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南都甲乙紀(續)
關燈
小
中
大
營升,或疏劾、或抄參,不少假借。
無奈人心日競、啟事日雜,雖經封駁,铨部竟置高閣;旋駁、旋用,使職掌掃地而宵小盈廷矣。
吳适,字幼洪,号靜齋;蘇之長洲人。
崇祯丙子舉人,丁醜進士。
祖諱之佳,庚辰進士;以抗言國本為民,贈太仆少卿。
然則吳黃門殆忠谏世傳乎!語雲:‘鸷鳥累百,不如一鹗’。
信然! 公與舅氏有年誼,當行取時,來谒南昌。
時先君子在署中,見其年甚少,美豐儀,朱唇,其言明朗若金石聲;每語不肖,極賞之。
今讀其諸參,益歎先君子之藻鑒也。
複憶昔侍内父杭濟之先生,先生最喜其專稿。
是公之文章、政事、人物、家風,俱有大勝于人者。
熊汝霖奏獻、闖二賊 吏科熊汝霖言:‘獻賊已至重慶、闖賊直至成都,破渝不守,意在順流東下。
北使臣所恃以為緩兵之要着也,左懋第請兵、請饷,望眼尚懸;王燮敕申未頒、馬價未給為籲。
此何時,而尚容姑待乎?皇上既以阮大铖為知兵,即當置之有用之地;若但優遊司馬,樞輔已饒為之,何須忝此’! 起劉同升等 “補遺”雲:以易應昌為都察院副都禦史、郭維經為佥都禦史。
起葛寅亮太常寺卿、成勇福建道禦史、文安之詹事府詹事、劉同升翰林院侍講、趙上春翰林院編修。
寅亮、安之清望素着;勇以谏言護罪,直聲振天下;同升、上春忠孝世傳:皆以劾楊嗣昌奪情,與黃道周昌言去國者也。
升賀世壽戶部督倉尚書,起王志道吏部侍郎、申紹芳督饷侍郎。
志道佐憲,以監視内臣越俎參官,廷诤,革職;紹芳居官清慎,因溫體仁欲傾文震孟、許譽卿文緻遣戍。
至是雪之。
考選科道 考選遊有倫、朱統铨、趙進美、沈宸荃、沈應旦、吳春枝、吳鑄、吳适、林沖霄、劉天鬥、左光明、蔣明玉、湯來賀、李日池、胡時亨為科道部屬官,起補張采禮部儀制司主事、熊汝霖戶科給事中、章正宸吏科給事中(“補遺”)。
高宏圖乞歸 十月初六日(庚申),大學士高宏圖四疏乞歸,允之。
先是,章正宸争中旨升張有譽,朱統{金類}糾姜曰廣。
及争起用阮大铖,諸票拟俱不稱旨,發改票,再拟再改;宏圖力争,不聽。
至是,具疏請乞,遂予請告去。
初,宏圖家甚富;山東遭亂後,纖屑無存。
惟一幼子自随,欲僑居常熟,不果。
寄栖吳門僧寺,幼子附讀村館;已遷之會稽。
阄差 十一月初三日(丁亥),禦史王化澄按廣東,胡時忠視南京屯田。
台規:鐵闆序差。
時有廣、閩、江、屯四差,時忠首應差。
化澄名次第六,尚未應差;巧拜士英為門生,串謀總憲李沾、掌道張孫振疏創阄差,上下其手。
時有舊河南道喬可聘夢與時忠空院奕碁雲:‘塞翁失馬,未必非福’。
後得因差歸裡養親,莫非數也。
時忠,予舅氏也。
初名時亨,恥與光逆同名,遂疏改今名。
為禦史時,屢言時政得失,京師号曰“沖鋒”。
時泰、靖兩邑突張沙,争殺不已;出巡,立牌分界乃定。
