诏追贈尚書右仆射。
長子前門下省典儀元泰,次子劍南東川節度掌書記、大理評事、攝監察禦史元質,幼子前右威衛倉曹參軍元弼等,克禀《詩》《禮》,備著文行。
以十年秋八月四日,奉窀穸于萬年縣之洪固鄉,以夫人贈西河郡夫人相李氏祔焉。
夫人,故河南少尹、知府事、贈工部侍郎造之長女,茂于懿範,歸于令人,先公而殁,距茲十九年矣。
異時同穴,周公之制也。
夫君子之行己事上也,必執心而端其始,立事而保其中,踐道而要其終。
當建中末,盜起毂下,乘輿南狩,巴梁厄區,廥藏空虛,武旅氣下,德宗色動。
公時為禦史大夫包佶水陸運鹽鐵判官,懷章表,披荊棘,懸束車馬,陵踐山谷,達本府之誠懇策書,獻當使金彩缣帛,爛若波濤,積如邱陵。
上于是敷大号以布天地之施,士由是濡厚澤以奮雷霆之用。
将加寵授,以獎忠勞,公方以國難疚懷,求以诏書複命。
緻遠之度,當時所稱。
豈不曰有其始乎?貞元中,公以材智,任職忠勤,注意不疑,可以進退海内之士,可以绾攝天下之柄,人心所傾,台位如寄。
公理财以義,下不厭其取;處權以道,上不惡其專。
内守持盈之誡,外弘推美之度,及門而進,與公同升,布于顯列,由乎陰骘,誠無二事,績著一心。
豈不曰有其中乎?元和初,徐方喪師,帥人怙亂,樂于禍以幸其利,鼓其變以成其私,氛沴已凝,氣焰方作。
公授钺以出,投袂而馳,倍道而乘其未備,輕騎而出其不意,先迷得主,大衆歸心。
于是安進達以三百騎叛于河城,械系而行乎軍令;唐重靖以一千人奔于埇橋,檄召而收其武力。
散私積以勞賞,發義徒以祛弊,推以誠信,滌其疵瑕,頑固革心,疆内如春,武經戎略,存為故事。
豈不曰有其終乎?是三者,忠存于國,政在于人,遺績未映,美化猶新。
況乎顯持世權,陰行相事,造膝承顧,沃心獻議,注百辟之耳目,奔九流之車騎,入司國賦之重,出膺邦阃之寄,考終厥命,歸全于位。
非夫貞固幹事,明哲保身,曷以臻于是乎?然則篆貞珉,表陵谷,庶乎實德,宜無愧辭。
其洪纖之迹,顯晦之用,應機之速,奮才以光赫其位,得君以薰灼于時,備用于隴西之狀,精核于弘農之志。
今所書,大者遠者而已。
文有詳略,蓋《春秋》之義焉。
銘曰: 天賦才兮遇有期,臣擇君兮審厥時。
公之達兮世所資,道之行兮人罕窺。
筦國榷兮家以肥,庭邦賦兮物不欺。
人意傾兮主念随,陰德及兮顯命施。
龍上空兮盜乘機,位陽尊兮奸用奇。
聖運啟兮大人造,王氣蕩兮英風掃。
用邦鎮兮徐方道,洛邑思兮彭城禱。
順者化兮叛者讨,肅如霜兮偃如草。
中外便兮恩寵殊,遷司馬兮領司徒。
趨丹墀兮伏青蒲,杜私門兮辟公途。
期方遠兮帝命俞,運何屈兮吾道孤。
松楸列兮龜筮符,琬玉琢兮陵谷虞。
往矣已焉兮,噫嚱嗚呼! ◎賦 ○太清宮觀紫極舞賦(以“大樂與天地同和”為韻) 開元中,賜海内以正朔,示天下以禮樂。
舞紫極于宮廷,飨玄元于雲幄。
乃樹以旌旃,設以宮懸。
由中出以表靜,用上薦于告虔。
盛德之容,昭之于行綴;至和之節,奉之以周旋。
激乎流音之下,存乎大樂之先。
八佾以敷,肅然舞于清廟;九奏之作,杳若享乎鈞天。
如是則文始不得盛于漢日,大章未可比于堯年。
振萬古而獨出,豈百王之相沿。
洎乎秉翟而叙,候樂以舉。
協黃鐘,歌大呂。
乍陽開于箫管,忽陰閉于祝敔。
淹速以度,正直是與。
若中止而離立,複徐動而進旅。
和之感物,應鳥獸以跄跄;禮以成文,垂衣裳之楚楚。
由以俾有司夙夜在公,候吉日鼓鐘于宮。
方将萬舞,爰節八風。
于以易其俗,于以告厥功。
因乎所自,制在其中。
申敬也,其恭翼翼;宣滞也,其樂融融。
齊無聲于合莫,感有情而統同。
則其業之所肄,習之則利。
作茲新樂,著為故事。
享當其時,舞于此地。
退而成列,周廟之幹戚以陳;折而複旋,魯宮之羽龠斯備。
美乎!冠之象以峨峨,舞其容以傞傞。
合九變之節,動四氣之和。
散玄風以條暢,洽皇化之宏多。
是時也,天地泰,人神會。
舞有容,歌無外。
故曰作樂以象德,有功而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