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汝得一張齊賢宰相也。

    ”太宗即位,齊賢方赴廷試,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于丙科,帝不悅。

    有旨:一榜盡除京官通判。

    文定得将作監丞,通判衡州,不十年緻位宰相矣。

     河南節度使李守正叛,周高祖為樞密使讨之。

    有麻衣道者,謂趙普曰:“城下有三天子氣,守正安得久?”未幾,城破。

    先是,守正子婦符彥卿女也,相者謂貴不可言。

    守正曰:“有婦如此,吾可知矣。

    ”叛意乃決。

    城破,舉家自焚。

    符氏坐堂上不動,兵入,叱之曰:“吾父與郭公有舊,汝輩不可以無禮見加!”或白公,命柴世宗納之,後為皇後。

    三天子氣者,周高祖、柴世宗、本朝藝祖同在軍中也。

    麻衣道者其異人乎? 華山隐士陳抟,字圖南,唐長興中進士,遊四方,有大志,《隐武當山詩》雲:“他年南面去,記得此山名。

    ”本朝張鄧公改“南面”為“南嶽”,題其後雲:“藓壁題詩志何大,可憐今老華圖南。

    ”蓋唐末時詩也。

    常乘白騾,從惡少年數百,欲入汴州。

    中途聞藝祖登極,大笑墜騾曰:“天下于是定矣。

    ”遂入華山為道上,葺唐雲台觀居之。

    藝祖召,不至。

    太宗召,以羽服見于延英殿,顧問甚久。

    送中書見宰輔,丞相宋琪問曰:“先生得玄默修養之道,可以教人乎?”曰;“抟不知吐納修養之理。

    假令白日沖天,亦何益于聖世?上博達今古,深究治亂,真有道仁明之主,正是君臣同德緻理之時,勤心修煉,無出于此。

    ”琪等稱歎,以其語奏,帝益重之。

    帝初問以伐河東之事,不答,後師出果無功。

    還華山數年,再召見,謂帝曰:“河東之事今可矣。

    ”遂克太原。

    帝以其善相人也,遣詣南衙見真宗。

    及門亟還,問其故,曰:“王門厮役皆将相也,何必見王?”建儲之議遂定。

    後賜号為希夷先生。

    真宗即位,先生已化,因西祀汾陰,幸雲台觀,谒其祠,加禮焉。

    帝知建儲之有助也。

    嗚呼!世以先生為神仙,善人倫風鑒,淺矣。

    至康節先生,實傳其道于先生之細,尚以比漢“四皓”雲。

     種先生放,字明逸,隐居終南山豹林谷。

    聞華山陳希夷先生之風,往見之。

    希夷先生一日令灑掃庭除,曰:“當有嘉客至。

    ”明逸作樵夫拜庭下,希夷挽之而上曰:“君豈樵者?二十年後當為顯官,名聲聞于天下。

    ”明逸曰:“某以道義來,官祿非所問也。

    ”希夷笑曰:“人之貴賤莫不有命,貴者不可為賤,亦猶賤者不可為貴也。

    君骨相當爾,雖晦迹山林,恐竟不能安,異日自知之。

    ”後明逸在真廟朝,以司谏赴召。

    帝攜其手,登龍圖閣,論天下事,蓋眷遇如此。

    及辭歸山,适谏議大夫。

    東封,改給事中。

    西祀,改工部侍郎。

    希夷又謂明逸曰:“君不娶,可得中壽。

    ”明逸從之,至六十歲卒。

    先是希夷為明逸蔔上世葬地于豹林谷下,不定穴。

    既葬,希夷見之,言地固佳,安穴稍後,世世當出名将。

    明逸不娶,無子,自其侄世衡至今,為将帥有聲。

    希夷既上表,定日解化于華山張超谷石室中,明逸立碑叙希夷之學曰“明皇帝王伯之道”雲。

    嗚呼,仙者非希夷而誰欤? 錢若水為舉子時,見陳希夷于華山。

    希夷曰:“明日當再來。

    ”若水如期往,見有一老僧與希夷擁地爐坐。

    僧熟視若水,久之不語,以火箸畫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中勇退人也。

    ”若水辭去,希夷不複留。

    後若水登科為樞密副使,年才四十緻政。

    希夷初謂若水有仙風道骨,意未決,命老僧者觀之。

    僧雲“做不得”,故不複留。

    然急流中勇退,去神仙不遠矣。

    老僧,麻衣道者也,希夷素所尊禮雲。

     康節先生嘗誦希夷先生之語曰:“得便宜事不可再作,得便宜處不可再去。

    ”又曰:“落便宜是得便宜。

    ”故康節詩雲:“珍重至人嘗有語,落便宜是得便宜。

    ”蓋可終身行之也。

     李文靖公作相,嘗讀《論語》。

    或問之,公曰:“沆為宰相,如《論語》中‘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兩句,尚未能行。

    聖人之言,終身佩之可也。

    ”鹹幹、景德中,李文靖公沆在相位,王文正公旦知政事。

    時西北二方未平,羽書邊報無虛日,上既宵旰,二公寝食不遑。

    文正公歎曰:“安得及見太平,吾輩當優遊矣。

    ”文靖公曰:“國家有強敵外患,足以警懼。

    異日天下雖平,上意浸滿,未必能高拱無事。

    某老且死,君作相時當自知之,無深念也。

    ”及北鄙和好,西陲款附,于是朝陵展禮,封山行慶,巨典盛儀,無所不講。

    文靖已死,文正既衰,疲于贊導,每歎息曰:“文靖聖矣。

    ”故當時謂文靖為聖相雲。

    呂文穆公諱蒙正,微時于洛陽之龍門利涉院士室沖,與溫仲舒讀書(其室中今有畫像),有詩雲:“八爺風急浪花飛,手把魚竿傍釣矶。

    自是釣頭香餌别,此心終待得魚歸。

    ”又雲:“怪得池塘春水滿,夜來雷雨起南山。

    ”後狀元及第,位至宰相。

    溫仲舒第三人及第,官至尚書。

    公在龍門時,一日行伊水上,見賣瓜者;意欲得之,無錢可買,其人偶遺一枚于地,公怅然取食之。

    後作相,買園洛城東南,下臨伊水起亭,以“噎瓜”為名,不忘貧賤之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