民歌思之,不僅遺愛江右也。
後當按閩,不果;隐居養母,康熙庚戌春卒。
許都餘黨複亂 甲申八月十九日,浙撫左光先報士賊勾連逃兵,義烏、東陽許都餘黨複亂。
二十日,批浙撫黃鳴俊奏:‘左光先誘殺許都,不行善政,以緻煽動;着鳴俊即相機剿撫’。
二十三日,谕兵科:‘許都初降、終殺、激變遺殃事情,着在朝浙臣直奏’。
二十六日,兵科陳子龍言:‘東陽再亂,全因縣官誅求激變’。
九月初三日,吏部奏:‘姚孫矩貪酷,激變東陽’。
命逮訊之。
二十五日,上谕:‘姚孫矩貪橫激變許都,尚敢搜賣賊産,日事誅求,激成大禍,罪不容誅。
左光先力庇貪令,毒流東越:着革職拿問’。
“編年”雲:罷浙江巡撫黃鳴俊,降巡按任天成;以許都餘黨複叛處分未定也。
先是,許都變起東陽,兩浙洶洶;前任巡按左光先授計紹興推官陳子龍誘擒斬之。
光先為光鬥弟,故與阮大铖有仇隙;又首劾大铖、馬士英,故借誘降激變并議光先之罪而陷之,朝右無敢直言者。
蘇松巡撫祁彪佳獨言‘許都之變突發,東陽、義烏、浦江皆無堅城,光先事竣出境,聞變遄返,一切調兵措饷,皆其拮據;不一月而元兇授首,兩□複安。
乃今奉旨推求!夫弄兵揭竿,至于破城據邑;其罪豈不當死?當日兵威所迫,賊已窮蹙而後乞命,與陣擒無異,非誘降也。
設誅鋤不力,養虎遺患,後來國難方張,又不知作何舉動矣!豈可反以激變罪之乎’?于是大铖等并切齒彪佳。
而禦史張孫振論劾彪佳貪奸,且所定策有異議;詞連吳甡、鄭三俊、劉宗周等。
彪佳因罷去。
史載:孫振追劾彪佳在十月三日,而彪佳之罷則十一月十三日也。
甚矣!史之難信也。
由前說觀之,則光先隐孫矩激變之罪,不為無過;由後說觀之,則光先授計子龍誘擒之事,不為無功。
夫以吳、越聯壤,複躬當其時,猶言人人殊如此;況今古異時、四方異地,而欲憑臆以斷志之,其為誣可勝道也。
馬士英請納銀 八月十八日(癸卯),馬士英請免各府州縣童生應試,上戶納銀六兩、中戶四兩、下戶三兩,竟送學院收考。
時溧陽知縣李思谟不令童生納銀,待降五級(李降,乙酉正月二十一日事)。
又诏行納貢例:廪生納銀三百兩、增六百兩、附七百兩。
至明年正月十一日,□廪生加納通判。
又立開納助工例:武英殿中書納銀九百兩、文華中書一千五百兩、内閣中書二千兩、待诏三千兩、拔貢一千兩、推知銜二千兩;監紀、職方,萬千不等:皆以助軍興也。
時為之語曰:‘中書随地有,都督滿街走;監紀多如羊,職方賤如狗。
蔭起千年塵,拔貢一呈首;掃盡江南錢,填塞馬家口’。
至乙酉二月,輸納富人授翰林、待诏等官;故更雲‘翰林滿街走’也。
是時,士英賣官鬻爵,鄉邑哄傳。
予在書齋,今日聞某挾赀赴京做官矣,明日又聞某鬻産買官矣。
一時賣菜兒,莫不腰纏走白下;或雲把總銜矣、或遊擊銜矣,且将赴某地矣。
嗚乎!此何時也,而小人猶爾夢夢;欲不亡得乎! 五陵注略 十二月二十二日(丙子),禁書坊不許行“五陵注略”。
楊士聰曰:‘“五陵注略”者,許生重熙之所撰也,持論頗異。
如葉福清之谥“忠”似謬、方德清之谥“正”似觀?,朝論韪之。
至書劉伯溫□渡江、勳舊襲封出鄉,人人推戴,前人已有言之;孔昭一見,大怒。
适溫相忌倪元□,恐其入閣;孔昭遂以倪锢妻事,與許□□作疏,意重在許,欲開大獄。
上不允,親票旨放歸。
許之書遂播行’。
新殿推恩 乙酉正月十九日,殿宇鼎新推恩:輔臣馬士英、王铎、王應熊、史可法、尚書何應瑞、侍郎高倬、劉士祯、科道李維樾、遊有倫、周元泰、主事朱日爃、秦祖襄各賜金币;内官韓贊周、廬九德、劉文忠、屈尚忠、張執中、田成、王肇基、高起潛、孫象賢、車天祥、喬尚、谷國珍、何志孔、趙興邦、李燦、蘇養性、孫珍、諸進朝銀币外,各蔭子錦衣指揮;李國輔錦衣千戶。
三月二十二日(乙巳),殿工落成加恩:史可法、馬士英、王铎、高宏圖、姜曰廣、管紹甯、朱之臣、高倬、劉士桢、何應瑞、陳盟、曹勳、葛寅亮各加官,惟顧錫疇不許叙。
二十三日,叙内臣殿工功:加韓贊周、盧九德等三十五人賞赉有差。
朝政濁亂昏淫 時上深居禁中,惟漁幼女、飲火酒、伶官演戲為樂。
修興甯宮、建慈禧殿,大工繁費,宴賞皆不以節,國用匮乏。
佃練湖,放洋船瓜、儀,掣鹽蘆州升課,甚至沽酒之家每筋定稅錢一文;利之所在,搜括殆盡。
蓋馬士英當國,與劉孔昭比,濁亂國是;内則韓、盧、張、田,外則張、李、楊、阮,一唱群和。
兼有東平、興平遙制内帳,忻城、撫甯侵撓吏事。
邊警日逼而主不知,小人棄時射利,識者已知不堪旦夕矣。
韓贊周、盧九德、張執中、田成、張捷、李沾、楊維垣、阮大铖、劉澤清、高傑、趙之龍、朱國弼。
□一月二十九日,上不豫,幾殆。
輔臣入候,群閹竊竊,有所指畫;良久乃退。
時上崇飲好内,權在群閹,田成為最;大臣皆因之固寵,緻以賄成。
時語雲:‘金刀莫試割,長弓早上弦;求田方得錄,買馬即□□(?)。
時有自京中來雲:‘閹人張執中年僅十九,上最嬖之;甚恣。
諸臣欲見不得,即偶見,亦甚驕倨。
惟馬士英登門乃見,或留一清茶;士英已覺榮甚’。
除夕,上在興甯宮,色忽不怡。
韓贊周言:‘新宮宜歡’。
上曰:‘梨園殊少佳者’!贊周泣曰:‘臣以陛下令節或思皇考、或念先帝;乃作此想耶’! 贊周泣對,有汲黯、魏征之風。
宏光此相,酷似東昏、後主一輩。
“甲乙史”載:此為二十四(戊寅)事。
予按令節,似除夕為真;故從之。
正月十二日(丙申),傳旨天财庫,召内豎五十三人進宮演戲、飲酒。
上醉後,淫死童女二人;乃舊院雛妓,馬、阮選進者。
擡出北安門,付鸨兒葬之。
嗣後屢有此事。
由是曲中少女幾盡,久亦不複擡出;而馬、阮搜覓六院,亦無遺矣。
二十四日(甲辰),複召内豎進宮演戲。
故事:宮中有大變,門夜半鳴鐘。
一夕,大内鐘鳴,外廷聞之大駭,謂有非常。
須臾,内豎啟門而出,素鬼面頭子數十欲演戲耳。
可笑如此,安得不亡。
時表弟胡鴻儀在屯田署中,親所聞見者。
蘇州有醫者鄭三山,日以春方進上,多鄙亵;上寵之。
無奈人心日競、啟事日雜,雖經封駁,铨部竟置高閣;旋駁、旋用,使職掌掃地而宵小盈廷矣。
吳适,字幼洪,号靜齋;蘇之長洲人。
崇祯丙子舉人,丁醜進士。
祖諱之佳,庚辰進士;以抗言國本為民,贈太仆少卿。
然則吳黃門殆忠谏世傳乎!語雲:‘鸷鳥累百,不如一鹗’。
信然! 公與舅氏有年誼,當行取時,來谒南昌。
時先君子在署中,見其年甚少,美豐儀,朱唇,其言明朗若金石聲;每語不肖,極賞之。
今讀其諸參,益歎先君子之藻鑒也。
複憶昔侍内父杭濟之先生,先生最喜其專稿。
是公之文章、政事、人物、家風,俱有大勝于人者。
熊汝霖奏獻、闖二賊 吏科熊汝霖言:‘獻賊已至重慶、闖賊直至成都,破渝不守,意在順流東下。
北使臣所恃以為緩兵之要着也,左懋第請兵、請饷,望眼尚懸;王燮敕申未頒、馬價未給為籲。
此何時,而尚容姑待乎?皇上既以阮大铖為知兵,即當置之有用之地;若但優遊司馬,樞輔已饒為之,何須忝此’! 起劉同升等 “補遺”雲:以易應昌為都察院副都禦史、郭維經為佥都禦史。
起葛寅亮太常寺卿、成勇福建道禦史、文安之詹事府詹事、劉同升翰林院侍講、趙上春翰林院編修。
寅亮、安之清望素着;勇以谏言護罪,直聲振天下;同升、上春忠孝世傳:皆以劾楊嗣昌奪情,與黃道周昌言去國者也。
升賀世壽戶部督倉尚書,起王志道吏部侍郎、申紹芳督饷侍郎。
志道佐憲,以監視内臣越俎參官,廷诤,革職;紹芳居官清慎,因溫體仁欲傾文震孟、許譽卿文緻遣戍。
至是雪之。
考選科道 考選遊有倫、朱統铨、趙進美、沈宸荃、沈應旦、吳春枝、吳鑄、吳适、林沖霄、劉天鬥、左光明、蔣明玉、湯來賀、李日池、胡時亨為科道部屬官,起補張采禮部儀制司主事、熊汝霖戶科給事中、章正宸吏科給事中(“補遺”)。
高宏圖乞歸 十月初六日(庚申),大學士高宏圖四疏乞歸,允之。
先是,章正宸争中旨升張有譽,朱統{金類}糾姜曰廣。
及争起用阮大铖,諸票拟俱不稱旨,發改票,再拟再改;宏圖力争,不聽。
至是,具疏請乞,遂予請告去。
初,宏圖家甚富;山東遭亂後,纖屑無存。
惟一幼子自随,欲僑居常熟,不果。
寄栖吳門僧寺,幼子附讀村館;已遷之會稽。
阄差 十一月初三日(丁亥),禦史王化澄按廣東,胡時忠視南京屯田。
台規:鐵闆序差。
時有廣、閩、江、屯四差,時忠首應差。
化澄名次第六,尚未應差;巧拜士英為門生,串謀總憲李沾、掌道張孫振疏創阄差,上下其手。
時有舊河南道喬可聘夢與時忠空院奕碁雲:‘塞翁失馬,未必非福’。
後得因差歸裡養親,莫非數也。
時忠,予舅氏也。
初名時亨,恥與光逆同名,遂疏改今名。
為禦史時,屢言時政得失,京師号曰“沖鋒”。
時泰、靖兩邑突張沙,争殺不已;出巡,立牌分界乃定。
民歌思之,不僅遺愛江右也。
後當按閩,不果;隐居養母,康熙庚戌春卒。
許都餘黨複亂 甲申八月十九日,浙撫左光先報士賊勾連逃兵,義烏、東陽許都餘黨複亂。
二十日,批浙撫黃鳴俊奏:‘左光先誘殺許都,不行善政,以緻煽動;着鳴俊即相機剿撫’。
二十三日,谕兵科:‘許都初降、終殺、激變遺殃事情,着在朝浙臣直奏’。
二十六日,兵科陳子龍言:‘東陽再亂,全因縣官誅求激變’。
九月初三日,吏部奏:‘姚孫矩貪酷,激變東陽’。
命逮訊之。
二十五日,上谕:‘姚孫矩貪橫激變許都,尚敢搜賣賊産,日事誅求,激成大禍,罪不容誅。
左光先力庇貪令,毒流東越:着革職拿問’。
“編年”雲:罷浙江巡撫黃鳴俊,降巡按任天成;以許都餘黨複叛處分未定也。
先是,許都變起東陽,兩浙洶洶;前任巡按左光先授計紹興推官陳子龍誘擒斬之。
光先為光鬥弟,故與阮大铖有仇隙;又首劾大铖、馬士英,故借誘降激變并議光先之罪而陷之,朝右無敢直言者。
蘇松巡撫祁彪佳獨言‘許都之變突發,東陽、義烏、浦江皆無堅城,光先事竣出境,聞變遄返,一切調兵措饷,皆其拮據;不一月而元兇授首,兩□複安。
乃今奉旨推求!夫弄兵揭竿,至于破城據邑;其罪豈不當死?當日兵威所迫,賊已窮蹙而後乞命,與陣擒無異,非誘降也。
設誅鋤不力,養虎遺患,後來國難方張,又不知作何舉動矣!豈可反以激變罪之乎’?于是大铖等并切齒彪佳。
而禦史張孫振論劾彪佳貪奸,且所定策有異議;詞連吳甡、鄭三俊、劉宗周等。
彪佳因罷去。
史載:孫振追劾彪佳在十月三日,而彪佳之罷則十一月十三日也。
甚矣!史之難信也。
由前說觀之,則光先隐孫矩激變之罪,不為無過;由後說觀之,則光先授計子龍誘擒之事,不為無功。
夫以吳、越聯壤,複躬當其時,猶言人人殊如此;況今古異時、四方異地,而欲憑臆以斷志之,其為誣可勝道也。
馬士英請納銀 八月十八日(癸卯),馬士英請免各府州縣童生應試,上戶納銀六兩、中戶四兩、下戶三兩,竟送學院收考。
時溧陽知縣李思谟不令童生納銀,待降五級(李降,乙酉正月二十一日事)。
又诏行納貢例:廪生納銀三百兩、增六百兩、附七百兩。
至明年正月十一日,□廪生加納通判。
又立開納助工例:武英殿中書納銀九百兩、文華中書一千五百兩、内閣中書二千兩、待诏三千兩、拔貢一千兩、推知銜二千兩;監紀、職方,萬千不等:皆以助軍興也。
時為之語曰:‘中書随地有,都督滿街走;監紀多如羊,職方賤如狗。
蔭起千年塵,拔貢一呈首;掃盡江南錢,填塞馬家口’。
至乙酉二月,輸納富人授翰林、待诏等官;故更雲‘翰林滿街走’也。
是時,士英賣官鬻爵,鄉邑哄傳。
予在書齋,今日聞某挾赀赴京做官矣,明日又聞某鬻産買官矣。
一時賣菜兒,莫不腰纏走白下;或雲把總銜矣、或遊擊銜矣,且将赴某地矣。
嗚乎!此何時也,而小人猶爾夢夢;欲不亡得乎! 五陵注略 十二月二十二日(丙子),禁書坊不許行“五陵注略”。
楊士聰曰:‘“五陵注略”者,許生重熙之所撰也,持論頗異。
如葉福清之谥“忠”似謬、方德清之谥“正”似觀?,朝論韪之。
至書劉伯溫□渡江、勳舊襲封出鄉,人人推戴,前人已有言之;孔昭一見,大怒。
适溫相忌倪元□,恐其入閣;孔昭遂以倪锢妻事,與許□□作疏,意重在許,欲開大獄。
上不允,親票旨放歸。
許之書遂播行’。
新殿推恩 乙酉正月十九日,殿宇鼎新推恩:輔臣馬士英、王铎、王應熊、史可法、尚書何應瑞、侍郎高倬、劉士祯、科道李維樾、遊有倫、周元泰、主事朱日爃、秦祖襄各賜金币;内官韓贊周、廬九德、劉文忠、屈尚忠、張執中、田成、王肇基、高起潛、孫象賢、車天祥、喬尚、谷國珍、何志孔、趙興邦、李燦、蘇養性、孫珍、諸進朝銀币外,各蔭子錦衣指揮;李國輔錦衣千戶。
三月二十二日(乙巳),殿工落成加恩:史可法、馬士英、王铎、高宏圖、姜曰廣、管紹甯、朱之臣、高倬、劉士桢、何應瑞、陳盟、曹勳、葛寅亮各加官,惟顧錫疇不許叙。
二十三日,叙内臣殿工功:加韓贊周、盧九德等三十五人賞赉有差。
朝政濁亂昏淫 時上深居禁中,惟漁幼女、飲火酒、伶官演戲為樂。
修興甯宮、建慈禧殿,大工繁費,宴賞皆不以節,國用匮乏。
佃練湖,放洋船瓜、儀,掣鹽蘆州升課,甚至沽酒之家每筋定稅錢一文;利之所在,搜括殆盡。
蓋馬士英當國,與劉孔昭比,濁亂國是;内則韓、盧、張、田,外則張、李、楊、阮,一唱群和。
兼有東平、興平遙制内帳,忻城、撫甯侵撓吏事。
邊警日逼而主不知,小人棄時射利,識者已知不堪旦夕矣。
韓贊周、盧九德、張執中、田成、張捷、李沾、楊維垣、阮大铖、劉澤清、高傑、趙之龍、朱國弼。
□一月二十九日,上不豫,幾殆。
輔臣入候,群閹竊竊,有所指畫;良久乃退。
時上崇飲好内,權在群閹,田成為最;大臣皆因之固寵,緻以賄成。
時語雲:‘金刀莫試割,長弓早上弦;求田方得錄,買馬即□□(?)。
時有自京中來雲:‘閹人張執中年僅十九,上最嬖之;甚恣。
諸臣欲見不得,即偶見,亦甚驕倨。
惟馬士英登門乃見,或留一清茶;士英已覺榮甚’。
除夕,上在興甯宮,色忽不怡。
韓贊周言:‘新宮宜歡’。
上曰:‘梨園殊少佳者’!贊周泣曰:‘臣以陛下令節或思皇考、或念先帝;乃作此想耶’! 贊周泣對,有汲黯、魏征之風。
宏光此相,酷似東昏、後主一輩。
“甲乙史”載:此為二十四(戊寅)事。
予按令節,似除夕為真;故從之。
正月十二日(丙申),傳旨天财庫,召内豎五十三人進宮演戲、飲酒。
上醉後,淫死童女二人;乃舊院雛妓,馬、阮選進者。
擡出北安門,付鸨兒葬之。
嗣後屢有此事。
由是曲中少女幾盡,久亦不複擡出;而馬、阮搜覓六院,亦無遺矣。
二十四日(甲辰),複召内豎進宮演戲。
故事:宮中有大變,門夜半鳴鐘。
一夕,大内鐘鳴,外廷聞之大駭,謂有非常。
須臾,内豎啟門而出,素鬼面頭子數十欲演戲耳。
可笑如此,安得不亡。
時表弟胡鴻儀在屯田署中,親所聞見者。
蘇州有醫者鄭三山,日以春方進上,多鄙亵;上寵之。